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思考题解答4-1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体OABCDE的高(平行于x 轴)为,底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在棱角D处作用一主动力,试用矢量表示力矢和该主动力对点O的矩。思考题4-1图ABCOEDxyza4-1 解答:点D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矢量的单位矢量为则4-2 如图所示,力作用于长方体(边长分别为3a、4a、5a)上,如何计算该力在OC轴的投影和对OC轴的矩?思考题4-2图CABOxyz4a3a5a4-2 解答:(1) 求力在OC轴的投影:OC轴的单位矢量为力的矢量式为则力在OC轴的投影为(2) 求力对OC轴的矩:力对点C的矩为 则力对OC轴的矩为另一种求“力对OC轴的矩
2、的方法:力对点O的矩为则力对OC轴的矩为4-3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3a、4a、5a的长方体的面ABCD内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主动力偶,试用矢量表示该力偶对点O的矩。思考题4-3图 (a)ABCOxyz4a3a5aDME思考题4-3图ABCOxyz4a3a5aDM4-3 解答:过点O作底面对角线BC的垂线OE,可见主动力偶矩矢量与矢量平行且反向,即 则点E的坐标为故4-4 如图所示,在简支梁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 ,且F1 = F2 =F,若规定力矩的逆时针转向为正,试问该主动力偶对点A和点B的力矩分别等于何值?思考题4-4图ABaaa4-4 解答:主动力偶对点A和点B的力矩的大小相等、转向相同,
3、即(顺时针)4-5 试问力矩与力偶矩有何区别?4-5 解答:力矩和力偶矩都是矢量;力矩与矩心有关,而力偶矩与矩心无关。4-6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体上作用力,并在上表面上作用力偶矩为的主动力偶,试写出该力系的主矢,并问该力系对点A、点B的主矩有何差别?思考题4-6图ABCOxyzMD4-6 解答:力系的主矢为 力系对点A的主矩为力系对点B的主矩为4-7 如图所示,楔块A、B在光滑的斜面I-I相接触,自重不计,若力和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试问两楔块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为什么?思考题4-7图ABII4-7 解答:两楔块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就整体而言,两个力和满足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
4、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但是本问题中有两个楔块属于物系平衡问题,物系中每个物体都满足平衡条件才能使物系平衡,而对于楔块A或楔块B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道,楔块A或楔块B不满足平衡条件。思考题4-7图 (a)IIA思考题4-7图 (b)BII4-8 如图所示,直杆OA与直角弯杆BC相互铰接,不计自重和摩擦,F1 = F2 = F,试问图(a)和图(b)所示主动力系使固定铰支座O、B处所产生的约束力是否相同?为什么?思考题4-8图 (b) ABOC思考题4-8图 (a) ABOC4-8 解答:图(a)和图(b)两种情况所示的主动力系使固定铰支座O、B处所产生的约束力是不同的。因为在图(a)中直角弯
5、杆BC为二力杆,而在图(b)中直角弯杆BC为三力平衡杆件。思考题4-8图 (a)-(c)AOC思考题4-8图 (a)-(a)ABOC二力杆思考题4-8图 (a)-(b) BC思考题4-8图 (b)-(c)AOC思考题4-8图 (b)-(a)ABOC思考题4-8图 (b)-(b)CB4-9 某一刚杆(自重不计)受n个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前(n-1)个力作用于杆的一端,第n个力作用于杆的另一端,试问第n个力的作用线有何特点?4-9 解答:作用于另一端的第n个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于一端的前(n-1)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杆的轴线。思考题4-9图4-10 试问力的分力与力的投影有何区别?
6、图示一重量为W的均质圆柱体架在光滑的V形槽内,试问圆柱体对两槽壁的压力等于多少?思考题4-10图 (a)6060C思考题4-10图60C604-10 解答:力的分力与力的投影的区别:给定两根不平行的轴便可将力分解为两个沿轴向的分量分力,力的分量为矢量,合力和两个分量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两个邻边;给定一根轴便可得到力的投影,力的投影为带正负号的标量。圆柱体对两槽壁的压力: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圆柱体对两槽壁的压力为。思考题4-11图 (a)4-11 试问分力总比合力小吗?如图所示,工人试图用吊车起吊一个构件,在构件的两边系上一钢索,钢索很粗,其能承受的拉力数倍于构件的重量,试问图(a)和图
7、b)所示方案(,),哪个更安全?为什么?思考题4-11图 (b)4-11 解答:分力不一定比合力小(合力也不一定比分力大),例如图示的合力与分力。思考题4-11图 (c)图示(a)和(b)两种情况哪一个更安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 由几何关系得到 显然,当(情况(a))时,钢索的拉力较小;当(情况(b))时,钢索的拉力较大,可见情况(a)比情况(b)更加安全。4-12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陷入泥潭,几个人直接用绳子去拉也难以拉出,如果在汽车的前方的路边有一棵树,将绳拴到树上并拉紧,这时几个人只要在绳上某处一起施加横向力,就有可能将汽车拉出泥潭,试说明其原因。思考题4-12图 (a)思考题4-
8、12图4-12 解答: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将三个力、和沿垂直于力的轴投影得到 由此可见,角度越小,只要给定一个较小的力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力。4-13 图示为一个简易的拔桩装置,在A处施加一向下的力,试求AB段和BC段绳子的张力,你能得到何结论?若,则BC段绳子的张力与的大小有何关系?思考题4-13图ABCO1O2思考题4-13图 (a)A4-13 解答:节点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 节点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思考题4-13图 (b)B所以 当时,4-14 如图所示,已知F2 F1,F = F1 + F2,即为和的合力。若自重和摩擦不计,图(a)和图(b)所示主
