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鉴赏 第五课
课时 1
课型 欣赏•评析
时间 45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 讲述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
2、 “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3、 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4、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学生分析
高一的新生,对
2、抽象艺术的认识仅限于美术鉴赏学习过的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时接触的一些抽象艺术作品及概念,大部分学生很喜欢写实的具象艺术,对抽象艺术表示不理解。高一学生有一定自我学习的能力,但对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启发,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比较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作品,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
2、 通过收集资料及观看范画,学生能明白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比较,找出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抽象作品的不同,得出抽象作品的两种基本形态(
3、冷抽象和热抽象)
2、 通过观察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学习到抽象艺术是怎么形成的
3、 通过欣赏图片,知道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抽象艺术的学习,知道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两种基本形态”及其怎么产生的
2、 实例讲解使学生知道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从而培养多样的“审美的眼睛”
设计理念
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乍一看抽象艺术不理解、没感觉,所以让他们欣赏完抽象艺术作品后,再欣赏生活中的抽象艺术,如黑色夜空中燃放的
4、烟花,水面波纹,干涸的土地,欣赏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根据蒙德里安作品设计出来的裙子,家居用品等,用以说明抽象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和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再导入新课时,聆听“抽象音乐”《忐忑》,欣赏抽象作品,感受抽象艺术的听觉、视觉冲击!激发起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聆听“抽象音乐”《忐忑》,欣赏抽象作品,感受抽象艺术的听觉、视觉冲击!
问题一:喜欢抽象艺术吗?有什么感受?
(学生大多回答不能接受,看不懂,茫然)
问题二:喜欢“忐忑”吗?什么感受?
(学生大多回答奇怪、好玩、不懂)
展示生活中抽象艺术图片,总结:音乐和美术是想通的,不管抽象音乐、抽象美术,不管
5、你对它们如何感觉,它总会第一时间吸引你的注意,抓住你的眼球。对于艺术创造来说,这点很有杀伤力。
讲授新课:
一、 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导入引出问题
(学生大多回答什么都不像的属于抽象艺术、胡乱画的属于抽象艺术、看不懂、不理解的属于抽象艺术等)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对!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二、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个人:讲述康定斯基“偶然”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有请同学讲述)
社会: 1、人类很早就接触
6、并接受广义的抽象艺术(如古代陶器上的纹样,绳纹)
2、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出现
3、人们在工艺美术运动、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艺术家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为的抽象艺术形式
4、对比音乐认识到,音乐可以通过没有没有具体形象的声音为人们接受,美术也可以
两种抽象艺术
欣赏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作品
比较:两个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有何不同?两者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由问题导出冷抽象、热抽象的概念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称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
抽象艺术美有哪些表现
欣赏相应的图片
1、 形式
7、与色彩
2、 构图与笔触
3、 材料与肌理
4、 空间与透视
5、 光影与运动
抽象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呢?
以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为例得出:具象 提炼 半抽象 提炼 纯抽象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设置活动: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抽象艺术的元素,试试创作抽象艺术作品,并由其他小组点评
师总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艺术?
既能又不能
能:一是因为抽象艺术具有偶然性,例如:我们刚才有小组将不同颜料放入水中,然后将纸放入浸湿取出形成的自然纹路肌理。又例波洛克的作品。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感觉和意识,有表达自己情
8、感和观念的愿望,所以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艺术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不能:一是虽然有偶然性,但是之后还是经历了艺术家思考和总结,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例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二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觉和意识,但很难用恰当的形式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
本课小结:
我非常喜欢马蒂斯,大家还能想起学习意象艺术时《马蒂斯夫人》那幅画的小故事吗?有位女士问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都向您画的那个样子吗?“马蒂斯回答:“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抽象艺术创造就应在不受任何约束(既不受任何观念的约束,也不受它要表达的客体的约束)的条件下,自由地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9、抽象艺术所打造的情感世界完全超越了现实世界可以对应的物质局限或在日常经验中所建构起来的平凡想象,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图画还原到它们赖以存在的基本元素上,并按照艺术家个人的丰富想象来重新构造起他所看到的画面。在这样的画面里,你看不到神圣的道德教化,也看不到世俗生活的影子,看到是流露艺术家个性的真实世界。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教学目标。
2、学生对生活中的抽象艺术更感兴趣,很喜欢抽象图案的衣物,对于抽象艺术作品还是不能接受。
3、本节课使用的图片太多,没有时间做详细讲解,使学生对于名画只停留在“看”的阶段。应该挑出几幅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