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 点 方 案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1. 专业基本情况4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52.1 人才需求环境52.2 专业师资队伍52.3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72.4 学生培养92.5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12.6 校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113. 试点规模及及培养模式134. 本科阶段培养方案144.1 培养目标和要求144.2 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154.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3+1模式)175.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265.1 培养目标265.2 企业培养计划265.3 工程教育师资队伍276. 工程硕士阶段培养方案296.1 培养目标和要求296.2
2、培养模式306.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1+1模式)307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347.1 组织管理347.2 条件保障357.3 质量保障367.4 监控体系377.5 建立学院与企业定期沟通的协商机制407.6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40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42附件2: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协议书43附件3: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及标准实现矩阵44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标准及标准实现矩阵531. 专业基本情况武汉理工大学是教
3、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该校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最早院校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本、硕、博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与培养体系。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经历了1984年招生的“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演变过程。进入21世纪,信息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引擎。2002年7月24日
4、,国务院公布了著名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之后教育部及各部委关于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大规模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已推出了多方面举措。在这种强烈的软件市场背景和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支持下,我校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部分学生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模式进行培养,于2002年单独设立“软件工程”专业,至今“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已有22届毕业生,软件工程已有5届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的软件产业企业培养了大量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经过几年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专业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人才质量培养
5、、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2.1 人才需求环境软件产业的发展历史并不漫长,但是行业成长速度却很快,如今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国软件产业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基础上规模继续扩大,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入十二五期间,软件服务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更是工业对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一环。2011年1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软件产业
6、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并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软件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但我国乃至全球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尚有较大缺口。2004年,国务院6部委联合发文,将软件人才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2010年初,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0年春季全国人才需求走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人才需求最大的五行业中计算机软件居首位。因此,做好软件产业的“源头活水”,形成一支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化、创新型、工程化的复合型软
7、件工程人才,为软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百年大计。这正是本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教育的强大需求环境。2.2 专业师资队伍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37名,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2%,45%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30%的教师有曾在国外留学、访问的经历,所有教师有工程实践经历,都熟悉国情、省情,有国际化大视野。同时还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相关学科的教授、IT行业的企业家作为学院的顾问和兼职教授。在专业教学中,已经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为高水平工程教育提供充分知识储备和质量保障的教师队伍。表1-1 软件工程专业专职教师的基本情况
8、教师姓名职称企业经历/工程实践/出国经历钟珞教授/博导计算中心/工程项目/国外访问熊盛武教授/博导工程项目/国外访问饶文碧教授/博导工程中心/工程项目/国外访问潘昊教授/博导工程项目徐宁教授/博导软件企业/工程项目/国外访问夏红霞教授智能系统企业/工程项目胡燕教授/博士网络企业/工程项目马成前教授/博士智能系统企业/工程项目魏志华教授/博士智能系统企业/工程项目王舜燕教授/博士软件研究所/工程项目刘东飞教授/博士网络企业/工程项目宋华珠副教授/博士国外智能系统企业/工程项目/国外留学严春副教授/硕士网络企业/工程项目冯静副教授/博士网络企业/工程项目张能立副教授/硕士嵌入式系统企业/工程项目库
9、少平副教授/博士嵌入式系统企业/工程项目李宁副教授/博士嵌入式系统企业/工程项目李琳副教授/博士国外软件企业/工程项目/国外留学祁明龙副教授/博士国外软件企业/国外留学向广利副教授/博士软件企业/工程项目岑丽副教授/博士实验中心/工程项目刘军副教授/硕士计算中心/工程项目邹承明副教授/博士工程项目/国外访问袁景凌副教授/博士工程项目/国外访问杨世达副教授/博士工程项目凌咏红副教授/硕士工程项目付国江副教授/硕士工程项目佘名高副教授/硕士工程项目张华伟副教授/博士在读工程项目刘芳副教授/博士工程项目陈明俊讲师/硕士工程项目毛雪涛讲师/博士工程项目/国外留学袁胜琼讲师/博士在读国外留学汪朝霞讲师/
10、博士在读工程项目李晓红讲师/博士在读工程项目张蕊讲师/博士在读工程项目王云华讲师/博士在读工程项目(上表中上网时部分内容省略)2.3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2.3.1 科学研究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中,以科研引领教学,并通过科研锻炼队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近五年通过与交通工程、材料工程、电子通信等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渗透,承担了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项目和一批面向地方服务的重大工程项目5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万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出版专著6本,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0余篇。2.3.2 教学研究本专业现已建立了一批
11、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开展省级、校级教研30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教研项目“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09),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009)。近5年编写出版教材30多册,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同时,还不断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包括:(1)研究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遵循IT教育和软件工程的学科发展规律,在兼顾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结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工程教育
12、,参照IEEE SWEBOK、IEEE CC2001SE、美国ACM和IEEE于2004年底联合发布的软件工程课程指南SE2004、中国软件工程学会2001年发布的软件工程课程指南和我国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等文档,建立并不断优化本专业既有国际化特色,又结合中国国情的先进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大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结合工程需要进行改革,适当加大与工程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将其占总学分比例从原
13、来的19%提高至24%;为学生在校内、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设置特别学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联合相关企业,建立各类教学与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学校各类科研、教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等活动,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要求试点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每人至少参与一项科技创新训练活动,计为课外学分。学生毕业设计直接使用企业生产实际的课题,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在企业内以企业导师为主指导完成。如果学生毕业后进入实习企业工作,毕业设计可
