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2.54MB ,
资源ID:86905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8690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pdf

1、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耿殿栋1,亓宪寅1,2,付鹏1,王胜伟1,柯婷1(1.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摘要:页岩油气钻探过程中,钻井液长期的侵蚀弱化促使泥页岩微裂缝延伸扩张,导致岩体强度降低,并严重威胁井壁稳定。为了探究泥页岩在不同钻井液浸泡环境下的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首先运用 X 射线衍射法和环境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泥页岩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然后开展了不同浸泡体系、不同浸泡时间下泥页岩的单轴压缩试验,并研究了在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

2、学参数的变化机理;最终基于应变等效原理和 Weibull 统计分布理论,建立了岩石在钻井液浸泡和单轴加载作用下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泥页岩层主体黏土矿物含量高,脆性矿物丰富,微裂缝分布密集;泥页岩的弹性模量随浸泡环境的不同及浸泡时间的增加而改变,与油基钻井液浸泡条件下的岩样相比,水基钻井液浸泡对其强度、弹性模量的削弱作用更加明显;通过拟合不同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的力学参数变化趋势,分别得出了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浸泡后岩样的弹性模量关于浸泡时间的预测模型;针对钻井液弱化作用下的泥页岩,引入了考虑孔隙压缩阶段影响的单轴加载岩石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表征了在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耦合作用下

3、岩样的损伤演化规律,揭示了泥页岩在不同钻井液浸泡下的弱化损伤机理。关键词:钻井液;泥页岩;力学特性;损伤演化;本构模型中图分类号:TD1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2336(2023)10010910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mud shale underdifferent drilling fluids immersionGENGDiandong1,QIXianyin1,2,FUPeng1,WANGShengwei1,KETing1(1.Research Center of Geomechanics

4、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1,China)Abstract:Intheprocessofshaleoilandgasdrilling,thelong-termerosionandweakeningof

5、drillingfluidspromotestheextensionandexpansionofmicro-fracturesonmudshale,whichleadstothereductionofrockmassstrengthandseriouslythreatensthestabilityofbore-holewall.Inordertoexplorethemechanicalpropertiesanddamageevolutionrulesofmud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Firstly,themineralcomposi

6、tionandstructureofshalewereanalyzedbyX-raydiffractionandenvironmental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Then,uniaxialcompressiontestswerecarriedoutunderdifferentimmersionsystemsanddifferentimmersiontimes,andthevari-ationmechanismofmechanicalparameterssuchaspeakstrength,elasticmodulusandPoissonsratioofshale

7、undertheweakeningofdrillingfluidswerestudied.Finally,basedonthestrainequivalenceprincipleandWeibullstatisticaldistributiontheory,thedamagecon-stitutivemodelofrockunderdrillingfluidsimmersionanduniaxialloadingwasestablish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mainbodyofmudshalehashighcontentofclayminerals,abundan

8、tbrittlemineralsanddensedistributionofmicro-fractures.theelasticmodulusofshalevariedwiththeimmersionenvironmentandtheincreaseofimmersiontime.Comparedwiththerocksamplesimmersedinoil-baseddrillingfluid,theweakeningeffectofwater-baseddrillingfluidsoakingonitsstrengthandelasticmodulusismoreobvious;byfit

9、tingthechangetrendofthemechanicalparametersofshaleundertheweakeningeffectofdifferentdrillingfluids,thepredictionmodelofelastic收稿日期:20220915责任编辑:黄小雨DOI:10.13199/ki.cst.2022-1491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CFB367)作者简介:耿殿栋(1998),男,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E-mail:通讯作者:亓宪寅(1986),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E-mail:第51卷第10期煤炭科学技术V

10、ol.51No.102023年10月CoalScienceandTechnologyOct.2023耿殿栋,亓宪寅,付鹏,等.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J.煤炭科学技术,2023,51(10):109118.GENGDiandong,QIXianyin,FUPeng,et al.Mechanicalpropertiesanddamageconstitutivemodelofmud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J.CoalScienceandTechnology,2023,51(10):109118.109modulusof

