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新区未来泸州新的经济增长极2012年5月8日,泸州举行江南新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会。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江南新区概念规划,响亮地提出了“五彩笔墨绘江南,再造一个新泸州”规划构想,在空间发展上形成产城一体、多城多园、景城辉映、城乡交融的现实图景。而在产业构想上将构建世界级白酒产业,国家级油气化工、机械加工、休闲旅游产业,地区级仓储物流、商贸办公、服装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泸州作为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按照“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要求,在“把城市做大、把产业做强”思路的引领下,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创新思路,选取紧靠主城区、基础条件较好的
2、区域,规划建设江南新区。泸州力争通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组团的打造,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区域的发展,努力把江南新区打造成为全省“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示范区。1泸州江南新区一带五园六组团长江穿境而过,江北岸为中心城区,江南岸一条经济带串起5个园区。江南新区东起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西至纳溪泸州化工园区,北衔长江黄金水道,南以宜泸渝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为界,将纳溪、江阳区、合江整个江南沿岸连成一片。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60万人。区域内长江黄金水道蜿蜒而下,岸线总长约100公里,现有码头6处;有两条铁路线、两处铁路货运站、三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共同构筑了区域对外
3、交通骨架;区内汇集了5大产业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7平方公里,有规模以上企业180户;汇集了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统筹城乡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汇集了5处风景旅游点,自然生态风光良好。“五彩笔墨绘江南,再造一个新泸州”,这其中的“五彩”即五个彩带:一是长江,二是产城大道,三是产业,四是城市建设,五是文化。“五彩”间有机衔接,才能实现产城互动,“三化”联动,成为具有创新性的新区。突出“产城一体”特色,江南新区将通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组团的打造,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区域的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示范区。在空间布局上,江南新区简称为“一带五园六组团”。“一带”
4、为沿长江经济发展带。五园包括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五大园区”。江南新区的城市发展走的是组团式发展之路。六组团包含了城南组团(包括蓝田和邻玉)、沙茜组团、泰(安)黄(舣)组团、纳溪安富组团、合江县城组团、榕山组团。江南新区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到2016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城市及乡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95万人;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城市及乡镇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20万人。2江南新区“新”在哪里?“建设江南新区,规划要先行,要有超前性。”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说,规划要从交通入手,在长
5、江黄金水道上做文章,同时要把城市轨道交通一并纳入规划考虑内容,形成科学循环交通体系。在产业规划上,要在充分挖掘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再发展新兴产业,而且产业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导向。江南新区,究竟“新”在哪里?新在产业支撑白酒、机械、化工等是泸州的支柱产业。泸州不走寻常路,在研发、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占领制高点。国家酒检中心、全国固态酿造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为区域内白酒产业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助推传统固态酿造产业升级,为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研发能力创造出极大优势。在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意义深远,将会促进全市机
6、械行业整体升级。5月10日,国内最大机重等级的CED22007型电动液压挖掘机在泸州下线。这台挖掘机由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可满足矿山挖掘的不同作业要求,产品研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特大型电动液压挖掘机制造空白。新在交通全域新建的产城大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同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宜泸渝高速公路连通,将构建起江南新区的交通骨架,并与泸州正在建设的“一环七射一横”高速公路形成交通网络。新在统筹发展在江南新区内,“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建设全面启动。“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建设为江阳区黄舣镇永兴村村民铺平了致富路。在永兴村,专业合作社与红高粱公司签订协议,全村发展了2000余亩红高粱基地。专
7、合社采取保底收购、按股分红、劳工付薪的形式,解决了5万余人的就业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0元,比去年增加了1200元。随着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全面建成,作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主战场,江南新区内的泰安镇将实实在在尝到“产城”结合、“两化”互动的甜头。目前,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已满足了近500名泰安农民就地就业;预计到2012年底,将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工业反哺农业,在带动农村人口就业的同时鼓起了农民的腰包。3产业集聚,为江南新区腾飞蓄积强大后劲产业是城市的支柱,江南新区少不了产业的支撑。规划的江南新区内已经形成了白酒、机械、化工等泸州支柱产业的集聚,为新区的腾飞蓄积了强大的
8、后劲。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是江南新区内最有代表性的园区,也汇集了全市最强的支柱产业。走进具有浓郁川南民居特色的酒业集中发展区,建成区已达7500亩,入驻企业102家,包括了红粮种植、基酒酿造、灌装加工、仓储物流、会展交易等白酒综合配套加工全产业链环节。在建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人倍感振奋,大规模、大场景令人心潮澎湃,高标准设计的会展中心已经初露真容。2012年,盛大酒博会在此举行,“醉”倒了八方宾朋。2011年,全市主要支柱行业中,酒类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23.3亿元,同比增长31.3%。今年一季度,泸州酒类制造业持续高位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84.1亿元,同比增长24.9%
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22.2个百分点。建设江南新区,泸州将加快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整合白酒原材料供应、包装印刷等上下游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目前,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已经全面启动建设。在加快推进原有骨干企业搬迁到园区的同时,积极推进邦立重机、长起公司、长液公司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深化与中国机械工程集团公司、玉柴重工等工程机械核心企业的交流合作。此外,川油钻采、金辉液压、巨力液压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后起企业也发展迅猛。江南新区内的泸州化工园区,是四川西部化工城的核心区,目前,正奋力推进200亿立方米煤气化项目建设。4月26日,泸州市、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林德气体(香港)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林德气体(香港)有限公司将用3至5年时间,在泸州投资100亿元建设煤制气项目,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该项目依托泸州煤炭资源等优势,投资发展四川泸州纳溪煤制气项目和四川泸州合江煤制气项目。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50亿立方米煤制气,除有效解决泸天化用气需求外,还可供川天化发展精细化工产品,相当于再造一个泸天化和川天化。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推进,“江南新区”必将成为泸州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泸州新的经济亮点!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