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一、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今天老师就想用人物访谈的形式和大家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成功的采访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深入了解采访对象。2、创造融洽气氛,激发谈话兴趣。3、提问具体,有特点,有系统性。4、要记好采访笔记。不知昨天让大家准备的问题有没有准备好?现在各学习小组对照采访要求,整理好采访方案,分配好采访任务。二、人物访谈下面让我们开始,老师客串走近人物节目的主持人,各位来宾,走近人物又和大家见面了。有这样一个人,1917出生在广州,父亲是中国金融界巨子。1935留学美国1948首次被聘为建筑师1978成功设计建筑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香山饭
2、店1979成功设计建筑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成功设计建筑了设计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1984成功设计建筑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主持人:他就是本期嘉宾贝聿铭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主持人:贝老,学生读了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篇文章后,都很想认识您,有请他们(四位学生上场),记者蔡:握手,我们是采访小组的,我是蔡丽丽,他们是杨蓉蓉、施雯雯、顾杉杉。主持人:听说你们读了文章之后,特地去研究了贝老,各有心得。能先展示你们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吗?记者蔡:那就请葛宵给大家解说吧(美国组代表上)记者施:贝老,肯尼迪图书馆让您声名远扬、跻身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事业成功后你有何感想?贝:如果非要
3、说我取得一些成就、获得一些荣誉的话,那只能代表过去。我想在有生之年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技术如何更好地熔于一炉的研究继续探索下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记者施:您的父亲让您学习金融,您却选择了建筑学的攻读,这是为什么?贝:说起来也属偶然。我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我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意念。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记者杨:您和柴根道夫的合作堪称是珠联璧合,但您后来还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你的设计理念有什么改
4、变吗?贝:是的。大家都知道:世界是广大人民大众创造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由于经济水平所限,很向往物美价廉的住宅。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后,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这些工薪阶层的人们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更经济实用的大众化公寓,很受他们欢迎。记者顾:贝老,听说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楼”的开幕剪彩仪式上,称赞它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从图片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它和周围环境高度谐调,当时你为什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贝:我小时候在苏州长大,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深入我的头脑,这其实就是中国民族建筑的精华。主持人:我
5、这儿刚好有点苏州园林的资料,(放苏州园林录像)。贝(录像结束后):其实在78年我设计的香山饭店就融入了江南园林的风格。记者杨:我们在国内也寻访了您的建筑作品,请中国组的叶超给大家展示一下。记者蔡:请问,你为什么会放弃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的设计呢?贝:我头一次回国是在1978年,是为设计香山饭店而来的。那时,我就提出应该很好地保护北京古城,特别是要控制故宫周围的建筑高度,这个建议被政府接受了。我在清华大学作了一次演讲,我说故宫金碧辉煌的屋顶上面是湛蓝的天空。但是如果掉以轻心,要不了五年十年,在故宫的屋顶上看到的将是一些高楼大厦。但是现在看到的是多么壮丽的天际线
6、啊!记者顾:为什么您设计了香山饭店后又从没有回过看过呢?贝:我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作品就是北京香山饭店。实际上,在香山饭店的建筑设计中,我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石块的大小、每一处的树木花草都有精确的规划,甚至还花朵的数量都有具体说明。还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花草摆放的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样,令我痛心疾首。记者杨:你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呢?贝: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贝:因为当时设计方案应征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有很大的争议性,但最后证明我
7、的设计理念是对的,你们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了吗?记者杨:有贝:请给大家看看吧记者杨:薛泽华请展示你们法国组的学习成果吧。记者蔡:真得很精美,当别人反对您时,您是怎样坚持下来的?贝:我坚信自己的设计理念是正确的,我会努力向他人介绍我的设计理念,让他们感受我设计的美,最终我用行动证实了我没有错。主持人:贝老的建筑作品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在刚建成时往往招来非议,但不久总是能成为当地人的骄傲。创新能力对中学生也很重要,你能否提几点建议?贝:面对他人的评价要冷静地分析,做到实践创新。主持人:在座的同学,你们还有问题吗?学生自由问:1、贝先生,您常说“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那
8、您当年远渡重洋,出国留学,是出于什么考虑呢?贝:因为我的根生长在中国,我可以把新的和有用的东西插到根上去,让他发芽,所以中华的建筑的特色在我的十多年的设计生涯中轨迹可寻。2、贝先生您认为在您创业进程中,谁对你的帮助最大?贝:威廉柴根道夫先生。他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3、您在设计巴黎罗浮宫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它设计成古老的风格,而设计得如此现代化?贝:其实,金字塔本身的造型就蕴涵了古老的风格,历史的内涵,我只是把建筑材料改为了玻璃,赋予时代感。4、贝老,我比较了一下东西方的建筑文化的差异?(上场展示小组探索研究成果)你觉得哪一种文化对你的影响大?贝: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建筑的根还在
9、,有了好的根就可以插枝,把新东西,能用到的东西,接到老根上来,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我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主持人:我觉得贝老的成功经验还有一条,青少年时期的世勤奋踏实的学习,从1935留学美国到1948开始工作,一共是13年,从基础做起在他人公司打工12年,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厚积而薄发,一举成名。贝老的成功之道值得我们青少年朋友学习。主持人:今天我们还有幸还请到了展示华夏文化魅力的作者余玮,欢迎您的到来。看来你也是贝聿铭fans呀,你最喜欢他的哪部建筑作品。余:我喜欢他的香山饭店主持人:下面,我们文章的内容就自由提问。学生提问:贝聿铭和他的成就,你为什么用“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0、为题呢?余:贝聿铭的建筑艺术独特创新,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精心结合,萦系着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在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2、为什么开头不先介绍贝聿铭,而先介绍他的建筑?余:我想大家读了开头一定已经领略到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我在这一段里用了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从两个入口的数字就可以想见其气势的惊人,从大厅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就可以想见其气质的高贵。这就一定会引起读者的思考:这样的建筑出自谁人之手呢?接着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出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了。3、贝聿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让你特意写了这篇通讯报导?余:这缘于贝老对建筑艺术的热
11、爱以及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更主要的是他在设计上体现出的大胆创新。4、你觉得贝聿铭是一个怎样的人?余:我认为贝老应该是一个对建筑艺术执着追求,且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国际建筑师。5、您为什么只写贝老设计香山饭店时写他如何勘察地形?答:这些准备工作都体现了贝老一贯认真,细致的作风,这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看出他对这项设计的重视,当然也说明了他在设计时充分的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6、为什么在写贝聿铭设计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时引用了“既毁了罗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余:我想这知识当时人们的评论,贝老的建筑往往具有创新和超前意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理解贝老的设计意图,才会持反对意见。我后面也写到了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主持人:谢谢两位的到来,本期节目到止结束,再见。三、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大家了解了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源于他的创新精神,在他的设计中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根在中国,他把中国民族建筑的精华融入了现代建筑之中。今天,同学们参与了这个活动你有何收获,有何感想?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