11、rocksamplessoakedinwater-baseddrillingfluidandoil-baseddrillingfluidwithrespecttosoakingtimewasproposed;Forthemudshaleundertheweakeningofdrillingfluid,auniaxialloadingrockdamageconstitutivemodelconsideringtheeffectofporecompres-sionstageisintroduced.Theevolutionrulesrevealedtheweakeningdamagemechani

12、smof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Key words:drillingfluids;mudshale;mechanicalproperties;damageevolution;constitutivemodel0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非常规油气开采规模和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在油气藏开发领域中基础理论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泥页岩作为非常规油气的重要储层,其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泥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有结构复杂、微裂缝发育等特点2-3。在油气钻探过程中,钻井液的侵入会对泥页岩造成一定的弱化作用,促使微裂缝沿地层继续延伸和扩张

13、,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降低岩体强度,影响泥页岩井壁的稳定性,甚至出现井眼坍塌裂解或漏失等钻井事故,给油气工业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4-5。关于钻井液对岩石的弱化影响,有学者6-9针对水基钻井液进行了分析研究:如刘向君等6研究了水基钻井液对泥页岩的弱化效应,分析了水化对地层井周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DOKHANI 等7指出弱面的存在是导致页岩井壁失稳的关键因素,黏土矿物与水基钻井液的作用影响页岩井壁的早期稳定性;卢运虎等8通过对水基钻井液浸泡下深部泥岩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得出钻井液滤液的渗入会影响岩石裂缝的缝尖应力强度因子及临界断裂韧性,从而弱化岩石强度;闫传梁等9采用三轴试验和直剪试验分别研究了钻井液

14、对页岩基质和层理面强度的影响,得出水基钻井液主要影响层理面强度。也有部分学者10-12针对油基钻井液进行了深入研究:ZHEN等10从化学侵蚀及力学损伤的角度分析了油基钻井液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康毅力等11开展了油基钻井完井液与页岩强度的力学试验,利用脆性指数模型表征了页岩的脆性变化机制,指出油基钻井液对页岩的脆性影响更大。梁大川等12通过研究油基钻井液和泥页岩间的传递和相互作用及其对井眼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水力压差和化学势差是泥页岩弱化的主要因素。以上分析表明,国内外针对钻井液对岩石弱化机理的研究多是在单一浸泡体系下进行的;目前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石力学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还较为欠缺,适用于不同钻

15、井液浸泡环境下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还有待总结。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南堡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浸泡体系,浸泡时长等条件,对泥页岩进行室内力学试验,研究不同钻井液弱化作用对泥页岩抗压强度及其相应参数的影响,分析得出泥页岩在钻井液浸泡情况下的力学特性;基于试验力学参数提出了在不同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的弹性模量随浸泡时间演化的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得出了泥页岩在钻井液弱化作用下的损伤本构模型,此模型对石油钻井与开采过程中钻井液的设计及井壁稳定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泥页岩组分及微观结构分析1.1XRD 组分结构分析试验所用岩心取自南堡 L 号构造的东二街组,取样位置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

16、南堡凹陷。采用 X 射线衍射法对不同层位试样进行 X-RayDif-fraction(XRD)矿物组分分析测试,结果如图 1 所示。由图 1a 可知,该段泥页岩所含矿物组分以黏土、石英为主,同时不同程度发育有长石、白云石、方解石605040403020100相对含量/%60200相对含量/%黏土总量正长石石英斜长石方解石伊利石伊/蒙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白云石菱铁矿黄铁矿L-井 1L-井 2L-井 3L-井 4L-井 5L-井 1L-井 2L-井 3L-井 4L-井 5(a)全岩矿物组分(b)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矿物组分矿物组分图1XRD 全岩矿物组分Fig.1XRDanalysisofwholero

