1、 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近两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并号召全市大招商、招大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尤其在对项目考核中,我们十分注重对资金到位的考核,保证了引进项目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县区工作的成效。但由于太专注于资金到位,忽略了项目的综合影响,一些部门为应付任务,把招商当成了造数字,招商变成了数字工作,工作开始变得单调枯燥甚至无聊。我认为核心原因是,我们对招商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甚至太片面、太狭隘、太肤浅,没有全面认识招商工作,没有站的大局的角度思考招商工作,有必要对其再认识。 一、认真贯彻科学发
2、展观,将产业引进与提升城市内涵相结合,推动城市综合发展。 目前我市XX县区已初成规模,然而宽大的马路上却是人少车稀,与优美的环境形成了不协调的反差。分析其实质是因为XX县区生产企业少,就业容量小,同时也反映出了XX县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产业支撑。所以,招商工作要着眼城市综合发展,有计划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的纺织、食品、服装、鞋业、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以扩大城市就业容量,膨胀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增强产业支撑。 二、将项目推介与城市营销相结合,重视城市定位,打 造特色城市,增强城市魅力,提升招商层次与水平 一个
3、企业重视单种产品销售,更重视企业形象展示,知 名企业意味着它的所有产品都是知名产品,因为与某一产品 相比,消费者更认商标。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与包装 某一具体项目相比,展示我们鲜明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 品牌”、“城市商标”,则显得更为重要。随着,以后国有企 业改制结束,相继并购合作,靠关停闲臵企业招商引资的空 间已经不大。并且从区位优势讲,沿京广线城市十几个,中 原城市几十个,都非我们一家。从城市类型上讲,资源型城 市全省也不是只有我们。我们的招商工作中相对缺少的是, 独特的核心竞
4、争优势,即城市特色、城市品牌。因此,在实 际招商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善于务具体项目推介之“实”, 还要善于谋打造城市品牌之“虚”,在包装具体项目,分析 合作的同时,更要着眼于“远”,着眼于“大”,不断强化城 市经营理念,谋划城市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推销城市,塑 造特色城市的鲜明形象。只要客商认同城市的经营理念和独 特发展文化,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也就随之淡化,招商的面 也就随之变得开阔。 三、借鉴沿海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措施 服务,切实为经济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
5、江浙两年摸爬滚打的招商工作中,我们亲眼目睹并真 实感受到了江浙经济的强大活力,尤其是浙江经济,使受到 我们强烈的震撼。但实质上,浙江经验集中体现在观念、体 制、机制上。体现在其政府上下坚定"以民为本"的市场经济 观念,满腔热忱地鼓励和扶植民营经济,尽可能快一点地消 除体制和机制的障碍上。我们觉得,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在引 进浙资的同时,更应该强化“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 的理念,深刻领悟浙江各级政府“无为”促“有为”的内涵, 树立开明开放的政府形象,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注重对本 地民营
6、经济的培育和扶持,壮大内生资本的规模,推动经济 的大发展。 四、着眼全国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 极参与区域经济协作。 世界经济及沿海经济的发展历程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 总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发展。尤其是工业制造业,一般而言, 制造业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发展轻工业,特 别是消费类产品;第二阶段重点发展重工业,主要是石化、 装备制造业;第三阶段重点发展资本品工业;第四阶段重点 发展高科技新型产业。目前上海等沿XX县区处于第 三、第四 阶段,像我们
7、鹤壁这样的内陆中小城市,大致在第 一、第二 阶段。上海等沿海大中城市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加快产业结构 的高度化,率先实现现代化,而我们目前的发展目标主要是 做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工业化。 理性的分析,现阶段我们既要重视引进高新技术项目, 以“点睛”,提升水平;更要重视引进一般制造业项目,以 “画龙”,膨胀基础。因此,当前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拿 出胆量与气魄,审时度势,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充 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趁目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以价值链重 构为主题的“大洗
8、牌”之际,以适合的产业分工和定位,积 极融入跨国公司、超级企业集团的产业链,参与区域产业协 作,在不能成为某一产业“链主”的情况下,可以先从适合 自身实际的环节做起,甚至可以先从价值链末端做起,承建 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先做精、做专”,膨胀产业规模, 进而壮大地区经济,这是我们现实的选择。日前,受成本因 素制约,跨国投资转移表现出了一种新的迹象,多数企业将 新增产能转移到二线城市,而将研发和总部设在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将相继成为大企业生产基地的聚集地。 因此,我市要围绕我市重点产业,
9、发挥比较优势,以膨 胀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支撑为着眼点,积极 推进大项目招商。进一步认真研究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掌握其发展、成熟、转移规律,围绕 我市现有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加大煤化工、金属镁、汽车 零部件等主导产业的推进力度,积极与跨国集团、大型企业 开展项目对接和合作,着力在特色产业扩大规模、延伸链条、 优化升级上力求突破。 五、建立招商长效机制,重视观念与智力引进,加大对 外学习合作,提升开放水平和竞争意识,加快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也不
10、仅仅是引资金,关键是引进观念、技术、管理,学习外地“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真道理,快干是实道理”的理念,刷新本地的思想意识。目前,与内陆绝大多数地区一样,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的思想、文化、观念障碍就是思想深层缺乏一种充当市场主体的“创业冲动”。老百姓,大多数都想往财政供养的机构跑,而不是像江浙等发达地区群众人人都想当老板,都想当纳税人;相当一部分机关干部只想吃安稳饭、吃政策饭,怕竞争、怕风险,没有勇气走出机关去做市场经济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没有抢抓机遇的精神,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我们这片土地上有朝一日也和江浙一样,平均每27个人中就有一名个体业主,那么,我们的
11、经济一定比浙江发展得更快、更好。浙江之所以经济发展速度快,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经济发展思路和观念和一些地方不一样,浙江传统文化中的开放、创新的基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动力之一。因此,我们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但要引进资金、项目,更要注重引进浙江沿海先进的发展理念,学习借鉴浙江文化中的“重商”、“崇商”的先进民俗基因融合与本土文化,构建全民致富、全民发展的文化支撑,使之成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是要积极倡导浙江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自强精神,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调节,鼓励群众学习浙江人闯天下、走市场,求生存、图发展,形 成“千家万户办企业,千辛万苦搞经营,千山万水闯市场,千方百计创新业”的经济格局,使千千万万的干部群众真正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因此,当务之急要让外来创业者强烈的创业发展意识,进入百姓视野,扎根群众思想深处,带动提高我市群众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冲动。要建立招商的长效机制,通过项目引入,引进先进的意识观念和管理理念,打开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思想总开关”,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6页 共6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