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狭窄隧道汽车双向行PLC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狭窄隧道汽车双向行PLC控制 设计说明书 系 别: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目 录 一、控制要求: - 2 - 二、设计分析: - 2 - 三、输入/输出地址表: - 3 - 四、端子图: - 3
2、 - 五、SFC图: - 3 - 六、梯形图及程序说明 - 4 - 七.语句表: - 7 - 八.时序图: - 8 - 1.周期为1S的方波: - 8 - 2.A、B两入口都无车进入的情况: - 8 - 3.A口有车进入时: - 8 - 4.B口有车进入时: - 9 - 个人体会: - 9 - 参考文献 - 10 - 狭窄隧道汽车双向行PLC控制 设计说明书 一A口检测装置 B口检测装置 KA2 停3 Y3 停3 停2 SB4 SB3 B口 A口 A口红灯LED1 A口绿灯LED2 A口绿灯LED4 B口红灯LED3 启动 SB
3、1 停1 SB2 报警Y 控制台 KA1 、控制要求: PLC控制要求: 1) 无人值班指挥,能错开时序双向行车。 2) 按动启动按钮,A口绿灯亮,B口红灯亮,信号灯控制系统开始工作。 3) 两道口绿灯不能同时亮,如果万一同时亮,系统停止工作并报警。 4) 从A口绿灯开始亮时计算,在持续5S内如果无车辆进入A口,则A口绿灯闪烁2S后熄灭且红灯亮,而B口红灯熄灭绿灯亮。两样,如果B口绿灯持续亮S内无车辆进入B口,则B口绿灯闪烁2S熄灭而此时A口绿灯亮……。这是两道口均无车进入隧道的要求。 5) 当A口绿灯亮时,从A口进入第一辆车算起,B口红灯持续亮90S,同时A口绿灯
4、持续亮20S接着闪烁2S后熄灭,红灯亮68S(B口红灯仍亮着)。即将从A口进入隧道内的汽车全部开出后,B口才能进车。 6) 当B口绿灯亮时,从B口进入第一辆车算起,A口红灯持续亮90S,B口绿灯持续亮20S,接阗闪烁2S熄灭,此后,两道口红灯同时亮68S。即将从B口进入隧道内的汽车全部开出后,A口才能进车。 7) 周而复始。 8) 两道口出入处,在隧道中从A口算起130M和260M处各安装一个停止信号灯控制系统工作开关S,作为交通事故时的总停用。 9) 两道口安装有红外线自动检测装置,检测车辆进入隧道的情况,并通过小型继电器的触点,KA1和KA2,把信号输入PLC。 二、设计分析:
5、 1) 该控制程序宜采用步进控制指令编程较为方便,也容易实现控制要求。 2) 在控制绿灯闪烁时可采用串接周期为1S的方波来实现,因而在程序开始时常加入一段方波发生程序。 3) A、B两入口绿灯亮时都有两种情况,即有车进入隧道和无车进入隧道的两种情况。这一过程的实现需借用选择分支语句来实现,在程序应有内部转移指令。 4) A、B两入口用于检测的继电器KA1、KA2,没有车进入隧道时其触点为闭合状态,有车进入时其触点为断开状态。 三、输入/输出地址表: 输 入 输 出 器件号 地址号 功 能 器件号 地址号 功 能 SB1 X0
6、启动 LED1 Y1 A口红灯 SB2 X1 停止1 LED2 Y2 A口绿灯 SB3 X2 停止2 LED3 Y3 B口红灯 SB4 X3 停止3 LED4 Y4 B口绿灯 KA1 X4 A口检测装置 Y Y5 报警 KA2 X5 B口检测装置 四、端子图: X0 三菱FX系列PLC Y1 X1 Y2 X2 Y3 X3 Y4 X4 Y5 X5 …… …… COM COM LED1 Y LED4 LED3 LED2 SB1 SB2 SB3 SB4 KA1 KA2
7、 FU X0: M100: T0: T1: T5: T6: Y1: Y2: Y3: Y4: Y4: 24V X0: M100: T0: T1: T5: T6: Y1: Y2: Y3: Y4: Y4: 五、SFC图: X1 Y2 Y4 X1 T0 T9 T6 T4 k20 Y1 X0 X5 Y1 Y5 Y4 Y2 Y2 Y4 X1 X2 X3 T7 Y4 T8 T8 T9 M100 T8 T9 K20 T6 M100 T5 Y4
8、T6 K20 Y4 X5 T5 X2 X3 X1 T3 T4 T2 T4 M100 Y2 T2 T2 k200 Y3 T3 k900 T1 X4 Y2 T1 M100 X4 T0 M8002 S21 S31 S41 S42 S51 S0 Y3 Y2 T0 K50 T1 K20 Y2 Y1 S41 S0 Y1 Y1 T7 k900 T8 K200 Y4 Y3 S21 S0 END RET Y3 Y3 S21 S0 S51 Y2 Y4 S0 S51
9、 T5 K50 X2 Y2 T4 K20 X1 S31 S51 Y4 Y2 S0 T0 K50 T0 M8002 M100 S0 Y2 Y4 S0 X1 X3 S41 T3 Y1 T4 Y2 T4 M100 T2 T4 K20 Y2 T2 T2 K200 T3 K900 Y3 X4 T1 X4 T4 M100 T0 Y2 Y3 S21 X0 Y3 Y1 T10 K5 M100 T10 M100 T10 T10 SET S0 SE
10、T S21 SET S41 SET S51 SET S31 六、梯形图及程序说明 产生周期为1S的方波 程序初始状态。A、B两入口均亮红灯 按启动按钮,SB1,程序启动 B口亮红灯 在计时5S内,A口亮绿灯 当A口无车进入时,计时5秒 计时5S后,A口绿灯闪烁2秒 A口无车进入且A口绿灯闪烁2秒后,程序转向S41 A口有车进入,程序转向S31 按动停止按钮X1,程序转向初始状态S0 Y2、Y4同时得电,即A,B绿灯同时亮时,程序转向S51 B口红灯亮 T2计时20秒,即A口进车开始计20S T3计时90秒,即A
