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第二十五卷 第五期 Vol.25 No.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创新方法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解良斌1,陈丽华1,陈子颖2,肖发林1,朱卫丰1,张永1,方安3(1.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昌 330004)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创新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为中医药现代化激发创新活力。方
2、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总库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2022年创新方法与中医药相关文献,并提炼中医药创新方法;然后以功能本质为划分依据,对其进行应用分析与例证,同时探讨其未来应用模式和发展趋势。结果通过对中医药创新方法进行提炼划分、应用分析和趋势探讨,揭示其在中医药诊疗体系、方剂配伍和制剂开发等方面的独特成效,同时提出建立融合中医药整体、辩证和分形特色的创新方法体系。结论中医药创新方法正稳步发展并愈发深入,但还需融合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构建中医药特色创新方法体系,体现中医药系统性、科学性等特质。关键词:创新方法 中医药 QbD 智能化 发展doi:10.11842/wst.202204
3、20005 中图分类号:R-058 文献标识码:A“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在创新行为与规律的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研究基础上,从方法论、规范化、工具化角度,对创新规律进行探究与总结的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是科学思维、方法与工具的总称1。创新方法已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管理、机械和化工等领域的创新开发中,在聚焦问题、拓宽思路和制定方案等方面展露优势;其内涵丰富、类型多元,在实际应用中要切中关键问题和阶段,适当选取。中医药创新方法主要包括引导相关创新的方法或技巧(如质量源于设计、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以及六西格玛等)和为了实现产品创新而融汇的工具或技术(如智能化、绿色化以及连续化创造技术等)。本文
4、从创新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中医药创新方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激发其创新活力。1 以科学思维与方法为核心的创新方法 1.1质量源于设计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基于风险评估和数理规则的药品研发方法,也是用于提升药品质量、支持技术革新和降低监管风险的药品质控理念2-3。QbD以预先定义的目标产品质量概况(QTPP)为研究起点,然后基于影响和严重性分析从QTPP中筛选出关键质量属性(CQAs),再基于风险评估、实验研究等手段确定与CQAs相关的关键物料属性(CMAs)和关键工艺参数(CPP
5、s),接着通过试验设计(DoE)建立CMAs、CPPs与CQAs的数学关系并确定设计空间(Design space),进而总结出提高产品性能且工艺稳健的控制策略(Control strategy)和控制空间(Control space),最终设计、完善整体方案并实施中医药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4-5。QbD是当前中药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创新方法,收稿日期:2022-04-20 修回日期:2022-12-20 国家科学技术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20IM010500):江西省创新方法(中医药)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责人:陈丽华;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JZYC21S49):基于T
6、RIZ理论的穿心莲内酯鼻喷剂开发,负责人:解良斌;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CXTD-22004):高品质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发与评价创新团队,负责人:陈丽华。通讯作者:陈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创新方法与实践。1590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涵盖中药药材生产、药材加工6、质量管理7以及制剂开发8等模块。生产过程对药材的成分有较大影响,是中成药品质的根本。通过Q
7、bD围绕产地、种质、栽培、采收和贮藏5个环节,来制订良品药材生产把控方案,可实现对有效成分、质量标志物(Q-marker)和杂质等指标的改善。质量管理是中药行业的一大难题,必须直面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和来源广泛等现实。改良分析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可基于QbD联合逐步优化的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质控方案。制剂开发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剂型、处方和工艺等都需要严格把关。QbD可对制剂开发中的原辅料、生产流程以及设备参数等CMAs和CPPs进行优化,以提高工艺、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QbD能从繁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关键部分,并融合数理规则进行一体化定量分析,与中医药整体观高度契合,是适宜中医药的产品创新方
8、法。1.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DM),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以匿名的方式,通过发函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判断法9,基本特征为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和统计性,分为组建专家团队、拟定专家咨询表、多轮专家咨询和结果统计学分析4步进行10。目前,DM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中医证候11、中医诊疗12、辨证用药13、疗效评价14、中医护理15、中医适宜技术16、体质分类17以及中药等级划分18等方面。中医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以及患者当时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本质的反映,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但业内对一些疾病的证候看法不统一,容
