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8 ,大小:254.50KB ,
资源ID:89475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89475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文明市民手册.doc)为本站上传会员【s4****5z】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文明市民手册.doc

1、连云港市文明市民手册话说“礼仪”1什么是礼仪?礼仪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表示尊敬和敬意而隆重举行的礼宾仪式。广义的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各种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什么是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3什么是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4什么是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5什么是仪式?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颁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6礼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共同性

2、2)继承性。(3)统一性。(4)差异性。(5)阶级影响性。(6)时代发展性。7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遵时守约原则。(2)公平对等原则。(3)和谐适度原则。(4)宽容自律原则。(5)尊重习俗与风俗禁忌原则。8礼仪的功能是什么?(1)沟通功能。(2)协调功能。(3)维护功能。(4)教育功能。9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10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礼仪有助于塑造自身完美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人际交往铺平道路,有利于处理好各种关系。11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什么?自律。12礼仪的核心是什么?尊敬友善、互相谦让。13礼仪

3、的起源是什么?(1)祭祀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祀,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2)风俗说。即认为礼仪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演变成系统的礼仪。(3)父权制说。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14为什么要学习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中沟通感情的桥梁,是协调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崇尚礼仪是社会对成员的基本

4、要求,也是社会成员自己的精神追求。加强道德实践,应该从礼仪做起。通过礼仪教育实践,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使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融洽社会关系,告别不文明行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程度。15为什么要讲究礼仪?讲究礼仪并非只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16尊重他人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习惯和价值,承认双方的平等地位。尊重他人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对方所做出的选择。勉强对方去做他所不愿意做的事情是最为失礼的。17加强个人自身修养要做到什么?(1)要自觉提高个人品德修养。(2)要有正义感和原则性。

5、3)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助人为乐。18怎样陶冶自我情操?(1)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人。(2)性格乐观、开朗、大方。(3)热情诚恳、善解人意、善良友好。19如何理解“礼之用,和为贵”?知礼守礼之人,要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并坚持以和为贵、与人为善。20“礼义者,治之始也”倡导的是什么?这是荀子王制里的话,其意思就是:礼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倡导以礼治国。生活礼仪1对个人的仪容、仪表有哪些基本要求?(1)头发。注意保持清洁,发型颜色修饰得体,并且应与本人的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头发应前不盖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2)面容。男士应养成每天修面剃须,定期修剪鼻

6、毛的习惯。女士化妆要得体,并注意化妆的时间和场合,在公众、异性面前不要化妆、补妆。在正式场合,女士不化妆会被认为不礼貌。(3)表情。应保持面肌自然从容,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带微笑,让人感到真诚可信、和蔼可亲。(4)眼部。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在室内一般不佩戴有色眼镜或墨镜。女性正式场合不使用假睫毛。(5)手部。要保持清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在正式场合忌留有长指甲及指甲修饰不当,女士在正式场合不宜涂抹鲜艳的指甲油。(6)衣着。应做到整洁、大方,忌穿着奇装异服。(7)体态。要保持端正、典雅。2如何保持个人卫生?(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

7、讲究梳理勤更衣。(2)不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应避免当众搔痒、擤鼻涕、掏鼻孔、搓泥垢、揩眼屎、修指甲、剔牙齿和挖耳朵,女士不应在公众、异性面前化妆或照镜子。(3)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防止对人口沫四溅。3着装的原则有哪些?(1)TPO原则。“T”指时间,泛指早晚、季节、时代等;“P”代表地方、场所、位置、职位;“0”代表目的、目标、对象。要求人们在选择服装、考虑其具体款式时,应力求使之与着装的时间、地点、目的相协调。(2)整体性原则。服饰的整体美构成,包括人的形体、内在气质和服饰的款式、色彩、质地、工艺及着装环境等。服饰美就是从这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中显现出来。(3

8、个性化原则。主要指依据个人的性格、年龄、身材、爱好、职业等要素着装,力求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选择服装因人而异,着重点在于展示所长,遮掩所短,显现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最佳风貌。(4)整洁原则。在任何情况下,服饰都应该是整洁的。衣服不能沾有污渍,不能有绽线的地方,更不能有破洞,扣子等配件应齐全。衣领和袖口处尤其要注意整洁。4如何适应场合选择服装?(1)在隆重的公务场合,适宜穿着正统、庄重的服装。(2)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适宜穿着时尚、典雅和别致的服装。(3)在轻松的休闲场合,适宜穿着舒适、随意、自由的便服。(4)在温馨的家居场合,适宜穿着比较随意的、个性化的,甚至比较隐私性的休闲服。(5)在欢乐的喜

