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引言在城市建设中,地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建设面临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工程问题,其中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是一项不小的技术挑战,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增加了周围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每个建(构)筑物有其安全标准和特点,如何确保盾构机在穿越工作时的安全性,是地铁隧道施工中必须处理好的关键技术问题。汪海波等1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某站盾构区间工程的研究,提出“注浆+隔离桩”双措施加固方法,协同改善地表不利沉降与隧道间中夹岩隆起的现象。范东方2以郑州地铁某区间近距离侧穿高铁桥桩基为研究对象,提出采取“隔离桩+盖板”技术措施减
2、少盾构隧道施工对高铁桥梁的不利影响。赵林3对城市地铁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的桩基施工技术和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预加固、盾构参数控制等措施。本文以武汉地铁16号线檀军路站硃山路站区间盾构侧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桥桩基为案例,进行模拟推进试验,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盾构侧穿施工安全。1工程概况武汉地铁16号线檀军路站硃山路站区间工程在离檀军路站约244 m处遇到京港澳高速公路桥桩侧穿的难题。侧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桥桩里程为左DK19+191.306左DK19+237.325、右DK19+189.380右DK19+234.987。该区间左、右线的盾构管片衬砌距离桥桩的最小净距分别为1.92 m和3.82 m,
3、穿越长度约46 m。如图1所示,京港澳高速公路桥是一座简支梁桥,共有4排桩基础,中间2排桩直径为1.5 m,两边的2排桩直径为1.2 m,桩长为27.6 m,桩尖深入中风化泥岩6.6 m。穿越范围内没有其他管线敷设,隧道拱顶埋深为11.9 m,拱顶主要为粉质黏土,少量为粉质黏土夹碎石,洞身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碎石、残积土、强风化泥岩。穿越区段深孔注浆加强区穿越区段深孔注浆加强区钻孔灌注桩京港澳高速桥右线中线左线中线图1盾构侧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桥剖面示意图(单位:m)2方案设计2.1三维计算分析采用“迈达斯”GTS NX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盾构【作者简介】鲍明星,男,辽宁丹东人,任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
4、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引用本文】鲍明星.地铁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技术 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8):78-81.地铁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技术鲍明星(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1130)摘要:城市地铁隧道的开挖,常常要在建(构)筑物密集的地区进行,不可避免地要下穿(侧穿)房屋、高架、管道、涵洞等。盾构下穿(侧穿)既有建(构)筑物的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施工风险非常大。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推进试验,提出盾构穿越中控制与调整掘进参数控制、姿态,盾构穿越后采用二次注浆、洞内加固等措施,将地层扰动和
5、沉降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际施工监测数据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关键词:盾构;侧穿桩基;地铁工程;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8-0078-04企业技术实践鲍明星.地铁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技术78侧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桥桩进行三维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区间左、右线隧道通过后,引起的桥桩最大附加沉降为 0.76 mm,水平位移为 1.2 mm;盾构上方土体最大沉降为4.76 mm(发生在拱顶上方);桥桩差异沉降约为0.45 mm;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沉降不大于15 mm,承台顶水平位移不大于6 mm,路基沉降不大于 30
6、mm)。经过计算分析,盾构区间施工会对京港澳高速公路桥及桥桩产生影响,但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小影响。2.2模拟推进试验为保证盾构侧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桥的安全,本工程在盾构试掘进100 m后,进行50 m的模拟推进试验,检验盾构推进的各项技术保护措施和施工参数优化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的加固效果,为正式侧穿提供技术指导;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推进前、推进中、推进后及注浆加固后等各个阶段的地面沉降量、桥桩倾斜量、盾构机上方不同深度土层的垂直位移量等,确定最佳的盾构推进参数。在侧穿通过京港澳高速公路桥后,利用注浆孔打设注浆管进行洞内深孔注浆加固。3盾构穿越施工措施3.