9、易造成诊治方案混乱,DM能厘清证候分布规律并提供相对严谨的证候诊断量化方法。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工作,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和“辨证施护”,坚持“防重于冶”。建立好中医护理技术规范、难度分级及准入管理机制具有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深远意义。中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给制剂开发和临床用药带来诸多不便。DM能帮助制定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准则,提炼出符合市场发展的等级划分依据(例如表面、断面性状和Q-marker等)。DM充分尊重专家个体意见,能有效避免“权威”对实情的干预,并在统计规律下得出观点,符合中医药“科学求真”的发展态度。1.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
10、y process,AHP)是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多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它能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19。AHP体现了人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同时使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主要运用在中医诊疗20、中医适宜技术21、疗效评价22、中医护理23以及质量标志物24等研究中。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种“简、便、效、廉”的医学技术支持。遵循系统性、独立性、可比性、动态性原则,运
11、用AHP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符合中医发展特点的中医适宜技术筛选评价体系,可助力其开发利用和高效推广。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是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基石。Q-marker是当前提升中药质量及其控制水平的普遍共识标准,体现在“传递与溯源”、“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和“复方配伍环境”5个原则上。因此,可基于AHP法对中药成分有效性、可测性、特有性3个核心质量属性进行权重分析,再对各属性具体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综合评分并排序,进而精准辨识中药Q-marker。AHP以问题系统化为前提,进行多目标决策的多指标、多层次分解,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同时,能保持各层次间的联系,确保综合评判的
12、准确性,能适宜有效地解决中医药相关问题。1.4其他此类创新方法除QbD、DM、AHP外还有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六西格玛(Six sigma,6)、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和 质 量 功 能 展 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等。TRIZ是基于科学知识,面向设计者,为了解决发明问题进而实现创新的系统化方法学。目前已开展其在中医诊疗设备、中药加工设备以及制药设备25等版块的应用研究,且侧重于中医药机械设备创新。6是以客户为主体,合理优化
13、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统计评估策略。它在中医药领域主要针对中医诊疗、护理质量的设计和改善26-27,能显著提升科室整体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患满意度高。NGT是确保群体成员先独立1591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第二十五卷 第五期 Vol.25 No.5 思考,再统一讨论,最后综合排序的小组决策方法,普遍用于中医药临床共识、行业标准等的制定过程中28-29,能避免权威影响,具有可行性与客观性。QFD是
14、一种将市场需求精确分解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设计方法,主要用于中医药设备研究,例如中医理疗产品30、制药设备等。总体而言,此类创新方法转化应用到中医药领域的案例繁多,且涉及面广,对中医药创新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 以科学工具与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方法 2.1智能化方法及技术中国制造 2025、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已明确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列为科技攻关主战场。中医药智能化需要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集成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生命周期。中医药数字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31、区块链32和云计算33等。大数据技术能为中
15、医药物理系统提供信息支持,对制造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从而挖掘出质量传递规律,促进中医药创新事业的精益、优化和持续改进。例如,基于大数据构建中医临床技能评价体系,能促进医生临床技术向更规范、更系统和更创新的方向发展。大数据通常纷繁芜杂,因此需要考虑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库。区块链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共识信任和可靠数据库的特征为中医药健康产业搭建了新框架,为中医药创新的数据来源提供了安全环境。品质回溯是道地药材可靠性的保证,但传统溯源方式成本高、易造假,威胁着道地产区的市场安全。区块链可辅助道地药材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信息核验、交互共享,确保溯源认证的可靠性。云计算对大数据进行同步