9、庆场合,适宜穿着相应热烈、明快的服装。(6)切忌穿着只适合在居室穿着的便服、休闲服、睡衣等出现在公众场合。(7)出席婚礼,穿着不宜过于出众、耀眼,打扮也不宜过于怪异。(8)在悲哀、肃穆的场合,只适宜穿着以黑色或其他深色、素色为主的服装,不宜穿红着绿,也不宜穿有花边、刺绣或飘带之类装饰物的服装。5如何穿着西装?(1)应根据季节和场合选择不同面料的西装。(2)西装、衬衫、领带的颜色以不超过三个色系为宜,正式场合应选择深色西装。(3)衬衫最好为单色,领子要挺括,不能有污渍,衬衫下摆要塞在裤子里,衬衫袖子要长出西装衣袖1-2厘米,衬衫领子要高出西装领1-2厘米。(4)内衣要单薄。衬衫领口、袖口不宜露出

10、内衣。(5)凡是正式场合,都应系领带。穿着“V”字领羊毛衫时,领带应放在羊毛衫内。系领带时,衬衫的第一个纽扣要扣好。领带的领结要饱满,与衬衫的领口吻合要紧凑,领带长度以下端触及皮带扣上沿为宜。领带夹一般夹在衬衫第三、四粒纽扣之间,也可不使用领带夹。(6)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也不宜把手随意插入衣袋和裤袋里。(7)扣好纽扣。双排扣的西装要把纽扣全部扣上,单排扣的西装非正式场合可以不扣,但在正式场合也要扣上。单排两粒扣一般只扣上面一粒,单排三粒扣一般扣上面两粒。(8)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且裤脚要盖住皮鞋鞋面。一般应穿与裤子、鞋子同类颜色或较深颜色的袜子,不宜穿白色袜子、彩色袜子和尼

11、龙袜子。(9)西装不宜过短,应及臀部。6打领带应注意哪些礼仪?(1)打领带不能过长或过短,站立时其下端触及皮带扣上沿为宜。(2)凡穿着针织的套头高领衫、翻领衫和短袖衬衫均不宜打领带。(3)在喜庆场合,领带颜色可鲜艳一些,在肃穆场合,一般系黑色或其它素色领带。(4)在日常生活中,只穿长袖衬衣也可系领带,但衬衣下摆应塞在裤子里。(5)选配领带,应避免条纹领带配条纹西装,花格领带配格子西装或衬衫。(6)一般场合不使用领带夹,但在特别正式场合或用餐时可以使用。7穿着中山装应注意哪些礼仪?中山装是我国的民族服装,也是我国男士的传统礼服。着中山装要保持整洁,熨烫要平整,衣领内可稍许露出一道白衬衫领。衣兜不

12、要装得鼓鼓囊囊,内衣不要穿得太厚,以免显得臃肿。无论什么社交场合,都要扣好扣子和领钩。8如何穿着旗袍?(1)要看穿着场合,不同面料和式样的旗袍有不同的适应场合,一般在社交场合不宜穿短旗袍。(2)要扣好衣领,给人以端庄之感。(3)穿着前应仔细检查旗袍,尤其是拉链。(4)所穿内衣要长短得体,色彩浓淡适宜,不露痕迹。(5)应配穿丝袜和高跟鞋,亦可配穿面料高级、制作考究的布鞋,不宜穿露趾凉鞋。(6)穿着旗袍时不宜背挎大包。9如何穿着制服?(1)要整齐。服装必须合身,袖长至手腕,裤长至脚面,裙长过膝盖,尤其是内衣不能外露。不挽袖,不卷裤,不漏扣,不掉扣。领带、领结、飘带与衬衫领口的吻合要紧凑且不系歪。工

13、号牌或标志牌,要佩戴在左胸正上方,有的岗位还要戴好帽子与手套。(2)要清洁。衣裤无污垢、无油渍、无异味,领口与袖口处尤其要保持清洁。(3)要挺括。衣裤不起皱,穿前要烫平,穿后要挂好,做到上衣平整、裤线笔挺。(4)要大方。款式简练、高雅,线条自然流畅,便于岗位接待服务。10穿鞋子有哪些禁忌?(1)不宜趿拉鞋子。(2)不宜暴露趾缝。(3)不宜露出鞋垫。(4)不宜不系鞋带。(5)不宜污损不堪。11怎样佩戴饰品?(1)戒指一般戴在左手,最好仅戴一枚,至多两枚,戴在不同的手指表达不同的意义。(2)耳环讲究成对使用,应根据脸型特点来选配,不宜在一只耳朵上同时戴多只耳环。(3)手链一般戴在左手腕上,不宜在一

