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1城市交通调查城市交通调查 一、概述一、概述1.1.定义及发展概况定义及发展概况u交通调查:交通调查:利用客观手段,对交通系统交通流及利用客观手段,对交通系统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通现象规律规律的工作过程。的工作过程。u国外发展状况国外发展状况:美国:美国19211921年起开始了交通调查年起开始了交通调查和研究;日本和研究;日本二战后二战后19471947年;。年;。u国内发展状况:国内发展状况:19551955年和年和19
2、581958年,交通部门对干年,交通部门对干线公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交通量调查。线公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交通量调查。2.2.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u目的:目的: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考资料和基础数据;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作出准确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作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可靠的预测;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交通规划
3、方案,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u作用:作用: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u原则:原则: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全面、系统性,能反映交通规划研究对象全面和普全面、系统性,能反映交通规划研究对象全面和普遍规律所需要的资料;遍规律所需要的资料;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应分清主次。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应分清主次。3.3.交通调查的种类交通调查的种类按照调查对象划分按照调查对象划分
4、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调查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调查 掌握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调查交通量、掌握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调查交通量、速度、密度和延误等数据,为交通控制、道路综合速度、密度和延误等数据,为交通控制、道路综合治理、道路规划提供依据。治理、道路规划提供依据。为了明确居民出行活动的性质而进行的调查为了明确居民出行活动的性质而进行的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居民出行调查,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以及停车情况等。主要以城市综合交通为对象,次数以及停车情
5、况等。主要以城市综合交通为对象,为预测交通需求量而进行。为预测交通需求量而进行。4 4、调查内容、调查内容(1 1)居民出行调查)居民出行调查(2 2)机动车出行特征)机动车出行特征(3 3)道路交通量、车速调查)道路交通量、车速调查(4 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停车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停车调查(5 5)公交调查)公交调查(6 6)交通管理及交通环境调查)交通管理及交通环境调查 5 5、调查方法、调查方法(1 1)现场观察记录)现场观察记录(2 2)抽样或问卷调查)抽样或问卷调查(3 3)安装)安装 电子设施电子设施6 6、调查步骤、调查步骤(2 2)试点调查)试点调查 可省可省(3 3)实
6、地调查)实地调查(4 4)调查结果整理)调查结果整理和数据录入和数据录入(1 1)调查准备)调查准备 资料准备、划分调查小区、车型划分、制定资料准备、划分调查小区、车型划分、制定调查表格调查表格二、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二、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可从相关部门取得可从相关部门取得,内容:,内容:(1 1)人口总量、分布和增长情况)人口总量、分布和增长情况(2 2)经济:人均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经济:人均收入,国内生产总值(3 3)客货运输:运输量,场站设施规划)客货运输:运输量,场站设施规划(4 4)交通工具:逐年增长情况)交通工具:逐年增长情况(5 5)土地利用情况:小区占地面
7、积、用途,)土地利用情况:小区占地面积、用途,土地使用特征,用地布局结构土地使用特征,用地布局结构(6 6)就业、上学人数)就业、上学人数(7 7)城市总体、远近期规划资料)城市总体、远近期规划资料(8 8)交通(轨道、公交、对外交通)规划)交通(轨道、公交、对外交通)规划三、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调查三、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调查1.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 了解不同小区居民出行时间、空间、方式等了解不同小区居民出行时间、空间、方式等的分布的分布 了解现状交通发展需求,为交了解现状交通发展需求,为交通规划提供数据。通规划提供数据。2.2.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内容与方法(1 1)居民家庭基本资料)居
8、民家庭基本资料(2 2)居民年龄、职业、收入等)居民年龄、职业、收入等(3 3)出行资料(起终点、出行距离、时间、)出行资料(起终点、出行距离、时间、次数、方式)次数、方式)(4 4)意愿:使用交通工具的选择)意愿:使用交通工具的选择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1)ODOD调查调查:即起讫点调查(即起讫点调查(OriginOrigin和和DestinationDestination),),是为了了解各种交通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在一定区域是为了了解各种交通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在一定区域内所进行的调查工作。目的是为编制道路交通规划和内所进行的调查工作。目的是为编制道路交通规划和组织交通提供依据。组织交通提供
9、依据。OD OD调查主要包括调查主要包括人的出行人的出行ODOD调查、车辆调查、车辆ODOD调查和调查和货流货流ODOD调查。调查。特点特点:将人、车、货的出行活动视作交通形成的细:将人、车、货的出行活动视作交通形成的细胞,据此研究交通的产生与分布。胞,据此研究交通的产生与分布。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有路边询问法、发明信片法和家庭询问:有路边询问法、发明信片法和家庭询问法,前两者用于区域机动车法,前两者用于区域机动车ODOD调查,后者用于城市调查,后者用于城市居民出行居民出行ODOD调查。调查。(2 2)境内出行、过境出行、出入境出行境内出行、过境出行、出入境出行起讫点在调查区范围内外不同的出行。
