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解读Jiangsu J Prev Med,JulVol.34,No.4379江苏预防医学2 0 2 3年7 月第34卷第4期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解读徐燕-2 3,沈益鸣1-2 3,范晶晶12 3,王玲1-2 3,吴晓松I.2.31.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 10 0 0 9;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3.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摘要:WS/T775一2 0 2 1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于2 0 2 1年2 月2 0 日发布实施。该标准旨在解决消毒因子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实验
2、室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本文对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指标进行解读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解读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6-90 7 0(2 0 2 3)0 4-0 37 9-0 3Interpretation of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effect on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 laboratoryXU Yan*,SHEN Yi-ming,FAN Jing-jing,WANG Ling,WU Xiao-song*Jiangsu Provincia
3、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Jiangsu 210009,ChinaAbstract:Th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effect on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 laboratory(WS/T 775-2021)was implemented on Feb 20,2021.The standard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he disinfe
4、ction effect ofdisinfection factors and applies to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of disinfection effect on 2019-nCoV in laboratory.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on-tent and key indicators of the standard.Keywords:2019-nCoV;Disinfection effect;Laboratory evaluation;Standard interpretation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
5、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传播。病房内,新冠肺炎患者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餐桌及卫生间环境可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2 ;美国马萨诸塞州采集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品核酸阳性率与1周后新冠肺炎报告病例呈强相关关系 3。加之新冠病毒在不同环境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可达到数小时至数天 4,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感染性,提示该病毒具有一定间接接触传播风险,需选用有效的措施来灭活环境中的新冠病毒。目前,新冠病毒对消毒剂敏感性的认识大多是基于其他冠状病毒等微生物的数据,针对新冠病毒试验研究较少。为规范新冠病毒实验室消毒效果的检测和评价,2 0 2 1年2
6、 月2 0 日,国家发布实施WS/T7752021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 5(下文简称“标准”),标准旨在解决消毒因子对新冠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适用于新冠病毒实验室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标准共包含7 个章节。第一章为范围,规定了标准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第二章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为术语和定义,包括标准中涉及到的“低温消毒”的定义;第四章为基本要求,包括实验室及人员要求、试验要求;第五章为病毒灭活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器材、细胞、病毒悬液及载体的准备和制备,中和剂鉴定试验以及病毒灭活试验,中和剂试验分为悬液法和载体法等2 种方法,病毒灭活试验包括悬液法病毒灭活试验和结
7、果判定以及载体法病毒灭活试验和结果判定;第六章为结果评价,规定了评价消毒效果合格成立的条件;第七章为试验注意事项。为帮助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条文,本文对该标准的内容和关键指标进行解读。1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 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开展新冠病毒消毒效果评价对实验室和人员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新冠病D01:10.13668/j.issn.1006-9070.2023.04.001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研重点项目(ZDA2020015)作者简介:徐