16、处理,极大加强了运算能力,可及时地为中医药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例如人群健康状态的连续追踪、实时反馈和疾病的精准预防、高效治疗。中医药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机器学习34、计算机视觉35、生物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36等。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核心,专门研究计算机模拟和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使之不断发展自身知识体系。通过机器学习结合四诊、辨证论治,我们可以更便捷地探索中医主治的诊疗规律,同时准确预测疾病治疗处方。计算机视觉可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测量和图像处理,以获得相应场景的多维信息。制剂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部分不良品,包括形状、尺寸和颜色等的异常,而机器视觉系统可为产品自动检测提供技术支持。自然语言处理可从
17、海量医疗数据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并形成人能理解的知识本体和网络,从而减轻人工数据处理负担。例如建立定制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对中药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词云分析,可大大提高信息挖掘的效率。中医药网络技术主要包括云数据37、物联网38和移动互联39等。数据云存储后形成云数据,可缓解数据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减少科研资源的浪费。例如利用舌面彩色三维点云数据辅助完成舌体分割和舌裂纹提取,为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物联网系统作为“执行者”,可帮助实现智能制造的“眼”与“手”协同功能。依据中医脉诊理论,结合新型传感与物联网技术,可开发出自动加压多路脉象采集系统,以解决传统中医脉诊过程存在的主观影响
18、、无定量标准、复现困难等问题。移动互联使中医药“智慧诊疗-精准调剂-智能煎药-柔性制造”个体化诊疗服务模式成为可能,为中医智慧医疗建设提供新思路。智能化方法及技术作为新式创新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工具整合理念,能够推动中医药产品从制造设计到智造设计的跨越式发展,为学者们实现中医药复兴提供先进技术支持。2.2绿色化方法及技术绿色化方法及技术的核心是确保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中医药诊疗、制造或科研体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安全、起效快、费用低的特点,与当今社会追求的“以人为本”“绿色疗法”等理念契合,在小儿流
19、涎、输卵管积液、失眠以及肿瘤等病症中应用良好,日渐受到患者认可和青睐40-43。分离是中药制药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其目的是实现有效物质的相对保留量最大化,即“保性增效”。中药制药中待分离体系包括天然药物和中间混合物,有气、液、固三相,空间尺度涉及宏观(过滤除药渣、离心去沉淀等)到微观(精制除淀粉、干燥去溶剂等),最终形成均一或非均一的多量级复杂物质系统。以膜科技为核心的分离技术集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如将湿法1592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
20、nd Technology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超微粉碎系统、膜分离系统与分子排阻系统三者耦合,具有保护药效成分、节约能耗和减少试剂污染等独特优势44。绿色化方法及技术整合先进的设计理论、生产观念及制造技术,进而实现创新方法“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价值和谐发展”的绿色核心理念。2.3连续化方法及技术连续化方法及技术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提供原料,不间断地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工具45。与间歇生产相比,中医药产品连续制造的优势主要有:生产效率高、人工干预少、设备体积小以及能实时监测等。中医药连续化方法及技术通常包括连续干燥、连续混合以及连续制粒等单元型连续生产过程和从原辅料到终产品的全程型连
21、续生产过程46-48。中医药产品实施连续制造,需要以连续化生产设备与工艺、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和先进控制策略等新技术作为支撑49。连续化生产设备与工艺有真空带式干燥机(Vacuum belt drier,VBD)、连续动态逆流提取(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CCE)技术和连续双螺杆湿法制粒(Continuous twin screw wet granulation,CTSWG)技术等50-52,在实现连续制造的同时改善了有效成分的保留量、提取率和均一性。PAT包括3种类型:近线(at-
22、line)检测、在线(on-line)检测和线内(in-line)检测。同时涵盖4种工具:设计、数据采集及分析的多变量工具;过程分析工具;持续改进工具;知识管理工具53。目前中医药PAT的研究热点是过程分析工具,例如光谱技术、光学成像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和波谱技术等,涉及中药提取、纯化、干燥和混料等生产阶段54-58。先进控制 策 略 研 究 较 为 深 入 的 有 停 留 时 间 分 布 模 型(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model,RTDM)和实时放行检测(Real time release testing,RTRT)等59-60;此外,还有 浙 江 大
23、学 开 发 的 中 药 过 程 知 识 系 统(Process knowledge system,PKS)6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建立的提高中药制剂批间质量一致性的均化投料技术与控制策略62等。3 中医药创新方法融合发展 3.1创新方法联用化目前已开发的创新方法各自侧重于确定创新方向、分析创新问题、编制创新方案、优化创新条件以及执行创新设计等,但尚未有文献报道能涵盖创新行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方法,仅可见多方法、多技术联用以实现长流程创新。QbD融合了风险评估方法、试验设计(DoE)以及先进技术等创新科学方法与工具。其中,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灰色关联分析(G