10、起讫点在调查区范围内外不同的出行。(3 3)交通小区形心)交通小区形心同一交通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集中点,是同一交通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集中点,是小区交通源中心,小区交通源中心,几何中心。几何中心。(4 4)期望线)期望线连接各交通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人们期望连接各交通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的最短距离,实际出行距离。实际出行距离。(5 5)分隔查核线)分隔查核线不同调查区之间的分割线,沿线可设相应的调查站。不同调查区之间的分割线,沿线可设相应的调查站。四、机动车出行特征调查四、机动车出行特征调查1.1.目的目的:机动车出行时间、次数、距离等。:机动车出行时间、次数、距离等。分
11、析:机动车的日平均出行次数、特征、时辰分分析:机动车的日平均出行次数、特征、时辰分布、出行时间、时耗分布、布、出行时间、时耗分布、ODOD分布。分布。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起终点、行车时间、距离、载客货情况。:起终点、行车时间、距离、载客货情况。3.3.方法方法:一般表格法、登记牌照法。:一般表格法、登记牌照法。五、道路交通量调查五、道路交通量调查1.1.交通量交通量定义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是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车辆数或行人数,是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参数之一。参数之一。2.2.交通量调查目的交通量调
12、查目的(1 1)在某一地点作周期调查,了解交通组成、分布,)在某一地点作周期调查,了解交通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预测交通预测交通量及其发展趋势量及其发展趋势。(2 2)为)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提,提供交通流量流向、车速、延误、停车等数据。供交通流量流向、车速、延误、停车等数据。(3 3)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交通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交通量量。通过事前、事后的交通量调查,。通过事前、事后的交通量调查,评价道路服务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水平与
13、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4 4)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变化 的规律。的规律。(5 5)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及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及道路运输成本和效益等,道路运输成本和效益等,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3.3.交通量调查的种类交通量调查的种类(1 1)区域交通量调查)区域交通量调查为了掌握某一区域交通量大小及变化,在区域内各不同为了掌握某一区域交通量大小及变化,在区域内各不同路段及不同交叉口处进行。路段及不同交叉口处进行。(2 2)小
14、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对客货业务繁忙地区,如特定经济区、城市圈等汽车交对客货业务繁忙地区,如特定经济区、城市圈等汽车交通量的调查。通量的调查。(3 3)查核线调查)查核线调查以河流丘陵铁道及地物边界线或其他人为设立的检查线以河流丘陵铁道及地物边界线或其他人为设立的检查线为分界线,两侧区域互相来往穿过检查线的交通量。为分界线,两侧区域互相来往穿过检查线的交通量。(4 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满足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需要在特定地点进行的,为城满足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需要在特定地点进行的,为城市出入交通量调查、公共交通调查、综合交通调查、事市出入交通量调查
15、公共交通调查、综合交通调查、事故调查等。故调查等。4.4.交通量调查方法交通量调查方法(1 1)确定调查地点。)确定调查地点。(2 2)选择调查时间。)选择调查时间。(3 3)选用调查方法)选用调查方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法。法。适于进行难以用机械技术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调适于进行难以用机械技术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调查的资料。查的资料。人工计数法人工计数法机械记录法机械记录法录像法录像法u优点优点:可用较少人力测定较长区间内的平均通过交:可用较少人力测定较长区间内的平均通过交通量,并可
16、在测定交通量的同时求取区间速度与密度。通量,并可在测定交通量的同时求取区间速度与密度。u缺点缺点:仅适于短时间测量。:仅适于短时间测量。驾驶试验车在测定区间内与区间大部分车辆均衡的驾驶试验车在测定区间内与区间大部分车辆均衡的速度反复行驶测定,试验车内坐调查人员速度反复行驶测定,试验车内坐调查人员3434人人,在在试验车行驶过程中分别计测如下数据:试验车行驶过程中分别计测如下数据:u逆测定方向行驶时对向的会车数量;逆测定方向行驶时对向的会车数量;u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u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17、u试验车通过测试区间所需时间(试验车通过测试区间所需时间(minmin)(往返)。)(往返)。浮动车法浮动车法六、城市出入口交通调查六、城市出入口交通调查对于过境交通、出入境出行等城市之间的交通进行对于过境交通、出入境出行等城市之间的交通进行调查,给对外交通设施规划提供依据。调查,给对外交通设施规划提供依据。一般在收费站附近设点调查、拦车,询问起讫点、一般在收费站附近设点调查、拦车,询问起讫点、出行时间等。出行时间等。七、道路车速调查七、道路车速调查1.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 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作为交叉口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确定限制车速