17、ckmineralcomposition2023年第10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110等。其中作为该段主要的脆性矿物,石英相对含量为 27.27%41.40%,平均值为 33.79%,脆性矿物会使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更易形成天然裂隙和诱导裂隙,是影响泥页岩孔隙、微裂缝发育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该段泥页岩中黏土相对含量为37.64%52.03%,平均值为 44.41%,黏土矿物遇水易水化膨胀,是岩石劣化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易诱发井壁失稳。由于不同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性不同,因此需针对黏土矿物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如图 1b所示。结果表明岩样中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并混有一定伊/蒙夹层,其中伊利石相

18、对含量为 40.32%64.77%,平均值为 56.83%。在浸泡条件下,钻井液中的水分子会与伊利石结合,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使其表面水化,导致泥页岩中的孔隙、裂缝膨胀延伸,进而诱发井壁失稳。因此,对该地层进行钻井液设计及井壁性能优化时,需要考虑钻井液对井壁岩石的弱化作用。1.2微观结构分析除组分结构外,泥页岩中微裂缝的发育程度、开度大小同样会诱发水力劈裂作用,加剧地层岩石破碎,进而影响到泥页岩井壁的稳定性13。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可有效观察研究泥页岩内部黏土矿物的定向排列、胶结结构及微裂缝分布等微观结构。经扫描电镜分析 L 号构造东二街组泥页岩黏土矿物的微观结构、赋存形态及孔喉发育特征,结果

19、如图 2 所示。(a)层片状结构(b)片状黏土矿物(c)微裂缝(d)微孔洞100 m20 m40 m10 m图2L-55 井泥页岩扫描电镜图Fig.2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imageofmudshaleinWellL-55由图 2 可知:该段泥页岩层理和微裂隙发育,泥页岩易沿微裂缝、层理面发生破坏;尤其是在微裂隙发育程度高、构造应力集中的部位,更为钻井液的侵入提供了通道条件,在外界作用下极易发生泥页岩的破裂和剥落,导致井壁失稳破坏。同时,分析微观结构可知该段泥页岩结构较为致密,渗透率较低,这使得钻井液经微裂缝侵入地层的过程相对缓慢,泥页岩不会快速软化膨胀。因此有必

20、要就钻井液浸泡条件下,浸泡时间对泥页岩结构及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2不同钻井液浸泡作用下泥页岩的力学特性试验2.1岩样制备及试验方案由泥页岩组分结构分析可知,该岩层主体黏土含量较高,具有水敏性;脆性矿物丰富,微裂缝分布密集。因此,针对该段泥页岩的理化特性,取芯的钻头采用液氮冷却,成功取心后将其两端切片,在液氮条件下将岩芯柱断面打磨平整。在试样制备时,为了降低各向异性对岩样轴向变形的影响,结合原岩层实际应力情况,需沿层理面钻取50mm100mm 的标准圆柱试样14,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0.5mm,直径误差不超过0.3mm,岩样制备流程如图 3a 所示。试验前先将制备的标准岩样进行

21、烘干处理,避免岩样本身的含水率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依据外观、尺寸、密度等条件把岩样分为 6 组,每组 8 个。将 6 组岩样分别置于水基钻井液(SH-1,2,3 组)和油基钻井液(UH-1,2,3 组)环境中浸泡,对每组的 8 个岩样分别进行 8 种时间梯度(0、2、4、8、12、16、20、24d)的浸泡处理,并及时在单轴应力测试系统设备(图 3b)下通过位移控制加载模式进行试验,通过分析深层泥页岩的力学特性及水化特征,探究不同钻井液对泥页岩水化作用的影响。2.2不同钻井液浸泡作用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分析观察在不同浸泡体系、不同浸泡时间下的岩样外观特征(图 4)并进一步分析得:在试验浸泡初期,油

