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上)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 单元 课题 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 一 人生感悟 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短文两篇 蝉 贝壳 4.紫藤萝瀑布 5.童趣 这就是我 1. 积累每篇课文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 2. 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地将篇名,作者与出处一一对应。 3. 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前面大部分篇幅写景,后面联系到人,揭示出关于人生,生命的一些启示,获得人生的启迪。 4. 认识象征的表现手法,了解象征与比喻的
2、区别及其作用。 5. 了解叙事散文中的做铺垫,埋伏笔,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6. 了解文言虚词“之”“而”“其”的作用,能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其用法及释义。 7. 认识四种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掌握四种句式的特点及判断的标准。 8.学习解释文言词语的两种方法:加字法和换字法。 二 理想 信念 6.理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 8.人生寓言 9.我的信念 10.《论语》十则 生活处处有语文 1.积累每篇课文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 2.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地将篇名,作者与出
3、处一一对应。 3.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认识“顶针”这一新的修辞手法,并了解其作用。 4.能读懂寓言,准确体会其中蕴含的寓意。获得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5.积累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准确释义,分析用法。进一步熟悉虚词的用法。 6.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个人文化素养。 三 自然风光 11. 春 12. 济南的冬天 13. 夏感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四首 感受自然 1. 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 2. 能对近义词加以辨析,学习辨析词的方法。 3. 了解
4、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 4. 朗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5. 能分析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理解其作用。 6. 能体会写景散文生动形象,清新隽永的语言特点,理解其好处。 7. 能分析文章在写景时采用的写作顺序,在写作中学习他人的方法. 8. 积累古典诗词,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四 神秘的自然世界 16. 化石吟 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 19. 月亮上的足迹 20. 山市 月球 1.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 2.进一
5、步了解辨析词辨析的方法。 3.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 4.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5.丰富地理知识,气象知识和植物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6.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认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 7.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增强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五 浓浓亲情 21. 风筝 22. 羚羊木雕 23. 散步 2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 2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我爱我家 1. 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 2. 了解病句的
6、几种类型。 3. 认识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学习如何找出句子的主干。 3. 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 4. 进一步阅读叙事散文,掌握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5. 能根据重要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 认识叙事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了解其作用。 7. 在阅读中感悟浓浓的亲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 六 神奇的想象 26. 皇帝的新装 27.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人类的起源 1.积累课内字
7、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 2.继续熟悉病句的几种类型。 3.进一步认识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会寻找句子的主干。 4.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 5.认识几种不同的文学体裁:童话,神话,寓言。了解各自鲜明的特点。 6.进一步运用默读法,在快速默读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7.知道寓言或是童话中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启示。 七年级(下)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 单元 课题 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 一 成长足迹
8、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成长的烦恼 1.积累每篇课文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 2.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地将篇名,作者与出处一一对应。 3.学习抓住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4.学习阅读叙事类散文,小说,童话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的一般方法。 5.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饱含感情色彩的语句,并进行积累,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库。 6.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会成长的喜悦烦恼,培养乐观向上
9、的人生态度。 二 爱国主题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黄河,母亲河 1. 积累本单元生字生词(音,形,义)。 2. 积累文学常识,对作家作品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梳理总结。 3. 赏析文中精彩的段落和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积累妙词佳句。 4. 联系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国情,增强社会的使命感。 5. 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民共同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树立正确的社会观。 6. 注意培养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走近
10、名人 11. 邓稼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 孙权劝学 我也追“星” 1. 积累字词。 2. 了解作家作品。 3. 掌握传记的常识。 4. 学习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5. 揣摩感悟文中的语言文字,能分析其表达作用,并进行积累运用。 6. 学习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个性。 7. 探寻名人的足迹,学习他人的崇高品德和感人精神,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 四 文化艺术 16. 社戏 17. 安塞腰鼓
11、 18. 竹影 19. 观舞记 20. 口技 介绍剧种 1. 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 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3. 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并了解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4. 体会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富有感情的特点。 5. 通过阅读,学会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6. 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与技巧。 7. 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8. 通过学习,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五 探索挑战 21. 伟大的悲剧 22. 在沙漠中心 23. 登上地球之巅 24. 真
12、正的英雄 25. 短文两篇 探险 1. 积累课文中的字词,准确识记音形义。 2. 识记课文的作者,了解其背景知识。 3. 掌握快速默读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 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5. 理清故事情节,认真理解重要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6. 学习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7. 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集体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六 动物世界 26. 猫 27. 斑羚飞渡 28. 华南虎 29. 马 30. 狼 人与动物
13、 1. 识记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义。 2. 积累文学常识,会根据作家作品横向或纵向联系。 3.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4.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 5. 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 6.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7. 提高对不同文学体裁的整体感知能力。 8. 激发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 单元 课题 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 一 战争与和平
14、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 3. 蜡烛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心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拒绝战争,呼唤和平 1. 积累课内字词,音形义过关。 2. 识记作品作家,能准确的对号入座。 3. 掌握新闻的特点及结构,能概括新闻的要点。 4. 会给新闻拟标题,或补充结语。 5. 全面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学习小说的阅读方法。 6. 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并在写作中进行尝试。 7. 走近名人,探寻名人的思想。 8. 远离战争,呼唤和平。 二 爱 6.
