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 应用功能平台分册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of China Mobile Signaling Monitoring System (Signaling Application Platform Part) 版本号:2.0.0 ╳╳╳╳-╳╳-╳╳实施 ╳╳╳╳-╳╳-╳╳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2、 目 录 前 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3 5 应用功能概述 3 6 应用功能要求 4 6.1 网络投诉分析和通信保障 6 6.1.1 CDR呼叫查询 6 6.1.2 用户实时跟踪 7 6.1.3 历史信令查询 7 6.1.4 投诉辅助支撑 7 6.1.5 网络性能实时监控 9 6.1.6 网络性能实时告警 9 6.1.7 KQI用户感知预警分析 10 6.2 网络综合指标分析和MR指标分析 11 6.2.1 网络KPI综合指标查询 12 6.2.2 MR指标多维
3、分析 14 6.2.3 MR指标组合分析 15 6.2.4 MR指标TOPN分析和对比分析 16 6.2.5 MR指标详细定制呈现 17 6.2.6 网络透视地图化呈现 17 6.3 专题分析 18 6.3.1 LAC规划和优化分析 18 6.3.2 新建站规划和评估分析 19 6.3.3 载频隐性故障分析 20 6.3.4 信道拥塞专题分析 21 6.3.5 功控专题分析 22 6.3.6 用户感知语音质量分析 23 6.3.7 掉话分析 24 6.3.8 道路场景应用分析 26 6.3.9 窗边用户行为分析 28 6.3.10 层间切换参数分析 29 6.3
4、11 频率干扰分析 30 6.3.12 邻区优化评估 32 6.3.13 基础数据合理性评估 35 6.3.14 室内分布系统分析 36 6.4 网络透视分析 38 6.4.1 网络覆盖分析 38 6.4.2 网络质量分析 43 6.4.3 话务分布分析 45 6.4.4 网络结构调整专题 46 7 系统自管理 47 7.1.1 自监控能力要求 47 8 系统通用功能 48 8.1 CDR关联呈现要求 48 8.2 钻取 48 8.3 二次统计 48 8.4 时间条件设置 48 8.5 号码通配 48 8.6 保存(支持选择性保存)、导入导出 48 8.7
5、 支持原始数据批量保存 49 8.8 任务自定义 49 8.9 设置的查询统计条件可以保存 49 8.10 锁屏 49 8.11 条件与条件或 50 8.12 查询结果对过滤条件的支持 50 8.13 多列排序 50 8.14 列的前后拖拽及隐藏显示 50 8.15 单元内容的复制 50 8.16 原始数据的保存截图能力 50 8.17 记录显示条数多页显示记录数要求 50 8.18 查询记录结果全部显示,不可限制 50 8.19 查询显示进度条及消耗时间 51 8.20 显示查询总结果统计数 51 8.21 门限设置时效要求 51 8.22 流程图和原因值均要支
6、持中英文转换 51 9 应用系统管理 51 9.1 基础数据管理 51 9.2 用户和小区组管理 51 9.3 日志管理 52 10 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 52 10.1 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 52 10.2 处理性能要求 52 10.3 存储要求 53 10.4 可靠性要求 53 10.5 软件要求 53 10.6 硬件要求 54 10.7 可扩展要求 54 10.8 部署要求 54 10.9 冗余能力要求 54 11 接口要求 55 11.1 内部接口 55 11.2 外部接口 55 11.2.1 自动路测系统接口 55 11.2.2 网优平台接口 55
7、 12 时间同步要求 55 13 网管要求 56 13.1 配置管理 56 13.2 设备状态管理 57 13.3 性能管理 57 13.4 安全管理 57 14 操作维护要求 58 14.1 可管理性 58 14.2 可维护性 58 14.3 易用性 58 15 安全要求 59 15.1 用户权限管理要求 59 15.2 网络安全要求 59 16 编制历史 60 附录A:基于信令监测的网络质量指标体系指标定义及报表 60 前 言 本标准对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信令应用功能平台提出要求,是信令应用平台建设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
