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摘要] 网络时代到来,绝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得到了更新。互联网在带来便捷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充斥着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这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时代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创新,引导学生规避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时代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走入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娱乐、看新闻、交友等,它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也与网络产生了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学生
2、对网络“一网情深”。绝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得到了更新。互联网在带来便捷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充斥着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这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下面几个因素 一 、网络的正面影响 1、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在网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人们交往的领域空前地宽广,极大地开阔了们的视野,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
3、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是一个提供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人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3、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可以促进学业。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4、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
4、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实现学校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学生心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上网成瘾,后果严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曾多次晚上接到家长的电话,知道学生夜不归家;至于给因上网而导致学习下降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更是不胜枚举。记得有个学生,刚进学校,成绩优异,积极上进。七年级下学期他因好奇而进入网吧,渐渐的迷上了网络游戏,于是上课开始走神,作业常有不交情况。不久,他就开始旷课、逃学。老
5、师与家长合作共同监督、限制他入网吧,他就偷钱,跑到离家、学校很远的一个偏僻网吧通宵上网,连续两天两夜,没有下网。当我们找到他时,他已疲惫不堪、两眼充血、面青唇白,毫无人样!面对这些事实,怎能不让人恐惧网络的魔力呢? 2、网上“爱情”,泛滥成灾。 爱情对于当代早熟的中学生,就象人参果,诱惑很大!于是,在学校不敢也不能谈的恋爱,在网络世界却自由自在,大批中学生因此对上网乐此不疲,希望在网上寻到浪漫爱情。一些学生也可能是觉得好玩,上网虚情假意一番。无论何种动机,都影响学生思想健康及正常的学习。我曾经教的一个女生,七年级时表现都很不错,大方活泼、学习认真、特别是非常会关心他人,责任心强。因此担任我
6、班的宣传委员,全班同学都满意!可是,八年级下学期,也许是学习苦闷、枯燥,就上网寻求精神寄托,并一发不可收拾,搞的这个女生神思恍惚,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成绩差了很多!同学反映她不爱管班级的事了,有空就是上网,对同学也冷漠了许多。 3、网上“黄毒”,害人不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儿童上网浏览黄色网站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侵蚀他们的思想灵魂。 4、亲热网络,冷落亲朋。 据观察,迷上网的学生在家中不愿与父母交流谈心,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在学校,与同学关系冷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爱进行体育运动,喜欢独来独往,有空就往网吧跑,沉浸在网络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 以上种
7、种,是网络带给教育者的一部分新课题。当前,我们处在网络时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创新,探索积极做好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引导,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网络“双刃剑”的性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道德教育,使文明上网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良莠,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诱惑能力,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再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能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自觉加强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要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建立网上心理咨询中心,营造良好的学校、班级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让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的发展置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 2、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努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一是建立和构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防线,开辟在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和新阵地。二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网络,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 3、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
9、水平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不断利用网络及其他高科技知识丰富自己,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网上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够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同时要注意工作方法,避免简单化发号施令的方式,实现工作方式上从“信息灌输”到正确引导的转变,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水平,确保工作的实效性、高效性、及时性。 4、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思想政治的战斗
10、武器。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要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学生;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网上主题内容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学校和家庭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上把关工作,要把那些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绿色”网络环境。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无穷的生命力,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创新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邱兆文 《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初探》 牟万新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姜德泉 《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王杰生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黄小燕 《网络时代做好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王楠皆 《浅谈网络时代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