24、RA)和鱼骨图(Ishikawa)等;DoE包括正交试验设计、Box-Behnken 试验设计和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等;先进技术包括PAT、ANN和SVM等。由此启发,可将AHP与DoE、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熵权法、ANN、SVM 等联用以制定中药炮制、中药提取、方剂配伍、质量评价以及产品风险评估等全过程的最优创新方案;可将TRIZ与QFD、公理性设计(AD)等联用设计出中药高新制药装备等;而DM与Meta分析(MA)、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和数据挖掘技术等联用侧重于制定诊疗方案或识别市场风险。创新方法联用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和应用阶段,以便提供产品设计、
25、制造、服务等长周期方案。例如,针对中药治疗糖尿病新品种开发,可先运用DM调研专家们对该命题的选方、提炼和成药等方面的指导性意见来分析创新问题,再通过FMEA区分实现该目的的关键、重要及次要因素以编制创新方案,然后运用DoE进行关键工艺参数改进来优化创新条件,同时可结合创新技术实现产品效果与质量飞跃,最后通过设计空间法验证所得工艺是否最优以执行创新设计。3.2工具研用主流化由于科学思维与方法类型的创新方法开发难度大、周期长及产出少,如今学者们多致力于更高效的科学工具与技术型创新方法研究,例如专家系统、工作平台、分析手段以及处理技术等。专家系统可利用人类专家提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模拟其思维范式来解
26、决问题,例如专属化中医药专家系统63。网络药理学工作平台从系统层次和生物网络的整体角度出发,选取特定信号节点进行多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发现、作用机制阐释以及复杂处方设计等。中医药智能化技术也是创新方法工具研究的一大成果,其中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热点,成功开发了AI药物和中药工业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品。中医药创新可以科学工具与技术型创新方法为抓手,将其他领域的平台、工具和技术等整合入本行业的同时,研究、试验并开发出中医药特色创新方法体系。3.3应用周期扩展化创新方法应用周期扩展化指的是其应用工段扩1593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
27、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第二十五卷 第五期 Vol.25 No.5 大、应用周期延长。应用工段扩大指的是一种创新方法能同时满足产品生产多个阶段的需要。例如QbD普适于中药材生产、制剂开发及质量管理等模块;又如连续化方法技术,目前已贯穿单元型连续生产过程,未来力求实现从原辅料到终产品的全过程连续生产。应用周期延长指的是一套创新方法能适配中医药产品生产前设计、生产时连续、生产后管理和上市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应当建立中医药定向-分析-立案-优化-执行的纵向创新方法和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的横向创新方法,例如加强设计方法、工
28、具及技术联用,以实现中医药创新方法应用周期扩展化。纵向创新方法由于各模块功能属性不同,应当以 MA-DM-FMEA-DOE-设计空间法这套“组合拳”为例,相辅相成;横向创新方法由于目标类似而作用对象不同,应当以科学思维、方法、工具、技术等创新要素灵活配置,注意“辨证论治”。学者们应致力于研究整合中医药创新指导理论与范式,为加快中医药标准化、规模化激发创新活力。4 结语 中医药创新方法的研究可追溯至2000年,重点关注了其基本要素与原理,人工智能、大数据或膜分离等高新技术在中医药的应用,并运用实例探索其对中医药创新的推动作用和发展前景;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企业经济等,在
29、中医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仍需继续探索和深化。此外,中医药创新方法应当融合中医学理论体系,围绕整体观、辨证观和分形观来提炼相关要素群,以体现中医药产品系统性、科学性等特质;多方法、多技术与多维度体系建设和运用将成为主流。需要依据中医药产品的特有属性、专业过程及实践经验等建立专属创新方法体系,同时加快开发新型科学思维、方法、工具和技术以扩充中医药创新方法库,以使中医药创新更系统高效。参考文献 21侯光明,李存金,王俊鹏.十六种典型创新方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14.2王笑笑,王君吉,赵源,等.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在脂质体开发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49(12):
30、1635-1643.3龚行楚,陈滕,瞿海斌.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17,42(6):1031-1036.4Cunha S M,Pina Costa C,Moreira J,et al.Using the quality by design(QbD)approach to optimize formulations of lipid nanoparticles and nanoemulsions:A review.Nanomedicine,2020,28(4):102206.5Zhang L,Mao S R.Applications of quality
31、 by design(QbD)and its tools in drug delivery.Asian J Pharm Sci,2016,11(1):144-145.6邓淑芳,刘洁丽,邢冬梅,等.QbD理念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中成药,2019,41(6):1376-1380.7周紫楣,潘坚扬,龚行楚,等.基于QbD理念的生血宝合剂HPLC-UV-MS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8,43(21):4248-4254.8刘伯石,王增明,张慧,等.“质量源于设计”在3D打印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中的应用.药学学报,2020,55(11):2719-2727.9李志强,蔡宏宇.市场
32、调查与预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273-279.10 韩涛,郭炜,董文亮,等.德尔菲法在中医方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7-8.11 吴萍,赵协慧,赵艳霞,等.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9):3102-3108.12 李高彪,何斌,梁昌昊,等.基于德尔菲法的 结直肠癌化疗期中医诊疗指南 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的收集与确定.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4):565-570.13 毕颖斐,王时望,王贤良,等.基于Delphi法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用药专家调查.中国中
