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齐哈尔市2018年初中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准确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语文学习情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考查内容以本市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为基准,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二)命题原则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贯
2、彻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2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思维空间。以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3研究先进的教学研究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努力体现全面化、科学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3、尤其应注意发挥其反馈、选拔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利于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4体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革命传统的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保持初高中核心素养养成的连贯性,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5坚持我市初中语文考试“创新、盘活、求精”、“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注重积累和感受,注重分析与综合,注重运用与探究,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试卷应简约、清晰、合理。6.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体现我市自然
4、风光、风俗民情、文物古迹等文化特色,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在第四学段所形成的基本的语文素养。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强调对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强调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强调对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考查,强调对写作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语言运用能力,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试题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5、,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注重体现语文与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促进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考查内容 1. 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能正确、规范、整洁、美观地书写常用汉字,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一定的语文积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发现与探究问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交流、展示自己的
6、学习成果。在名著积累中考查学生的探究与评价能力。能背诵优秀古代诗文80篇(段)以上,能运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拟写或修改常见应用文。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启事、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说明:考查语文知识积累,重点考查运用能力。鼓励创新思维,不考查对形成学科素养和学生后续学习无益或意义不大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不设概念术语考试题型。考查基于语文学科涉及的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学习及探究能力,在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过程中,重点考查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突出语文特色。2. 口语交际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能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
7、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准确使用普通话,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说明:考查学生在具体口语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重点考查语言互动、交际能力。3. 阅读理解及分析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出自己
8、独特的阅读感悟。阅读文言文,能流畅地诵读文言文,把握好文言文的朗读节奏,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018年加入对课外浅易文言文内容的考查。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运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语言材料,捕捉有用信息,并有一定的速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能阅读指定的名著。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说明:考查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重点考查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分析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鼓
9、励个性化阅读与现实生活结合。不设死记硬背类试题。4. 写作构思及表达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
10、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说明:考查写作的综合构思能力,文字表达和作文修改能力,重点考查运用社会综合知识进行思维创新的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不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文题,不设审题障碍。(二)说明1. 试题更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与去年相比,试卷的总长度与总分值不变,文字阅读量有所增加,总阅读量5500字左右。第一板块知识积累及运用,满分约为30分。部分
11、内容进行了调整,内容上加入了重要的文化常识的考查。其中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要兼顾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充分体现学生的真实阅读,避免假阅读。第二板块口语交际,满分约为5分。第三板块阅读理解及分析,满分约35分,2018年加入对课外浅易文言文内容的考查,便于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考查与试卷的前三个板块内容有机融合。个别试题源于课本,但赋予一定的新意或灵活性,使试题源于课本又异于课本,活于课本,不超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不出偏题、怪题,使学生复习时真正做到减轻负担,以利于学生更全面的发展。2. 试题要强调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试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在
12、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表达能力的测试,以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3. 试题更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4. 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试题数量适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给学生提供发展创新的条件。5. 命题力求科学准确,试题的语言要简明易懂,题干文字表述不宜过长,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赋分和评分标准要科学合理、详细,尽量减少阅卷时产生的主观性误差。6. 同一板块内部之间,分值分配可以根据命题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地微调。三、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与分值比例 (一)试题难度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方式,为了便于甄
13、别和选拔,试卷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试题的难易度为:易(难度系数为0.85左右),中(难度系数为0.60左右),难(难度系数为0.40左右)。试题易、中、难内容约占试卷总分的比例分别为70、20、10左右,在后两个百分比中体现区分度。整卷试题难度系数拟为0.75。(二)试卷长度 试卷试题的长度布局为16开共8页,全卷共四道大题,含小题28至30道之间。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 知识积累及运用板块:题量建议在8至10小题之间。2. 口语交际板块:题量建议在3小题之内。 3. 阅读理解及分析板块:题量建议在18至20小题之间。4. 写作构思及表达板块:作文的写作文字量不少于600字。5. 试卷
14、的文字阅读总量5500字左右。(三)分值比例整卷试题满分值为120分。结构板块与分值比例:1. 知识积累及运用 约占252. 口语交际 约占43. 阅读理解及分析 约占294. 写作构思及表达 约占42四、试卷题型与赋分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填充题、选择题、问答题(含答案开放的表述题)、写作题等。兼有主观题与客观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够准确地辨识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纠正地方方言读音,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对写字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书写得正确,规范,整洁,美观。适当考查借助工具书识字的能力,正确地使用和书写
