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习俗应用文帖式与称谓贴式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礼节,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为先,不得忘记,本人愿上传。(有误请谅解)一 写贴须知(一)、在民间风俗习惯中,往往以送帖的方式来解决人际之间的问题,密切人际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帖式”出现。写帖最重要是准确。有亲戚关系的凭亲戚关系来取称呼,无亲戚关系的,则应看长幼来定“冠首”。所谓“冠首”是指冠于名字之上的称呼。如对与祖父同辈的,则以孙、侄孙之类称自己;如与父同辈,应以侄称自己;与自己同辈,则以兄弟相称。若对属于晚辈的人,如与孙同辈,则以祖称己,不是本族的,用“再世弟”称自己才贴切;如与子同辈则以伯叔称己,不是同族的,以世弟称之。上述称
2、呼,来往都是一样, 在帖式中还有在个人名字之上署姻、家、眷、侍、教、晚、生、忝、愚、谊、邻、表、如、伴、乳等字的,署这些字是各有含义的。懂得这些字的含义,帖式就可以写得准确了。现将这些字分述于后。1、姻,是取婚姻含义的意思。只有我家与他家连因缘者才能写此姻子。若女未过门,或男人未入赘,则应在“姻”子上加“定”子,以示区别。如果是对姻亲家的兄弟叔侄相称,则于“姻”字下加一“家”以区别其为横支的亲戚。这点需注意。2、家,是取我家与他家对亲的含义。所以只有亲家的叔伯兄弟侄辈等亲族用此“家”字。若是亲家族、亲家爷、亲家、亲家儿等则不必用此“家”字;不用是为了区别其为直支,是同一脉而来的。3、眷,是取亲
3、眷于眷戚的含义。亲眷,是指有“疏远之微戚”的意思,用于以盛情待己之人。“眷”不但稍微疏远的亲戚可用,即使无亲戚关系而受过他人之情者亦可用。不然的话,则不应用“眷”字,而用“友”字较合适。4、侍,是指侍侧的意思,只有前辈行帖与晚辈时才写“侍”字。这表示自谦的含义。如果是拜同辈、长者,则不必用此“侍”字。5、教,是指教诲的含义,旧时读书人家多用之,古帖中不论尊卑也有通用的,现在也可以看情况使用。但是,若拜“长者”则“分所宜”,如或拜幼者而写“教”字,则会失之过谦,变成不适宜了。6、晚,是取“卑幼”的含义,只有幼辈拜尊辈用此则适宜,若同辈用此则不适宜了。7生,是取“学生”的意思,是长辈而又不以长辈自
4、称的谦词,所以只有不以祖父伯叔自称,而又是拜幼辈时使用;如果是幼辈拜长者,则应自称“晚生”、“晚学生”方对,不得一概写“生”字。帖式中有伯、叔辈写“世弟”祖辈写“再世弟”,而不自称为伯父、叔父或祖辈的,这也是出于自谦之意。8、忝,是有忝的意思,是“不应当称而借称”的含义。不论长幼尊卑,只要是疏亲薄戚即可以用此在“忝”字。9、愚,是取愚味之意,尊拜卑不直称其“尊”而用愚字冠首,这也是自谦的词语。10、谊,是取“交谊”的含义,风俗习惯中有相认尊卑或兄弟关系的,多称谊友、谊弟、谊妹、谊男、谊女者,就是取此含义。11、邻,是邻居、邻里的意思。同乡居住的人,年纪相仿的者,往往以邻兄邻弟相称,于父同龄者则