22、基钻井液中浸泡的岩样在宏观上无明显变化;浸泡至第 12 天,部分岩样表面开始出现少量裂纹,并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岩样表面的裂纹略有扩张。而水基钻井液中浸泡的岩样在浸泡初期就表现出轻微的膨胀软化现象,岩样质量略有增加,表面的细小裂耿殿栋等: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2023年第10期111纹不断发育分叉、扩张;浸泡至 24d 后,表面岩层剥落严重,但依旧保留有一定强度。井壁地应力层理方向取心位置部分试样钻井井壁受力情况(a)岩样制备示意加载系统电源伺服控制柜计算机控制系统(b)单轴压缩试验设备图3岩样制备及单轴压缩试验设备Fig.3Rocksamplepreparationand

23、uniaxialcompressionexperimentalequipmentSH-1干燥岩样浸泡 24 d浸泡 12 dUH-1油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图4不同浸泡条件下的岩样对比Fig.4Comparisonofsamples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对不同浸泡体系下的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其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5 所示。在加载初期应力应变曲线斜率较小,岩样所受轴向应力随应变增长缓慢,曲线由孔隙压缩阶段逐渐过渡到弹性变形阶段,之后曲线整体呈“弹塑型”,这说明泥页岩含有的孔隙、裂隙较多,岩样结构较为松散。在同一浸泡体系下,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岩样的应

24、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孔隙压缩段的延长,峰值强度降低,峰后强度跌落速度放缓等一系列延性特征,这说明泥页岩在钻井液弱化作用下其力学特性由脆性逐渐向延性演化15。在不同浸泡体系下,经水基钻井液浸泡后的岩样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孔隙压缩阶段、屈服阶段显著延长,这是由于在水化作用下岩样内部的孔隙、裂隙、微裂纹在不断扩展,孔隙率增大,导致岩样致密程度降低,脆性减弱,延性增强,因此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塑性特征。而经油基钻井液浸泡的岩样其应力应变曲线走势更偏向于未浸泡岩样,其孔隙压缩段更短,曲线峰后跌落趋势更快。50403020100应力/MPa0.050.100.150.200.250.300.35应

25、变/102t=0t=2 dt=4 dt=8 dt=16 dt=24 d(a)水基钻井液浸泡0.050.100.150.200.250.300.35应变/102(b)油基钻井液浸泡t=0t=2 dt=4 dt=8 dt=16 dt=24 d50403020100应力/MPa图5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的应力应变曲线Fig.5Stress-straincurvesofshalesoaked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通过泥页岩的单轴压缩试验可以得到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一系列力学参数,各组数据如图 6图 8 所示。在浸泡条件下,岩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

26、模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在水基钻井液中浸泡的岩样下降速率更快,在 24d 内其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分别降低了 41.45%和 56.51%;而经油基钻井液浸泡的岩样下降幅度一开始较为平缓,15d 后下降幅度逐渐变快,在 24d 内其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分别降低了 28.29%和 45.91%。岩样的泊松比随浸泡时间的延长略有增长,但在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样的泊松比区别并不明显。2023年第10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11250403020峰值强度/MPaSH-1(水基钻井液)SH-2(水基钻井液)SH-3(水基钻井液)UH-1(油基钻井液)UH-2(油基钻井液)UH-3(油基钻井液)0510152025浸

27、泡时间/d图6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的峰值强度变化规律Fig.6Ruleofpeakstrengthofmud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SH-1(水基钻井液)SH-2(水基钻井液)SH-3(水基钻井液)UH-1(油基钻井液)UH-2(油基钻井液)UH-3(油基钻井液)3025200弹性模量/GPa0510152025浸水时长/d图7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的弹性模量变化规律Fig.7Ruleofelasticmodulusofmud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0.400.350.30