8、方面内容:优化应用功能要求、MR指标分析要求、网络透视分析要求、网络KPI指标分析要求、专题分析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2]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3]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网关分册 [4]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平台分册 [5]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平台分册 [6]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应用功能平台分册
9、 本标准需与《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及《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配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立、梁燕萍、王宇剑、邢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令监测系统中信令应用平台的优化应用功能要求、MR指标分析要求、网络透视分析要求、网络KPI指标分析要求、专题分析要求,供中国移
10、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SM及3G网络环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单位 [1]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 《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3] 《中国移动GSM通信网路
11、由组织与局数据设置原则(第二分册:GSM通信网网元数据设置原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4] 《防火墙部署总体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5] 《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需求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6] 《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推广阶段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7] 《基于信令监测的网络质量指标体系(Abis接口)》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8] QB-W-042-2009 《自动路测系统接口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9] YD/T 1303-2004 《No.7信令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
12、国信息产业部 [10] TS 08.08 v8.15.0 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re-Base Station System (MSC-BSS) Interface,Layer 3 Specification 3GPP [11] TS 09.02 v7.14.0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Specification 3GPP [12] ITU-T Q.752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s for Signaling System No.7 Networks ITU 术语、
13、定义和缩略语 “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标准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 RECOMMENDED,SHOULD。 -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AY,OPTIONAL。 -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