14、只手腕上戴多只手镯或手链,不宜双手同时戴手链,也不宜手链与手镯同时佩戴。(4)胸针宜别在西装左侧领上,穿无领上衣时,则宜别在左侧胸前。(5)佩戴项链应与年龄及体形相协调,与服装款式风格相呼应。(6)男士戴项链一般不宜外露。(7)所佩戴的饰物至多不宜超过三种,每种饰物不宜多于两件,同时款式也不宜过于复杂。(8)佩戴多件饰物时,一般应令其质地相同、色彩相同。12不同手指佩戴戒指代表什么意义?戒指应佩戴在左手。一般来说,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中指上表示正处于热恋中,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小指上则表示独身,而大拇指上一般不佩戴戒指。13餐桌上的主人之座在哪里?在正式的中餐宴会上,若无特殊原因,主人通

15、常应在餐桌面对餐厅正门的居中之位落座。14用餐何时开始?中餐宴会一般有两种方式表示开始,一种是主人举杯致辞并提议大家干杯,另一种是主人请主宾用餐,或者为客人夹菜。西餐宴会的开始,一般是以主人或者女主人打开餐巾为标志。15如何致辞与祝酒?中西餐致辞的时间选择是不同的。中餐一般习惯于在宴会开始前就发表讲话,客人也可伺机在主人讲话不久进行发言。祝酒一般在就餐前,或者在上热菜前。祝酒时,往往主人先祝酒,然后由客人回应。西餐中,一般在热菜之后,甜品之前讲话和祝酒。讲话之前,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可以用餐刀或餐叉轻敲酒杯杯沿。无论中餐还是西餐,祝酒词一般都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不宜长篇大论。16用餐时应注意哪

16、些礼仪?(1)宴会开始后,方可动筷。(2)新菜上桌,一般应让主人、主宾或年长者先用。(3)夹菜时不宜在盘里挑挑拣拣、翻来覆去,一次夹菜不宜太多,不宜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4)不宜将自己的筷子伸入到有汤的器皿中。(5)进餐时,要细嚼慢咽,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响,口内有食物切勿说话。(6)喝汤时不要啜吸,不要发出声响,切勿用嘴对着热汤吹气,不宜将汤碗直接就口。(7)咳嗽、打喷嚏时应侧身掩口,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遮口。(8)餐巾、餐巾纸或小毛巾可用来擦手或嘴,但不宜用来擦头颈或胸脯。(9)女士要注意不应将口红印残留在杯子边沿上。17使用筷子应注意哪些礼仪?一忌敲筷,不宜用筷子敲打碗盏或杯子

17、二忌掷筷,用餐前发放筷子,不能随手向人掷去。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搁在碗上。四忌插筷,不能将筷插在饭碗里。五忌和筷,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和来和去,上下乱翻,甚至与别人的筷子“打架”。六忌舞筷,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上乱舞。18饮酒应注意哪些礼仪?(1)饮酒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2)主人斟酒时,客人要道谢,必要时还需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行礼。(3)敬酒时应表示祝愿、祝福。主人敬酒后,客人应当回敬主人。客人若不善饮酒,可婉言谢绝主人的敬酒,但不可一味推辞,应选低度酒或饮料作为象征。(4)提议干杯应起身站立。(5)不应强行劝酒或竞相赌酒,不应猜拳行令、大声喧闹、粗野

18、放肆。19饮茶应注意哪些礼仪?(1)应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切忌一饮而尽。(2)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3)若有茶叶进入口中,不宜将其吐出,可稍嚼而食之。20用西餐应注意哪些礼仪?(1)要按刀叉顺序由外向里取用,最大的匙是汤匙,最大的刀叉是吃肉用的。(2)吃一道菜换一套刀叉,席间谈话可以拿着刀叉,但在做手势时必须放下。(3)用刀叉切食物时应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刀叉同时配合使用,应从食物左侧叉住食物切起,切好一块吃一块,不能同时全部切开,不要弄得铿锵作响。(4)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并排放在盘内,以示吃完。若未吃完,则刀口向内摆成八字或交叉摆放。(5)除喝汤

19、外,不要用匙取食。喝汤时用汤匙由内向外舀起送入口内,不能把汤盘或碗端起来喝。(6)取食面包应用手去拿,不可用叉去叉。应将面包撕成小块,涂上黄油或果酱再放入口中。(7)吃面条,要用叉子卷着送入口中,避免吸食。21用西餐时如何饮酒?西餐饮酒方式很多,按饮法可分为:净饮和鸡尾酒饮法。按习惯的饮酒时间可分为:餐前酒、伴餐酒和餐后酒。一般的餐前酒包括汽酒、香槟酒、啤酒、雪利酒、威士忌、杜松子酒等。一般的餐后酒是白兰地。常用的伴餐酒为葡萄酒、啤酒。吃鱼和其它海味,常配饮白葡萄酒;吃肉类,一般配饮红葡萄酒。22宴会中如何享用水果?(1)成串的葡萄,可用手直接取来,分粒食之;单粒葡萄,应借助餐叉取食。葡萄皮与