15、 阿长与《山海经》 7. 背影 8. 台阶 9. 老王 10. 信客 让世界充满爱 1. 识记课内重点字词。 2. 掌握课内文学常识。 3. 全面了解鲁迅的创作,全面了解其作品及其分类。 4. 进一步走近叙事散文,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掌握叙事散文的阅读规律。 5. 学习名家通过事件,运用不同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 了解叙事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7.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8. 感受作品中弥漫的浓浓的爱意,让世界充满爱。 三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 11. 中国石拱桥 12. 桥之美 1
16、3. 苏州园林 14. 故宫博物院 15. 说“屏” 介绍一座建筑 1. 积累课内重点字词。 2. 识记文学常识。 3. 进一步认识说明文,准确把握说明文特点。 4. 全面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 能对文中的说明要点概括。 6. 认识我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7. 能对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进行总结,熟悉常考题型并会分析解题思路。 四 探索自然 16. 大自然的语言 17. 奇妙的克隆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19.
17、 生物入侵者 20. 落日的幻觉 走上辩论台(议论文) 1. 识记课内字词,音形义过关。 2. 积累文学常识,识记篇名作家作品。 3. 进一步认识科技小品文,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4. 能按照要求从文中筛选重要的信息,概括说明的要点。 5. 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五 古文魅力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自然之趣 1. 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理解字义,掌握用法。 2,会辨析虚词的用法,能对同一
18、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纳。 3. 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深入了解有关作家作品,适当时可拓展阅读。 4. 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文章大意,体会丰富的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 5. 积累古代诗歌,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6. 借助古文了解古人的思想与志趣。从而对自己的道德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 古文魅力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 大河山川之美 1. 识记课内字词。 2. 掌握与课文有关的文
19、学常识。 3. 体会山水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4. 积累文中重点实词的释义及用法。 5. 会辨析文中重点虚词的用法。 6. 能按要求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 7. 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以理解。 八年级(下)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 单元 课题 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 一 鲜活的生命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 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献给母
20、亲的歌 1. 积累课内重点字词,掌握读音,字形,词义。 2.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作家生平创作。 3. 认识不同的文学体裁:回忆录,传记,散文。 4. 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5. 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挖掘其内涵。 6. 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7. 通过作品,了解名人的品德情操,塑造健康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 二 自然的力量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两篇 日 月 9. 海燕 10. 组歌 浪之歌 雨之歌 寻觅春天的足迹 1. 识记课内重点字词。 2. 掌握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1、3. 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心灵之声。 4. 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明确句子含义题的解题思路。 5. 了解文中运用的表达方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6. 认识文章运用的象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7. 能透过诗歌的现象看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 神秘的自然 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 15. 喂——出来 我和科学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快速默读文章,能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信息要点。 4. 在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同
22、时,树立环保意识。 5. 培养阅读有关前沿科技说明文的能力,能读懂全文,提炼信息要点。 6. 进一步熟悉说明文的特点,识记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四 文化民俗 16. 云南的歌会 17. 端午的鸭蛋 18. 春酒 19. 俗世奇人 泥人张 好嘴杨巴 民风民俗 1. 识记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义。 2. 能辨析有关的近义词。 3. 积累文学常识。能横向或纵向联系。 4. 进一步了解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形指文章的结构层次,神指文章的思想主旨。 5. 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23、 6. 辨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其作用。 7. 在阅读中,了解民俗,关注民生与民间文化。 五 古文魅力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 走进古诗苑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释义,注意一字多义,词类活用。 4. 积累文中虚词的用法,体会虚词的多种含义。 5. 积累文中的名句名段。 6. 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24、 7. 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8. 体会古人在作品中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 9. 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六 古诗文探幽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 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已亥杂诗 风景名胜,人文景观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了解古代写景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4. 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注意一字多义和词类活用。 5. 会辨析
