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锅炉启动过程中防止蒸汽温度突降的方法:
(1)锅炉启动过程中要根据工况的改变,分析蒸汽温度的变化趋势,应特别注意对过热器、再热器中间点蒸汽温度监视,尽量使燃烧调整工作在蒸汽温度变化之前。
(2)一级减温水一般不投,即使投入也要慎重,二级减温水不投或少投,视各段壁温和汽温情况配合调整,控制各段壁温和蒸汽温度在规定范围内,防止大开减温水,使汽温骤降。
(3)防止汽机调门开得过快,进汽量突然大增,使汽温骤降。
(4)汽包炉还要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防止水位过高造成汽温骤降。
(5)燃烧调整上力求平稳、均匀,以防引起汽温骤降,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8、 锅炉启动过程中,尤应加强对
2、空气预热点检测的监视,发现报警应及时到现场检查,并应坚持每班二次对空气预热器的吹灰工作,防止空气预热器火烧事故的发生。
一般说来,部件越厚,在单侧受热时的内、外壁温差越大。汽包、过热器联箱、蒸汽管道和阀门等的壁厚均较大,所以在受热过程中必须妥善控制。此外在锅炉启动中,不仅要考虑设备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要考虑经济问题和并网时间问题等。它们时常是矛盾的,这就要求值班员处理好各种关系,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启动时间、减少启动燃料消耗量,按规定的要求使机组承担负荷。
a) 启动过程中要注意金属部件的应力,以及汽轮机的热应力。要特别注意监视汽水分离器和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的应力余度不超限
3、尤其在极热态启动时。 2.要注意金属部件的腐蚀问题,即水质问题。 3.在点火初始阶段,由于炉膛温度及低,要注意油燃烧器的着火稳定、燃烧完善,防止灭火爆燃。 4.启动时应注意金属部件的膨胀差,要充分监视各部件的温度变化并控制变负荷速度。 5.在汽水分离器人口汽温第一次达到饱和温度时(100℃)锅炉有一个汽水膨胀过程,此时要注意汽水分离器和凝汽器的水位控制,防止水位超限。 6.启动要注意受热面的保护:无汽时根据要求控制烟温,有汽时根据金属壁温控制燃烧。 7.启动时,要加强对尾部受热面的检查,并对预热器进行吹灰,防止再燃烧事故的发生。 8.锅炉在湿态与干态转换区域运行时,在垂直水冷壁和后墙悬吊管中
4、有可能产生两相流,容易引起水力不均匀性而造成管壁温度超限,运行要注意保持燃料量和汽水分离器水位的稳定,注意调整磨煤机运行方式,适当增加炉膛过量空气系数,以改善管壁温度,并尽可能缩短锅炉在这个区域的运行时间。 9.要注意启动系统的操作顺序,在锅炉进入纯直流运行,其旁路退出后,应注意防止由启动系统漏人空气,降低凝汽器的真空而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10.在锅炉升温升压,机组升负荷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率(按规定进行)。
4.7.9 锅炉启动中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按升温升压曲线进行,期间汽包任意两点间壁温差不得超过50℃,否则应停止升压,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2) 控制好冲转前的炉膛出口烟
5、温不超过538℃,若有超过趋势,应采用调整燃料量和汽机旁路等手段减慢升压速度。同时升温升压过程中严格监视各受热面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值。 3) 加强燃烧调整,投、停油枪时注意油压的变化,不得同时投入两支或两支以上油枪,加强与邻炉的联系工作,防止灭火;油枪应定期切换,保持炉内燃烧稳定,保证受热面受热均匀;经常检查炉内燃烧情况和油枪雾化情况,合理调整燃料量与风量配比,使火焰金黄,燃烧完全,防止冒黑烟及烟道再燃烧,及时发现油枪的漏油和漏汽现象。 4) 给水及减温自动投入后,应保证调节性能良好,被调参数稳定,否则改为手动调节。 5) 联系化学加强对炉水及蒸汽品质的监督,不合格时可通过连排、定排、化学加药
6、等手段加以改善,若严重超标时应停止升温升压,待合格后再进行升温升压。 6) 点火初期应连续投入空气预热器吹灰至带上25%额定负荷。密切注意尾部烟道及空预器出口烟温变化和排烟温度变化,防止二次燃烧事故发生;当汽温和烟温发生急剧上升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降低升压速度,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升压。 7) 在保证锅炉设备安全情况下,蒸汽参数及维持时间应尽可能满足汽机要求。在汽机冲转后应保持汽温平稳,不得有下降趋势;期间如机、电有稳定或试验要求,按其要求进行。 8) 升压过程中注意控制汽包水位,防止缺水或满水。间断上水期间,上水时应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门,停止上水时应将其打开。给水旁路门调节时应注意同时调整给水泵转速满足上水压差。 9) 点火开始,每20分钟按操作票附表记录一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