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数学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上课前,先浏览上述网址,做好课前准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已知条件选择解析式的不同的形式,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以及用数形结合与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应用以及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转化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2、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 教材分析 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同时函数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在学习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及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后,来学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下一节“实践与探索”的教学乃至高中函数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铺垫,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 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下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1)已知图象上任意三点坐标的二次函数解析式;(2)已知图象的顶点和另一点的坐标的二次函数解析式;(3)会通过对简单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难点:(1)点的坐标到式子的转化;(2)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四、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开始的,这是一个很好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解决展开讨论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很好素材,因
4、此我对教材内容作以下处理: (1)创设一个情境复习给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其图象及解析式的特点;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导人新课; (2)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归纳出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进行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乐学”。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校推行的“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我以“引探式”体验教学法为主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发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学习体验及良好个性品质养成,实现“有差异” 的发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
5、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幻灯片1、2、3、4、5、6。呈现抛物线的和谐、对称的直观形象,展示抛物线的运动与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大教学容量,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效率。 五.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 例题精析 1、一般地,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所以,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引导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找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从中掌握关键。 例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1,0),(-1,-4)和(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小结:此
6、题是典型的根据三点坐标求其解析式,关键是:(1)熟悉待定系数法;(2)点在函数图象上时,点的坐标满足此函数的解析式;(3)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二次函数y=ax2+bx+c用配方法可化成:y=a(x+h)2+k,顶点是(-h,k)。配方: y=ax2+bx+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x+)2+。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 h=-,k=, 所以,我们把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例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且当x=1时,y有最小值-1, 求这个二
7、次函数的解析式。 小结:此题利用顶点式求解较易,用一般式也可以求出,但仍要利用顶点坐标公式。请大家试一试,比较它们的优劣。 3、一般地,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ax2+bx+c=0的解;当二次函数y=ax2+bx+c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ax2+bx+c=0的解,这一结论反映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所以,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选用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 ,x2 为两交点的横坐标。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x1=-3,x2=1,且与y轴交点为(0,-
8、3),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这里让学生一题多解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上面三个例题从三种不同的解析式入手,分层次讲解,非常利于学生的理解) (二)、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了点A(0,-1),B(1,0),C(-1,2); (2)已知抛物线顶点P(-1,-8),且过点A(0,-6); (3)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1,0),B(3,0),C(4,10);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4,-3),并且当x=3时有最大值4; 3 2 (5)
9、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且过(1,1); (6)已知抛物线顶点(1,16),且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间的距离为8; 2、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3,它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A、C的坐标分别是(8,0)(0,4),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总结反思 突破重点 1、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_______________ (a≠0) (2)顶点式:_______________ (a≠0) (3)交点式:________
10、 (a≠0) 2、本节课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解析式形式,要让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并由此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并能结合图象分析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1)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y=ax2+bx+c形式。(2)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与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为顶点式y=a(x-h)2+k形式。(3)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交点横坐标时,通常设为两根式y=a(x-x1)(x-x2)。 3阅读励志故事二次函数 - 知识改变命运的日志 - 网易博客(这里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四)、布置作业 拓展升华 二次函数 - 知识改变命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完成上述网址的题目,对照答案,找出不会的做好记录交给老师,第二天集体解答。 (反思,作业布置的有点多,有答案,造成了学生的懒惰性,这方面做得不好) 五、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姓名:张生军 职称:中二 通讯地址:青州市东关回中 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14年,多年担任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初三教研组长。14年来,论文在潍坊市,青州市多次获奖,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与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所在级部成绩在青州市名列前茅。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