20、籽可先吐在掌中,再放到食盘一角,也可直接吐到食盘角上。(2)香蕉应去皮切成段,用叉叉食。(3)柑橘去皮后,可一片一片撕下,放入盘中,用叉叉食。(4)荔枝、龙眼、草莓等多放于小盘中,若不加调味品时,可直接用手取食。若加调味品,应用匙取食。(5)西瓜、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用叉叉食。23喝咖啡应注意哪些礼仪?(1)用汤匙将糖加入杯中,并可沿其周边搅匀,不可用汤匙将糖捣碎。(2)汤匙用后应放在碟子上,饮用咖啡时,不可将汤匙留在杯中。(3)应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而将杯子端起饮用。(4)不宜大口喝下,应小口品尝,慢慢啜饮。24用自助餐应注意哪些礼仪? (1)进入自助餐厅后,应先找到座位。(2)

21、前往取餐时,应将餐巾打开放在椅子上或椅子扶手上,表示此座已有人坐了。(3)遵循“多次少取”原则,取餐一次不宜拿太多,可多次取餐,以免造成浪费。(4)每取一道餐应换用新的盘子,不宜拿用过的餐盘去取第二道、第三道菜。(5)不可将菜肴外带,不可弃而不食。25走路时应注意哪些礼仪?(1)最佳的走姿是上身挺直,头正目平,收腹立腰,摆臂自然,步态优美,步伐稳健,动作协调且走成直线。(2)遵守行路规则。走人行道,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并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规定的地方要自觉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3)行人之间要相互礼让。为长者、老弱病残者让路,让负重的人或孕妇、儿童先行。(4)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进行问候。(5

22、不小心撞了别人或踩了别人的脚,应主动向人道歉。(6)走路时要目光自然前视,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7)走路时不应吃东西或吸烟。(8)如遇行人问路,应热情、详尽地回答对方。(9)男女同行时,男士应走在外侧或左侧。三人同行,位尊者走在中间。四人同行,分前后两两并行。上楼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后,下楼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前。(10)不应跨越道路中的隔离设施。26举手投足怎样才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1)正确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亲切。做到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挺胸,直腰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直立,男士两脚可略分开或靠拢,脚尖呈“V”字型,女士两脚可并拢。(2)入座时

23、要轻而缓,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男士可用双手向上稍提裤中线,女士可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入座后,上身应保持挺直,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双手掌心向下,叠放在两腿之上,两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士以间隔一拳或两拳为宜,女士则以并拢为好。女士穿短裙,双腿应侧斜并拢,不应露出衬裙。27与人交谈应注意哪些礼仪?(1)善于营造共同的话题与和谐的交谈氛围。(2)有外乡人在场,尽可能讲普通话。(3)应尽量回避对方反感或忌讳的话题,尤其不宜过问别人隐私。(4)不要轻易用手指点别人。(5)不可打断或抢接别人的话语。(6)不说脏话、粗话、黑话。(7)交谈时要集中注意力

24、28怎样说话才不失“分寸”?(1)要认清自己的身份。(2)要适当考虑措辞。(3)要尽量客观。(4)要具有善意。29如何敬称对方的亲属?(1)对其长辈,可在称呼前加“尊”字,如称之为“尊母”、“尊兄”。(2)对其平辈或晚辈,可在称呼前加“贤”字,如称之为“贤弟”、“贤侄”。(3)若不分其辈份或长幼,则可一律在称呼前加“令”字,如称之为“令尊”、“令堂”、“令郎”、“令爱”。30敬语有哪些惯常的用法?初次见面、很久不见、请人批评、求人原谅、麻烦别人、求给方便、托人办事、赞人见解等场合应使用的敬语分别是:久仰、久违、请教、包涵、打扰、借光、拜托、高见。31在哪些场合使用敬语?(1)正式的社交场合。

25、2)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交谈。(3)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4)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32如何向别人谦称自己辈份高和年龄大的亲属?通常在称谓前冠一个“家”字,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33如何向别人谦称自己辈份低和年龄小的亲属?通常在称谓前冠一个“舍”字,如:舍弟、舍侄等。34如何向别人谦称自己的子女及其配偶?答:通常在称谓前冠一个“小”字,如:小儿、小女、小媳、小婿。35常用的礼貌用语如何运用?(1)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请”字都必须挂在嘴边。(2)谢谢。凡是别人为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给你的帮助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都要说声