14、C2119 MUST NOT,SHALL NOT。 -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 SHOULD NOT,NOT RECOMMENDED。 -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 “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表3-1 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应用层 对获取信令监测系统所提供数据的信令应用系统的统称 全量信令数据 全量信令数据包含了被采集信令链路的全部信令内容 业务信令数据 业务信令数据是根据应用的需要对原始信令数据进行了解析、处理,从中提取出对业务应用所需的信令事件数据,例如:呼叫事件、位置更新事件、
15、漫游事件等 MR数据 基于MR信令解码合成的MR信息和相关的Abis关键信息(如MR发生的LAC、CI、IMSI等)的详细记录数据。 CDT/TDR信令数据 CDR/TDR信令数据是根据应用层需要对原始信令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关联后提取出的呼叫详细记录和事务详细记录 指标数据 指标数据是根据信令监测系统生成的CDR/TDR或者信令消息统计生成的各类KPI指标数据,例如:接通率、位置更新成功率等 CDR Call Detail Record,呼叫详细记录 DDU Data Dispatch Unit,数据分发单元 DXC Digital Cross Connect,数字交
16、叉设备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IP Internet Protocol,IP协议 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 OMC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系统管理单元 SCG Signal Collection Gateway,信令采集网关 SDTP Shar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共享数据传输协议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7、TAP Test Access Point,测试接入端口 TDR Transaction Detail Record,事务详细记录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信令共享平台的组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4-1 信令采集共享系统结构图 信令应用平台是信令采集共享系统的三层架构中的第三层。应用平台从共享层订阅接收经过协议分析、事件合成与关联后的CDR/TDR数据一级对应的原始信令数据,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功能要求,完成各种应用分析。 应用功能概述 A+Abis系统掌握了网络运行、用户行为的最细颗粒度的数据,除了可以实时反映网络的运行状况、潜在问题,还可以定位到用户的每一次呼叫行为。因此,可
18、以精确的描绘网络的运行状况,并且真正意义上把握到端对端的用户感知。 系统功能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1、实时监控:密切监控全网的业务量走势、KPI指标走势、影响用户感知的异常事件发生情况走势;同时,能够实时密切关注运行状况欠佳的问题网元、发生了恶劣感知的VIP用户,并作出告警提示。 2、网络评估:提供全网监控,网元、终端、用户级的恶劣感知问题统计,网元、终端、用户KPI性能评估,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全网质量评估功能。 3、呼叫回放:可查询网内所有用户、各项业务的呼叫记录,关联A接口信令和MR通话数据实现全量信息的呼叫回放分析,支持全网自动DT和CQT测试模拟。 4、网优分析:结合GIS地