7、1盾构穿越前措施在盾构穿越前,为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采取以下措施。(1)对京港澳高速沿线的导线、水准、中线、断面进行复测,确认桥桩与盾构隧道轴线的位置关系,采集桥桩的初始数据。(2)核实京港澳高速桥的实际位置和结构形式是否与设计图一致,收集桥桩自通车以来的历史变形数据。(3)全面检查盾构机、电瓶车、龙门吊、拌和站等关键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加强轨道检查、养护和加固工作,保证盾构能连续、平稳地掘进。(4)制订详细的测量监测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布设沉降监测点,完成初始值的采集;为保证掘进过程顺利进行,增加监测频率,实行信息化管理,以便及时指导施工1。3.2掘进参数的选择根据前期地层掘进的经验
8、,结合本标段的地质及隧道埋深,以及前50 m的模拟推进试验,设定盾构下穿京港澳高速桥的掘进参数(见表1)。表1盾构下穿京港澳高速桥掘进参数表参数名称总推力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刀盘扭矩土压力泡沫剂出渣量侧穿京港澳高速桥8001 500 t3050 mm/min1.31.5 r/min3 500 kNm以内1.01.2 bar每环的泡沫注入量原液为 5080 L75 m3(4.5车),泥岩地层渣土松散系数按照1.31计算;在控制出渣方量的同时,每环渣土用50 t门吊电子秤称重,根据重量和方量对渣土进行有效控制3.2.1掘进速度在盾构施工中,推进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对土体产生较大的扰动,因此需要根据盾构
9、机的整体性能进行调整,满足掘进土压力和同步注浆速度的要求,同时尽量提高掘进效率,降低对桥桩基的影响。由于在试掘进过程中积累了地层掘进经验,因此可以确定侧穿京港澳高速桥桥基时的最佳推进速度为3050 mm/min,同时须保持推进速度的匀速性。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3.2.2出渣量控制盾构隧道的每环理论出渣量(实方)为V=3.14(6.982/2)1.5=57.37 m。根据类似地层其他标段施工经验,渣土的松散系数初步定为1.33,实际出渣量为57.371.33=76.87 m。根据设计要求,盾构掘进时的出渣量应控制在98%,即出渣量目标为75.3
10、3 m/环。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根据实际出渣量和地表隆起沉降情况,及时调整土仓压力。具体方法如下:如果出渣量小于目标值,说明土仓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地表隆起,此时应适当地降低土仓压力,一般调整量为0.2 bar;如果出渣量大于目标值,说明土仓压力过小,可能导致地表沉降,此时应适当地增加土仓压力,直到地表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2.3渣土改良为保证刀盘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运转,减轻刀盘的磨损程度,在掘进前对掌子面的土体进行改良。通过向刀盘前方的土体注入泡沫剂,可减小刀盘的扭矩和油压,同时提高渣土的流动性和易排性。采用“泡沫+水”的方式改良渣土,其中泡沫的配比是泡沫添加剂占3%、水占97%,泡沫由90
11、%95%的压缩空气和5%10%的泡沫溶液混合而成。每环渣土注入的泡沫原液量为5080 L。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土层情况和出土效果进行动态调整。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年,第8期,总第502期793.3同步注浆为控制地层和桥桩基的变形,盾构机掘进后应及时充填管片和地层之间的环形空隙。充填方法主要是同步注浆,为保证同步注浆的效果,采用水泥砂浆作为注浆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以下优点:结石率高、结石体强度大、耐久性好,能防止地下水的侵蚀。在地下水具有腐蚀性的区域,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提高注浆结石体的耐腐蚀性,管片被耐腐蚀的注浆结石体包裹,可极大地减弱地下水对管片的腐蚀2。同步注浆浆液的主要物理性能应满足以
12、下指标:胶凝时间为 38 h,固结体强度为 1 d 不小于0.2 MPa(相当于软质岩层无侧限抗压强度),28 d不小于25 MPa(略大于强风化岩天然抗压强度);浆液结石率大于95%(即固结收缩率小于5%);浆液稠度为812 cm/m。浆液稳定性为倾析率(静置沉淀后上浮水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小于5%。为保证盾构穿越京港澳高速桥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步注浆需要及时、均匀、足量地充填盾尾空隙,将地面变形和管片偏移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根据国内外盾构施工的经验和研究资料及本工程的特点,将穿越段的同步注浆量控制在理论盾尾空隙的 130%180%。本区间的盾构机每掘进一环的盾尾空隙为q=3.14(3.53