26、谢谢”。(3)对不起。无论何时何地打扰了别人,都必须说声“对不起”。(4)您好。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见面都应该互相问候,若采用“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时令性问候将更好。(5)再见。与人道别时,应向对方说声“再见”。36如何向人致谢?(1)对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细小帮助应及时表示感谢。(2)如果别人帮你解决了一些困难,表达感谢的语气要加重些。(3)向人致谢不只是礼节上的客套,更应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态度要真诚。(4)说话时,应微笑着目视对方。37如何向人致歉?(1)因某种原因打扰别人、影响别人,或是给别人带来某种不便,应及时向人表示歉意。(2)表示歉意的词语通常有“

27、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打扰了”、“给您添麻烦了”,等等。(3)向人表示歉意时,要面对现实,不能遮遮掩掩、扭扭捏捏,应真心实意地表达歉意。(4)可以通过书信、第三者转达等方式向人道歉。(5)可以通过改正过失的行动表达歉意。(6)可以通过主动打招呼,邀请对方一起娱乐表达歉意。38写信要注意哪些礼仪?(1)礼貌。信文起首应用尊称,前段不可缺少向对方的问候,信文结束须使用规范的祝福语,署名应该用谦称。(2)完整。信文内容、信封上的收发信人地址、姓名、邮政编码都要书写完整,不遗漏、不简化。(3)清楚。信函内容表达清楚,字迹书写清楚。(4)正确。信中的称呼、遣词造句都必须正确规范,力求不写错

28、字、别字。(5)简洁。写信既要有人情味,也要言简意赅。39慰问伤、病者应注意哪些礼仪?(1)对一般伤、病者的慰问,可适当送些鲜花、水果等。(2)说些安慰的话并注意语气和音量,不要谈论刺激对方或对方忌讳的话题。(3)逗留时间要短,不要影响其休息。40我国传统的送礼有哪些禁忌?(1)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此所送礼品数量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2)黑色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白色虽有纯洁无瑕之意,但也比较忌讳。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3)忌给老人送钟表,忌给夫妻或情人送梨,不宜给健康人送药品,不宜给普通异性朋友送贴身用品。家庭礼仪1夫妻相

29、处应注意哪些礼仪?(1)互相平等。不能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或经济收入的多少等因素而歧视对方。(2)互相尊重。要尊重对方的人格、性格、爱好、隐私以及对方的感情需求。不说有损对方自尊的话,不做有损对方尊严的行为,不拿自己妻子或丈夫的缺点跟别人的妻子或丈夫的优点比,不经常提及对方的缺点或为了提高自己而贬低对方。(3)互相赞赏。在夫妻关系中,经常地赞美对方,特别是当对方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适时地加以由衷地赞美,会令夫妻感情更进一步。(4)互相关心。不仅体现在关心对方的事业、前途等大问题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5)相互宽容。对对方的缺点和失误要大度一些,不能过于指责和挑剔。(6)相互扶助。夫妻应

30、共同承担家务事,丈夫不妨多干点力气活。2如何增进夫妻感情?(1)要多为爱情付出时间。婚后更要注意让夫妻两人拥有更多的共有时光。(2)夫妻要同心。要保持结婚时的信念不变,共同克服困难。(3)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4)不可片面、偏激地看问题。在爱情持久的婚姻中,夫妻要懂得接受人和事物的多面性,在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实现互补。(5)考虑问题时应多想想另一半的感受。3夫妻间如何相互赠礼?夫妻间时常相互赠送一些小礼物,是增进夫妻感情的“润滑剂”之一。夫妻间的赠礼,最成功的礼物通常并不是由其价格来决定的,而是赠礼时让对方得到意外的喜悦。如:遇到结婚纪念日,各自向对方赠送一些小礼物,以表示珍惜相互间的感

31、情。配偶过生日了,购买一件对方平时极想得到的礼品,以示祝贺。4夫妻吵架有哪些禁忌?(1)避免激情迸发。应克制、冷静,切莫头脑发热、咄咄逼人,不讲绝情话。(2)忌翻旧账。应就事论事,消除分歧,切莫借题发挥、由此及彼。(3)不羞辱人格。禁用污言秽语,避免歇斯底里、恶语伤人,不在众人面前呵斥责问。(4)注意封锁“家丑”。作为隐私的“家丑”,只能是家庭成员秘而不宣的事,切莫企图让亲朋好友评个是非。(5)不当着外人的面吵架。(6)不相互争斗输赢。 5父母教育子女如何做到方法得当?(1)不溺爱或放纵子女,以关怀代替放纵。(2)对子女应多加理解。做到生活上关怀,学习上督促,工作上指点。(3)当子女与他人产生

