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弥勒教育要率先,竹园教育怎么办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如日俱增。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无法与县城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办好让竹园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德教育机制 要把一所学校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要的事情就是切实抓好学校师德教育建设。必须有严格的师德教育制度来做保障。坚持政治学习,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以及学习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并逐步完善学校师德教育制度,
2、纳入考核、考评。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更是家长所关心的。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着重做了如下几点。 1、严格执行教育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落实考勤、备课与作业批改、卫生检查等制度。中心校要不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每月检查一次教师作业批改情况。 2、加大教研工作的开展力度,结合继续教育学习,坚持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共同评课,取长补短,促进进步。中心校工作人员要坚持随堂听课,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指出。 3、认真抓好各校班级纪律,落实责任制,重点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各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
3、良好班风、学风、校风。 4、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工作,期末考试后做好学生成绩分析工作。 三、创建文明安全校园,保持一方平安 (一)文明礼仪方面 1、以规范为准则,促学生行为培养。为了让学生形成良的行为习惯,各校每个班级都要张贴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各班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出《班级公约》,让学生开展讨论,自查自纠,对照规范,自我约束,遵照执行。同时学校还广泛开展活动,举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校训》、《校规》知识竞赛,激励学生遵规守纪,争先创优。 2、采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演讲会、征文等形式,从安全、卫生、学习、生活、礼仪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4、制定了《文明班级评比办法》,每月进行一次文明班级评比,使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集体,有力地带动了我校文明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学生安全方面 学生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把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师、班主任考核、考评中,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 1、全体教师都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没有小事,学生安全是正常教学的前提”“安全第一,安全警钟长鸣”等安全思想意识。 2、建立安全制度、职责、应急预案,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签订《
5、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追究。做到安全人人有责任,岗位处处有职责。 3、切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会、班会、晨会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交通规则及安全常识。 四、精心布置,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1、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也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各校要充分凸现了“绿化”、“美化”、“园林化”的特色,使校园一年四季绿色常驻,花开不断。师生在这样美好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6、自然是身心愉悦,倍感舒适。 2、在构建和谐校园物质环境的同时,还不忘突出整个校园的人文内涵,如在各班级教室里张贴着中外名人警句的标牌等。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既得到了美的熏陶,又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各校每班教室板报、墙报各具特色,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3、为了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各校少先大队利用“红领巾监督哨”对学生的课外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安全卫生进行考评监督和教育管理,日公布、周小结、月评比。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我当清洁小卫士”等主题队会活动,要求每个学生不随手丢弃杂物,能主动捡拾地上的垃圾,增强学生文明意识和爱校意识
7、 4、以重大节庆日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和传统美德的培养。一年中有许多传统节日,是学生受教育的有利时机,各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母亲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5、关爱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开放学校图书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孩子们从书中寻找读书的快乐,做人的真谛。 6、以课堂为阵地,促学生道德确立。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品行教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7
8、融入社会,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坚持开展 “送温暖献爱心”系列活动。为特困生捐款,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关心临近的五保户,还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教育学生尊敬老人,善待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初步形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关心集体、讲文明、懂礼貌等良好行为。 五、加强家校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校外表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以往明显增大,单靠学校难以胜任。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使学校教育在校外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发展。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要求授课教师要记住本班学生的电话号码,电话联系
9、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激励式评语。学校期末给每个学生家长发一封《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3、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联系和沟通,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4、组建家长委员会,学校要求各班推荐出关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长1—2名组成班家长委员会,定期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我想作为一所乡镇小学,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创建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让竹园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