28、0.250.20泊松比0510152025浸泡时间/dSH-1(水基钻井液)SH-2(水基钻井液)SH-3(水基钻井液)UH-1(油基钻井液)UH-2(油基钻井液)UH-3(油基钻井液)图8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的泊松比变化规律Fig.8RuleofPoissonsratioofmud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样力学参数的差异表明,经油基钻井液浸泡后的泥页岩强度损失更小。这是由于水基钻井液含水率高,水化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岩样强度,使得力学参数整体呈现快速下降趋势16。而油基钻井液密度大,且连续相为油相,对水化作用具有抑制

29、性,仅有小部分内相盐水中的自由水会向泥页岩内部迁移,造成少量黏土矿物的水化运移,轻微影响到岩样强度,因此油基钻井液可以有效降低水化作用对泥页岩层的影响。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水力压差、毛细管作用、化学渗透压等作用下,油基钻井液同样会沿泥页岩层理或微裂缝发育部位侵入岩样内部,造成孔隙压力的上升;同时油相的渗入作用会导致孔隙及微裂缝的开裂、扩展、分叉、再扩展,同样会对岩样内部结构造成破坏,最终表现为浸泡后期泥页岩力学参数的削弱17。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弹性模量、峰值强度等力学参数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相应的量化关系,这可为后续的数值模拟提供理论支持。2.3基于不同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的力

30、学参数预测模型关于岩石浸泡时间与力学参数关系的拟合,黄智刚等18采用线性函数得出了页岩弹性模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凌斯祥等19以指数型函数来拟合岩石模量与浸泡时间之间的关系。鉴于此,笔者基于图 7的各组数据,选用不同方程对岩样弹性模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总结,结果见表 1。表 1 不同拟合曲线方程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different fitting curve equations编号拟合方程参数R2拟合结果1Et=at+bab、0.8763拟合程度低,参数较多2Et=at2+bt+cabc、0.9937拟合程度高,参数多3Et=E0exp(ta)a0.9921拟

31、合程度高,参数少4Et=ablntab、0.9876拟合程度较高,参数较多由拟合方程分析得,表 1 中方程 3 与试验数据拟合度高,所含参数少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因此选用方程 3 对水基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的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图 9 所示。在水基钻井液浸泡下岩样弹性模量与浸泡时间关系的预测模型为Et=E0exp(ta)(1)式中:t 为浸泡时间,d;Et为浸泡 t 天时泥页岩的弹性模量,MPa;E0为未浸泡状态下泥页岩的弹性模量,MPa;a 为水基钻井液浸泡对岩样的弱化系数。由于泥页岩在不同钻井液浸泡下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20,因此在拟合油基钻井液浸泡下岩样弹性耿殿栋等:不同钻井

32、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2023年第10期113模量与浸泡时间关系曲线时,在式(1)的基础上结合油基钻井液浸泡下岩样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特征,得出类似的预测模型为Et=E02exp(tb)(2)式中:b 为油基钻井液浸泡对岩样的弱化系数。E0=27.09,a=47.40,b=102.20E=27.092exp(t/102.20)R2=0.985 7E=27.09exp(t/47.40)R2=0.992 1油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0510152025浸泡时间/d30252015弹性模量/GPa图9泥页岩弹性模量随浸泡时间的演化Fig.9Evolutionofelasticmodulusof

33、mudshalewithimmersiontime如图 10 所示,为进一步验证预测模型的合理性,采用了贾利春等21对不同钻井液浸泡的页岩单轴压缩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页岩的弹性模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在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样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与上文试验的分析结果一致。拟合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具备相当的合理性,可为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样的弹性模量演化预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45504035302520弹性模量/GPaE0=40.10,a=83.70,b=185.75油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E=40.12exp(t/185.75)R2=0.986 8E=40.1exp(t/83.70)R2

