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地理学习提要第一节 亚洲学习提要编写者:伞艳华 审核:高二地理组学习目标:了解亚洲分区及主要国家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学习重难点:结合亚洲分区地图分析地形、气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学习过程: 【自主研习,要点梳理】:一、 自然地理特征(一) 地理位置1、 纬度位置:(1)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地处 之间,南北跨度约 度,跨 三个纬度带,所以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并且有 和 两条重要的纬线通过,跨 三个温度带。经度范围:地处 之间,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世界第 大洲)(2)半球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南或北), 半球(东或西)。(3)
2、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东岸,东临 、北临 、南临 ,西侧通过黑海、地中海与 相通。(4)相对位置:东北以 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 、乌拉尔河、里海、 、黑海、土耳其海峡与 为界,西南以 、红海、曼德海峡与 为界,东南隔海与 相望.(二) 地形特征1、 以 、 为主,是除 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主要地形区:(在地图上找出)八条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脉、大兴安岭、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八大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八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
3、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图兰平原2、地面 大,高低悬殊世界最高峰 ,海拔 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湖面低于海平面约 米。3、 地势 高, 低中部以 为主, 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4、周围多 、 和海湾(在地图上查找具体的位置)主要半岛: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主要群岛:日本群岛、 、马来群岛主要海域:日本海、 、鄂霍次克海;主要海湾: 、阿曼湾、 、泰国湾;主要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朝鲜海峡。(三) 河流和湖泊1、 河流(1) 河流特点: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顺地势呈 向四周流入海洋, 二是 面积广大(2) 外流河(最终注入到海洋的河流)河流发源地注入地(所属水系)主要
4、水文特征 、 、 、 北冰洋以 补给为主,结冰期 常在河流的下游形成 。黑龙江黄河长江等亚洲中部的高原 和山地 以 补给为主,受季风的影响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河流水量 ,径流季节变化 ,含沙量 , 结冰期;以北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含沙量 , 结冰期;萨尔温江 ,恒河 ,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发源于 ,西亚的河流发源于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 流都以 补给为主,受 影响,水位变化 。西亚的河流,流经 ,水量 ;属于 和雨水 补给的河流, 水位高, 水位低(3) 内流河(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河流发源地注入地(所属水系)主要水文特征 、 、 、亚洲中部的高山 以 补给为主, 河流径流量最大, 最
5、小;是流经区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2、 湖泊(1) 成因:亚洲湖泊成因多样;如 、 是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 ,青藏高原上的不少湖泊为冰川作用形成的 ,里海和咸海为 。(2) 外流湖: 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 。(3) 内流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海和咸海。(四) 气候特征1、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读图并找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并能说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主要特征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包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高原和山地气候:极地气候(2) 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 2、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成因特点亚洲具体分布温带季风气
6、候(35N55N)大陆东岸仅亚洲独有 亚热带季风气候(2535)热带季风气候(10N25N)仅亚洲独有 3、 干湿差异悬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渐 ,气温的年较差渐 ,大陆性渐 。地区气候特征递变性的表现原因日本气侯具有 ,冬 夏 ,气温年较差 ,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 。中纬度岛国,四面环海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 气候自东向西由海洋性向 过度,气温年较差渐 ,降水量渐 。 和 不同中国西北内陆、蒙古、中亚气候具有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全年降水 二、 人文地理特征(一) 人口1、 数量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 大洲,其中 、 、 是人口密集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 、 、巴基斯坦、 、日本。2、 问题人口 、 ,带来 、 、 、 、就业压力大等问题。语言(二) 文化多样的地域文化众多的民族建筑服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自然环境舞蹈经济技术的差异礼仪三大文化发祥地 (三) 经济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高低差异悬殊。日本为 国家 ,其余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差异也很大,东亚、东南亚大力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较 。 中国和印度的工业体系比较 ,韩国和新家坡已成为 ,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因 资源丰富 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比较项目东部沿海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条件差异海陆位置和交通地形和土地资源 气候科技力量经济发展差异的表现 肇州二中高二地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