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71.50KB ,
资源ID:892326      下载积分:11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8923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用氮气防灭火规范.doc)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规范.doc

1、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1997)前 言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的的氮气防灭火资料和使用氮气的有关规定,以及我国有关科研和应用的报告等,并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后,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的相关内容相一致的原则,同时结合我国煤矿应用氮气防灭火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确定了本标准的基本内容。本标准中对氮气来源方式作了原则规定,但供氮能力必须满足最大防火注氮流量的需要,这是氮气防灭火成功与否的关键。注氮工艺和方法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各矿井、各工作面的条件都不一样,因此在应用时需合理选择使用。均压、堵漏和火灾监测是注氮防灭火的配合措

2、施,也是提高氮气防灭火效果的保证,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实施。本标准是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首部煤矿用氮气防灭火规范,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氮气防灭火技术提供全煤炭行业的的统一的技术依据。本标准是一个独立性标准。本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均独立于其它标准之外而独立成体,独立执行。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起草。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氮气防灭火的氮气源设备、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及主要技术参数等。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煤炭自然发火而又有条件建立氮气防灭火系统的矿井。2引用标准

3、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煤矿安全规程1992122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10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注氮防灭火方法method of fire fighting by nitrogen injection将氮气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防灭火的区域,使之降低该区域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阻止煤炭氧化或窒息火源。3.2采空区三带three zones of gob工作面采空区沿走向方向,按其氧气浓度不

4、同而划分的区域,即冷却带、氧化带、窒息带。3.3惰化防火指标insertion index for fire prevention煤的防火临界氧气浓度值。3.4惰化灭火指标insertion index for fire extinguishment彻底扑灭火源并使其不再复燃的临界氧气浓度值。3.5惰化抑爆指标insertion index for explosion suppression氧气浓度降低到瓦斯失去爆炸条件时的临界氧气浓度值。3.6开放式注氮open type of nitrogen injection在需要注氮的区域未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注氮。3.7封闭式注氮seal type

5、of nitrogen injection为控制火情或防止瓦斯爆炸,将发生火灾或积聚瓦斯的区域先封闭后再进行注氮。3.8安全氧浓度指标safety index for oxygen content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所必须的最低氧气浓度值(18.5%)。3.9安全通风量safe ventilation air quantity注氮过程中,为防止输氮管路内的氮气全部泄漏到巷道内或工作面,不致造成该处工作人员因缺氧而发生窒息事故所必须的最小通风量。4一般要求4.1应有完整的矿井开拓、开采图,通风系统主输氮管路系统图。4.2新建在矿井应有所有煤层、拟采水平和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的自燃倾鉴定向报告,以及开采

6、同煤系煤层邻近生产矿井的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等级资料。4.3生产矿井有矿井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等级资料以及新开煤层、新水平和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自燃燃倾向报告。4.4生产矿井有历年自然发火资料。5注氮防灭火方案5.1注氮方案的主要内容5.1.1建立氮气防灭火系统a)现行常规防灭火技术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分析;b)氮气来源选取的技术经济分析;c)供氮能力、输氮管路的计算与选取;d)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e)注氮防灭火的效果考察;f)投资概算与工程进度计划;g)工程组织领导机构。5.1.2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5.1.3有可靠的防止向注氮区域内漏风和氮气泄漏的措施。5.2注氮方案的实施5.2.1制定的注氮

7、防灭火方案必须报矿务局审批后方能实施。5.2.2注氮防灭火方案的工程应由基建施工单位(基建矿井)或矿井(生产矿井)负责组织实施。5.2.3注氮防灭火方案规定的工程完工后由批准部门负责组织验收。6氮气源设备6.1氮气源设备可选用地面固定式深冷空分制氮;地面固定式或井上、井下移动式变压吸附制氮装置;井上、井下固定式或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装置。6.2井下制氮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必须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6.3地面移动式应制氮装置的外形尺寸应能满足公路和铁路运输的要求。6.4 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的外形尺寸与矿用平板车、罐笼的允许尺寸相适应。7主要技术参数7.1 供氮能力制氮设备或装置的供氮能力应按矿井注氮工作面

