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前 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是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作者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而制作的,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配套使用,也可作为教授有关课程的教师和学生的参考资料。
本电子教案(以下简称教案)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为线索,按专题组成教案。
本教案基本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的章节为线索,将课程按专题分为30讲,以绪论开始,以复习与考试结束。每一讲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因而长短不一。
读者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计划,每一讲用1~4学时完成,也可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的顺序。
2、
本教案在个别地方重新组合了教材的内容,以分散难点,利于教学。例如,将场效应管(教材中1.4节)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教材中的2.7节)合为一讲。
建议学时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安排(64学时)”。
二、本教案突出重点,简明扼要,目的明确,利于教学。
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的篇幅较大,内容丰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均通过课堂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本教案反映课程的重点和需要教师点拨的内容,体现出作者的讲课要点和思路,提纲携领,为教师的即兴发挥留有余地,利于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
在每一讲第一片幻灯片的备注中均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关键部分的备注均给出作者的意图,利于应用。
3、
三、本教案特别注意对学生启发引导,交流互动,并留有余地,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本教案不但涵盖了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且尽可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了解电子电路的构思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由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因此,教案中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的结论;不少专题还留有未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开发他们的潜智。
而且,几乎在每一讲的最后都针对本讲的重要问题提出讨论。这些讨论题特别注重其启发性和知识应用的综合性,有些还具有设计性和答案的多样性。讨论题具有很大的弹性,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和授课时间决定这一部分的学时,也可将这一部分作为讨论课的内容。
本教案由清华大学华成英制作,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于清华园
200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