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钢筋加工,项目项次内 容检查数量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士倍;,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
2、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钢尺检查。,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径除应满足第,1,项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钢尺检查。一般项目,1,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
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观察,钢尺检查。,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5.3.4,)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钢尺检查。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二)钢筋连接,项目项次内 容检查数量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观察,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
4、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按有关规程确定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一般项目,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全数检查观察,钢尺检查,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全数检查观察,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
5、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我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
6、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窨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观察,钢尺检查。,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 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终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
7、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5.4.6,)。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204
8、-2002,规范中附录,B,的规定。,5,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钢尺检查,(三)钢筋安装,项目项次内 容检查数量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
9、种、级别、规格的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观察,钢尺检查一般项目,1,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5.5.2,)。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窨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项目允许偏差(,mm,),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取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
10、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5,钢尺检查板,.,墙,.,壳,3,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钢尺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四)钢筋工程的质量预控内容,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入工地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按批量(一般为,60t,冷拉钢筋为,20t,)进行复试,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钢筋,不能用于工程。,外观检查要求,钢筋种类外观要求热轧钢筋表面无裂缝、结疤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边螺纹的高度,其它缺陷的高度和深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
11、差热处理钢筋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结疤、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边横肋的高度表面不得沾有油污冷拉钢筋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冷拨低碳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机械损伤碳素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此和油迹,但允许有浮锈和回火色刻痕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铁锈、结疤,但允许有浮锈和架火色钢绞线不得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和钢丝,表面不得有润滑剂,油渍,允许有轻微浮锈,但不得有锈麻坑,钢筋用钢一般不作化学分析,但如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或者无出厂证明,钢种钢号不明时,或者是有焊接要求的进口钢筋时,仍应、应时行公学成分检验。,集中加工的钢筋,应