8、燕(196 5一),女,江苏海门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毒研究和传染病防制工作Jiangsu J Prev Med,Jul.,Vol.34,No.42023380:江苏预防医学2 0 2 3年7 月第34卷第4期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参考2 0 0 2 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和剂鉴定试验、病毒灭活实验等相关内容,制定针对新冠病毒实验室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的方法。2起草原则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属于消毒检测方法类标准,按照CB/T1.1一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7 要求起草和编写,检验方法和评价指标参考消毒技术规范,同时结合新冠
9、病毒特性和防控要求,对部分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进行了修改和更新,使试验方法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更强,使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为进行新冠病毒消毒效果评价的实验室提供技术指导。3重要指标制定依据3.1术语和定义低温消毒是本标准中唯一的专用术语和定义。温度对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显著,一般而言,消毒效果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国内多次在进口冷链水产品及其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8 ,提示低温环境能够延长病毒存活时间。文献报道,冠状病毒在冷冻条件下非常稳定,-2 0 可存活2 年 9;将一定量的新冠病毒添加到体积相同的冷冻肉制品中,于4、-2 0、-8 0 条件下2 1d后病毒感染性均无明显下降,且与病
10、毒单独存放相比无明显差异10 。本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温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 1,对低温消毒的温度进行了明确界定,低温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因子应在该温度下被证明有效,3.2基本要求3.2.1实验室及人员要求根据新冠病毒的传播特性、致病性等特点,目前新冠病毒按照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涉及的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应当在生物安全三级及以上实验室开展。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包含新冠病毒培养以及消毒学的试验技术,对于从事该项试验的人员提出了具备消毒学、病毒学专业能力及生物安全的要求,须经培训获得准人资格后方可开展该项试验。3.2.2试验要求考虑到消毒因子及消毒剂的特性,将实验室试
11、验分为悬液法病毒灭活试验和载体法病毒灭活试验,按照2 0 0 2 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一般以悬液法为主,对不适宜用悬液法可考虑用载体法病毒灭活试验。对于有机干扰物的选择,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及CB/T38502一2 0 2 0 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12 的相关要求,根据消毒对象的污染程度,选择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有机干扰物。根据低温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规定了在进行消毒因子低温消毒效果的评定时温度及实验方法的选择要求。3.3光病毒灭活试验方法主要包括试验所需器材、细胞及病毒悬液的准备及载体的准备,试验过程包括中和剂鉴定试验以及病毒灭活试验。本标准完整细致地规定了从试验准备
12、阶段到结果判定的整个流程,为试验的规范开展奠定基础3.3.1试验准备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准备试验所用病毒,确定病毒滴度以及适用新冠病毒增值培养的细胞株。因Vero细胞对多种病毒敏感,广泛用于体外扩增冠状病毒及针对相应疾病的疫苗开发,将Vero-E6作为首选细胞。按照试验方法准备相应的试剂、仪器、耗材等。3.3.2中和剂鉴定试验包含预试验和正式实验两部分。通过预实验确定消毒剂、中和产物和中和剂等对细胞生长有无影响。正式试验分组参照GB/T385022020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在消毒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6 组变成了4组,删去“第一组消毒剂+病毒悬液一接种细胞培养”“第二组(消
13、毒剂+病毒悬液)+中和剂一接种细胞培养。”消毒技术规范出台时间较长,部分内容需调整完善。本标准部分细化了悬液法和载体法中和剂鉴定试验的实验过程:悬液法中和剂鉴定试验规定了试验体系。第1组试验体系按照病毒与中和剂V:V为1:4体积比例进行试验;第2、3组试验体系分别是按照病毒与中和产物、细胞维持液V:V为1:4体积比例进行试验;第4组是将试验用细胞,加细胞维持液后培养观察;观察细胞生长是否正常。为了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明确了以细胞维持液作10 倍系列稀释,并规定了接种量“吸取样液10 0 L,接种于单层细胞培养板上,每个滴度接种4孔”,规定了培养条件及时间“置二氧化碳培养箱(36 1,5%1%二
14、氧化碳)中培养3 4d。”载体法中和剂鉴定试验规定了试验体系。与悬液法中和剂鉴定试验原理相同,载体法中和剂试验体系是将病毒载体浸人1.0 mL的中和剂(第1组)、中和产物溶液(第2 组)、细胞维持液(第3组)中进行试验;第4组是将试验用细胞,加细胞维持液后培养观察,从而观察细胞生长是否正常。结果判定与消毒技术规范相类似,即第1、2、3组病毒生长与原接种量相近,第4组细胞生长正常,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在正式试验的最高浓度下对细胞生长无影响3.3.3病毒灭活试验分悬液法病毒灭活试验和载体法灭活试验。悬液法病毒灭活试验:选取-8 0 低温保存新冠病毒与有机干扰物按照V:V为1:1比例混合作为试验用病毒悬
