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市入口景观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入口景观设计应着重研究哪些问题? 1、城市入口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是人流与物流的必经通道,它和城市的道路、广场、街区等一起组成城市的空间体系,对城市景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 代的城市入口为各种风格的城门,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城市入口演变为城郊结合部的各交通干道交汇口。这些新时代的城市入口与古城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一是规模大,有的占地多达几十公顷;二是景观组成因素复杂,有建筑的景观、绿化的景观、环境小品的景观等等。若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易于产生脏、 乱、差的环境问题,有损城市的形
2、象。进行城市入口景观设计,改善城市面貌,是势在必行的。 2、城市入口景观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2.1 入口景观设计的目标 (1)宏观目标:塑造和完善城市形象。 (2)微观目标:通过对交通、建构筑物、道路设施、绿化和环境小品的规划设计,使城市入口具有明显的环境特征,给过境者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2.2 入口景观设计的原则 (1)入口景观设计要绿化优先。绿色是优美环境的基调,体现生态与景观的完美结合。对城市人口的绿化设计是首要的景观塑造手段。 (2)入口景观设计要注重文化保护。自然景观设计与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传递当地的人文信息。 (3)入口景观设计要注
3、重塑造特色。通过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形成个性鲜明的区域标识性。 3、入口景观设计应着重研究的问题 3.1 入口景观设计要注重区域位置的分析 城市入口多处于城郊结合部,具有自然环境优美的有利条件。但正由于处于城市边缘,往往缺乏规划和管理,造成环境脏乱,没有景观特色的局面。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所处地域优势,是进行城市入口景观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3.2 入口景观设计要根据快速交通的特点塑造景观 城市入口通常是各交通干道的交汇口,过境者具有一定的速度,在入口景观设计时要注意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相结合,遵从人的视觉规律。视线范围内的景物应着重塑造块面的
4、总体效果,尺度比例要恰当,色彩相对统一。 3.3 入口景观设计时景观序列的组织 城市景观是连续景观,城市入口是起点,它与另外的城市景观节点(如广场)、轴线(如街道、河流)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起组成主次分明、相互呼应的城市景观序列。对城市入口景观设计,应服从总体序列的要求,达到多样性的统一。 3.4 入口景观设计时景观层次的组织 入口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层次的组织。城市入口景观层次一般有:前景、主景和背景。前景具有提示的作 用,暗示即将进入城市,通常用两侧的绿化带景观来说明。主景是城市入口的景观主题,体现环境特征之所在,可以是大型的绿化图案,也可以是标志性的雕塑或建 构筑物等。背景起到
5、衬托的作用,如青翠的山林、碧绿的水面都是理想的背景 洛阳嵩县概况 发布时间: 2009-04-21 责任编辑: 李笑梅 位置面积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县城北距洛阳九十公里。东与汝阳、鲁山县接壤,西与栾川、洛宁县吡连,南与南召、内 乡、西峡县相依,北与伊川、宜阳县为邻。跨东经111°24'至112°22',北纬33° 35'至34°21',宽六十二公里,长八十六公里,总面积三千零八平方公里。 山脉河流 嵩县是个山高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700座山峰雄伟壮观。 伏牛山 位于嵩县南部,
6、呈西北——东南走向,嵩境内长43公里,宽25公里,面积975平方公里。有五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貌似皇冠的玉皇顶(2216 米),白云缭绕的白云山(2048米),原始古老的龙池曼(2158米),似双鸡争斗的鸡角尖(2145米),三市交界的石人山(2153米)。 外方山 地处嵩县中部,呈西南——东北走向。嵩境内长35公里,宽30公里,面积991平方公里,最高峰为杨山,海拔1786.9米,平均海拔1121米,主要山峰有黄花曼、摩天岭、祖师岭、七峰山等。 熊耳山 位于嵩县西北部,嵩境内长35公里,宽25公里,面积865平方公里,最高峰为鹰嘴山,海拔1859.6米,平均海拔1400米
7、主要山峰还有界岭、石马岭、露宝寨、斋心搂等。三座高山占全县65%的面积。 嵩县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条河流,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 伊河 自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入嵩境,流经嵩县9个乡镇,69个行政村,至田湖镇千秋村入伊川县,总长80公里,流域面积1731平方公里,发源地海拔2192 米,出境地海拔150米,落差2042米,有明白河、龙潭河、大章河、蛮峪河、大王沟河、吕沟河、沙沟河、罗庄河、贾寨河、高都河、洛沟河、焦涧河、八达 河、凤阳河等41条一级支流。 汝河 嵩境内长70公里,流域面积986平方公里,流经嵩县3个乡镇63个行政村,至黄庄乡楼子沟出境注入汝阳县,发源地