12、由加工厂单位出具出厂证明及钢筋同厂合格证或钢筋试验单批件(复印件),但须加盖加工单位印章。,(五)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要点,必须熟读设计图纸,明确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焊接要求,特别应注意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对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避免遗忘,造成失误。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有关钢构造措施的规定。,监理工程遇应要求承包单位对钢筋的下料、加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规范进行钢筋翻样,且应亲自到加工场,对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
13、时通知承包单位改正。,钢筋焊接、挤压连接均应按规定批量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对外观进行检验。,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单位改正。,巡视应特别注意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除锈情况等问题的监视。,在承包单位质检人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承包单位报验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时应质量验评标准,对照结构施工图,确认所绑扎的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是否符合规范、规程要求,经过修整达到要求时,才正式签发认可书。,以下几点构造措施应加强检查:,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符载处的附加吊筋或箍筋,不得漏放;,柱根部第一道
14、箍筋和墙体第一道水平筋应放在离结构结合部边缘,50mm,以内。,主次梁节点部位主梁箍筋应按加密要求通长布置。加密箍筋区长度不应小于,500mm,。,具有双层配筋的厚板和墙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边钢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暗梁、暗柱钢筋配置正确。,钢筋不能任意代用,若要代用,必须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浇注混凝土前,监理工程是应督促承包单位修整钢筋。,(六)钢筋绑扎工程通病,1.,材质检验与保管不符合规定,无出厂合可知证或抄件不符要求,或料证
15、不符;,无进场复试;,批量不清、超批量、漏检;,化学成分不合格或加工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未作化学成份检验;,机构性能不合格无交代,无加倍复试;,进口钢筋有焊接要求者,未按,“,进口热轧变形钢筋若干问题规定,”,,作可焊性检验;,2.,运输、储存中钢筋标牌丢失、堆放分类不清,3.,锈蚀与污染,露天堆放、保管不善、严重锈蚀(出麻坑、掉坡)、不鉴定即使用;,中途停工,裸露钢筋未加保护,绑扣也锈断;,钢筋上沾混凝土及油污不及时清理;浮锈也未清除;,刷脱模剂或滑模千斤顶管路漏渍污染钢筋;,冬期施工用掺氯盐外加剂,无防钢筋锈蚀措施。,4.,代换不当,钢筋代换未满足强度要求或裂缝控
16、制;,级钢代,级钢用,仍采用搭接焊;,只考虑强度代换,未考虑最小配筋率,最大钢筋间距、墙柱弱塑性铰要求,不同钢筋等级成型半径不同及可焊性等要求;,未通过设计出洽商手续。,5.,加工成型差,未统一下料,下料不准;,对复杂节点未综合空间相交叉的关系放样;,尺寸、角度差,不直不顺,弯点不准,弯钩偏短;,不同等级钢筋及进口筋,不注意不同弯曲成型半径要求;,运输堆放被折、变形未作修正。,6.,不符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主梁与次梁受力筋上下关系不对(主梁主筋应在下);,梁柱相交受力筋里外关系不对(柱主筋应在外);,门窗洞口遗漏加强筋;,墙起点筋大于,1/2,主筋间距,墙端收头不当,(一般宜有,“,U,”,形
17、状);,钢筋过密,未事先放样,未考虑浇注混凝土的可能性及保证混凝土握裹力的最低要求。,接头错误(注意新旧设计、施工规范的差别),接头绑、焊型式采用不当;,搭接长度不足;,错开接头的百分比不符规范;,接头位置不当,未避开受力较大处或接头未端距弯点未大于,10d,。,梁柱筋搭接接头处箍筋未加密(受力接头箍筋距应,5d,,受压,10d,。,7.,锚固错误,锚固长度不足;,锚固形式不对;,8.,不符抗震规定,框架柱加密范围:柱两端高度范围,选下述三者中最大的:矩形截面尺寸或圆柱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500mm,三者中的最大范围内,在底层刚性地坪上、下各,500mm,范围内,在柱净 高与截面长
18、边尺寸之比小于,4,的柱全高范围内,在框架角柱全高范围内;,加密区箍筋间距及直径不符合抗震要求;,框架梁端加密箍筋不足,一级抗震(,8,度以上)在梁端,2,倍梁高范围内,二,四级抗震在梁端,1.5,倍梁高范围,且不应小于,500mm,范围内。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节点边缘,50mm,以内;,框架梁、柱箍筋直径小于抗震规定;,箍筋未作,135,弯钩,钩头直段长度不足(柱应,10d,,梁应,6d,);条件无法满足时按,10d,焊接;,框架梁柱锚筋长度不足;,9.,绑扎错误,主筋未绑到位(四角主筋不贴箍筋角,中间主筋不贴箍筋);,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压颠倒,特别注意悬挑梁板);,不设定位箍筋,主筋跑
19、位严重;,板筋绑扎,花扣不符规范,缺扣、松扣;,接头未绑三道扣;,弯点位置不准;,箍筋不垂直主筋,箍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矫正主筋不按,1,:,6,坡度,而硬弯或呈豆芽型;,柱主筋的弯钩和板主筋弯钩朝向不对;,箍筋接头不错开。,10,、保护层支衬不符要求,无垫块或垫块厚度不符规定(特别是主筋无垫块);,双层网楼板筋,上筋支撑不足,钢筋被踩下;,悬挑梁板,雨蓬筋被踩下;,墙内双层网片间距缺顶撑定距措施,顶撑端头不做防腐。,(,七,),钢筋焊接通病,有焊接要求的钢筋未做焊接试验,进口钢筋未做化学分板及可焊性检验;,国产和进口钢筋混焊未先试验;,钢筋焊前,未根据施工条件试焊。,进口钢筋采
20、用电弧焊及在非焊接部位打火(注意:支模螺栓,电焊埋件,钢筋凳子等均不应点焊在进口钢筋上)。,焊工无合格证,或焊工不符施焊条件。,未按规范规定在现场截取试件试验,对装配式结构节点未按现场安装条件制作模拟试件。,焊条不符要求,无出厂合格证;,焊条不符钢筋等级要求;,未按焊条要求烘烤并作烘烤记录;,使用受潮酸性焊条不烘烤;,烘烤时间、次数、温度不符要求。,焊接质量不符要求,强度试验不合格;,试验脆断数超规定;,断口位置不符要求;,外观不合格:裂纹咬肉、弧坑、缺肉、夹渣、气孔、错位(应,0.01d,,且应,2mm,)、弯折(角度应,4,或,7/100,);,焊后不除药皮;,帮条焊顶头未留空隙;,对焊、气压焊、电渣压力焊接头,焊头不匀,压焊过大,过热或熔焊不足;,点焊筋互溶,深度过浅或过深、或脱焊。,焊接不按规定,焊接钢筋清理不好,未认真选择好参数(应作工艺试验);,对接焊头的端头不垂直、不平整;,焊接接头错开百分比不对,距弯点不对(应,10d,);,点焊网片花焊情况不符规范规定;,级钢采用电弧搭接焊(,级代,时应按,级焊接要求做应用双帮条焊)。,挤压接头不符要求,钢套筒进钢筋长度不足;,压痕数量不够,分布不匀,深度不足,套管压裂;,接头弯折角大于,4,,或超过,7/10,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