15、液。参照消毒技术规范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试验,按照终点稀释法对阳性对编辑:彭海燕JiangsuJPrevMed,Vol.34,No.4381江苏预防医学2 0 2 3年7 月第34卷第4期照组、阴性对照组以及消毒试验组进行病毒滴度测定,考虑新冠病毒传播特性及社会影响,结果判定不同。消毒技术规范采用定量判定的方法,为“在正常情况下,3次试验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 0,可判为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污染物消毒的实验室试验合格”。本标准采用定性的方法,为“消毒试验组细胞无病变,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情况相一致”。阳性对照组病毒滴度要求也有所调整,消毒技术规范脊髓灰质炎病毒试验悬液法要求阳性对照组病毒滴度对数值
16、为57,本标准规定阳性对照组新冠病毒对数值应5.0。载体法病毒灭活试验:在原有的病毒灭活试验基础上,根据新冠病毒特点进行细化、补充。载体的制备及选择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考虑到消毒因子的多样性,增加“特定用途的消毒因子可使用其他相兼容材质的载体”。具体操作方法中强调“消毒器械载体布点应置于最难杀灭部位”。结果判定与本标准悬液法病毒灭活试验相同,采用定性方法,但阳性对照组病毒滴度对数值应4.0。3.3.4结果判定当中和剂鉴定合格,且每次悬液灭活试验/载体灭活试验对新冠病毒均有效灭活,且阳性对照组病毒滴度对数值达到要求,方可判定消毒效果合格。4小结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在疫情
17、防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消除环境中的新冠病毒,主要是依据病毒对消毒剂的敏感性。国内外目前消毒因子对新冠病毒消毒效果研究开展较少 1-17 1,为科学评价消毒因子对新冠病毒的灭活效果,特制定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及人员基本要求,从开展试验项目、类型及评价原则等方面细致完整阐述,为开展新冠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提供技术指导,为精准消毒提供科学依据。参考文献1国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EB/OL.2 0 2 2-6-2 8 .h t t p s:/ J.中国消毒学杂志,2 0 2 2,39(1):17-19.3Bueckert M,Gupt
18、a R,Gupta A,et al.Infectivity of SARS-CoV-2 andother coronavirus on dry surfaces:potential for indirect transmissionJ.Materials,2020,13(22):5211.4Van Doremalen N,Bushmaker T,Morris DH,et al.Aerosol and Surface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 J.N Engl JMed,2020,382(16):1564-1567.5W
19、S/T7752021,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 S.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7CB/T1.1一2 0 2 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S.8于凡,沈玲羽,田祎,等.进口冷链水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污染传播探讨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 0 2 1,42(6):992-10 0 1.9Han J,Zhang X,He SS,et al.Can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be transmit-ted from food?A review of evidence,risks,policies and knowledgegapsJ.E
20、nviron Chem Lett,2021,19(1):5-16.10 Fisher D,Reilly A,Zheng AKE,et al.Seeding of outbreaks of COVID-19 by contaminated fresh and frozen food Z.NewsRX LLC,2020:273,1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关于印发低温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要求的通知 EB/OL.2020-12-31.https:/ CB/T 38 50 2 2 0 2 0,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 S.13 Guo XL,Chen Y,Wang L,et al
21、.In vitro inactivation of SARS-CoV-2by commonly used disinfection products and methods J.Sci Rep,2021,11:2418.14刘永健,李天一,邓永强,等.次氯酸钠消毒剂灭活新冠病毒的实验研究 J.军事医学,2 0 2 2,46(3):192-196.15】沈益鸣,吴晓松,王玲,等.一种复配季铵盐消毒剂低温消毒效果研究 J.中国消毒学杂志,2 0 2 1,38(10):7 2 1-7 2 3.【16】王玲,吴晓松,王鬼,等.2 种化学消毒剂在低温下的杀菌效果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 0 2 3,4
22、0(1):1-4.17 Wu XS,Chen Y,Wang L,et al.Effectiveness of Disinfectants Suitablefor Inactivating SARS-CoV-2 at Cold-Chain Temperature J.FoodEnviron Virology,2022,14:101-104.收稿日期:2 0 2 3-0 7-10专家简介:徐燕,主任医师(二级),博导,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心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兼任国家卫健委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卫生标准消毒标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环境与健康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地方病协会会长等。中国消毒学杂志等两本期刊副主编,先后主持10 多项国家、卫生行业和地方标准研制,开展多项课题,获得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和江苏省医学新技术等多个奖项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