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西藏》
课堂教学内容
1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
2欣赏《阿玛勒火》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唱、舞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西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其起源、发展与变化。
2 、在感受、理解、对比、等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西藏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
3 、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西藏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藏族的歌舞,
2、这节课我们伴随音乐再次走进西藏.
1 、欣赏西藏音乐片断
播放用布达拉宫图片制作的课件封面,学生聆听封面背景音乐(《在那东山顶上》谭晶演唱)。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 后回答
生:高远绵长……
师:这是一段西藏歌曲,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的天籁之音。(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教学设想:通过视觉听觉双重感观播放图片欣赏歌曲,引起学生兴趣。
二、新授
1 、聆听西藏歌曲,感受西藏歌曲的音乐风格。
( 1 )听《走进西藏》。(多媒体课件播放伴奏音乐)
师:课件播放歌曲第二段,同学们你们对这首歌曲有何感受。
3、生:高亢悠长,具有西藏民族特色 ……
师:这首歌曲是否是西藏民歌?
生:是(不是)。
师:这首歌曲并不是西藏的传统民歌,它是一首带有西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 西藏音乐到底是什么风格与特点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 。
师:在这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来看大屏幕的一组图片,看一看你对西藏对藏族了解多少?(师播放课件图片)
师:谁能说说你对藏族了解多少?
生:汇报
2、西藏地理位置、风俗人情
我们最熟悉的的藏族风俗习惯就是献哈达,这是藏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主人跟客人献哈达时,客人应该鞠躬接受,主人双手合十是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三口一杯”是藏
4、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在藏民族家中作客,喝酒前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祖先,然后喝一小口,主人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小口,再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酒杯中的酒喝完,这种礼仪才算束。西藏主要旅游景点是寺庙,藏族人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我们去西藏旅游参观寺庙时,要遵守藏民族的习俗
3、了解藏族舞蹈
师:由于西藏处于高原地带,所以有着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这是西藏高原气候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也很明显地反映在藏族舞蹈中,我们下面来欣赏一段藏族舞蹈《弦子舞》。(课件点击视频舞蹈《弦子舞》)
4
5、熟悉的歌唱西藏的音乐
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
(1)初听歌曲《正月十五那一天》
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首先让我们欣赏一首史诗性的颂歌《正月十五那一天》。
师:在欣赏的时候同学们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方面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课件播《正月十五那一天》)
师:谁能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
生:学生从速度力度风格情感汇报聆听感受。
师: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西藏民歌,它具有典型的西藏风格。这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堆谢,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被称作“降谢
6、 速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第二类被称作“觉谢”,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从这首歌曲的歌唱速度力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是属于哪一类?
生:觉谢
(2)、复听歌曲《阿玛勒火》
师:我们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同时随着音乐唱一唱
师:现在让我们随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唱一唱第一乐句。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聆听一遍这首歌曲,听的时候从力度、速度、情绪、拍子、情感几方面考虑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优美而抒情,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西藏音乐同时也掌握了有关藏族的音乐知识如堆谢、囊玛等.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后了解更多西藏音乐文化,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西藏民歌、了解西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