32、矛盾时,不可护短。(4)支持子女经常接受考验和挑战,培养动手能力。(5)平等待人,凡事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非以势压人,以理解代替隔阂。(6)批评子女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切忌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以慈爱代替咒骂。(7)平时应注意观察和表扬子女的优点,多鼓励孩子,以鼓励代替责备。6父母教育子女如何做到言传身教?(1)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彼此敞开心扉的谈话,及时交流思想,在鼓励和肯定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指点和帮助。(3)父母说话要算数,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4)父母应言行一致,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子女不做

33、的自己首先不做。7子女如何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包括公婆和岳父母。(2)应当以敬重为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以贯之。对于父母的批评与指教,子女应洗耳恭听,认真接受。即使言词有些偏差,也应理解父母,切不可强词夺理,当场顶撞,或是不屑一听,扬长而去。不要过分夸大与父母的“代沟”,更不能一味认定父母“守旧”、“顽固”、“落伍”、“糊涂”。(3)体贴老人,不仅在物质上、生活上给予扶助和照料,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慰藉。(4)不做干涉父母权益的事,维护父母的尊严和名誉。(5)要理解父母,即使有时父母语气较重或固执武断,不可心生怨恨。(6)要常与父母谈心,关心他们的身体、工作等,即使再忙,也要时常探望

34、和关心他们。8婆媳之间如何相处?(1)媳妇要孝敬婆婆,以礼相待,多多体谅老人。(2)婆婆要以对待自己女儿的心态与媳妇相处。(3)当婆媳有矛盾时,媳妇不应迁怒于丈夫,或在丈夫面前搬弄事非、挑拨离间,应礼让为先。(4)有了“婆媳”摩擦,应立即处理,直接沟通,以真实的感受为出发点,不宜形成婆媳之间的“冷战”。(5)媳妇应多考虑丈夫的感受,多从丈夫的角度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更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6)婆媳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双方有事要全家协商处理。9兄弟姐妹相处应注意哪些礼仪?(1)加强团结。不要听不得对方的逆耳之言,见不得对方的逆己之事,不要听从他人的是非之言,也不要事事争强好胜,更不要

35、在同辈亲属之间争风吃醋,挑拨离间。(2)主动谦让。在财与物的问题上不要斤斤算计,不要与同辈亲属你争我抢。(3)彼此照料。见到同辈亲属有困难应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同辈亲属的爱护帮助,是无条件和不图回报的。(4)对于来自同辈的爱护和帮助,必须要领情,不要认定对方天生就该如此这般。10妯娌之间如何相处?(1)做到不在背后说三道四,不嫉妒对方。(2)小事要糊涂,不斤斤计较。(3)凡事多商量,经常来往多沟通。(4)有了矛盾自己解决,不给丈夫出难题。(5)多讲别人的好话,要有大家庭的荣辱感。11邻里之间如何相处?(1)要以礼相待。平时邻居见面要互相打招呼,点头示意或寒暄几句。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不猜疑,

36、尊重他人隐私。(2)要互相关照。当邻居家遇有婚丧嫁娶,要尽可能给予帮助,对邻居的老人和小孩,要给以尊重和照顾。(3)要互相体谅。在楼道里或狭窄过道遇见老人、长辈,要主动让路。(4)借用邻居的物品要小心使用、及时归还,若有损坏应主动赔偿。12怎样不打扰左邻右舍?(1)早出晚归进出居处,要保持安静。(2)使用音响设备时,要调控适宜的音量。(3)要尊重邻居的生活习惯。(4)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任意吵闹。13高层住户怎样照顾低层住户?(1)搬动桌椅要轻些。不在屋里砸东西,不在屋里乱跑乱跳。(2)不往楼下倒污水、扔脏物。固定好放在阳台栏杆边沿的花盆或其它杂物,浇花草时,不把水洒到楼下。(3)拖地时,防

37、止水淋到楼下。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下水道里扔,防止下水道堵塞。(4)家庭娱乐要注意时间,尽量将音量调小一些。(5)如果家里有事会影响邻居,要事先打个招呼,请求谅解。14低层住户怎样照顾高层住户?(1)若楼上住户影响到楼下住户的生活,楼下住户应礼貌地提醒他们,不可采取过激行为。(2)楼上住户晾晒的衣服刮到楼下,楼下住户应主动告知楼上住户,或亲自送到楼上去。(3)住在一楼,尽量不要养鸡、养兔,也不要在小院子里点火烤东西。15怎样文明使用小区的公用设施?(1)要倡导互谅、互让的友爱精神。(2)要共同爱护,保持清洁。(3)要力求平等合理,照顾各方利益。(4)遇事要冷静对待,坚持以理服人。(5)在使用较集