19、理分析应用界面,将MR数据进行地理化定位,以各种专题的形式展现,提供综合的网优分析应用功能,为一线网优工程师的优化分析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系统通过以上四大功能,以网元维度、用户维度、终端维度三个视角,实现对全网运行状况的监控与评估,实现端对端的用户感知分析。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全网的运行质量状况,辅助决策支撑;一线网络优化维护人员可以精确的定位问题,并以此得出优化解决方案,指导其实际优化维护工作。 A+Abis应用功能实时记录网络详细流程和事件、支持用户级细粒度数据精细分析、支持全程全网端到端分析、具备事后重现能力;可支持网络监控人员、网络数据分析人员、网络故障处理人员、网络投诉处理人
20、员、网络优化人员的各项工作。 A+Abis应用功能是增强网优平台在发现问题和定位原因方面的重要工具手段,除完成自身承担的分析功能外,还应向网优综合应用平台的智能分析优化功能提供分析数据,数据接口可通过数据库共享或文件发送的方式实现。 应用功能要求 应用功能要求分为“网络投诉分析”、“网络指标和MR指标分析”、“专题分析”、“网络透视分析”四大部分,各部分与系统功能的结合方式为: l 网络投诉分析:结合“实时监控”、“呼叫回放”,提供用户和网元的性能的实时跟踪、告警,以及历史CDR查询,并支持用户呼叫过程的原始信令回放、无线链路和质量回放和MR定位的轨迹跟踪。 l 网络指标和MR指
21、标分析:结合“网络评估”“实时监控”功能,开展基于Abis信令和MR的网络指标和告警,真实、细粒度反映网络、用户、终端级感知问题。 l 专题分析:结合“网优分析”、“呼叫回放”,利用A+Abis信令数据和MR数据,解决网络各类专题应用,精确定位用户级异常,解决网络疑难杂症。 l 网络透视分析:结合“网络评估”、“网优分析”,进行基于MR数据的精细粒度的网络覆盖、质量、干扰分析,利用MR定位的GIS呈现,进行全方位的透视网络应用。 应用功能原则分类说明: l 必选功能: 应用平台必须开发的功能,测试规范中的必测项。主要包括用户感知、投诉处理、监控保障等专题或模块。 l 可选功能:省
22、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开发的专题。主要包括基于原始数据源或者信令分析的网优专题、涉及外部接口协调的用户感知专题。 l 暂不开发功能:网优平台通过获取A+Abis系统的MR数据后,应具备此类功能,原则上不允许开发。主要包括网优平台已有功能,基于MR原始数据可进一步完善的网优专题。 具体功能的分类情况如下: 功能模块 功能菜单 应用功能分类原则 网络投诉分析和通信保障 信令查询 必选 投诉辅助支撑 VAP用户和小区投诉分析功能必选;投诉工单预判功能可选 网络性能实时监控 必选 网络性能实时告警 必选 KQI用户感知预警分析 可选 网络指标和MR指标分析
23、 网络KPI综合指标查询 必选 MR指标深度分析 可选 网络指标地图化呈现 可选 专题分析 LAC优化和规划分析 可选 新建站规划和评估分析 可选 载频隐性故障分析 可选 信道拥塞专题分析 可选 功控专题分析 可选 用户感知语音质量分析 必选 掉话分析 必选 道路场景应用分析 可选 窗边用户行为分析 可选 层间切换参数优化 可选 频率干扰分析 暂不开发 邻区优化 暂不开发 基础数据评估 暂不开发 室内分布系统评估 暂不开发 网络透视分析 网络覆盖分析 暂不开发 网络质量分析 暂不开发 话务分布分析 暂不开发 网
24、络结构调整专题 暂不开发 信令监测系统应用功能除须满足本章节的要求之外,还应同时满足《省级信令监测系统应用优化整治标准V4.0.1》的有关要求。 本章节所涉及的指标算法请参考附录A。 1.1 网络投诉分析和通信保障 1.1.1 CDR呼叫查询 功能概述:通过输入相关条件:空白,时间,用户的IMSI、电话号码、ci以及其他相关字段,能够快速查询到用户的业务行为记录,从而帮助优化工程师能够快速定位和分析问题。 功能描述: Ø 支持用户设定多种查询条件 n 网优工程师可以根据查询需要输入查询条件,条件包括:时间,IMSI,电话号码,起呼CI,挂机CI,业务类型,振铃时间,指派完
25、成时间,建立时间,应答时间,释放时间,切换指标字段,信号强度,质量等MR指标字段等。 n 支持条件的组合查询,并可以对查询条件进行保存、命名、导入查询模板。 n 查询的呼叫记录呈现各类重要指标和重要字段,并支持筛选需要的字段进行呈现,默认呈现为CDR全部字段和指标。 Ø 支持原始CDR的下钻分析,辅助网优工程师定位和分析问题 n 每一条CDR记录均可以查看信令流程图和信令详解码。并对异常的信令点进行突出标注以及关键信息的提取,如LAC,CI、BSSMAP原因等。 n 支持每一条呼叫记录的业务原始信令回放和用户业务轨迹地理化呈现,能够回溯呼叫记录的现场真实情况,呈现信息包括: 1、