25、文言虚词的用法,达到熟练程度。 6. 积累文中的名句名段。 7. 体会作者借助作品表达心志的特点。 九年级(上)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 单元 课题 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 一 诗歌世界 1. 沁园春 雪 2. 雨说 3. 星星变奏曲 4.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 大自然的语言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阅读现代诗歌,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能通过意象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4. 在诵读诗
26、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 5. 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 6. 准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 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 5. 敬业与乐业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 傅雷家书两则 8. 致女儿的信 微笑着面对生活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理解文中关键句段的含义,理清解题思路。 4. 了解书信,演讲稿,议论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5. 在快速阅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6. 通过作品,了解名人的思想与情感。 7. 通过阅读名人佳作,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7、三 成长与人生 9. 故乡 10. 孤独之旅 11. 我的叔叔于勒 12. 心声 青春随想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了解小说的特点文体特点,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 4. 领会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 5. 揣摩作品的写作技巧。 6. 挖掘小说的主题。 7.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8. 欣赏作品,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四 求知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15.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
28、甚解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读书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议论文包括随笔,杂文等。 4. 能准确找出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同时找出作者运用的材料。 5. 能辨析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6. 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7. 能写出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的简单的议论文。 五 古典文学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特点。
29、 4. 能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5.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能简单进行赏析。 6. 体会古代白话小说的写作技巧,对写作有一定的启发。 7. 在阅读中,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六 历史名著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望江南 渔家傲 江城子 武陵春 破阵子 千古风流人物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了解古代历史名著:《资治通鉴》《史记》《战国策》《汉书》《三国志》等等。知道它们的体例
30、及相关知识。 4. 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5. 分析作品中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客观评价人物的性格特点。 6. 在阅读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勇气与节操。 九年级(下)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 单元 课题 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 一 爱国 思乡 1.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乡愁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 外国诗两首 祖国 黑人谈河流 脚踏一方土 1. 识记课内字词。
31、 2. 积累文学常识。 3. 阅读现代诗歌,了解现代诗歌的鉴赏技巧,学会通过意象把握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4. 在诵读诗歌中,感受作者的爱国思乡之情。 5. 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二 走进文学名著 5. 孔乙己 6. 蒲柳人家 7. 变色龙 8. 热爱生命 栩栩如生的人物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进一步阅读小说,抓住小说三要素把握小说主要内容。 4. 分析典型人物形象。 5. 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多种艺术手法。 6. 体会小说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7. 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与技
32、巧。 三 生命 9. 谈生命 10. 那树 11. 地下森林断想 12. 人生 社区生活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进一步阅读抒情散文,掌握其文体特点。 4. 体味文中关键句段的含意。 5. 品味精辟优美的语言。 6. 体味散文中蕴含的情思和意蕴。 7. 在阅读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四 百味戏剧 13. 威尼斯商人 14. 变脸 15. 枣儿 16. 音乐之声 音乐的翅膀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
33、文学常识。 3. 认识剧本,了解其特点,包括话剧剧本,影视剧本等等。 4. 了解戏剧中时如何利用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5. 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6. 体会戏剧段的画面感。 7. 了解四大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 诸子散文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诸子名言 1. 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了解先秦诸子散文,及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与各大流派。
34、4. 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一字多义,了解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 5. 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观点。 6. 了解文章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7. 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六 先秦名著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岁月如歌 1识记课内字词。 2. 积累文学常识。 3. 继续认识先秦时期名人名家,了解各家文章的特点。 4. 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一字多义。 5.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6. 对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12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