15、标点符号的能力。 2词语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词语进行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3语言考查内容包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运用语言,并根据要求,运用语法修辞等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识别或修改常见病句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在书面上运用语言的能力。4文学、文化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七至九年级学段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相关内容知识的了解。考查范围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附录)中规定的必读的主要篇目的相关知识。今后将有计划地加入书体常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汉语言文字的
16、特点对自己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5古代诗文考查对古代优秀诗文的记诵、理解,以及简单分析和运用的情况。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填写上下句,全面考查学生的积累水平;二是按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联系;三是开放性表达,考查学生将平时文学积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注意正确、规范地默写,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诵读、理解和运用古诗文,为后续的教学夯实基础,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6. 应用文考查学生能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拟写或修改常见应用文的能力。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启事、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做到内容明确完整,格式
17、正确。7名著阅读考查学生在语文名著学习活动中认真阅读,关注社会现实的能力,并通过活动形成自己的成果及认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要兼顾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充分体现学生的真实阅读,避免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理解、探究和评价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8. 其它 考查学生的观察、联想、分析、概括、归纳及总结等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图表题、概括新闻、拟广告词、拟标语、拟对联等。 9题型兼顾主观题、客观题。 10.本板块约30分。(二)口语交际考查学生与读、写能
18、力并列的听、说能力,以及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重点考查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使用礼貌用语和文明、和谐地利用口语语言交际的实际能力。现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在书面上运用口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语气和应对能力,以及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 内容包括听说及应对的交际语言,兼有客观题、主观题。2. 本板块约5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能够做到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能流畅地诵读文言文,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能对文段的思想内容作简要分析。体味和把握重要词句
19、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了解常见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重点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及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而特殊的句子。考查掌握文言文语段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能够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能力。2018年加入对课外浅易的文言文内容的考查,以便实现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2现代语体文阅读现代语体文阅读的考查从文章整体上理解分析、感悟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体验文章的意境,把握意蕴。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从“形象、语言、情感”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进
20、而考查学生把阅读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并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为了便于学生分析,仍然进行文体划分,以便加强对考查内容的理解,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 内容包括文言文阅读及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知识、现代语体文阅读及中外文化相关知识,也可能包括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关知识,兼有客观题、主观题。现代语体文阅读选自齐齐哈尔市现行初中教材以外篇目。选文二至三篇,其中必考人文素养的记叙类作品一篇。 4. 本板块约35分。(四)写作构思及表达1构思强化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的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观察生活并在写作中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选择表达方
21、式的良好习惯。能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2写作考查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注重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关心社会现实的能力,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点考查学生对写作材料的综合构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考查内容包括综合构思、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4写作部分只设一个文题。题型为命题
22、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之一。作文的写作文字量为600字以上。5. 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写作要有真情实感。6. 本板块50分。附录:一、2018年初中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应用文复习范围通知、请假条、启事、留言条、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二、2018年初中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古代诗文复习篇目(一)古诗背诵篇目(35篇)1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2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3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4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5木兰辞(唧唧复唧唧) 北朝民歌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7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8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9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23、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1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13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14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18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19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20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21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2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2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2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2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2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
24、一杯) 晏殊27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28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2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30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31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32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3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34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35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二)课内文言文篇目(19篇)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2曹刿论战 左传3孟子二则 (鱼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礼记一则 (虽有佳肴)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潜8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9三峡 郦道元 10杂说(四)马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12小石潭记 柳宗元13 岳阳楼记 范仲淹14醉翁亭记 欧阳修15爱莲说 周敦颐1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7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8湖心亭看雪 张岱19河中石兽 纪昀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