26、用户在查询时间内的事件列表,并可匹配到相关的信令。 2、 显示用户占用小区的基础信息,占用载频,信道信息,邻区信息:小区名,频点,BSIC码以及电平强度信息。 3、 图表化呈现整个通话中的电平,质量,TA,功控以及邻区电平强度的信息,同时针对整个通话给用户所在的网络环境输出智能评估和判断。 4、在GIS地图上,通过MR全量定位,回放用户通话时所处的位置或者路线轨迹。 n 对于短信内容、DTMF信令要求掩码处理或禁止信令查询。 n 支持原始信令的导出。 Ø 支持连续时间和离线时间选择 Ø 支持单独对全网异常事件查询,能够查询出异常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n A口:掉话、未接通、局间切
27、换失败、主叫接入时延过长、被叫接入时延过长; n ABIS口:掉话、未接通、切换失败、上下行弱覆盖、上下行干扰、上下行质差。 Ø 提供对于查询结果的二次查询和统计功能,可对查询结果进行Group、Avg、Sum、Count等再次统计。 1.1.2 用户实时跟踪 功能概述:通过输入用户的IMSI和电话号码进行实时跟踪,可以实时查看到该用户的行为,以及所处的网络环境概况,帮助工程师能够对VIP用户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功能描述: Ø 支持工程师对特定的VIP用户进行跟踪预警。 n 用户对需要跟踪的用户(多个)进行自定义设置 n 跟踪的用户信令进行实时刷新,及时提供给工程师最新的动态
28、消息 n 呼叫记录实时呈现用户业务过程多个关键状态点的指标和重要字段,并支持筛选需要的字段进行呈现。 Ø 支持工程师对VIP用户的行为以及异常网络事件进行问题定位和分析 n 每一条跟踪记录均可以实时查看信令流程图和信令详解码,并对异常的信令点进行突出标注以及关键信息的提取,如LAC,CI、BSSMAP原因等。 n 支持每一条呼叫记录的业务原始信令回放和用户业务轨迹地理化呈现,能够回溯呼叫记录的现场真实情况,呈现信息参考CDR呼叫查询相关要求。 n 对于短信内容、DTMF信令要求掩码处理或禁止信令查询。 n 支持原始信令的导出。 1.1.3 历史信令查询 功能概述:根据系统对信令
29、文件的导出,可以对保存好特定格式的信令再次进行导入,进行详细信令流程和解码分析。 功能描述: Ø 用户可以导入从系统导出保存好的原始信令文件,进行历史信令的查看和分析 Ø 对具体的信令信息提供查找的功能 Ø 针对异常事件信令能够进行标注和颜色渲染;能够对相关协议栈进行详细呈现。 1.1.4 投诉辅助支撑 功能概述:通过对网络用户实时数据挖掘,通过恶劣感知系统的统计,找出网络中VAP用户和小区,并主动通过功能呈现出来,还能实时统计出VIP用户组和小区组中的投诉倾向性情况。通过对投诉工单的预判,提高工单处理的效率。 对象维度:网元:小区、小区组 用户:IMSI、
30、用户组 时间维度:小时、天 功能描述: Ø VAP用户和投诉小区分析 n 用户可以选择时间,网元/用户,网元/用户维度等信息,提供查询分析的灵活性; n 通过信令根据相关算法定义“潜在投诉用户”,主要指标需要包括但不限于:掉话、未接通、切换失败、弱覆盖、质差; n 对潜在投诉的用户的网络指标和业务感知综合分析,输出潜在投诉用户优先级,按降序排列,建议优先处理;能够自动识别出潜在投诉用户异常事件发生的小区。 n 通过潜在投诉用户的小区分布对潜在投诉小区进行优先级处理,统计这些小区的各项指标,按降序排列,建议优先处理;能够自动识别出倾向投诉小区异常事件发生的具体用户,以及给是否为VI
31、P用户。 n 可以统计处一周上榜的用户的情况,找出历史感知差的用户。 Ø 投诉工单预判 n 实时从工单系统同步与网络质量相关的投诉工单,工单的数据需求如下: 字段 字段说明 工单号 工单号 业务类别 1、 语音业务(必选功能) 2、 短信 3、 数据 4、 其他 其它描述 属于一般工单 受理人 工单受理人 客户建单时间 用户投诉10086时间 受理手机号码 投诉用户手机号码 投诉内容 投诉现象 n 可对同步过来的工单进行MSISDN和自定义时间段的查询; n 对从工单系统同步过来的工单进行预判,提供工单处理人的工单派发方向,并提供优化人员进行
32、下一步的分析 n 可通过工单预判关联到“潜在投诉用户”分析界面,支持下钻到信令流程图和回放界面进行分析; n 从用户和小区统计可以直接到CDR信令,进行信令的分析 n 可基于小区/用户关联到MR回放模块进行分析。 n 系统支持初步定位投诉工单投诉的原因,供网优人员反馈至相关部门进行后续投诉处理。 1.1.5 网络性能实时监控 功能概述:对网元和用户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呈现,并能看到各项指标的趋势。 维度:网元:MSC /BSC /小区组 /小区; 用户:用户组/用户 时间粒度:刷新粒度:5分钟/60分钟 功能描述: Ø 通过列表,图形等形式实时呈现网络指标的变
