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适用层次、专业:本科 09环境艺术设计 学 时:72学时 课 程 类 型:考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先 修 课 程:手绘效果图表现、园林植物学、环境小品设计与饰品模块 一、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与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人性化的空间需要与人的心理和建筑相适应
2、的环境,环境又决定建筑的性质,城市的形态等要素。一个城市或者小区的人居理念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外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技能,具有一般的城市广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风景区规划的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达到任务。 知识要求是:掌握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室外开放空间的基础要素。 能力要求是:掌握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考虑环境氛围,能够理性的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素质培养要求是:提高学生审美。 前期能力要求: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够正确处理建筑与环
3、境手绘的表现,能运用一定的园林要素和宏观把握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对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版块,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小区外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践,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装饰雕塑
4、》、《园林植物学》这几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相互穿插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城市开放空间的基础知识(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开放空间的多样性;理解开放空间的概念;掌握公共空间的含义与设计要求 【知识点】公共空间的概念、含义与设计要求 【本章重点】公共空间的含义与设计要求,从开放性、空间分类、时代性三个方面理解 【本章难点】开放空间设计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解 【讲授内容】1.开放空间的概念 2. 公共空间的含义与设计要求 3. 开放空间设计的多样性 【课后作业】考查一个景点(公园或广场),分析其中的主要景观,也可选其中的构
5、成要素进行分析。做一份调查报告 (二) 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要素( 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所提出的要素;理解发展中总结出的基本要素;掌握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 【知识点】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成、发展与转型,从城市环境角度分析城市开放空间基本要素(宏观、中观、微观),从开放空间角度分析的构成要素(宏观、微观、组成要素类型分类),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室内、室外) 【本章重点】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 【本章难点】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中总结出的基本要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为主,向课外时间要效率,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去学习,并能总结在考查过程中的成果 【讲
6、授内容】1.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所提出的要素 2.基本要素(从发展中总结) 3.城市开放空间的性质 【课后作业】继续上周作业 (三) 城市开放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 27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各要素的重要性及类型;理解各要素在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常见形式及存在方式;掌握各要素的搭配和造型应用 【知识点】植物分类,植物配置原则及方式,水体形式及设计要点,山石分类,山石的配置与形态,地面铺装的材料及方式,地面图案与色彩,雕塑的分类,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及设计要点,公共标识的内容,视觉流程设计的原则,标识设计要点,街亭设计要点,休息设施的功能考虑、内容、设计考虑,照明设施的分类
7、及设计要点 【本章重点】各要素的设计要点 【本章难点】将各种要素的设计要点进行理解后配置在同一空间中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看图片加深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方案分析并讨论。 【讲授内容】1.植物 2.水体 3.山石 4.地面 5.小品设施 【课后作业】1.继续上周作业 2.临摹广场园建图纸一张。 3.临摹广场铺装图纸一张。 4.对成都某广场测量绘制出广场平面图。 (四) 城市开放空间主要环境分析及设计要点( 2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广场及公园的起源与发展;理
8、解城市广场建设问题,并能在设计时进行协调,掌握城市广场与公园的分类(层次)与设计分析 【知识点】设计要点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及分析,城市广场建设问题思考,现代公园的产生、发展、层次、综合性公园设计程序 【本章重点】城市广场及公园的分类(层次)与设计分析 【本章难点】各种构成要素在广场与公园的运用中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为主,与学生前期进行的调查报告相联系进行分析,分析实际成功案例以帮助学生打开设计思路,理解设计原则 【讲授内容】1.城市广场 2.城市公园 3.步行街设计 4.交通与停车场设计 【课后作
9、业】自己找一个平面图(公园或广场),对其进行方案设想,草案绘制 (五)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具体设计流程( 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各阶段图纸的形式;理解各设计阶段图纸的要点;掌握各设计阶段需要有哪些图纸 【知识点】城市与公园规划的图纸详目 【本章重点】规划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方案阶段图纸内容、成果递交图纸内容 【本章难点】各个阶段图纸的规范性及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为主,图例为辅 【讲授内容】1.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前期需收集的基础资料 2. 规划设计的成果详目 3. 公园规划的内容 【课后作业】选择一个主题空间进行设计,制作一套方案设想套图,包
10、括总平面规划图、四个主要空间设计分析(平面、效果)、部分小品分析,附设计说明。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72学时,讲课 36 学时,实验(或上机或多种形式教学) 36 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实 验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上 机 或参观 看录像 小 计 城市开放空间基础知识 4 4 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要素 4 2 6 城市开放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 12 7 4 4 27 城市开放空间主要环境分析及设计要点 14 7
11、 4 25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具体设计流程 2 8 10 五、考核方式 考查课程,考查办法如下: 1.平时成绩:(50%) (1) 考查一个景点(公园或广场),分析其中的主要景观,也可选其中的构成要素进 行分析。做一份调查报告 (2)自己找一个平面图(公园或广场),对其进行方案设想,草案绘制 2.期末成绩:(50%) 选择一个主题空间进行设计,制作一套方案设想套图,包括总平面规划图、四个主要空间设计分析(平面、效果)、部分小品分析,附设计说明 3.总评成绩 由调查报告、方案套图、考勤成绩综合得出。草图及讨论课程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中的
12、附加分值。 4.评分标准 方案设想套图: 图纸完整,图形表达清晰 50分 手绘技法熟练,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20分 创意新颖,规划合理,设计风格独特 20分 设计说明能完整体现设计思考,具有较好的文化底蕴 10分 调查报告: 文字表述清晰 30分 调查区域环境分析 20分 调查区域设施分析
13、 40分 调查成果总结 10分 六、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参考资料 (1)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余晓宝编著,《氛围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李泰山著,《环境艺术专题空间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 (4)魏婷编著,《城市微观环境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李永清编著,《公共艺术设计实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 (6)易西多著,《景观创意&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6)约翰.0.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