9、动力系是否使固定支座A、B处产生相同的约束力?为什么?思考题4-14图 (b) ABCaabc思考题4-14图 (a) ABCaab4-14 解答:情况(a)和情况(b)所示主动力系对固定支座A、B处产生不同的约束力。情况(a):思考题4-14图 (a)-(b)ACab思考题4-14图 (a)-(a)ABCa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a)-(a)所示: (): ()杆AC:受力分析如图(a)-(b)所示: 整体:受力分析如图(a)-(a)所示: 情况(b):杆AC为二力杆,思考题4-14图 (b)-(b)BCac思考题4-14图 (b)-(a)ABCaabc二力杆整体:受力分析如图(b)-(a)
10、所示: (): ()杆BC:受力分析如图(b)-(b)所示: ()整体:受力分析如图(b)-(a)所示: ()结论:由此可见,情况(a)和情况(b)所示主动力系对固定支座A、B处产生不同的约束力。思考题4-15图 MOr4-15 图示铅垂面内系统,重物的重量为P,圆盘的半径为r,圆盘和绳索的质量不计,力偶矩M = Pr,显然系统平衡。此题为一个力与一个力偶相平衡的例子,这种说法对吗?4-15 解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重物的重量P对点O的力矩与力偶矩M相平衡,而不是“一个力与一个力偶相平衡”(一个力不可能与一个力偶相平衡)。思考题4-16图 (a)AMBC二力杆思考题4-16图 A
11、MBC4-16 不计自重和摩擦,对图示平面三铰拱结构,在画左、右半拱的受力图时,销钉C的不同处理方案,试问它们的受力图有何异同?4-16 解答:整体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思考题4-16图 (b)AMC杆AC带销钉C(杆BC不带销钉C)的受力分析如图(b)、(c)所示。B二力杆C思考题4-16图 (c)杆AC不带销钉C(杆BC带销钉C)的受力分析如图(d)、(e)所示。思考题4-16图 (e)B二力杆C思考题4-16图 (d)MAC思考题4-17图 (b) ADBC思考题4-17图 (a) ADBC4-17 不计自重和摩擦,试指出图(a)和图(b)所示两种情况下,D处约束力有何不同?能否直接判
12、定A处约束力的方向。思考题4-17图 (a)-(a)ADBC思考题4-17图 (b)-(b)ADBC二力杆4-17 解答:4-18 不计自重和摩擦,试指出图(a)和(b)所示两种情况下,D处约束力的方向有何不同?已知AB = BC = CD = a,。思考题4-18图 (b) ADBCGH6060思考题4-18图 (a) ADBCGH6060M4-18 解答:情况(a):杆BC和杆GH为二力杆。杆AB为三力平衡杆件,支座A处的约束力、杆BC及杆GH的约束力汇交于一点,由此判断支座A处的约束力方向。整体来看,支座A和支座D的约束力形成力偶与主动力偶M相平衡,由此又判断支座D处的约束力方向()。如
13、图(a)-(a)所示。思考题4-18图 (a)-(a)ADBCGH6060M情况(b):杆BC和杆GH为二力杆。杆AB为三力平衡杆件,支座A处的约束力、杆BC及杆GH的约束力汇交于一点,由此判断支座A处的约束力方向。整体来看,支座A的约束力、支座D的约束力和主动力F为三力平衡汇交于一点,由此又判断支座D处的约束力方向。如图(b)-(b)所示。思考题4-18图 (b)-(b)ADBCGH60604-19 不计自重和摩擦,能否画出图示固定铰支座A、B处约束力的方向(图(a)中M1 = M2 = M)?试说明理由。思考题4-19图 (b) ABCGHDaa思考题4-19图 (a) ArBCGHM1M
14、2r4-19 解答:情况(a):整体为研究对象,支座A和支座B处受到约束力,这两个约束力形成力偶与主动力偶M1和M2相平衡,由已知条件知道主动力偶M1和M2等值反向,所以 说明支座A处的约束力经过点B。同理可知,支座B处的约束力经过点A。由此可知,支座A处的约束力和支座B处的约束力等值反向,作用线为点A和点B的连线。如图(a)-(a)所示。思考题4-19图 (b)-(b)ABCGHDaa二力杆二力杆思考题4-19图 (a)-(a)ArBCGHM1M2r情况(b):杆CD与杆GH为二力杆。以杆ACG为研究对象,受到支座A 处约束力、二力杆CD的约束力和二力杆GH的约束力三个力而作用平衡,可见支座
15、A处约束力的方向与杆CD或杆GH平行。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支座A的约束力、支座B处约束力和主动力F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汇交于一点。如图(b)-(b)所示。4-20 不计自重和摩擦,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是否正确,若有错误应如何改正?4-20 解答:(a)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思考题4-20图 (a)错误ABC思考题4-20图 (a) ABC思考题4-20图 (a)-(a)ABC思考题4-20图 (b) ABCD二力杆思考题4-20图 (b)错误ABC思考题4-20图 (b)-(b)ABCD(b)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c)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思考题4-20图 (c)错误D
16、ABC思考题4-20图 (c)-(c)ABC思考题4-20图 (c) DABCM6060(d)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思考题4-20图 (d) ABC思考题4-20图 (d)错误ABC思考题4-20图 (d)-(d)ABC(e)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思考题4-20图 (e)-(e)ABC思考题4-20图 (e) ABC思考题4-20图 (e)错误ABC思考题4-20图 (f)-(f)OABM思考题4-20图 (f) ABOM二力杆思考题4-20图 (f)错误OABM(f)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g)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思考题4-20图 (g)错误ABC思考题4-20图 (g) ABOCD思考题4-20图 (g)-(g)ABC(h) 正确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思考题4-20图 (h)错误ABC思考题4-20图 (h) ABECD30G思考题4-20图 (h)-(h)ABC4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