8、防火注氮需要选取,供氮能力可按式(1)计算(1个工作面注氮量): (1)式中: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m3/min; 采空区氧化带内平均氧浓度,%; 采空区惰化防火指标,其值为煤自燃临界氧浓度,%; 注入氮气的氮浓度,%; K 备用系数,取1.21.5。7.2 氮气纯度向防火区注入氮气的纯度要视其能将采空区的氧浓度降低到煤自燃临界氧浓度而定。而向火区注入氮气纯度应不低于97%。7.3 供氮压力地面、井下制氮设备的供氮压力,可按7.4.2条的供氮压力公式计算,其管路末端的绝对压力应不低于0.2MPa。7.4 输氮管路7.4.1 管材的选取从地面供氮时,当供氮压力小于1.6MPa时,输氮管路应选用无

9、缝钢管。从井下供氮时,除应采用钢管外,在满足输氮压力的情况下,可选用耐压橡胶软管。但进入采空区或火区的管路必须采用无缝钢管。7.4.2 输氮管路的直径应满足最大输氮流量和压力的要求。供氮压力能否满足要求,按式(2)进行计算: (2)式中:管路末端的绝对压力,MPa;最大输氮流量,m2/h; 基准管径,150mm; 实际输氮管径,mm; 相同直径管路的长度,km; 基准管径的阻力损失系数,0.026; 实际输氮管径的阻力损失系数,对于不同的钢管直径,则有如表1 的关系:表1管 径Di,mm 7080100150200250300400阻力系数i,0.0320.0310.0290.0260.024

10、0.0230.0220.0207.5 输氮管路的铺设7.5.1 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每节钢管的支点不少于两点,每节软管的吊挂不少于4点,不允许在管路上堆放他物。低洼处可设置放水阀。7.5.2 输氮管路的分岔处应设置三通和截止阀及压力表。7.5.3 输氮管路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黄色油漆。7.5.4 定期对输氮管路进行试压检漏。8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根据矿井具体条件,可采用埋管注氮、拖管注氮、钻孔注氮、插管注氮和密闭注氮等工艺。8.1 埋管注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趟注氮管路。当埋入一定深度后开始注氮,同时又埋入第二趟注氮管路(注氮管口的移动步距通过考察

11、确定)。当第二趟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氧化带与冷却带的交界部位时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趟管路的注氮,并有重新埋设注氮管路,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8.2 拖管注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定长度(其值由考察确定)的厚壁钢管作为注氮管路,它的移动主要利用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或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或工作面进风巷的回柱绞车作牵引。注氮管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使其始终埋入采空区内的一定浓度。8.3钻孔注氮在地面或井下,向采空区或火灾隐患的区域打钻孔(全套管)注氮。8.4插管注氮工作面开切眼、停采线和巷道高冒区,可采用向火源直接插管的注氮方法进行注氮。8.5密闭注氮利用密闭墙上预留的注氮管向

12、火区或火灾隐患的区域实施注氮。8.6注氮方法根据对火情的预测情况,可选择连续或间断注氮。8.7注氮地点防灭火注氮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在进风侧或靠近火源。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火的注氮管口应处于采空区氧化带内。8.8注氮抑制瓦斯爆炸扑灭瓦斯积聚区的火灾,需建防爆墙。注氮的同时,取样分析灾区气体成分的变化,并用空气甲烷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形进行失爆性的判定。9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9.1采空区惰化防火氧浓度指标不大于煤自燃氧浓度,其值由气相色谱吸氧法测定。9.2惰化灭火氧浓度指标应不大于3%。9.3惰化抑制瓦斯爆炸氧浓度指标应小于12%。10注氮防灭火的效果考察10.1为保证注氮防灭火的效果,宜对注氮的区域采取均

13、压措施,并采取严格的堵漏措施以及有效的火灾监测,使防灭火区域的漏风量降到最低限度。10.2考察内容:注氮前、后采空区三带的变化;注氮量、注氮扩散半径、注氮口移动步距等。11安全技术措施与管理11.1注氮过程中,工作场所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5%,否则应立即停止作业撤除人员,同时降低注氮流量或停止注氮。11.2注氮地点及与其相连巷道的安全通风量,按式(3)计算; (3)式中:工作场所的安全通风量,m3/min; 最大氮气泄漏量,m3/min;泄漏氮气中的氮气浓度,%;工作面或巷道中原始氮气浓度,一般取20.8%; 工作场所的安全氧浓度指标,18.5%。11.3注氮安全措施与管理在采空区进行注氮防火或在火区进行注氮灭火时,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11.4 制氮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结业证和上岗证后,方可上岗。11.5 必须建立制氮设备的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注氮防灭火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11.6 建立注氮防灭火台帐。11.7 注氮防火、灭火区的管理、熄灭标准、注销和启封要求以及防火墙的管理,应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