34、=0.989 201020354050浸泡时间/d图10JIA 试验弹性模量随浸泡时间的演化21Fig.10EvolutionofelasticmoduluswithimmersiontimeinJIAsexperiments213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的损伤本构模型3.1钻井液弱化作用下的泥页岩损伤本构关系当岩石受钻井液弱化作用影响时,由于水化等劣化因素的持续作用,岩石损伤会逐渐累积。而钻井液弱化损伤主要通过影响岩石内部结构来影响岩石力学参数22。因此,根据连续介质力学中提出的弹性模量法,钻井液弱化引起的损伤因子可定义为Dt=E0EtE0=1EtE0(3)式中:Dt为浸泡时间 t 天时的损伤

35、变量。基于等效应变原理,假设岩石内部损伤是各向同性的23,材料在单轴加载下的损伤本构方程基本形式为=E=E(1D)(4)式中:、D 分别为岩石不同状态下的应变变量和损伤变量;为岩石的有效应力,MPa;*、E*分别为未损伤岩石的应力和弹性模量,MPa。根据 ZHANG 等24对等效应变原理的推广研究,当岩石受到外力作用或环境变化时,任意取两种损伤状态,第一损伤状态的有效应力对第二损伤状态引起的应变等效于第二损伤状态的有效应力对第一损伤状态引起的应变。将岩石的初始损伤状态定义为第一损伤状态,钻井液弱化后的损伤状态定义为第二损伤状态,式(4)可以推广为t=E0(1Dt)t(5)式中:t、t分别为浸泡

36、时间 t 天时的应力和应变。同理,将钻井液弱化后的损伤状态定义为第一损伤状态,钻井液弱化后再经过单轴加载的损伤状态定义为第二损伤状态,则等效应变原理可进一步推广为=Et(1Dm)(6)式中:Dm为单轴加载所引起的损伤变量;、为同时考虑钻井液弱化作用和单轴加载作用的应力、应变。类比式(5)、式(6),依据等效应变原理对先经过钻井液浸泡,再进行单轴加载的岩样进行全过程推广,其本构关系为=E0(1Dw)(7)式中:Dw为同时考虑钻井液弱化作用和单轴加载的损伤变量。根据式(3)、式(6)和式(7)得,泥页岩在钻井液弱化作用和单轴加载的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变量 Dw可定义为Dw=Dm+DtDmDt(8)由式

37、(8)可知,岩石的整体损伤变量由钻井液弱化损伤和单轴加载的损伤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2023年第10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114组成。因此,损伤变量呈现典型的非线性特征25。此外,由于耦合项前存在负号,钻井液弱化与单轴加载的耦合作用实际上削弱了岩石的总损伤。3.2钻井液弱化作用下的泥页岩损伤演化模型公式(8)是在假设岩石内部损伤是各向同性的基础上推导得出的。但事实上,岩石作为一种非均质材料是各向异性的,其内部的微裂纹、孔隙等微观缺陷的产生都是随机分布的26。而不同缺陷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可能会有差异,这使得岩石强度的差异具有随机性,为了从细观尺度描述岩石的各向异性,采用 Weibull 统计分

38、布理论来描述随机分布27。因此,岩石微单元破坏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P()=mF(F)m1exp(F)m(9)式中:m、F 为分布函数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可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若将岩石单轴加载引起的损伤变量 Dm定义为失效微单元数 Nf与总微单元数 N 的比值,则可以得到Dm=NfN=NwF0mF(F)m1exp(F)mdxN=1exp(F)m(10)结合式(3)、式(8)和(10)最终得到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共同作用下泥页岩的总损伤变量为Dw=1EtE0exp(F)m(11)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将公式(11)代入式(7)表示泥页岩在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则有=Ete

39、xp(F)m(12)如图 5 所示,在试验得到的泥页岩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孔隙压缩阶段,尤其在长时间的钻井液浸泡下更加明显;在该阶段随着应变的增加曲线斜率也在增大,曲线呈下凹型。为更准确地模拟泥页岩的应力应变关系,需在模型中考虑孔隙压缩阶段。在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共同作用下,泥页岩整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分为孔隙压缩阶段前后两段进行描述,因此假设应力应变曲线中孔隙压缩阶段终点的应力、应变分别为 c、c,则:=Et1exp(F1)m1,(c)c+Et(c)exp(cF2)m2,(c)(13)tt式中:m1、F1分别为在孔隙压缩阶段,分布函数随钻井液浸泡时间 变化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m2、F2分别为