5、称邻伯、邻叔等。12、表,是指表戚的关系,多用于姻亲的后代。外甥与内侄称血表等即是。13、如,取自“如是同胞一般”的意义,旧时的换帖兄弟多使用,如兄、如弟等己即是。14,伴,是取同伴相随之义,合伙做生意者用之,互称为伴弟。15、乳,取于“同乳所哺”的意思,同母异父者相互往来称为乳兄如,乳弟。父死母改嫁又生子,如与先时子往来则以乳弟相称。16、友,是指朋友。情感较为亲密者,双方多以朋友互称。同学称学友,同志称战友等。(二)、凡结婚行帖,必须以家长“出名顶格”如子孙众多,为使对方知道为子孙中的某人“主事”,则于家长名下写“暨男某顿首序拜”(若单帖则顿首二字可不用),或“暨孙某某顿首序拜”。皆名不用
6、写姓,也不宜写“同拜”,这是从古礼中“尊卑不得同拜”而来。如果上已无父、祖,则以至亲的伯叔兄主之;如果在外对亲友行帖,可以以自名具款,不必拘泥于家长在上之说。写帖时,具名须在帖的一半之中下笔。一般说,帖式高六寸,下笔应在三寸之间,具款的末后一字应到脚,否则人便视为不敬。字迹应端正清楚,如果写的潦草歪斜,有许多错别字,也会贻笑大方。、写帖时,写“顿首拜”三字,“顿”字略大,“受”字略小,“拜”字到脚。全帖可写“顿首”,单帖只写“拜”字便可以了。现在多用“鞠躬”亦可。、男人帖写“顿首”,如果是女人,同辈或卑拜尊用“端肃拜”,尊拜卑用“敛衽拜”单帖则不必写“端肃”、“敛肃”,只写“拜”字便可以了。、
7、行帖请酒,旧习惯要以男请男,以女请女。男请女则必须是兄嫂以上的尊辈方可;女请男的则必须是男卑于女者,才可用女的具名。凡庆贺,封包均此不变。现在亦可破此旧例。、凡参加庆贺的人很多,具名的人有的是戚属,有的不是,可以尊长者名分对主人称呼顶格为首,其他众名于后即可。如果参加庆典的人具无至戚者,统以“眷弟”来贺即可。如出于同志、朋友、同学之间者,以“战友”“学友”“友”等自称亦可。(三)、顿首,头到地即举起来叫顿首。稽首,头到地留多时则曰稽首。古人认为稽首是拜中最重要的一种,说是“臣拜君 ”之拜。顿首则为平辈相拜之拜。近世以来,卑拜尊用稽首,尊拜卑者用拜,平辈则用顿首。肃拜是指妇人的“端肃拜”,是“正
8、身肃容微下手而拜”的意思。现在帖式中已习惯用“鞠躬”亦可。(四)、凡接送嫁的帖式,应问明对方那头亲家是否有曾祖母,如有,则应先拜曾祖母;曾祖母不在才拜上祖母,上祖母不在则拜亲家母。假若三个俱在,即应用三个全帖,三个俱拜,不可疏忽漏掉。如三个不在,应进而旁及横支,定要明确主婚者是何人,同时也要弄清自家接送嫁者是何人才下笔。凡接送嫁的人与对方那头亲家同姓,则可以在宗小妹或宗侄女的称呼下具名即可。二 各种帖式称呼对亲帖式称呼 表一姻亲关系自称亲家祖拜亲家祖姻弟亲家爷拜亲家爷姻弟亲家拜亲家姻弟亲家爷拜亲家儿姻世弟亲家儿拜亲家爷姻晚生亲家祖拜亲家孙姻再世弟亲家孙拜亲家祖姻再晚生拜亲家之伯、叔姻家侄拜亲家