14、以作为学生岗前培训内容。(2)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模式1)用案例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设计贴合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从而生动活泼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2)强调以软件工程项目复现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头到尾参与到工程化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有可能体察并进行实践软件工程的主要知识点: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
15、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软件质量等。具体来说,将软件企业实际完成的成功案例隐去商业秘密后,在企业或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或团队,使学生在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中,将软件工程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从头到尾逐一亲身经历。3)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学组织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主动服务于社会需求为目标,需要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构建教学科研、学校企业双结合的实践平台。研究从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
16、节,学校与企业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合作组织模式。2.4 学生培养本专业多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和基础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较好的教学资源环境,构建了由大型软件项目综合课程设计,课外软件创新设计活动、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技文化节组成的计算机软件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体系,有40%的学生参与了课外创新设计活动。近年来,计算机学院学生在国家、省市和跨国公司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达50余人次,获得国家专利10项。十分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对外交流,培养了从本科到博士学位留学生30余名,邀请国外高
17、水平学者50多人次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作为主办单位成功地主办了8次“DCABES国际电子商务、工程及科学领域的分布式计算和应用学术研讨会”。重视与国外院校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尤其是其软件工程师教育模式,目前开展的主要合作项目有:(1)与法国国立巴黎工艺技术学院(CNAM)的联合培养软件系统工程师项目,并从2007年开始正式运行。该项目以培养高级软件人才为目的,由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培训中心与法国国立巴黎工艺技术学院采用“1+1”形式合作培养,中法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教育优势,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掌握英、法二门外语,拥有国际化的专业视野,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
18、能力。通过考试进入此项目的学生第一学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第二学年,学生到法国CNAM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成绩合格者将获得法国工程师文凭。(2)与英国邓迪大学计算机学院签订电子商务专业3+1+1本硕连读项目已启动。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本科前三年的学习并达到相应要求后,赴英国邓迪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一年的衔接准备学习,同时到达双方所有要求后,将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学士学位,并获得邓迪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入学通知书,进行为期一年的硕士阶段学习,硕士学位由邓迪大学授予。(3)与挪威Agder大学开展开源软件开发方向硕士研究生项目,与挪威Gjvik大学学院开展信息安全、媒介技术专业
19、硕士研究生项目。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得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可优先选派前往挪威攻读硕士学位。(4)与法国巴黎十一大联合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项目已启动,双方互派教师到对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担任一定的课程教学任务。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和技能培训等项目,对我校在软件工程专业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培训、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一定基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也坚定了我们做好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教育的信心。2.5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拥有10个专业实验室和基地(软件工程实验室、系统软件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实
20、验室、数字逻辑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接口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专业实验室面积1535平方米。实验中心与基地在满足高要求的实验教学的同时, 还为学生的科研训练、实验兴趣小组、大学生创新计划等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服务。依托学科建设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应用软件研究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并行分布式处理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改善人才培养条件,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校内实习、实践保障。2.6 校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已经建立了9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企校合作研究基地和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包括东软集团
21、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市英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联致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恒普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菲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三峡总公司等。这些企业目前已经成为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及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地。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通过加强和这些企业的产学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产业和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和这些单位和企业协商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可以进一步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本次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院组织专家开展了广泛调研,并得到了相关企业与研究院所的大力支持。在2010年11月至1
22、2月期间,与长沙中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菲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银江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负责人就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式、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商讨,并签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3. 试点规模及及培养模式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试点规模按本科2个自然班(70人左右),工程硕士25人左右同时启动。本科试点班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高考分数择优录取;工程硕士的学生,在相应本科试点班的学生没有毕业之前,来源于现有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采用4年制本科,2年制工程硕士。本科阶段实行“3+1”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专业实践以集中为主,生产实习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毕业
23、设计分散进行。本科毕业后,大于30%的学生通过保送升入工程硕士。工程硕士阶段实行“1+1”模式,1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顶岗工作。在校学习期间,加强工程案例教学,在企业顶岗工作可结合就业工作进行。试点班采用独立的班级建制和学分制学籍管理,学生采取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采取学校现有学生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导师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试点专业学生就业采取自主择业与推荐就业形式相结合,鼓励学生与联合培养企业和单位提前签定就业协议,将学生在校实践环节的培养与企业岗前培训深入结合。4. 本科阶段培养方案4.1 培养目标和要求4.1.1 培养目标面