13、.5-3.353.35)1.5=4.84 m,因此本区间的隧道每环的注浆量为6.298.71 m。根据地质情况及实验室试验情况设置同步注浆配合比(见表2)。表2同步注浆配合比组别1水泥(kg)230粉煤灰(kg)330膨润土(kg)60砂(kg)700水(kg)420外加剂按需要根据试验加入3.4盾构控制与姿态调整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为减少地面沉降,在穿越桥桩过程中,必须禁止大量纠正偏差。应适度控制左右区域的千斤顶力差及相邻2个区域的千斤顶力差,避免盾构蛇形推进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同时,盾构的姿态控制应保持在50 mm以内,坚持按照“勤调、量小”的原则,每环姿态变化不宜过大
14、,调整量控制在5 mm以内。这些措施能保持盾构推进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减少推进工作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达到减轻地面沉降程度的目的。3.5盾构穿越后施工措施3.5.1二次注浆在掘进过程中,需要精确统计出土量并加强地面监测。根据超方情况及地面沉降情况,及时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在拼装管片后的710环进行。注浆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浆液,比例为水水泥=1 1。在保证管片不发生错台、破损的情况下,尽量注入浆液,注浆压力为0.20.4 MPa。特殊情况下,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比为 0.8 11 1,水波璃浓度为2530Be,水泥浆和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 12 1,初凝时间为20 s内。注浆终压为0.52.0
15、MPa。3.5.2洞内深孔注浆加固盾构穿越京港澳高速公路桥后,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注浆孔打设注浆管进行洞内深孔注浆加固,注浆环向范围为管片外 3 m的范围,加固范围为管片侧部 120的范围(左线两侧,右线靠桥桩侧),注浆加固区范围为左DK19+150.000左DK19+270.000、右 DK19+150.000右 DK19+270.000。注浆管采用42 mm4 m 的钢花管,水灰比为 1 1,注浆终压为0.52.0 MPa,隧道正对桥桩处的注浆管末端到桥桩最小距离不小于 500 mm;逐步提高注浆压力,达到注浆终压时继续注浆10 min以上,靠近地面附近的注浆压力应0.2 MPa,以防止地面隆
16、起3。4监控测量4.1检测项目控制标准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以及大量实际工程施工经验,为了便于施工和确保环境的安全,本工程制定如下变形控制标准:地表沉降累计值不得超过30 mm,变化速率3 mm/d;地表隆起累计值不得超过10 mm,变化速率3 mm/d;桥梁桩基沉降和倾斜的累计沉降控制值为15 mm,变化速率控制值为2 mm/d,差异沉降控制值为0.002 b(b为相邻基础的中心距离);承台顶水平位移累计沉降控制值为6 mm,变化速率控制值为2 mm/d。4.2地表检测点布设为深入了解盾构隧道施工对围岩的影响,判断围岩的稳定性,确保盾构推进工作顺利穿越京港澳高速公路,需要在隧道轴线上方布置
17、地表沉降监测。在下穿建筑物段,监测点间距为10 m;在地表横向监测断面,间距为50 m。每个监测断面设9个监测点,可全面地监测地表沉降情况。4.3桥桩检测点布设在距离线路中线30 m以内,所有京港澳高速路桥桩都埋设监测点。在埋设过程中,需要避开有障碍物的区域,确保设标与观测的准确性。沉降测点标志采用“L”形标志形式,即在柱子上钻孔,将预埋件(=鲍明星.地铁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技术8016mm)放入孔中,用水泥砂浆或锚固剂填实孔与测点周围的空隙。当现场不具备钻孔埋设测点的条件时,可使用粘贴式条码尺进行测量。4.4监测结果(1)檀军路站硃山路站区间左线在侧穿京港澳高速路前自2020年9月7日起开始对
18、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穿越完成后监测指标数据稳定。在此期间,地表沉降值在7.9-15.3 mm。(1)檀军路站硃山路站区间右线在侧穿京港澳高速路前自2020年8月17日起开始监测,穿越完成后监测数据稳定。在此期间,地表沉降值累计变化范围为0.6-15.8 mm。(3)檀军路站硃山路站区间京港澳高速路桥桩自2020年8月29日开始监测,直至2021年1月16日项目施工完成后测量检测数据稳定。在此期间,京港澳高速桥桩的沉降值为2.5-0.3 mm,倾斜率为0.7-0.7。综上所述,地表沉降符合累计值不得超过30 mm、变化速率3 mm/d的规定;桥桩沉降符合累计沉降控制值为15 mm、变化速率控制值为
