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燕
高尔基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 能根据文章语言的提示,准确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2、 能说出文中事物的象征意义,并学会分析其作用。
2.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也是学习象征手法作用的典范性文章。抓住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很关键。
3.中招考点
现代文阅读中出现有“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的问题,分值在4分左右。但是,这一类题并不是必考题型。而分析人物形象则是比考试题。
4.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理解
2、散文诗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会更有难度,但是有了前边三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对于人物描写的方法,学生是很熟悉的,所以教师要恰当的引导。
二、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能说出海燕的形象。
2、通过内容分析,能概括出事物的象征义及作用 。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三个活动:通过寻找文中相关语句,能说出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各种事物及其象征意义连线。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新课讲解
学习
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
3、纳
学习目标1:
品味语言,能说出海燕的形象。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文
方法:用圈画评注的方式阅读课文,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时间:8分钟
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检测一:
作者是如何塑造海燕形象的?
1、海燕在文中出场了几次?找出正面描写的 相关句段。
2、每次出场前,总是先写什么?有什么作用?
3、除海燕外,文中还写了哪几种海鸟?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
海燕形象塑造一:
正面描写:行、声、神、动作
海燕形象塑造二:
描写环境又是为了什么?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海燕的活动
4、创造典型环境,并以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海燕形象塑造三:
文章为什么还要写海鸭、海鸥、企鹅等海鸟?
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对比手法: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
总结:
海燕是个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的形象
1、能根据提示性语言,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塑造形象常用的方法
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5、
学习目标二:
通过内容分析,能概括出事物的象征义及作用 。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
方法:课文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方式
时间:4分钟。
要求:讨论并说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象征写法的作用。
检测:以连线的方式讲解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
暴风雨:象征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
海鸭、海鸥、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狂风:象征一切反动的黑暗势力
能结合背景简单陈述具体事物的象征义
象征手法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
(四)课堂总结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表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