9、侄姻家世弟拜亲家侄孙姻家再世弟拜亲家同辈兄弟姻家弟接送嫁帖式称呼 表二姻亲关系自称曾祖母拜对方女亲家姻再世婶曾祖母拜对方上祖母姻世婶曾祖母拜对方曾祖母姻婶上祖母拜对方女亲家姻世婶上祖母拜对方上祖母姻婶上祖母拜对方曾祖母姻侄妇姻亲关系自称母亲拜对方女亲家姻婶母亲拜对方上祖母姻侄妇母亲拜对方曾祖母姻再侄妇伯、叔祖母拜对方女亲家姻家世婶伯、叔祖母拜对方上祖母姻家婶伯、叔祖母拜对方曾祖母姻家侄妇伯、叔母拜对方女亲家姻家婶伯、叔母拜对方上祖母姻家侄妇伯、叔母拜对方曾祖母姻家再侄妇同胞大嫂拜对方女亲家姻侄妇同胞大嫂拜对方曾祖母姻再侄孙妇同堂大嫂接送嫁“姻”字下加“家”字同胞大姐拜对方女亲家姻侄女同胞大姐拜
10、对方上祖母姻再侄女同胞大姐拜对方曾祖母姻再侄孙女同胞大姐接送嫁“姻”字下加“家”字胞姑娘拜对方女亲家姻妹胞姑娘拜对方上祖母姻侄女胞姑娘拜对方曾祖母姻再侄女堂姑娘接送嫁“姻”字下加“家”字姻亲关系自称胞姑祖娘拜对方女亲家姻世妹胞姑祖娘拜对方上祖母姻妹胞姑祖娘拜对方曾祖母姻侄女堂姑祖娘接送嫁“姻”字下加“家”字契祖母拜对方女亲家忝姻兰世婶契祖母拜对方上祖母忝姻兰婶契祖母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兰侄婶契母拜对方女亲家忝姻兰婶契母拜对方上祖母忝姻兰侄妇契母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兰再侄妇契嫂拜对方女亲家忝姻兰侄妇契嫂拜对方上祖母忝姻兰再侄妇契嫂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兰再侄孙妇契大姐拜对方女亲家忝姻兰侄女契大姐拜对方上祖母忝
11、姻兰再侄女契大姐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兰再侄孙女衿婆拜对方女亲家忝姻眷婶衿婆拜对方上祖母忝姻眷侄妇衿婆拜对方曾祖母忝姻眷再侄妇外祖婆拜对方女亲家忝姻外世婶外祖婆拜对方上祖母忝姻外婶姻亲关系自称外祖婆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外侄妇姨母拜对方女亲家忝姻姨妹姨母拜对方上祖母忝姻姨晚妹姨母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姨再晚妹衿祖母拜对方女亲家忝姻眷世婶衿祖母拜对方上祖母忝姻眷婶衿祖母拜对方曾祖母忝姻眷侄妇表伯、叔母拜对方女亲家姻眷表婶表伯、叔母拜对方上祖母忝姻眷侄妇表伯、叔母拜对方曾祖母忝姻眷侄孙妇衿婆女(新郎表姐)拜对方女亲家姻眷内侄女衿婆女(新郎表姐)拜对方上祖母忝姻内孙女衿婆女(新郎表姐)拜对方曾祖母忝姻内曾孙女衿婆媳(