8、海拔2129米,出境地海拔370米, 落差1759米,有龙池曼河、黄柏河、运粮沟河、绸子河、禅堂河、道回沟河、养育沟河、付沟河、南河等47条一级支流。 白河 发源于白云山玉皇顶,嵩境内长50公里,流域面积293.8平方公里,流经白河乡8个行政村,至三道岗流入南召县。 地理气候 嵩县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白云山、龙池曼以北地区,为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多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 为西风、西北风,最大风力6~8级。白云山、龙曼以南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 建置沿革 远在炎帝时代,嵩县及
9、伊川县地域即有伊国之称。唐虞时称伊候国、伊川国。夏时为豫州伊阙地。商代称有 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时秦、晋迁陆浑县,属弘农郡,后汉因之。晋改属河南郡。宋以后废。东魏改置北陆浑县,属新城郡。又置北荆州、伊阳郡及南陆浑县。后 周改北荆州为和州。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省北陆浑入南陆浑,又改为伏流。大业初,改为陆浑县,属河南尹。唐先天元年(712),分置伊阳县,与陆浑两县 并存,俱属河南府。五代时省陆浑入伊阳。宋因之。绍兴九年(1141)升伊漾县为顺州。金皇统元年(1141)更名嵩州,属南京路。明洪武二年 (1369),废州为县,定名嵩县,属河南府。清代、民国至解放后无改。1948年2月,分车村、孙店
10、木植街、白河四个区与鲁山、汝阳各一部置伊陆嵩 县。县政府驻车村。1949年元月19日,伊鲁嵩县撤销。车村、孙店、木植街、白河仍归嵩县。1960年将田湖、阎庄、黄村、寺庄、城关五个公社和桥头牧 场划归伊川县,将大章、白河、车村、木植街四个公社与栾川县合并,仍名嵩县。1961年9月,复设栾川县,伊、嵩、栾三县各恢复原来辖区,属洛阳专区。 民族人口 嵩县总户数147718户,总人口546000人。有汉、蒙、满、回、哈尼、藏、维吾尔、苗、壮、朝鲜、彝、傣、侗、景颇、土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2000人,满族、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的90%,主要分布在车村、德亭、白河。 公路交通 洛
11、阳—嵩县—栾川,县境内长 公里。 3 1 1 国道: 合峪—木札岭 县境内长 34。1公里。 临木大通道: 汝阳—木札岭,县境内长 9。1 公里。 南车公路: 闫庄—陆浑—饭坡—黄庄—木植街—车村,长92公里。 上纸公路: 汝阳上店—黄庄—纸房—县城,长32公里。 老洛栾路: 田湖---闫庄---大坪---老城—何村—蛮裕—大章—旧县。长94公里。 天 山 路: 山峡—天池山,长20公里。 嵩 汝 路: 县城—库南—饭坡—九店—汝阳,长35公里。 栗 白 路: 车村栗树街—白河,长 21 公里。 天 白 路: 天桥沟—白云
12、山。长25 公里。 桥 白 路: 南召桥端—白河,长25 公里。 丰富资源 嵩县是个资源丰富的山区大县,林地面积达326万亩,其中天然林保护区面积2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以山萸肉、板栗、银杏、核桃、苹果、花川、柿子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40万亩,为河南省林业大县和国家生态林保护重点县。 嵩县矿产资源种类多,黄金资源遍布全县,高都赤金,声名远扬,全县年产黄金超过14万两,进入全国产金八强县行列;嵩县萤石储量丰富,现成为河南萤石大县;钼已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还有铁矿、大理石、花岗岩、硅等多种矿产。 嵩县草源丰富,自古有羊牛、养猪、养羊、养鸡的优良传统。
13、 嵩县被誉为中药宝库,中药材种类达1310种,嵩县柴胡驰名中外。被国家定为原产地保护区。 嵩县的伊河、汝河、白河三大河流贯穿全境,陆浑湖水面五万余亩,水产养殖条件优越,水电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嵩县山水大观。嵩县境内有雄、险、秀、奇、幽惧全,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的白云山;有奇峰、瀑布、原始林海共同构成的木札 岭原始生态旅游区;有风景秀丽宜人、地貌行态独特的天池山;有碧波万倾、风景如画的陆浑湖;有险秀兼顾、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杨山;还有那原始古老、神 秘莫测的龙池曼。旅游专家评价嵩县旅游资源:一地跨三域,世界少有;观赏、科研、避暑、度假中原最
14、佳;景观类型齐全,北国罕见;吸引力强,中州独有。 经 济 产 业 林果业 嵩县经济林面积 40万亩,主要有山萸肉、核桃、板栗、银杏、苹果、桃、梨、杏、枣、花椒、柿子、油桐、 猕猴桃等。 全县天然林面积262万亩,木材畜积量 万立方米。 农业 全县耕地面积468090亩,形成小麦、玉米、花生、烟叶、红薯、制种六大产业基地.粮食种植面积46865公顷.生产总产188825吨,油料种植面 积 3803 公顷,年产量 8404 吨。 烟叶种植面积 2869公顷,总产量 4368 吨。蔬菜种植面积 5425 公顷,年产量18.56万吨。 养殖
15、全县养牛大牲畜存栏14.17 万头 生猪存栏21.95 万头 山绵羊存栏 25.83 万只 家禽存栏160.88 万只 工业 全县工业目前形成黄金、钼、铁、莹石、制药、化工和水电等系列,工业总产值 165119 万元。 黄金企业 8家,年产黄金15万两,年产值14569万元,为全国八大产金县之一。 钼业企业 6 家,年产钼精粉20万吨, 铁矿开采企业6家,年产铁矿30万吨。 莹石开采加工企业 家,年产莹石粉5万吨。 水电站10家,装机2.2万千瓦。 第三产业 全县第三产业,以服饰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劳务输出五大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134246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2.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