33、化情况 n 用户可以灵活选择需要监控的对象(网元/用户),网元具有模糊查询功能 n 支持的指标参见6.2节要求的网络KPI和MR指标。 n 用户可以自定义指标,和个性化定制指标模板。 n 曲线图或者柱状图呈现指标的变化趋势。 Ø 可以对各类指标进行进一步的问题定位和分析 n BSC/小区组/用户组可以进行下一级的下钻,进行各个小区/用户具体指标的分析 n 可以关联历史指标进行分析 n 通过小区/用户级的异常事件指标可以下钻到异常事件信令,进而对信令进行回溯和分析。 1.1.6 网络性能实时告警 功能概述:对网元和用户的指标进行实时告警,并通过高亮进行显示。 维度:网元:B
34、SC /小区组 /小区; 用户:用户组/用户 时间粒度:刷新粒度:5分钟/60分钟 功能描述: Ø 支持用户设置告警 n 根据网元/用户的指标定制告警实例,告警实例包括:告警名称,告警粒度,告警类型,告警规则,刷新粒度,告警等级 n 系统根据定制的告警在监控范围内进行检测,生成告警信息并实时刷新 n 告警通过高亮的方式通知网络监控维护人员 Ø 告警信息的分析 n 可关联到告警对象(网元/用户)的历史指标进行分析 n 可以关联到历史告警模块进行分析 n 对于BSC,小区组,用户组可以下钻到下一级别的粒度进行具体小区/用户的指标情况 Ø 对于小区/用户级别的告
35、警可以根据异常网络指标的告警下钻到CDR信令,可对信令进行回溯和分析支持用户灵活查询历史告警信息 n 用户可以灵活选择查看告警的网元,时间范围,时间粒度以及告警类型 n 历史告警中包括网元标志,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告警刷新粒度,告警次数 Ø 历史告警信息分析 n 可对告警趋势进行查看 n 可带上网元/用户,关联到历史KPI指标模块进行分析 n 可带网元/用户到MR深度分析模块进行MR指标的深度分析 n 对于小区/用户级别的告警,可下钻到原始信令,进行信令的回放和分析 1.1.7 KQI用户感知预警分析 功能概述:通过用户感知的小区级/用户级KQI指标的告警来及时呈现网络的
36、问题小区和问题用户,同时可以作为用户感知考核的考虑信息。 网元维度:BSC/小区组/小区 用户维度:IMSI 时间粒度:网元:5分钟/1小时;用户:30分钟/60分钟 指标维度:无线网络覆盖率,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端到端语音接入时长,端到端语音业务掉话率,端到端语音质量。指标算法参考附录A,建议指标算法如下: Ø 无线覆盖率:BSC从Abis接口接收的移动台测量报告中RXLEV_DL值大于弱覆盖门限值的MR数/MR总数; Ø 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alerting消息数+无Alerting消息情况下的Connect消息 )/原因值为MOC的CM Service Request
37、消息总数 Ø 端到端语音业务接续时长:Alerting消息(含无Alerting消息情况下的Connect消息)时间 -携带消息为CM Service Request 的SCCP_CR消息时间。 Ø 语音业务端到端掉话率: Connect或handover complete、hanover performed消息后采集的当前信道类型为TCH 的Clear request消息数/Connect消息数+handover complete+hanover performed消息数。 Ø 端到端语音质量等级:下行语音质量0-5等级的占比 功能描述: n 网元级KQI统计和预警:以5分钟为粒度
38、实时统计监控的KQI;若监控的KQI指标大于指定门限值,实时输出预警信息。 n 用户级KQI统计和预警:用户发生弱覆盖、弱质量、接入失败、接入时延长、掉话等异常时,统计异常前30分钟/60分钟的KQI指标。若监控的KQI指标大于指定门限值,实时输出预警信息。详细要求参见《GSM语音业务小区级/用户级KQI需求规范》。 n 对每一个指标设置一个告警门限,超过门限即进行告警,并对每一类告警进行告警次数的累加,对小区的总的告警次数进行累加。 n 点击相应指标的告警次数可以查看该告警的详细指标情况。 n 通过图形呈现不同网元/用户的指标对比情况以及同一网元/用户的指标趋势情况。 n 针对相应