12、新郎表嫂)拜对方女亲家姻眷内媳妇衿婆媳(新郎表嫂)拜对方上祖母姻眷内孙媳妇衿婆媳(新郎表嫂)拜对方曾祖母姻眷内曾媳妇姑娘女(新郎表姐)拜对方女亲家姻眷甥女姑娘女(新郎表姐)拜对方上祖母姻眷甥孙女姑娘女(新郎表姐)拜对方曾祖母姻眷甥曾孙女姑娘媳(新郎表嫂)拜对方女亲家姻眷甥妇姻亲关系自称姑娘媳(新郎表嫂)拜对方上祖母姻眷甥孙妇姑娘媳(新郎表嫂)拜对方曾祖母姻眷甥曾孙妇外连姻亲帖式称呼 表三姻亲关系自称回称拜亲家的亲家爷忝姻晚生忝姻世弟亲家舅拜亲家爷忝姻晚生忝姻世弟拜老契的亲家爷忝姻谊侄忝姻谊世弟拜亲家的亲家忝姻教弟拜姐妹夫的亲家忝姻眷弟拜老同的亲家忝姻年弟拜亲家的姊妹夫忝姻眷弟拜亲家的老契忝姻谊
13、弟拜亲家的老同忝姻年弟拜老契的亲家忝姻谊弟拜亲家的内弟忝姻姐、妹夫拜亲家的姊妹夫姻眷内兄、弟拜姊妹夫的亲家姻眷内兄、弟拜姐妹夫的姐妹夫忝姻眷弟拜内兄弟的内兄弟忝姻眷弟拜亲家的姑父姻眷内侄姻亲关系自称拜亲家的内侄忝姻姑父拜内侄的亲家忝姻姑父拜母舅的亲家姻眷外甥拜亲家的外甥忝姻眷舅拜外甥的亲家忝姻眷舅拜亲家的大小姨夫忝姻眷晚生拜大小姨夫的亲家忝姻眷晚生拜亲家的襟兄弟忝姻襟兄弟拜襟兄弟的亲家忝姻襟兄弟拜亲家的姨甥忝姻姨侍生拜姨甥的亲家忝姻姨侍生拜亲家的女婿忝姻岳拜女婿的亲家忝姻岳拜亲家的岳父忝姻婿拜岳父的亲家忝姻婿拜亲家的舅母姻眷外甥母系往来帖式称呼 表四亲戚关系自称回称拜外祖外孙外祖拜母舅外甥愚舅
14、父拜姨丈(父亲的襟兄弟)姨甥愚姨夫拜姨丈的父亲姨眷再晚生姨眷再世弟拜姨祖爷(外祖襟兄弟)姨甥孙愚姨丈祖拜姑祖父内甥侄孙愚姑祖丈拜姨翁(祖父的襟兄弟)襟眷晚生愚眷世弟拜外伯叔祖(外祖的兄弟)甥侄孙愚外伯、叔祖拜舅祖爷(外祖的内兄弟)眷甥孙愚眷舅祖拜外祖父的岳父外曾孙愚再岳父拜母亲的表兄弟表外甥愚表伯、表舅拜母亲的表姐、妹夫表姨甥表姨丈拜外曾祖父外曾孙愚再世祖父妻系往来帖式称呼 表五亲戚关系自称回称拜妻子的父母门婿愚岳父母拜妻子的上祖父母门孙婿愚岳祖父母拜妻的伯、叔侄婿愚外伯、叔拜外伯、叔祖侄孙婿愚外伯、叔祖拜妻的舅父外甥婿愚外母舅亲戚关系自称回称拜岳父的外伯、叔甥侄孙婿愚外伯、叔祖拜岳父的岳父外
15、孙婿愚外岳祖拜妻上祖公的岳父外曾孙婿愚外再岳祖拜妻上祖公的大细舅外甥孙婿愚舅祖拜妻的姨公姨甥婿愚姨夫拜妻的姑丈内侄婿愚姑父拜姨祖(妻上祖母的大小妹)姨甥孙婿愚姨祖拜妻的姑祖丈内侄孙婿愚外姑祖丈拜外兄、弟妹夫、姐夫内兄、弟拜襟兄襟弟襟兄拜妻的契爷谊婿愚外谊父拜契伯、叔兰侄婿愚外伯、叔拜外兄弟的契爷忝兰婿外忝兰世弟拜外兄弟的契伯、叔忝兰侄婿愚外忝兰伯、叔拜契祖谊孙婿愚外谊祖拜契兄谊妹夫外谊兄拜外兄弟的契兄忝兰妹夫外忝兰兄拜表伯、叔表侄婿愚外表伯、叔拜表兄表妹夫外表兄拜表姐夫表内弟外表姐夫表系往来帖式称呼 表六亲戚关系自称回称拜表伯、叔表侄愚表伯、叔拜表伯、叔祖表侄孙愚表伯、叔祖拜表姑父表内侄愚表姑