33、西医结合杂志,2018,38(5):549-551.14 宋亚静,段彦苍,梁潇,等.基于德尔菲法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痛经 疗效评价部分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4):413-417.15 陈涵彬,熊振芳,惠靖瑞,等.基于三维质量评价理论构建肝气郁结型肝硬化患者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模式.时珍国医国药,2022,33(5):1279-1282.16 赵雨薇,郭蕾,张俊龙,等.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中医适宜技术评估指标模型.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257-2259.17 白一帆,李敏,艾浩楠,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及定义指标.中医杂志,
34、2021,62(12):1027-1031.18 王浩,陈力潇,黄璐琦,等.基于德尔菲法对中药白术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6,41(5):802-805.19 文传浩,程莉,张桂君.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理论与实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66-72.20 方健,谢晴宇,孟庆刚,等.层次分析法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成药处方决策的优先度排序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22,47(8):2237-2243.21 王丹,车文文,邱继文,等.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医适宜技术筛选评价体系.中医杂志,2019,60(17):1468-1472.22 任丽丽,戴国华,高武霖,等.中医
35、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构1594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建思路与方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2):789-794.23 梁瑞婷,冯凤,李平,等.中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0):1522-1527.24 冯利梅,陈艳琰,乐世俊,等.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的中药质量标志物量化辨识方法研究以芍药甘草汤为例.药学学报,2021,56(1):296
36、-305.25 平恩顺,檀润华,孙建广,等.基于突变理论的机械产品突破性创新耗散结构模型及其评价.工程设计学报,2014,21(6):513-521.26 董林林,段永刚,汪波,等.品质中药的管理体系及发展策略.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7):4307-4313.27 俞笑笑,郑春兰,沈丽佳.中医特色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胃肠外科医疗服务中的应用.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8):119-121.28 万颖.慢性腰痛中医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29 李红琼,王天芳,薛晓琳,等.名义群体法在 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 标准制定中的应
37、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5):436-440.30 姚湘,张浩,李婉姗,等.基于“B-FAST-QFD”的家用中医理疗产品设计要素分析与实践.包装工程,2021,42(8):130-140.31 程小恩,温川飙.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临床技能数字化评价体系.时珍国医国药,2016,27(8):2025-2027.32 张小波,王慧,郭兰萍,等.基于区块链的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和认证系统建设探讨.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2):2982-2991.33 苏坤涵,刘万里,杨璐,等.基于“治未病”思想构建胃食管反流病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
38、):1068-1074.34 Tang Y Q,Li Z C,Yang D D,et al.Research of insomnia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Chin Med,2021,16(1):2.35 Hou Y Z,Cai X,Miao P Q,et al.A feasibility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in appearance quality insp
39、ection of Xuesaitong dropping pills.Spectrochim Acta A Mol Biomol Spectrosc,2021,258:119787.36 Deng W,Zhang J,Zhang W,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 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Digital Chin Med,2022,5(2):154-168.37 王鹏,杨文超,孙长库,等.舌面
40、彩色三维点云的舌体分割及舌裂纹提取.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S1):88-95.38 张琦,吕玉祥.穿戴式自动加压脉象采集系统设计.传感技术学报,2021,34(6):848-852.39 林瑞华,张雨恬,王学成,等.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药个体化智慧诊疗服务模式研究.中草药,2022,53(13):4223-4232.40 曹方,宋柏林.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流涎进展.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1942-1944.41 李玉婕,李文元,于岩瀑,等.输卵管积液案.中国针灸,2017,37(5):496-497.42 梁洁仪,邴守兰,吴焕淦.从“阳不入阴”论不寐及其针灸辨治.北京