24、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方法、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获得应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专业能力,经历软件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具备参与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管理系统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运行能力;具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趋势、技术标准、行业政策和法律,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
25、件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即可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产品设计、开发、应用及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研发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4.1.2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上,接受现代软件工程师的强化训练,具有从事IT企业和其他行业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应用、工程与管理方面的较强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其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及计算机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
26、进行沟通与表达,具有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要求分析、优化、设计有关软件系统,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4)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集成软件工程中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应用、维护、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并应用于实际进行创新,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5)具备系统思维和工程推理能力,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软件系统及工程的设计、
27、实施和控制初步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能够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8)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及社会服务意识.(9)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有关的法规,及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4.2 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以IEEE SWEBOK、IEEE CC2001SE和我国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等的知识体系为主体,结合中国软件产
28、业和本校办学的具体实际,汇编了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作为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实施的依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定义了一般基础知识、专业及专业发展、数学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软件工程与管理、软件系统与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7个知识领域,并在各领域之下细分为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表4-1 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 识 点一般基础知识道德修养等政治类课程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 外语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科技写作与交流;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文化素
29、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及专业发展专业导论、职业生涯指导讲座软件工程专业领域范畴、沿革与发展、与其他专业领域的相互关联;软件工程的学科体系、知识结构;专业领域职业发展、现代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学习和心理指导现代软件工程技术与发展前沿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各种软件架构、设计、开发、工程与管理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等数学和工程基础数学知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技术知识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大学物理实验、电工与电子实验、团队激励和沟通、软件工程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核心单元计算机科学基础离散结构、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30、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与系统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基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选修单元多媒体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网络通信基础通信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与管理核心单元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需求工程、软件建模技术软件构造与演化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软件过程与CMM软件质量和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选修单元软件工具与产品JAVA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开发工具、可视化编程软件系统与应用核心单元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行业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选修单元智能软件与系统人工智能概
31、论、数据挖掘、智能系统、Oracle数据库技术网络软件与系统网络软件系统设计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网络信息安全、XML技术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Linux软件分析与开发、计算机接口技术软件技术与工程实践核心单元软件工程与开发技术概论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开发工具专业实验计算机硬件实验类、系统软件实验类、应用软件开发实验类、软件工程实验类4.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4.3.1 课程体系设计本科阶段培养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六大模块构成,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由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子模块组成。(1
32、)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通识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英语以及相关基础课程等知识单元;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学生必须的人文、社科、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和艺术等知识单元;学科大类课程包括计算和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工程理论子模块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工程实践子模块课程有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软件过程与CMM、软件项目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按1
33、+3个模块展开,包括模块0(软件工程拓展):软件建模技术、软件开发工具、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行业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块1(智能软件与系统方向):人工智能概论、数据挖掘、智能系统、Oracle数据库技术;模块2(网络软件与系统方向):网络软件系统设计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XML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方向):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Linux软件分析与开发、计算机接口技术等特色课程。理论课程共计135学分, 其中必修课110学分,选修课25学分。课程安排见表4-2。教学计划实施时,结合工程案例,开展数学和外语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34、通过开设工程概论系列课程,让学生更早了解工程背景和学科前沿信息,为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同时加强启发式教学;开设创新教育系列课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掌握,培养学生基础能力;通过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程内容,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工程师基本素质和熟练的专业能力。另外聘请外教、企业专家承担与市场或工程结合紧密的相关课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主讲工作,并加强国际交流和提高授课质量。表4-2 本科培养阶段理论课程安排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时分配建议修读学期总学时实验.上机实践课外通 识 课 程 必 修 课 高等数学10160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1大学
35、物理5.588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408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64163 体育4128641-4大学英语12192641-4物理实验136363军事理论23216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4085小 计 45.58123611264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核心类课程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程全校学生要求至少取得8个学分,其中要求在核心类课程的四个类别中分别选修至少一门课程。人文文化课程科技文化课程艺术课程拓展类课程选修要求 要求至少选修128学时,8学分学 科 大 类 课 程 必 修 课 计算机科学导论232101电路原理464161程序设计基础348161线性代数2.
