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2.1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合格性测试】 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C.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不具有可燃性,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 2.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
2、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C 【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3.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NO、NO2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NaOH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1 C.+3 D.+5 【答案】C 【解析】体积比为1∶1的NO、NO2通入NaOH溶液中只生成一种产物,反应后的化合价应介于+2价和+4价之间,应为+3价,发生反应的化
3、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 4.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 【答案】B 【解析】NO不溶于水,对应D项;SO2易溶于水,对应A项;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试管剩余的气体,对应B项;根据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和2HClO2HCl+O2↑可知,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O2,且Cl2与O2之间满足关系式2Cl2~O2,对应C项。 5.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
4、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答案】C 【解析】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不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设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NO2的体积为x,根据差量法求解: 3NO2+H2O===2HNO3+NO ΔV减 3 1 2 x 解得:x=,V(N2)=V-=,故=。 6.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
5、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答案】C 【解析】设NO2的体积为x,N2的体积为(1-x),由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得x+(1-x)=,x=,1-x=,N2和NO2的体积比为1∶3。 7.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答案】B 【解析】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S
6、O2和NOx的增多。在我国主要是SO2的增多。空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①化石燃料(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②含硫矿石的冶炼;③硫酸、磷肥、纸浆厂的工业废气。目前,由于汽车用的燃料汽油、柴油等都经过了脱硫处理,所以形成酸雨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8.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气体可能分别是( ) A.1.2 mL,NO B.2.4 mL,O2 C.3.5 mL,O2 D.4 mL,NO 【答案】A 【解析】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4NO2+O2+2H2O
7、4HNO3 3NO2+H2O===2HNO3+NO 设O2的体积为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①若剩O2,则V剩=x-(12 mL-x)=2 mL,解得x=4 mL,B、C不正确。②若剩NO,则V剩=[(12 mL-x)-4x]=2 mL,解得x=1.2 mL,D不正确。 【等级性测试】 1.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A.碳 B.氮 C.硫 D.铝 【答案】D 【解析】A项,碳可以先生成一氧化碳,后生成二氧化碳,再和水反应生成酸,正确;B项,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后生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时生成硝酸,正确;C项,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8、后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正确;D项,铝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铝,错误。 2.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答案】D 【解析】A、B、C都是可采取的措施,在D中,若加大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的开采,会造成资源缺乏,同时会使空气中SO2、NOx的含量增加。 3.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O和NO2,
9、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NO、NO2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NaOH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1 C.+3 D.+5 【答案】C 【解析】设该含氮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价,NO、NO2在NaOH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含氮元素的钠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知x-2=4-x,解得x=3。 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
10、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不可能是什么气体( ) A.氮气与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 B.氧气与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 C.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氮一种气体 【答案】A 【解析】氮气不溶于水,在溶液中不能与氧气反应,水不能完全充满试管;氧气与二氧化氮混合倒立水面通入氧气,混合气体完全溶解,水充满试管;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混合倒立水面通入氧气,气体完全溶解,水充满试管;二氧化氮倒立水面通入氧气,气体完全溶解,水充满试管。 5.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发生反应NOx+NH3―→N2+H2O。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 L,用
11、同温同压下3.5 L 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1 D.1∶4 【答案】B 【解析】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和y mol,则x+y=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x+4y=3.5×3,解得x=0.75、y=2.25,因此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6.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和一定体积的NO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当通入4.5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 ) ①3体积
12、 ②4体积 ③5体积 ④5.5体积 ⑤2体积 A.③ B.⑤ C.④或⑤ D.②或⑤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剩余的1.5体积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也有可能是氧气。若是一氧化氮,则氧气全部反应,二氧化氮完全反应用掉了1.5体积氧气,剩余3体积应该被一氧化氮消耗,所以一氧化氮体积为4体积+1.5体积=5.5体积;若剩余的为氧气,则这过程中一氧化氮消耗的氧气为1.5体积,所以一氧化氮的体积是2体积。 7.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特进行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图1两集气瓶中________(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2)图2
13、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____,说明NO2在该反应中显________性。 (4)由图2和图3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 (2)两气体混合后,颜色消失 (3)NO 氧化 (4)NO2+SO2===NO+
14、SO3 【解析】图3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遇空气显红棕色,说明图2中反应生成了NO,即NO2和SO2反应,NO2转化为NO,表现氧化性,而SO2则表现还原性,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变成+6价,应转化为SO3。 8.为了探究气态氧化物(SO2、N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A、B、C所示。一段时间后,A、B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C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1)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15、L·mol-1。则装置A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3)通入氧气前在C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l2+SO2+2H2O===4H++2Cl-+SO (2) mol·L-1 (3)溶液呈浅红色 溶液红色加深 2SO2+O2+2H2O===2H2SO4 【解析】NO2和O2,SO2和Cl2按一定比例可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4NO
16、2+O2+2H2O===4HNO3,SO2+Cl2+2H2O===2HCl+H2SO4,而SO2溶于水只有部分SO2与水反应SO2+H2OH2SO3,很少量的H2SO3消耗很少量的O2,2H2SO3+O2===2H2SO4。 (2)设充满NO2的集气瓶容积为V L,n(NO2)== mol,倒置于水槽中通入O2形成 mol HNO3,溶液体积也为V L,故集气瓶中HNO3浓度为:c(HNO3)== mol·L-1。 (3)H2SO3是弱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显浅红色,通入氧气后,H2SO3被氧化为H2SO4,酸性增强,石蕊溶液所显红色变深。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
17、O4。 9.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55 SO2 Ⅱ 良 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________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4)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
18、得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然后每隔1 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最终氧化成________。 (5)查阅资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________。 探究结论: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 (6)酸雨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
19、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________,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8)提出建议:该市汽车数量剧增,为了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建议市政府推广使用混合型汽油,即往汽油中按一定比例加入________(填“水”或“乙醇”)。 【答案】(1)干燥 (2)红 (3)吸收SO2气体 SO2+2NaOH===Na2SO3+H2O (4)< 硫酸 (5)催化剂 (6)腐蚀建筑物或金属制品 (7)硝酸 (8)乙醇 【解析】(1)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中的水蒸气,所以浓硫酸的作用为: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2)装置B内蓝色石蕊试纸虽然与二氧化硫气体接触,但却不变色,可以说明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试纸变色;C装置内二氧化硫与水形成亚硫酸,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3)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4)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而飘尘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说明此过程中飘尘作催化剂。 (7)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2NO+O2===2NO2,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所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硝酸。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