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学案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预习目标:1会背这三篇课文;2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翻译;3自己掌握文中字词句的意思。预习设计:一、自读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做到能够熟练背诵。二、整理文学知识。1曹刿论战选自_,相传是_时期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体例)史书。2曹刿论战叙写_ 的整个过程。作者没有在“战”这个情况的叙述上多花笔墨,而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形象,通过他的言论和行动,阐述了有关战争的指导思想和以弱胜强的防御原则。其一,战前政治准备(_ _);其二,有利的反攻时机(_ _);其三,追击的可行之机(_ _)。(各填4个字)3邹忌讽齐王纳谏是_(体裁)。本文选自
2、_,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_ _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纳谏:_。战国策为我国古代_(体例)史书。作者已无从查考。西汉末年的_按国别和时间顺序先后重加整理编订,并定名为战国策,又称国策。4孟子二章选自_,孟子,_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_ (附“四书”:_)三、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曹gu 又何间焉 肉食者b f 敢专也小惠未bin 小信未f 下视其zh y丽 朝 服衣冠 期 年 朝_ 于齐 间_进 死亦我所恶_ 蹴_ _ 一豆(gng)_ 一(dn)食_四、仿例,从这三篇文章中找出10个通假字并解释:玉盘珍羞直万
3、钱:“羞”通“馐”,食物 “直”通“值”,价值1_ 2_3_ 4_5_ 6_7_ 8_9_ _ 10_五、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小大之狱 古义:( )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古义:( )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 古义:( )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4肉食者鄙 古义:( ) 今义:轻视,看不起 5弗敢加也 古义:( ) 今义:增加 6虽不能察 古义:( ) 今义:虽然 7再而衰 古义:( )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8必以信 古义:( ) 今义:书信 9可以一战 古义:( ) 今义:表许可、可能六、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_ 2一鼓作气 _ 3邹忌修八
4、尺有余_4朝服衣冠_ 5私我也 _ 6王之蔽甚矣 _7闻寡人之耳者_ 8吾妻之美我者_ 9劳其筋骨 _1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 11必先苦其心志_12饿其体肤_ 13空乏其身_ 14行拂乱其所为_1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七、一词多义(以九上九下为主,一个词义各举1-2个例句)以 之 间 为 八、你在预先复习的时候,还有哪些困惑,请写下来与小组成员讨论:_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 (课堂练习) 一、背诵默写1曹刿论战中交代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_,_。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 , 。(用原文回答) 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原因的句子_,_,_。3.孟
5、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_,_”!。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_”一句同样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5.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
6、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 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遂逐齐师 _ 公问其故 _望其旗靡
7、_ 公输盘诎 _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例句:以牒为械 ( )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杀臣,不能绝也。 _(2)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4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5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_ _每日一练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 (设计:汤建梅 审核:许凤 时间: 20分钟)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
8、题。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
9、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注释韩子卢:犬的名字。东郭逡:兔的名字。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罢:同“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田父:农夫。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谢:辞谢、辞退。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臣之妻私臣 私 _ 今齐地方千里 方_时时而间进 间 _ 天下之疾犬也 疾_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_3. 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_4.
10、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_张良受书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遂去,无他言 去_ (2)与老人期 期_(3)喜曰:“当如是” 是_ (4)良因异之 异_2.下列句子中加
11、点的“之”与“常习诵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之有孔明 B、寡助之至 C、公将鼓之 D、公将驰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_4.本段文字表现了张良的优秀品质。_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参考答案)课堂练习一、略 二、 1.于是 原故(原因) 倒下 “诎”通“屈” 2.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 “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 3.(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3)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4.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12、/寡助 5.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 基本要求: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2分;叙述恰当,2分。 举例: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附译文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公输盘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
13、:“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每日一练1. 偏爱 方圆,纵横 间或,偶然 快,急速(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2.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3. 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
14、,别国渔利。(4分,各2分)4. 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共4分。第一问2分,答对“异”和“同”的内容各得1分;第二问得2分,能分别答出与“主动”和“被动”相近的内容即判对,各得1分)1.(1)离开 (2)约会(3)这样(4)对感到奇怪2.D3.张良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从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4.恪守诺言,虚心求救。附译文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