39、的指标可以下钻的CDR信令,进行信令的回放和分析。 1.2 网络综合指标分析和MR指标分析 功能概述:网络优化工作需要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网络关键指标,以了解网络的性能,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异常问题。本节功能用于对网元、用户和终端的历史指标进行查询和分析,并提供报表提取的功能。能够实现用户对指标自定义模块查询,基于信令分析提供对接入性、掉话(保持类)、切换(移动性)、话务量、干扰、语音质量(质量类)、覆盖专题等KPI、KQI指标的统计分析,进行指定模板输出。 如无特别说明,网络指标和MR的指标的分析维度至少以下支持分析维度: 网元维度:POOL/MSC/BSC/LAC/CGI 用户维度:用
40、户组/用户 终端维度:品牌 /型号 时间粒度:月、日、小时、分钟,可选择连续时间范围或是离散时间范围。 1.2.1 网络KPI综合指标查询 功能概述:网络优化工作需要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网络关键指标,以了解网络的性能,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异常问题,系统基于信令分析提供对各类网络KPI、KQI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各类报表,具体指标算法参考附录A。 功能描述: Ø 用户可以灵活设定指标查询的条件 n 用户可以指定需要查看指标的网元/用户/终端,网元/终端具有模糊查询功能,并可自定义时间,指标以及指标模板。 n 支持连续时间和离线时间选择查询。 Ø 支持对查询结果进行分析 n 通
41、过图形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各个维度的指标情况; n 可以通过图形进行指标纵向趋势的查看和不同网元/用户/终端对象之间的横向对比; n 对于BSC/小区组/用户组/品牌,可以进行下一级别的下钻; n 对于小区级别的统计,可带小区关联到性能透视模块,结合GIS地图进行分析; n 对于小区级别/用户级别的统计,可以下钻到CDR信令,并进行信令的查看和分析。 Ø 网络指标按接入性能指标、保持性能指标、移动性能指标和话务量指标等专题进行分类。其中指标集合包括但不限于6.2.1.1~6.2.1.4节定义,具体指标算法参考附录A。 1.2.1.1 网络接入类指标 通过上述的多维分析呈现方式,分析出
42、网络中的网络接通率相关的性能指标,让网络优化人员了解各小区的网络接通率,以多维分析方式提供对相关指标的分析和呈现,并提供会话钻取功能,回溯相关会话,并提供详细的会话消息分析功能进行针对性优化,主要与网络接通率相关的指标包括: l 无线接通率 l SD拥塞次数 l SD拥塞率 l TCH拥塞次数 l TCH拥塞率 l GSM语音业务端到端接通率 l GSM语音业务端到端接续时长 l 寻呼成功率 l 寻呼请求次数 l 寻呼成功次数 l 一次寻呼成功次数 l 二次寻呼成功次数 l 多次寻呼成功次数 1.2.1.2 网络保持类指标 掉话问题是网优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
43、排除各种掉话问题,能有效提升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感知满意度,系统提供对网络掉话性能指标的分析,能查找出掉话问题严重的小区,并提供信令回溯,从信令分析的角度帮助发现和分析产生掉话的主要原因,主要的掉话相关指标包括: l 掉话率 l SD掉话次数 l SD掉话率 l TCH掉话次数 l TCH掉话次率应答前掉话次数 l 应答后电话次数 l 切换掉话次数 1.2.1.3 移动管理类指标 网络切换成功率是网络优化重点关注指标之一,异常的切换成功率对网络性能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分析切换次数过高小区,可以发现存在乒乓切换的区域,与切换相关的指标包括(以下切换类指标均统计维度均包括跨MSC/B
44、SC间/BSC内/小区内): l 切换尝试次数 l 切换成功次数 l 切换失败次数 l 切换成功率 l 切入请求次数 l 切入成功次数 l 切入长功率 l 切出请求次数 l 切出成功次数 l 切出成功率 1.2.1.4 话务量指标 对网络的话务情况进行评估,支持多纬度以及自由设定话务时段查询各种类型话务指标,并以报表形式呈现;支持以图表方式呈现话务趋势以及话务的分布情况;支持下转到载频级别进行分析,对于异常事件下钻到CDR信令对具体时间进行回溯与分析话。 根据用户选定的时间范围和区域范围,系统支持将网络上的半速率比例以栅格化的方式呈现在,直观呈现网络上半速率情况:
45、 l TCH话务量 l TCH话务量(全速率/半速率) l 半速率话务占比 l 每线话务量 l 信令负荷 1.2.2 MR指标多维分析 MR是用于记录特定时间和范围内的BSC所接收的所有无线通话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包括上行和下行,利用MR测量报告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和检查是网络优化中的常用手段;通过分析测量报告中的TA过大情况,可排除覆盖过度的小区;通过MR的上下行信号及路径损耗相差发现小区的上行功率不平衡,当小区的上下行信号相差较大,检查其功率及功控设置是否合理,天线是否有遮挡,CDU、TRU是否有发现障碍,功率等等相关的部件;同时还可以MRR的上下行信号及上下行质量来调整HCS参数、
46、MSRXMIN、ACCMIN、BSC的属性等。 功能概述:通过表格和图形呈现MR的分布情况,以及MR个数累计情况,以及各个区间段的MR分布情况对MR指标进行多维分析和呈现,能让用户从不同纬度了解网络中各类MR指标的情况。 对象维度: 网元:POOL\MSC\BSC\LAC\CGI\TEI\TS 用户:用户、用户组 时间维度:月、周、天、小时、分 ,可选择连续时间范围或是离散时间范围。 MR指标维度包括但不限于: Ø MR数量 Ø 话务量 Ø 上行平均电平 Ø 下行平均电平 Ø 上行质量平均值 Ø 下行质量平均值 Ø TA均值 Ø 基站发射功率均值 Ø 手机发射功率
47、均值 Ø 上行质差比率 Ø 下行质差比率 Ø 上行弱信号比率 Ø 下行弱信号比率 Ø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比例 功能描述: n 用户可灵活设置查询条件,可选择网元/用户范围,时间维度,时间粒度对MR指标展开分析、查询及数据定制导出功能并且支持MR指标下钻。 n 可同时选择多个MR指标,并能对每个MR指标设置阀值。 序号 指标名称 阀值判断 1 MR数量 判断指标:MR数量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2 话务量 判断指标:话务量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3 上行质量平均值 判断指标:上行质量平均值 不设阀值:全部
48、设置阀值:<,=,> 4 下行质量平均值 判断指标:下行质量平均值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5 上行质差比率 判断指标:上行质量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6 下行质差比率 判断指标:下行质量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7 上行平均电平 判断指标:上行平均电平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8 下行平均电平 判断指标:下行平均电平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9 上行弱信号比率 判断指标:上行弱信号比率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10 下行弱信号比率 判断指标:
49、下行弱信号比率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11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比例 判断指标:上下行链路不平衡比例 不设阀值:全部 设置阀值:<,=,> n MR多维查询结果列表中显示统计该指标在当前时间条件及区域条件下各个值的分布具体情况。 1.2.3 MR指标组合分析 功能描述: 针对多维查询结果中,对各种基础MR指标组合分析,选择2个或3个同区域维度的MR指标,以表格+二维图形或三维图形方式呈现指标的组合分布情况。 n 选择组合指标记录,选择同一区域维度的2个或3个MR指标,并将选择的指标查询出来,通过详细的统计记录的表格和图形进行呈现。 n 系统需要支持但不限于
50、 ü 一维指标:信号强度、语音质量、TA、发射功率等; ü 二维指标:信号强度和语音质量、信号强度和TA、信号强度和发射功率、语音质量和TA; ü 三维指标:信号强度和语音质量和功控等级。 n 根据用户选择的指标数量,自动选择二维或三维组合图呈现各MR指标分布情况。并根据MR数量自动生成不同的显示。 1.2.4 MR指标TOPN分析和对比分析 功能描述: 根据用户设定的分析时间和网元范围,可对MR报告中各项基础指标进行排序自动筛选出按照任意性能指标排序的N个小区,并且支持以表格+图形方式呈现指标的排序情况。 呈现方式: n 支持TopN 指标分析,支持对N值的设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