40、除孔隙压缩阶段外,分布函数随钻井液浸泡时间 变化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根据以往的研究,在单轴压缩试验的孔隙压缩阶段,岩样内部孔隙体积逐渐减小,原始微裂纹趋于闭合,导致该阶段微裂纹扩展不明显。此外,从统计损伤力学的角度认为岩石损伤是岩石内部微裂纹产生、扩展和合并的过程。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孔隙压缩阶段岩样没有损伤积累,在此阶段损伤变量可以视为常数。可得总伤害变量为Dw=1EtE0,(c)1EtE0exp(cF2)m2,(c)(14)式(14)即为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共同作用下泥页岩的损伤变量。但由于其中 m1、F1、m2、F2等参数还未确定,该结果还无法应用于泥页岩损伤的定量分析。已知在单轴压

41、缩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强度点处的斜率为 0,因此可以引入峰值强度来确定这些参数。假设峰值强度点的应力、应变分别为p、p,则代入式(13)得:dd?=p=Etexp(pcF2)m2Et(pc)exp(pcF2)m2m2F2(pcF2)m21=0(15)解得:m2=1lnEt(pc)/(pc)(16)F2=(pc)m1m22(17)在式(13)中两应力应变方程均通过孔隙压缩阶段终点(p,p),且斜率相同。将该点分别代入两方程,求导并联立可得:dd?=c=Etexp(cF1)m11cm1F1(cF1)m11=Etexp(ccF2)m2Et(cc)exp(ccF2)m2m2F2(ccF2)m21

42、=Et(18)耿殿栋等: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2023年第10期115由式(13)和式(18)解得:m1=111ccEt/ln(1ccEt)(19)F1=cln(1ccEt)1m1(20)t综上可知,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共同作用下泥页岩的损伤变量与钻井液经时间 浸泡后的弹性模量Et、孔隙压缩阶段终点的应力 c和应变 c、峰值强度点的应力 p和应变 p有关。3.3损伤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为验证式(14)中损伤模型的合理性,将模型通过程序嵌入到 MATLAB 软件中,拟合得出了不同浸泡时间下,岩样在两种钻井液中的损伤应变曲线,如图 11 所示。由图 11 可知由于浸泡环境及时间

43、的影响,岩样的初始损伤不同。泥页岩在钻井液中浸泡时间越长,岩样的初始损伤值越大。在相同浸泡时间内,水基钻井液中的岩样比油基钻井液中的岩样初始损伤积累的更快;同样浸泡 24d 后,油基钻井液中岩样的初始损伤为 0.265,而水基钻井液中的岩样初始损伤高达 0.392,比油基钻井液浸泡下的岩样高出了32.40%;充分说明水基钻井液对泥页岩结构的破坏作用更加明显。对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时,在孔隙压缩阶段泥页岩内部的微裂缝、孔隙逐渐减小至闭合,这一阶段内岩样损伤很小,假设其恒定为常数;随后在继续单轴加载过程中,岩样内原始微裂缝开始扩张,新的微裂缝开始分裂,岩样的损伤迅速积累和增长28;随着孔隙及微裂缝

44、的开裂、扩展、分叉、再扩展,直至宏观裂纹出现,岩样内部结构被破坏,当岩样破坏完全时,其损伤变量接近 1.0。表 2 为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样的试验数据及模型参数。结合式(13)、式(14)分析,在孔隙压缩阶段,即(c)时,形状参数 m1的范围在 1.1461.318之间,总体变化不大,因此在该段岩石的力学性质由参数 Et主导,又由式(1)、式(2)可知 Et是由钻井液的种类及浸泡时间 t 所决定的,因此在孔隙压缩阶段更多表征出的是不同钻井液、不同浸泡时间对泥页岩力学特性的弱化规律,即初始损伤的影响;在其余阶段,即(c)时,形状参数m2的变化范围在1.6848.097,变化幅度较大,因此该阶段所表