18、局部地点如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确定限制车速,局部地点如转弯、瓶颈、坡度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转弯、瓶颈、坡度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常用术语常用术语3.3.地点车速调查方法地点车速调查方法4.4.区间车速调查区间车速调查方法方法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调查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调查1.1.目的:目的:确定现有路网容量。确定现有路网容量。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1 1)路网状况调查)路网状况调查(2 2)道路设施状况)道路设施状况(3 3)城市交叉口设施状况)城市交叉口设施状况九、停车调查九、停车调查1.1.目的:目的:停车场容量、停放特征等,为停车场规划停车场容
19、量、停放特征等,为停车场规划提供数据。提供数据。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1 1)停车设施供应情况)停车设施供应情况(2 2)机动车停放调查)机动车停放调查(3 3)停车特征询问调查)停车特征询问调查十、城市公交调查十、城市公交调查1.1.目的:目的:了解公交线路的合理性,公交设施、客运需求,分了解公交线路的合理性,公交设施、客运需求,分析公交服务范围、水平,乘客平均乘车时间、距离。析公交服务范围、水平,乘客平均乘车时间、距离。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1 1)营运指标(线路长度、年客运量、车数等)营运指标(线路长度、年客运量、车数等)(2 2)公交线网及线路调查)公交线网及线路调查(
20、3 3)公交场站设施调查)公交场站设施调查(4 4)公交运营特征(某站上下车人数)公交运营特征(某站上下车人数)可分析各线路车辆配置、发车间隔、场站设施建设、可分析各线路车辆配置、发车间隔、场站设施建设、密度、站点覆盖率等。密度、站点覆盖率等。十一、城市货物源流调查十一、城市货物源流调查1.1.目的:目的:掌握工作日中某物资的流动情况。掌握工作日中某物资的流动情况。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1 1)事务所类调查事务所类调查:调查业务种类,使用面积,工:调查业务种类,使用面积,工作人员数,汽车拥有量和货物出入。作人员数,汽车拥有量和货物出入。(2 2)货车类调查货车类调查:以出行为基础把握物流
21、采用从:以出行为基础把握物流,采用从汽车登陆库中抽出货车调查。汽车登陆库中抽出货车调查。(3 3)物流设施调查物流设施调查:从物流中心、工业区、港湾地:从物流中心、工业区、港湾地区、铁路货运站、机场等中以高抽样率抽出。区、铁路货运站、机场等中以高抽样率抽出。十二、城市交通管理调查十二、城市交通管理调查1.1.了解交通管理水平,为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了解交通管理水平,为规划、管理提供参考。2.2.内容内容: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标志、杆柱设置等: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标志、杆柱设置等 分析:道路交管情况、事故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分析:道路交管情况、事故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多发地段及原因。事故多发地
22、段及原因。6.2 6.2 现状特征分析现状特征分析一、数理统计相关概念一、数理统计相关概念1.1.平均值平均值(1 1)算术平均值: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总数。)算术平均值: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总数。(2 2)加权平均值: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频数,然后)加权平均值: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频数,然后求和,再除以总数。求和,再除以总数。2.2.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3.3.中值中值是在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的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的数。4.4.频数和频率频数和频率(1 1)频数频数:对应某一值出现的次数。:对应某一值出现的次数。(2 2)频率频率:对应频数
23、和总数的比值(:对应频数和总数的比值(%)。)。(3 3)累积频率分布累积频率分布:一组数据小于等于某一频数相:一组数据小于等于某一频数相对应总数的比例。对应总数的比例。5.5.离散程度分析离散程度分析(1 1)级差级差:一组数据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反映离:一组数据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反映离散程度大小。散程度大小。(2 2)方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算术: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算术平均数。平均数。(3 3)标准差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方差的算术平方根。6.6.回归分析回归分析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各组数据相关关系。有一元、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各组数据相关关系。有一元、二元、
24、对数等形式。二元、对数等形式。二、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录入二、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录入 把记录到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筛查、删除。把合理的把记录到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筛查、删除。把合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用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EXCEL等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等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三、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三、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 1.1.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分析数据的统计特征,如平均值、数据发布特征、分析数据的统计特征,如平均值、数据发布特征、调查数据的回归模型,如汽车保有量随时间的回调查数据的回归模型,如汽车保有量随时间的回归变化、人口变化等。归变化、人口变化等。2.2.定性分析定性分析 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如