16、夫拜表姐夫表内弟愚表妹夫拜表舅父(母的表兄弟)表外甥愚表舅父拜表舅祖(祖的表兄弟)表甥孙愚表舅祖拜表大舅(妻的表兄)注:平辈横支亲戚如妹夫之兄弟及兄弟之大细舅通用姻眷弟表妹夫愚表内兄拜薄戚平辈(如外甥之老姑父与兄弟之襟兄或母舅之内侄、与舅爷之外甥、老襟之兄弟与伯叔之内侄、老姑丈之外甥、妻舅之妻舅等)眷弟眷弟拜薄戚尊辈(如姑丈之兄弟与伯叔之襟兄弟、及姨爷之兄弟与伯叔之内兄弟等,凡薄戚尊辈皆同)眷侄眷世弟拜薄戚卑辈(如兄弟之姨甥、或妻舅之内侄、与外甥之兄弟、兄弟之内侄等是也,其它以此类推)眷世弟眷侄拜疏亲薄戚的尊辈、平辈眷侄、眷弟邻舍往来帖式称呼 表七关系自称与祖同辈邻再侄与父同辈邻侄关系自称与己
17、同辈邻弟与子同辈邻世弟与孙同辈邻再世弟一般邻舍往来通称邻弟拜父亲的朋友友侄与己相交者友弟师生朋友往来帖式称呼 表八关系自称回称拜老师门生、学生同学生拜老师妻门生?学生拜师祖门晚学生同学世弟拜师兄世弟同砚弟拜师伯、叔世侄眷学侍弟拜师伯、叔祖世侄孙眷学再世弟拜同学(同窗)砚弟、同学、学长拜同学之父砚侄砚世弟拜同学之祖砚再侄砚再世弟拜兄弟的老师世侄门侍生拜师傅门徒眷业生拜师傅之父门下徒孙业门眷拜师傅之子业弟业弟拜同业朋友同业弟同业弟同年往来帖式称呼 表九关系自称回称拜同年庚弟愚庚弟拜同年之爷庚晚生庚世弟拜同年之祖父庚再晚生庚再世弟拜同年伯、叔庚侄庚叔、伯拜同年的兄、弟庚兄、弟庚弟、兄朋友仁兄、友台其
18、他人往来帖式称呼 表十 生意伙伴自称回称与己同辈者伴弟与父同辈者伴侄同母异父兄弟往来帖式称呼 表十一关系自称回称同母不同父乳弟乳兄拜乳弟之父 义男义父三、各种帖式旧时的婚礼很复杂,有所谓“六礼”,即纳彩,也叫行聘,是婚礼中的第一件事。纳彩是男方具送求婚礼物给女方,因为是初次接触,对方之间还可以采择,由此而怕女家不同意,故说纳。二问名,纳彩之后接着是问名,问名是男方具帖派人到女方,女方复以姓氏及出生的年月日时。三纳吉,纳吉之前,以年庚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家,婚姻才定下来。古时封建迷信,所以便求卜,故纳吉以后算是已经订婚姻。四纳征,征是成的意思。纳征也叫纳币,即纳聘之意。五请期,纳征后请女方同意婚
19、期叫请期。六亲迎,婚期已定,夫婿于成婚日亲至女家迎新娘过门,行交拜之礼叫迎亲。婚礼一般帖式介绍如下:1、对亲帖式:龙凤帖式是男女对亲婚嫁时使用,因帖面画有龙凤故俗称“龙凤全帖”有帖套、帖面。下面是对亲的帖式: 龙凤全帖帖套样式。(帖套男写“名函”女写“氏函”)名函龙凤全帖帖面样式。(帖面男写“名柬”女写“氏柬”)名柬龙凤全帖样式。(面上男写“正”女写:(端)正(或端)名柬撰写样式(帖分六联,长五寸,具名在第二联旁边三寸落笔,末后一字到脚)。订姻弟鞠躬正2、请庚帖式:这帖式由于是写订婚人的年、月、时的,故曰庚帖。庚,即年庚,人们习惯于用干支表示年龄出生时辰,谓之“年庚”。请庚是请求对方回答订婚者
20、的出生年月时辰的意思。请庚帖用龙凤全帖二个,其中一个作庚柬用,另一个作拜帖用。如对方(上祖公、父亲),仍应用两个全帖分别拜之。其帖式如下:请庚帖套样式庚 函女家回庚帖式 坤造年月日时端生大吉乾造年月日时建生大吉庚柬男家庚柬撰写格式乾造年月日时建生大吉庚柬注:庚帖仍分六联,年庚写于第二联。写年庚的地方另用红纸浮笺贴上去。男方先写,写好后贴于左边,把右边留给女方,这样是表示礼让。女方写好会庚后,把男方移右边,自家贴左边,这是表示尊重对方的意思。3、定日帖式:定日是指双方订定的过门日期,也用龙凤全帖。男家定日帖面样式 男家定日帖套样式星 柬 星 函女家回帖 男家报日单帖式谨遵台命名具正柬谨择年月日敬