36、5402离散结构3.556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4883小 计 213362426选 修 课 可视化编程23210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32104JAVA语言程序设计(上半学期开)232105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23265算法设计与分析23265计算机系统结构2325多媒体技术23266通信原理2326团队激励和沟通1162软件的工程经济学1163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前沿1164小 计 193043216修读说明:要求至少选修144学时,9学分 专 业 课 程 必 修 课 高级程序设计232102数字逻辑34883数据结构A46416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540123计算机数
37、值分析2.54084计算机组成原理3.556104操作系统34884软件工程导论(下半期开)2324软件需求工程23284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2.54085编译原理34885数据库系统原理 34885计算机网络34885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2.54086软件过程与CMM2.54086软件项目管理2.54066小 计 43.56965678选 修 课 模块0软件建模技术23285软件开发工具232126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23286行业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23287模块1(智能软件与系统)人工智能概论23284数据挖掘23286Oracle数据库技术232126智能系统23287模块2(网络软件与系统
38、)网络信息安全23285网络软件系统设计技术23286XML技术23286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232127模块3(嵌入式软件与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23285Linux软件分析与开发23286嵌入式操作系统23286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232127小 计 2612836修读说明:推荐按模块0+模块i, (i=1,2或3)选课,要求至少选修128学时,8学分(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总计46.5周,45学分。实践教学体系由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组成。具体安排见表4-3。表4-3 本科阶段实践教学安排实践环节名称周数学分建议修读学期军事训练31.51专业教育11暑1电工电子实习223数据
39、结构课程设计(20学时上机)11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20学时上机)114基础强化训练(20学时上机)11暑2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学时上机)114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20学时上机)115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20学时上机)115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30学时上机) 1.51.56软件生产实习 226能力拓展训练(20学时上机)11暑3职业教育117应用软件架构设计训练227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实践 337岗位实习887毕业设计16168小 计 46.5454.3.2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在课内教学统一安排的集中实践教学任务;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性学习
40、与实践完成。(1) 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表4-4 课内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名称内 容要 求学分军事训练基本军事理论和体能训练,军姿、队列和射击项目训练要求达到国家规定测试水平1英语听力训练(分散进行)英语听力技能强化 要求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测试水平1电工电子实习电子元件的特性和使用,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控制系统掌握现代电子测试技术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电工电子仪器工具2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给出一个接近于实际的具体任务, 采用最为合理的数据结构, 设计最为合适的算法, 运用高级语言编写质量高、风格好的应用程序熟练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 熟练掌握各种算法;具有较强算法设计能力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利用基本的数字
41、逻辑器件,设计台硬联线控制的模型计算机用微指令编写微程序,实现每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在通用实验台上实现基本模型机方案,培养一定硬件设计能力1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的模拟实现通过算法语言、数据结构和系统实现,培养设计系统软件的能力1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选用RDBMS及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经历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和受到一次综合训练,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软件文档的制作能力。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使用网络编程接口设计网络应用程序通过对网络协议分析,采用网络编程接口设计通信程序,培养设计网络软件的能力1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针对一个相对大型的软件开发课题,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每名学生至少负责一个阶段或一个子任务的管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及软件管理的过程、方法和工具,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较深入地理解软件工程的各个过程与规范,了解相关软件工程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软件文档的制作能力,了解团队合作与沟通的技巧。这类实验一般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要求提交完整的软件配置以及可运行的实验原型。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