25、道路设施、服务水平等。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如道路设施、服务水平等。一、服务质量评价一、服务质量评价6.3 6.3 现状诊断现状诊断存在问题分析存在问题分析 1.1.服务水平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情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情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是用来衡量道路为驾驶员、乘客所提供的服务质是用来衡量道路为驾驶员、乘客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等级,亦称服务等级。量的等级,亦称服务等级。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饱和度、平均车速、交叉口延误、安:饱和度、平均车速、交叉口延误、安全、经济、便利等。全、经济、便利等。
26、2.2.服务水平分级服务水平分级二、现状问题的诊断二、现状问题的诊断 出现以上分析的问题后,需提出相应对策。如出现以上分析的问题后,需提出相应对策。如某用地不合理、交叉口存在瓶颈、站点设置不某用地不合理、交叉口存在瓶颈、站点设置不合理,停车场容量不足等,需重新规划完善。合理,停车场容量不足等,需重新规划完善。6.4 6.4 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1.1.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 1)城市经济发展预测)城市经济发展预测 各特征年城市经济发展指标,根据城市政府部各特征年城市经济发展指标,根据城市政府部门的规划,结合历年发展规律确定。门的规划,结合历年发展规律确定。
27、2 2)城市人口发展预测)城市人口发展预测 确定各特征年人口规模及年龄结构、在各小区的确定各特征年人口规模及年龄结构、在各小区的分布。分布。(3 3)学生人数)学生人数 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2.2.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机动车保有量预测(1 1)年平均增长率法)年平均增长率法根据基年机动车保有量根据基年机动车保有量QQ0 0,未来未来n n年的年平均增长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率i i,QQn n=Q=Q0 0(1+i1+i)n n(2 2)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 引入变量引入变量弹性系数:即人均收入增加百分点和弹性系数:即人均收入增加百分点和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的百分点的比值。机动车保有
28、量增加的百分点的比值。(3 3)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 把往年的保有量数据进行回归,得出规律,根据把往年的保有量数据进行回归,得出规律,根据此回归公式推测此回归公式推测n n年后的情况。年后的情况。(4 4)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 对机动车保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间接得出保有对机动车保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间接得出保有量增长情况,如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收入增长等。量增长情况,如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收入增长等。3.3.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发展预测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发展预测(1 1)采用)采用“四阶段四阶段”模型模型 出行生成出行生成:即出行发生与吸引,通过对城市社:即出行发生与吸引,通过对城市社会
29、经济资料分析,预测各交通区出行发生量及出会经济资料分析,预测各交通区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行吸引量。出行分布出行分布:将各交: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换算成量和吸引量换算成各交通小区之间的各交通小区之间的ODOD分布矩阵。分布矩阵。方式划分方式划分:确定出: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比例。所占比例。交通分配交通分配:把各出:把各出行方式的行方式的ODOD矩阵分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络上。(2 2)出行分布预测)出行分布预测 目的目的:根据现状:根据现状ODOD分布量及各区的经济增长、土地分布量及各区的经济增长、土地开发而形成交通量
30、的增长,来推算各区之间将来的开发而形成交通量的增长,来推算各区之间将来的交通分布。确定将来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流量。交通分布。确定将来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流量。(3 3)方式划分)方式划分l是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是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l建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依据是观测到的交通方式划建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依据是观测到的交通方式划分、居民出行特征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特性。分、居民出行特征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特性。l建模考虑因素:地理环境、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出行建模考虑因素:地理环境、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公交车辆实载量。目的、出行距离、公交车辆实载量。(4 4)交通分配预测)交通分配预测 就是将前面预测的各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就是将前面预测的各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道路网上去。配到具体的道路网上去。6.56.5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1 1)技术性能评价)技术性能评价(2 2)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3 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交通规划方案的服务性及社会环境影响交通规划方案的服务性及社会环境影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