19、2 mm/d、差异沉降控制值为0.002 b的规定。因此,可以确认该区域的沉降和桥桩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规定。5结语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盾构侧穿桥桩基的情况较复杂,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保障施工安全。本文以武汉地铁16号线檀军路站硃山路站区间盾构侧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桥桩基为案例,介绍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措施,并对穿越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采用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保证盾构侧穿桥桩基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将地层扰动和沉降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京港澳高速公路桥造成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6参考文献1 汪海波,吴悦,徐才厚,等.砂泥岩地层
20、双线盾构隧道近距侧穿铁路桥桩基施工优化分析 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3,52(14):60-65.2 范东方.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高铁桥桩时隔离保护措施的效果分析 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6(4):4.3 赵林.城市地铁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桩基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4):247-248.用钢筋绑扎工具、钢筋上料辅助装置能减轻施工工人的劳动强度。漳州核电工程除了实施双壳筒体的钢衬里的模块化施工,在钢筋绑扎环节还采用了预制钢筋笼模块化吊装施工技术。模块化施工技术是将钢筋绑扎分解成钢筋笼小模块,在工厂车间预制绑扎,配送至现场再进行模块化拼装。钢筋笼模块化施工技术打破了原有施工方
21、法的限制,使钢筋绑扎施工更加高效、精准,实现了钢筋工程施工由人工向机械的转变。同时,该技术还能避免建安交叉,减少安全风险,为缩短“华龙一号”主线工期和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5。6结语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钢筋的全周期管理必然会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快速适应并利用这些信息化工具是提升钢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钢筋全周期管理涉及的工作部门、工作环节众多,通过数字信息化系统手段对所有部门、环节进行集成管理,能实现可视化的精细监控。自动机械化转型能大幅度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钢筋工程质量。归根结底,钢筋全周期精细化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钢筋工程整体的质量、降低
22、工程成本。本工程项目采用的建立原材库存预警机制、钢筋加工自动化、建立钢筋下料标准化信息库、物流订单式配送结合钢筋定位系统等手段只是钢筋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更多的优化措施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发掘,从而全面提升钢筋全周期精细化管理,降低施工过程的钢筋材料成本,达到增加项目收益的目的。7参考文献1 贾慧宇.施工现场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研究 J.建材与装饰,2019(5):136-137.2 刘子金,赵红学,翟小东.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研究 J.建筑机械化,2018,39(10):18-23.3 王永合,谢厚礼,王金伟,等.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27.4 李兵,范桂斌,邵克军,等.“华龙一号”土建工程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 J.中国核电,2017,10(4):528-531,551.5 王然.“华龙一号”钢筋笼模块化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2):91-94.(上接第68页)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年,第8期,总第502期81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