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教学进程表
2009—2010学年度 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电能系统基础
开课单位 电气学院
上课班级 07电气
采用教材 电能系统基础
每周时数 6
任课教师 柴艳莉
本 学 期
项 目
2、
学 时
讲 授
80
实 验
8
课堂讨论
习 题 课
10
共 计
80
说明:1、填写本表时请对照校历,规定假日所缺之课不补。
2、本表由任课教师填写,一式两份,经系(教研室)主任
审查,送学院一份备查。
3、表内课堂作业包括课堂讨论、习题课、实验课等。填写
时请在备注栏内注明。
教 学 进 程 表
周 次
起讫日期
章节与课题
每 周 时 数
备 注
讲授
课堂作业
1
2010.3.4-
2010.3.5
第一章 电能系统概论
1.1 能和能
3、量
1.2 电能系统负荷与负荷曲线
1.3 电能系统的电压等级
2
2
2010.3.6-
2010.3.12
1.4 输电线路
1.5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
1.6 电能系统的电气接线方式
1.7 三相电能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1.8 电能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
1.9 电能系统的运行控制与保护
1.10 安全接地第二章 电力系统元件及其参数
6
理论教学
3
2010.3.13-
2010.3.19
2.1概述
2.2输电线路
2.3 电力变压器
2.4同步发电机
6
理论教学
4
2010.3.20-
2010
4、3.26
2.5负荷
2.6 标幺值
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3.1概述
4
2
5
2010.3.27-
2010.4.3
3.2 简单输电线路的分析和计算
3.3 电力网潮流计算模型
3.4 电力网潮流计算方程式
3.5 牛顿拉夫逊法
3.6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
3.7 类牛顿拉夫逊快速解耦潮流算法
4
2
实验课4学时
6
2010.4.4-
2010.4.10
3.8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特点
第四章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4.1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4.2三相对称短路的基本分析
4.3无阻尼绕组发电机突然短路后的电磁暂态
5、过程
4.4无阻尼绕组发电机短路电流表达式
4.5有阻尼绕组发电机短路电流表达式
4
2
理论教学
教 学 进 程 表
周 次
起讫日期
章节与课题
每 周 时 数
备 注
讲授
课堂作业
7
2010.4.11-
2010.4.16
4.6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实用计算
4.7分析不对称故障的基本理论
4.8电力系统元件的不对称参数
4
实验课2学时
8
2010.4.17-
2010.4.23
4.9简单不对称故障时电流与电压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 电能系统电气接线
5.1 概述
5.2 电能系统电气接线的基本要求
6、5.3高压输电网的接线方式
5.4城市电力网的接线方式
4
实验课2学时
9
2010.4.24-
2010.4.30
5.5工业企业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5.6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5.7电厂电气主接线
5.8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5.9主变压器台数与容量的确定
5.10 电能系统电气接线图的选择
6
理论教学
10
2010.5.1-
2010.5.7
第六章 电能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6.1电能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电网设计的技术要求
6.2电能系统设计的经济比较
6.3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本内容
6.4载流导体发热与电动力
7、的基本理论
6
理论教学
11
2010.5.8~
2010.5.14
6.5载流导体的选择
6.6开关电气设备选择
6.7互感器的选择
6.8电抗器的作用和选择
6.9配电装置及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总体布置的概念
6
理论教学
教 学 进 程 表
周
次
起讫日期
章节与课题
每 周 时 数
备 注
讲授
课堂作业
13
2010.5.22-
2010.5.28
7.5电能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7.6电力电子技术在电能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7.7能量管理系统EMS
7.8配电管理系统DMS
4
2
17
2010.6.20-
2010.6.26
2
总复习
主要参考书:
电能系统基础,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力系统分析 何仰攒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气工程基础 刘涤尘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任课教师: 系(教研室)主任: 学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