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门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物 理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栏中,共5小题, 答对得3分,答错或不答得O分,共1 5分) 1.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提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对绳子的拉力与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桶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由于原来桶是静止的,所以开始时绳子对桶的拉力要大于
2、桶对绳子的拉力方能将 桶拉动,此后这两个力总是相等的 D.. 无论桶匀速上升还是加速上升,绳子对桶的拉力大小总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2.如图所示,质量为m、完全相同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 ) 3.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离水面高为H m,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飞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率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设
3、经t s时间后,A、B之间的距离为Lm,且L=H-t2。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物体B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下列哪个图? ( ) 4.如图所示,小物体A沿高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则( ) A.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B. 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C.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5.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用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
4、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0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缈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物M作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C. .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 6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
5、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l,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l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 )g时,木板便会一起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根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 0N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
6、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l到t3,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t5到t6,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从l5楼开始,最后停在1楼 D.电梯可能在l楼开始,最后停在l 5楼 8.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 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 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l 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卫星l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
7、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2g/r2 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9.甲、乙两体相距lOOm,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 A.甲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 B. 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30m
8、/s,加速度为lm/s2 C. 甲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l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 D. 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 第Ⅱ卷(共89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i)(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 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 (填字母代号)
9、 A..图乙中的F是力Fl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的F’是力Fl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I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2)(6分)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 下面是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Ⅰ.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Ⅱ.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Ⅲ.接通电火花
10、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Iv.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 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 ①要得到角速度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___ A.秒表 B.游标卡尺 c.圆规 D .量角器. ②写出ω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③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 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吗
11、 。(选填“有影响”或“没有影响”)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分)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 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 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l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 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
12、 ③用米尺测量Al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台外力F=__________________ ④改变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l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一ho)代替h. . 对此方案有以
13、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 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 (1)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了900J的功,同时汽缸向外散热210J,汽缸里空气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__J。 (2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得到的P—T图象。气体状态由A变化至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将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这是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3)我国陆地面积9.6×10 12m2,若地面大气压P0=1.0×105Pa,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l0m/s2,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0=3.0×10-2Kg / mol-1,阿伏伽德罗常数 N=6.0×10 23mo| -1,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总质量M=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陆地上空气的分子总数N=__________________
15、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4)(12分) (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照射到玻璃三棱镜Ac面上的同一点O,穿过三棱镜后从AB面上射出,且出射光线相互平行,则 ( ) A.出射光线有可能会重合 B .单色光a的频率大 C.单色光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D.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干涉实验,单色光a产生的条纹间距大 (2).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O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已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求: ①该列波的周期T; ②从t=O时刻起,经多长时间P点第一
16、次达到波峰,以及这段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分布,只与物体温度和辐射波的波长有关 B,对于同一种金属来说,其截止频率恒定,与入射光的频率及光的强度均无关 C. 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0,表明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体积很小 D..玻尔的能级原子模型虽然使用了定态、跃迁、量子等概念,但保留“轨道”是其缺陷 E..光衍射现象中,产生暗条纹的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低,这是波粒二象性的观点 F.做示踪原子的物质尽可能选用半衰期长一些的放射性元素 G.
17、.核力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原子核为了稳定,故重核在形成时其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H..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释放核能 (2) 如图所示,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6 3Li核俘获一个速度为v0=7.7×10 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核反应方程为:6 3Li+1 0n—3 1H+4 2He,若已知4 2He 的速度为 V2=2.0×104m/s,其方向跟中子反应前的速度方向相同,求:3 1H的速度是多大?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5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
18、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3.(18分)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变轨成功,开始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探月卫星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它天体对探月卫星的引力作用,试求: (1)探月卫星的线速度的大小; (2)月球的平均密度; (3)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 15.(23分)线轮的两部分半径不同(其侧视图如图a所示),大轮半径R=10cm,小轮半径r=5cm。线轮可绕固
19、定支架上的光滑水平轴00'转动,小轮通过细绳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相连,大轮通过细线与物体B相连(已知和B相连细绳的拉力TB与和A相连细绳的拉力TA之比为TB:TA=r:R),如图b所示,A、B质量分别为mA=4kg。mB=0 75Kg,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O 5,B的下表面距地面高h=1m。不计细绳和线轮的质量,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g=10m/s2)求: (1)物体A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2)将物体B换成一个大小相同,质量为原来两倍的物体B’后,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B落到地面的瞬间,物体A的速度大小。 (3)在(2)描述的情况下,B'从开始运动至落
20、地的时间。 \ 物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对得3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15分) 1.D 2.C 3.A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6.2,4,6 AD 7.AC 8.ACD 9.BC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0.(共10分,每空2分)(1)(2分)AC (2) (6分)① D ……2分 ② ,θ是n个点对应的圆心角,t是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2分 ③ 没有影响 ……2分 ,电火花计时器向卡纸中心移动时不影响角度的测量……2分 11.
21、共8分,每空2分)(1)②2s/t2 ③mgh/s ④斜面倾角 (2)C 12.选做题 A.(选修模块3-3)(12分,每空2分) (1) 增加,690 (2)变小 放热 (3)9.6×1016kg 1.9×1042个 B.(选修模块3-4)(12分) (1)ACD ……3分 (2)解析:由图象可知,波长=2 m,振幅A=2 cm。 ①由 所以波的周期T=(s)……3分 ②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 (s)……3分 这在段时间内P点中运动了,所以通过的路程为6cm。……3分 C.(选修模块3—5)(12分) (1
22、)ABCDEFGH(共4分。选5个得1分;选6个得2分;选7个得3分;选8个,得4分。) (2)Li核俘获n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则 ……2分 所以 ……2分 代入数据=1 u, =4 u, =3 u得 v1=-1.0×103(m/s) 即H的速度大小为1.0×103 m/s……2分,方向跟v0的方向相反。……2分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3小题,59分. 13.(18分)解:(1)探月卫星线速度的大小为:………………6分 (2)设月球的质量为M,其平均密度为,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月球对探月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 ……………………2分 解
23、得月球的质量为:……………………1分 由于:…………………………2分 联立解得月球的平均密度为:……………………1分 (3)设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为v1,由于: ……………………3分 解得:……………………3分 14.(18分) 解: (1)设开始时小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0,此时,向心力是F0,线断开的瞬间,小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此时线的拉力为F。 F0=mω02R ① 2分 F=mω2R ② 2分 由以上两式得:F/F0=ω2/ω02=9/1 ③ 1分 又F=F0+40 ④ 1分
24、 由③④得:F=45N ⑤ 2分 (2)设线断时,小球的速度为v F=mv2/R 2分 得v=5m/s ⑥ 2分 (3)设桌面高度为h,落地点与飞出桌面点的水平距离为s h=gt2/2 ⑦ 1分 s=vt ⑧ 1分 所求L=ssin60° ⑨ 2分 由⑥⑦⑧⑨代入已知数据解得:L=1.73m 2分 15.(23分) 解:(1)由于物体A静止,它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2分 又有TB:TA=r:R ; 2分 所以 fA=
25、 3分 (2)分析A受力有 2分 2分 分析B受力有 2分 2分 由于,所以有 , 可解得 2分 (3)由于B所受的重力不变,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所以A、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2)可得B′落地时的速度为 2分 故B′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分; 2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