45、现出的力学特性受钻井液弱化及单轴加载作用的耦合影响,而损伤的累积大部分由单轴加载提供,且形状参数 m2越t=0t=8 dt=16 dt=24 d1.00.80.60.40.20损伤变量0.10.20.30.40.5应变/102(a)水基钻井液浸泡t=0t=8 dt=16 dt=24 d1.00.80.60.40.20损伤变量0.10.20.30.40.5应变/102(b)油基钻井液浸泡图11不同钻井液浸泡下泥页岩的应变损伤曲线Fig.11Strain-damagecurvesofmudshale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表 2 不同钻井液浸泡下岩

46、样的试验数据及模型参数Table 2 Experimental data and model parameters of rock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drilling fluids immersion浸泡体系浸泡时间/d试验数据模型参数c/MPac/102p/MPap/102m1F1m2F2无013.520.13042.730.2521.2870.002288.0970.00158水基814.660.15529.280.2531.3180.001522.3010.00141水基1613.090.16524.180.2591.3050.002761.9240.001

47、32水基248.610.18518.580.2761.1460.005851.6840.00124油基816.590.17538.030.2731.2740.003196.5770.00131油基1615.350.16529.360.2541.3180.002672.7550.00129油基2412.620.18023.110.2631.2520.003512.1980.001192023年第10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116大对应的应变损伤曲线越陡,损伤累积越快。图 12 为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损伤演化模型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由图可知本损伤本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在

48、不同浸泡时间下岩样单轴压缩试验曲线的特征,且还原精度高达 90%以上;同时本损伤模型还考虑了初始孔隙压缩阶段,使得模型曲线在孔隙压缩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加符合试验数据,大幅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虽然损伤模型的拟合曲线在部分浸泡时间段内其峰后破坏阶段的跌落幅度与试验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跌落趋势一致,说明所建立的损伤模型对峰后破坏阶段也可以进行较好的描述。所以,上文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较为全面的表征了泥页岩在钻井液弱化效应及单轴加载作用下岩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40603020100应力/MPa0.10.20.30.4应变/102403020100应力/MPa00.10.20.30.4应变/10

49、2(a)水基钻井液浸泡(b)油基钻井液浸泡实验数据(t=0 d)实验数据(t=8 d)实验数据(t=16 d)实验数据(t=24 d)模拟数据(t=0 d)模拟数据(t=8 d)模拟数据(t=16 d)模拟数据(t=24 d)图12不同钻井液浸泡下试验与模拟结果的应力应变曲线Fig.12Stress-straincurvesofexperimentalandsimulatedres-ultsunderdifferentdrillingfluidsimmersion4结论1)在不同钻井液的浸泡作用下,泥页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均被削弱。与油基钻井液相比水基钻井液对岩样强度的弱化作用更加

50、显著;经过 24d 浸泡后水基钻井液中岩样抗压强度降低了 56.51%,而油基钻井液中的岩样抗压强度降低了45.91%。在钻井液浸泡作用下岩样的力学特性由脆性向延性转化。2)通过拟合不同钻井液弱化作用下泥页岩的力学参数变化趋势,分别得出了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浸泡后岩样的弹性模量 Et关于浸泡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3)提出的钻井液弱化和单轴加载共同作用下泥页岩的损伤变量演化模型,通过不同钻井液浸泡下的弹性模量 Et反映了不同钻井液对于泥页岩的损伤程度,同时结合 Weibull 统计分布理论推导的泥页岩损伤本构模型较好的还原了钻井液浸泡后单轴加载条件下的泥页岩全应力应变变化曲线。由损伤曲线可知,油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