41、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1):1029-1033.43 江洋,刘传波,王芬,等.浅谈恶性肿瘤患者的绿色治疗模式.中医杂志,2019,60(15):1342-1344.44 郭立玮,党建兵,陈顺权,等.关于构建中药绿色制造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思考和实践.中草药,2019,50(8):1745-1758.45 王芬,徐冰,刘雨,等.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连续制造.世界中医药,2018,13(3):566-573.46 王学成,王雅琪,李远辉,等.水分在线检测技术及其在中药干燥领域应用展望.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41-45.47 Galata D L,Mszros L A,
42、Ficzere M,et al.Continuous blending monitored and feedback controlled by machine vision-based PAT tool.J Pharm Biomed Anal,2021,196:113902.48 刘盼弟,刘怡,王优杰,等.双螺杆制粒技术及其在药物制剂领域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0,51(2):160-169.49 倪鸿飞,何衍钦,沈欢超,等.连续制造研究进展及中药过程知识系统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21,46(8):2045-2050.50 王仁杰,王凯玉,何昕炜,等.乌梅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的优
43、化.中成药,2021,43(2):468-471.51 田文妮,肖南,张全才,等.连续动态逆流提取对赤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食品科技,2019,44(7):245-249.52 Bandari S,Nyavanandi D,Kallakunta V R,et al.Continuous twin screw granulation-An advanced alternative granulation technology for use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Int J Pharm,2020,580:119215.53 史畑女,陈丽华,管咏梅,等.
44、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多糖类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与质量控制.中国药学杂志,2020,55(19):1585-1589.54 Ma L J,Liu D H,Du C Z,et al.Novel NIR modeling design and assignment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Honeysuckle flower by QbD.Spectrochim Acta A Mol Biomol Spectrosc,2020,242:118740.55 Zhong Y,Ru C L,Wang S F,et al.An online,non-destructive
45、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detecting chemical,biological,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erbal injections u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pectrochim Acta A Mol Biomol Spectrosc,2022,264:120250.56 Niu Y,Wang H,Tong X,et al.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analytical platform to screen h
46、aptens in shuxuening injection based 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ion-trap multistage mass spectrometry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fluorescence detection.J Chromatogr A,2019,1598:232-241.57 Qiu Z,Wei X,Sun R,et al.Limitation standard of toxic aconitines in Aconitum proprietary
47、 Chinese medicines using on-line extrac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cta Pharm Sin B,2020,10(8):1511-1520.58 Dos Santos Ribeiro H S,Dagnino D,Schripsema J.Rapid and accurate verification of drug identity,purity and quality by 1H-NMR using similarity calculations and differential NM
48、R.J Pharm Biomed Anal,2021,199:114040.59 Bhalode P,Tian H Y,Gupta S,et al.Using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in pharmaceutical solid dose manufacturing-A critical review.Int J Pharm,2021,610:121248.60 Markl D,Warman M,Dumarey M,et al.Review of real-time release 159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
49、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第二十五卷 第五期 Vol.25 No.5 testing of pharmaceutical tablets:State-of-the art,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Int J Pharm,2020,582:119353.61 萧伟,刘雪松,凌娅,等.一种中药生产过程知识系统.CN107578104B,授权/2018-11-06.62 孙昱,孙国祥,李焕德.提高中药质量一致性的均化投料技术操作与控制策略.中南药学,20
50、20,18(11):1781-1785.63 余雅婷,赵立杰,杜若飞,等.浅析专家系统在实现中药智能制造中的作用与地位.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3):843-849.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Metho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e Liangbin1,Chen Lihua1,Chen Ziying2,Xiao Falin1,Zhu Weifeng1,Zhang Yong1,Fang An3(1.Key Laboratory of Mod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