38、中的时间,要多为他人着想。16怎样文明使用公共楼道?(1)上下楼梯,脚步尽量放轻些。不要跑上跳下打打闹闹,不要在楼道中大声喧哗、吵闹。(2)保持楼道整洁。不在楼道里丢弃果皮纸屑,不乱写乱画。(3)不占用楼道。不在楼道里堆杂物、停放自行车。17拜访亲友应注意哪些礼仪?(l)拜访亲友要选择适当时间。一般应事先约定,若因故需要推迟时间或取消拜访,则应尽快通知对方,说明原因并致歉意。拜访时间应避开对方吃饭和休息的时间。(2)进门要按门铃,或轻轻叩门。(3)进屋后,主动与老人打招呼。若带着小孩,要教他懂礼貌,让他称呼主人家里的所有人。(4)入座时,动作要轻而稳。男性可以翘“二郎腿”,但不可翘得过高,不可

39、抖动;女性可以采取小腿交叉的姿势,但不宜向前伸直。(5)见到主人端茶、拿糖果招待时,应表示感谢。(6)交谈时,若有长辈在座,应用心听长者谈话,不可随便插话,更不要自以为是。(7)节假日到亲友、长辈家中礼节性的拜访,时间不宜过长。(8)告辞前不可显出急于要走的样子,不要在别人刚说完一段话后立即提出。18怎样接待客人?(1)若事先知道有客人来访,要提前打扫门庭,备好茶具、烟具、饮料、糖果、水果等。(2)当客人进门后,应热情迎接,主动伸手与之相握。若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助接提。若在家中穿内衣、内裤,应及时更换便衣迎接客人。(3)进入室内,应将最佳的座位让给客人并以茶水和糖果招待。(4)客人来访时,

40、若正赶上自己吃饭,应邀请其一起用餐。(5)客人带孩子同来,应以点心、糖果、玩具以及儿童读物等供小孩玩乐。(6)在家中待客时,切勿当着客人的面责备家人。(7)客人来访时,若自己正有急事需外出,应马上向客人说明情况,尽快了解客人来访意图,或约定再次见面的时间、地点,然后关照家庭其他成员好好招待,自己方可离去。19向客人敬茶应注意哪些礼仪?(1)要事先把茶具洗干净。勿用破损或有裂纹的茶杯或茶碗待客,要清洗掉杯中的茶锈和垢迹。(2)放茶叶时,不宜用手直接抓茶叶。(3)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4)若来客较多,应遵循奉茶顺序。奉茶要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

41、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上级后下级。(5)倒茶时,将茶水倒入杯中三分之二处为佳。(6)要为客人勤续水,一次不宜续得过满。20向客人敬食应注意哪些礼仪?(1)敬烟是我国现代家庭待客的一种习俗,但一般不向女士敬烟。(2)请客人吃水果,应将水果洗净后装入水果盘内。(3)梨、苹果等水果,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竹签叉上。(4)香蕉应先剥去皮,用小刀切成块。(5)橙子应先用刀切成块,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去皮。(6)西瓜、哈密瓜或菠萝通常去皮切成块装盘,也可直接切块递上。(7)擦手的毛巾应提前准备好。21受礼应注意哪些礼仪?(1)收到别人赠送的礼物,不管合不合心意

42、都应当表示对这份礼物的重视,尽快打开包装欣赏一番。(2)若主人不在而由家人代收,家人应向送礼人表示感谢,事后,主人还应亲自表示谢意。(3)对赠送的礼物,若不便收受,应坦率地说明原因,婉言谢绝,请客人将礼物带回,或立即回赠大体等价的礼物。22如何礼貌送客?(1)客人提出告辞,主人应适当挽留,待来客起身后,再起身相送。(2)主人一般应将客人送出房门,对待长辈和年老体弱的老人,应扶下楼或走到平坦的路面,再道别。(3)道别时,通常由客人先伸出手与主人相握。(4)和客人握手道别后,主人不宜立即转身进门。(5)若客人赠送礼物,主人应有所反应,表示谢意,或请求客人以后来访不再携带礼品,或相应地回赠一些礼物

43、23家庭生日聚会应注意哪些礼仪?(1)事先搞好卫生,对房间进行适当装饰。(2)生日主人应站在门口迎接客人。(3)应邀前往的客人应准时到达,赠送礼物。(4)客人到齐后,生日晚会即可宣布开始。(5)生日蛋糕上所插生日蜡烛的枝数要与生日主人的年龄相对应。20岁以下可用1枝蜡烛代表1岁,20岁就插20枝,20岁以上者,可用1枝大蜡烛代表10岁,1枝小蜡烛代表1岁来表示。(6)生日晚会结束后,生日主人应将来宾送至门外,并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24如何为老人祝寿?(1)备好寿礼。寿礼可选包装精美、做工精细,含有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意义的食品或物品。(2)服装宜选择色调明快、含有喜庆之意的颜色,忌穿全黑、全白

