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四结合”小组工作总结我们认为,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作为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或者说,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
2、课堂的主宰。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我校的学科“四结合”小组在这一学期来是这样活动的。一、 理论学习:1、 学习学科“四结合”的起源,了解学科“四结合” 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内涵。包括“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和它的基本内容。对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理解。3、 学习语文“四结合”中几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包括“识字教学模式的探索”“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4、 学习学科“四结合”研究的基本环节和过程,重点强调定量指标分析的观看和编写,以及它的重要性。 二、新型的优秀案例的观
3、赏: 1、语文课3节:圆明园的毁灭、祖国多么广大、 公鸡与狐狸。 2、数学课2节: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人教版)年、月、日的认识,五年级的数学活动课身边的行程问题。三、 试验课:1、 语文课1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神奇的鸟岛。2、 数学课1节: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圆的周长。以上两节试验课都经过说课、试讲、评课、再讲、再评等五方面环节,而且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四、 小组的管理:1、 在小组活动时各科教师的出勤率相当高,除特殊情况都能参加。这也是小组在课题研究方面能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2、 小组在课题研究时对教师采用绩效评价的方法,把出勤、做课、获奖情况用计分的方法来表现出来,累计分高的有适当的奖励。这样就调动起全体组员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在我校成立学科“四结合”小组的一个学期来,全体组员对课堂教学有全新的认识。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对新型的教学模式的理解都有了新的感受。试验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保障,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永远走在教改的前列。学科“四结合”小组工作总结焦王庄小学杨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