21、备彩车恭迎令爱归肃此预闻 名具正柬男家定日全帖名具正柬预闻谨定年月日恭迎 令爱过门举行婚礼肃此星期注:“名具正柬”是说其名已具于龙凤全帖内,为此夹拜,故曰名具正柬。4、送礼帖式,送礼时间,按惯例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前一天。送礼这一天,男家把礼物送到女家去,故叫送礼。其使用的帖式下:谨具(物品、数量)奉申纳采之敬 名具正柬敬备雁币不腆之物肃呈哂纳姻弟鞠躬送礼单样式男家送礼帖式愧(心)领谢姻弟鞠躬女家回礼帖5、迎亲帖式:女家同意迎亲帖式:小女谨遵佳期偕同令郎于贵府举行婚礼名具正柬男家迎亲帖式 新郎迎亲帖式谨订萃日令小儿亲临贵府敬备恭迓令爱于归同行卺礼乞赐鼑(或允)诺名具正柬慈特令小儿谨于即日恭诣华
22、堂亲迎令爱于归举行婚礼名具正柬男家迎亲帖式 陪新郎帖式称呼三鞠躬正门生三鞠躬正6、送嫁帖式荷蒙小弟到舍一行届时具清酒恭迎喜姐夫鞠躬尊即命小女敬从令郎于归潭府举行结婚典礼名具正柬回送嫁帖式 女家回帖送嫁帖式 请生亲帖式谨定翌日陪姐随从姐夫于归贵府举行婚礼喜名具正柬谨订月日时敬陈薄酌侯驾光临称呼鞠躬注 :请生亲及其他生客均不用“荷蒙厚礼”等字7、请新郎偕新娘回门帖式女婿回门回帖 女家请女婿偕女回门帖式谨依命小儿随从令爱蹱府恭叩并0福安名具正柬谨定月日具薄酌恭请令郎文驾光临并偕小女归宁敬祈鼎诺名具正柬注:回门帖双方均用全帖8、文明结婚请客帖式嫁女请客帖式 娶媳请客帖式小女月日于归荷蒙厚仪谨订是日时淡
23、酌侯教鞠躬席设恕不介催小儿于女士结婚荷蒙厚0谨订月日时喜酌侯教暨男鞠躬席设恕不介催恕不介催嫁女一般请客帖式 娶媳一般请客帖式小女于归谨定月日时薄酌侯教鞠躬席设小儿受室谨订月日时敬具喜酌侯教鞠躬席设一般帖式9、迎春请客帖式复侯台禧鞠躬请客帖式 新年拜客帖式 回拜新年帖式恭贺新禧鞠躬谨定月日时薄具春酌侯驾鞠躬席设恕乏再催10、各种节日请客帖式谨定日时藻酌侯教鞠躬谨定日时艾酌侯教鞠躬谨定日时桂酌侯教鞠躬清明节请客帖式 端午节请客帖式 中秋节请客帖式注:元旦、五一、国庆节,可防此不赘,重阳节请客帖式可写“桂萸侯”。11、各种祝贺帖式请贺寿酒帖式 寿者请祝寿酒帖式 母寿请酒帖式家生辰荷蒙厚仪即午洁酌侯教称呼鞠躬拙值微辰荷蒙厚惠即日时洁茗侯教鞠躬家慈设0荷蒙制锦日时洁茗侯教承庆子孙鞠躬注:若为父寿,帖式中称“家严”。大凡贺寿,以肉面来贺者写忠厚,或写宠昨;以包封来贺者写厚仪、厚贶皆可。如果作帐屏或对联来贺者,则写制锦、锦祝,或旄色均可。写贴的人切勿乱写。前面贴式中“悬弧、”“设帨”等词语来自礼记内则2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