44、或黑白相间的服装。(3)语言要以祝贺、颂扬为主,忌说些“死”、“病”、“灾”之类不吉利的话。(4)行礼要庄重,一般以抱拳作揖、鞠躬或握手等礼节为宜。25家庭餐饮应注意哪些礼仪?(1)筷子要一双双理顺,摆放在碗的右边,不能搁在碗上。(2)不要将汤匙碰碗、盘发出声响。(3)吃饭时,要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4)吐骨头、鱼刺、菜渣时,不宜发出声响,要用手取出,放在桌上或专用的盘里,不能直接吐到桌面或地面上。26如何拟写贺词?(1)要写明祝贺的事由。说明向谁祝贺、祝贺什么、为什么要祝贺等。写结婚贺词,还要向新郎、新娘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2)语言要简练而富有感情色彩

45、一般不使用辩论、谴责等词汇和语气,要使人听了贺词后感到温暖和愉快。27如何撰写讣文?讣文又称“讣告”、“讣闻”,就是将人逝世的消息或丧事过程中的阶段情况写成文章通过媒介或投送的方式报告给大家。标题为“讣告”两字即可。正文要次第写出逝者姓名、性别、生前所在单位、所担任的职务,逝世的时间、地点,举办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的时间、地点等。结语一般以“特此讣告”结束。要用白色纸张书写,文字外边用黑框,以示哀痛。讣告要在开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发出,以便有关人员做好准备工作。28如何撰写唁文?唁文一般是在外地或相距较远的人或机构听到某人逝世后向其亲属或有关人员发出的吊丧文字,既表现对逝者的悼念,又对丧

46、家表示安慰和问候。唁文正文多以“惊悉噩耗”开头,表示致唁者的震惊心情。接着追怀逝者生前的功绩、与致唁者的情谊等。最后慰问逝者亲属。结语部分要根据致、受唁文双方关系远近亲疏来选择适宜的文字,一般以“顺请节哀顺变”词语书写。唁文措辞要真诚朴实,深沉悲痛。人的离世,对于生者来说是极大不幸的事,讳用“死”字。29如何拟写悼词?(1)写明死者的生平。先介绍死者的姓名、籍贯、何时何地因何故去世。然后按时间先后介绍死者的主要经历。(2)写明追悼者对死者的评价。(3)写明对参加追悼者的要求。表明对死者的深切悼念之忱,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来纪念死者,同时,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30清明或忌日祭扫先人墓有哪些程序?(

47、1)肃立默哀。(2)主祭者就位,众亲友于原地就位。(3)主祭者到墓前献花果,主祭者行一鞠躬。(4)有条件的,还可宣读祭文。(5)主祭者率众人向先人墓行哀祭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公共礼仪1“国旗礼”有哪些礼仪要求?(1)升旗时所有在场人员都应肃立、端正,戴帽子的要摘下帽子,面向国旗,行注目礼。(2)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时,神态要庄严,眼睛要始终望着国旗,仰视国旗冉冉升起。(3)升旗仪式时要保持安静。(4)升国旗时应唱国歌,并注意仪态。2怎样保持公共卫生?(1)吸烟应去吸烟室或允许吸烟的区域。(2)吐痰时应先把痰包在纸巾里再丢进垃圾箱,或去洗手间吐痰,清理痰迹并洗手。(3)将垃圾分类放入不同的垃

48、圾箱内。(4)嚼过的口香糖应用餐巾纸包好后,扔到垃圾箱内,不要随地乱吐。(5)不要让自己的宠物在公共场合留下“遗物”。3排队要注意哪些礼仪?(1)先来后到。(2)依序而行。(3)保持间距。(4)彼此谦让。(5)禁止插队。4如何用眼睛“说话”?在公共社交活动中,用眼睛看着对话者脸上方的三角部分(双眼为底线,上顶角到前额),会显得严肃认真、有诚意。用眼睛看着对方脸下方的三角部位(两眼至鼻端的三角区域),会营造出一种社交氛围。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话会、舞会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5如何把握礼仪距离?半米之内的距离仅限于家人、恋人及亲密关系之人及需要照顾之人,称为亲密距离。半米至一米半之间,通常为人际交往距离,称为交际距离。一米半至三米半之间的距离,称为尊重距离。三米半以上的距离称为公共距离。因此,与人交流应该保持在半米至一米半之间的礼仪距离。这种礼仪距离同时还避免了体臭等异味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