11、口进车到待其从B口全部开出的总计时间 在A口进车开始的20S内,A口绿灯亮 A口绿灯亮在20S后闪烁2S 22秒后,A口亮红灯 90秒后程序跳转向S41,B口允许汽车进入 3个停止触点并联,控制程序跳转向S0初始状态 Y2、Y4同时得电,即A,B绿灯同时亮时,程序转向S51 程序说明 A口红灯亮 B口绿灯亮5秒的时间 B口无车进入时,计时5S 5秒后,B口绿灯闪烁2S 7S后,B口无车进入,程序跳转向S21 B口有车进入,程序转向S42 按动停止按钮X1,程序转向S0初始状态 Y2、Y4同
12、时得电,即A、B口绿灯同时亮时,程序转向S51 A口亮红灯 T7计时90S,即B口进车到待其从A口全部开出的总计时间 T8计时20S,即B口进车开始计时20S B口进车开始的20S内,B口绿灯亮 B口绿灯在亮20S后,闪烁2S 22S后,B口红灯亮 90S后,程序跳转到S21,A口允许进车 3个停止触点并联,能单独控制程序转向S0初始状态 Y2、Y4同时得电,即A、B口绿灯同时亮时,程序转向S51 A口红灯亮 B口红灯亮 报警 程序结束 X1 S51 Y4 Y2 S0 Y4 T6 梯形图 S0 Y1 Y3 Y5 S51
13、Y2 Y4 X1 X2 X3 S21 T7 Y3 T9 Y4 T9 M100 T9 K20 T8 T8 Y4 T5 K50 T6 K20 S21 T7 K900 T8 K200 Y1 S42 X5 T5 T6 M100 Y4 X5 T5 Y1 S41 SET S42 SET S51 RET END 七.语句表: 第12页 共12页 LDI T10 OUT T10 K 5 LD T10 ANI M100 LDI T10 AND M100 ORB OUT M100
14、 LD M8002 SET S0 STL S0 OUT Y1 OUT Y3 LD X0 SET S21 STL S21 OUT Y3 LDI T0 OUT Y2 LDI X4 OUT T0 K 50 LD T0 OUT T1 K 20 ANI T1 AND M100 OUT Y2 LD X4 SET S31 LD T1 SET S41 STL S31 OUT Y3 OUT T2 K 200 OUT T3 K 900 LDI T2 OUT Y2 LD T2 OUT T4 K 20 ANI T4 A
15、ND M100 OUT Y2 LD T4 OUT Y1 LD T3 OUT S41 LD X1 OR X2 OR X3 OUT S0 LD Y2 AND Y4 SET S51 STL S41 OUT Y1 LDI T5 OUT Y4 LDI X5 OUT T5 K 50 LD T5 OUT T6 K 20 ANI T6 AND M100 OUT Y4 LD T6 OUT S21 LD X5 SET S42 STL S42 OUT Y1 OUT T7 K 900 OUT T8 K 200 LDI T
16、8 OUT Y4 LD T8 OUT T9 K 20 ANI T9 AND M100 OUT Y4 LD T9 OUT Y3 LD T7 OUT S21 LD X1 OR X2 OR X3 OUT S0 LD Y2 AND Y4 SET S51 STL S51 OUT Y1 OUT Y3 OUT Y5 RET END 八.时序图: 1.0.5S M100: T10: 周期为1S的方波: 2.A、B两入口都无车进入的情况: S21 M100: 5S 2S 5S 2S S0 X0: S
17、21 S41 X4: M100: T2: T3: T4: Y1: Y2: Y3: Y4: S41 S31 68S 20S S21 2S 3.A口有车进入时: 4.B口有车进入时: 68S 20S S41 2S S42 X5: M100: T7: T8: T9: Y1: Y2: Y3: Y4: S21 个人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最后的这个设计,我对PLC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在生产实践中PLC有着便捷的使用方法,PLC能够使很复杂的一些事情变得很有条理,能便于掌控。 在这一次设计中,我从中学到了更深的PLC
18、基础设计,进一步了解课本里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一些调试PLC的方法。更从设计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编程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并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解决。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参考文献 1、 郁汉琪主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 2、 王也仿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3、 求是科技编著.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4、 郑瑜平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5 5、 崔亚军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 6、 杨长能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一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7、 彭和标主编.可编程控制原理及应用(第一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