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镜成像教后反思八一中学 葛霞在平面镜成像这节课教学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收获很多 ,既有成功之处,又有不足之处。下面我浅谈一下。一、 备课情况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很陌生也很感兴趣。其中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而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却是日常生活那些经验认识,其中有些规律是符合理论,有些规律是错误的导向。比如离镜越远,像就越小。在未上课之前,我想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去分组探究,其中分组学生有针对性,起到互补的作用。但是如果让学生去探究一个问题,是需要很多的时间,于是,我让学生课下从生活中提取点感性的材料。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提问实验结论的过程,防止盲目的探究。课前我也将实
2、验器材准备好,并做初步检查。这样课上四十五分钟就变得十分有效,我觉得老师的备课好与坏是至关重要的。二、 学生方面这节课我大胆尝试百分之八十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活泼好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课堂异常活跃。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这节课在也不是以前那种只有老师的声音贯穿课堂始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提出的问题和对问题的研究确实很多,不局限在老师的狭窄的空间。学生的整体智慧要比老师多。看来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老师要适当放开手脚,束缚的太多是不现实的,不仅不能实现目标,对后面课题的学习是有负面影响。我们要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智慧是可以开发的,但要给发挥的胆量和空间。 另一
3、方面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平面镜提出了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怪问题,和很多有创意问题。比如,人举起左手,镜中的像是右手。有的提出,像为什么总是更高或更低?我才发现我没有强调玻璃板要垂直于桌面。这让我深信:学生的细致可以超过老师。这也对老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一个高要求,高标准。三、 不足之处由于我需要学生探究的知识点很多,总想做到面面俱到,但适得其反。在验证等距离特点时,由于时间紧张,没有及时点评,使每一个知识点解释的不够完善。对基础差的学生有时照顾不到,如果换成小班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在预习时,没有强调点燃将放在学生这侧,要从镜前观察,导致有部分学生从镜后观察。这样浪费了时间,但学生至少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也有有利的一面,学生可以犯错误,但要有信心去找到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提高到很高的水平。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取舍,有所加强,若面面俱到,将面面不到。 如果,我以后在授此节课时,应扬长避短。继续分析、探究,使之更加完善。平面镜成像教后反思兴隆中学 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