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六 科学探究,第1页,第1页,【图示专项】,第2页,第2页,【归纳整合】,一、变量控制,1.变量惟一原则,即控制其它原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原因,观测该变量对试验结果影响。,2.变量为名词,如温度、光照、水分等,不能表述为温度高下、光照有无、水分多少等。,第3页,第3页,二、设置对照,1.通过设置对照试验,能够排除无关变量影响,降低试验误差。,2.降低误差方法:取平均值;试验时选取生物数量要尽也许多;选取生物大小、形态、年纪等尽也许一致。,3.试验结果或现象是人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东西,如试验数据、颜色等,而试验结论则是通过试验现象或结果推导得出一个普遍事实或规律。若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应重新
2、假设,重新设计探究方案,再次探究。,第4页,第4页,【典例1】,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行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种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相关问题。,(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不久就爬走了。下列据此情景提出几种问题,哪一个不够详细、明确(),A.鼠妇为何会爬走呢?,B.鼠妇爬走是由于环境变明亮了吗?,C.鼠妇爬走是由于搬动花盆对它产生刺激了吗?,第5页,第5页,(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能够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作出假设是_。,(3)设计试验:为证实细菌对植物遗体分解作用,某小组同窗分别提出了三种试验
3、方案,请判断哪个试验方案更能阐明问题(),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第6页,第6页,(4)实施试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改变”试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更正:_。,(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测试管中产气愤泡数目。搜集到了以下表所表示数据。,由此能够得出试验结论是:_。,试管
4、与灯距离(厘米),10,20,30,40,每分钟产气愤泡数(个),60,25,10,5,第7页,第7页,【解析】,此题考察是科学探究试验设计。,(1)考察提出问题设计。A选项中,鼠妇爬走原因诸多,在此探究试验中题干是“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不久就爬走了”,故针对此题干应提出详细有针对性问题。,(2)考察作出假设能力。气候转暖和天寒地冻都与温度相关,因此探究问题应当是温度与种子萌发关系,故作出假设应当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第8页,第8页,(3)考察试验方案设计能力。A、B项中乙组都没有阐明是否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且A项中也没有阐明是否是将甲组进行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只有C项表述更全
5、面,更能阐明问题。,(4)考察探究试验中对单一变量理解。在试验操作过程中最主要一个环节就是要注意操作方式严谨性,此操作过程中,在取清水时候一定要用另外一支试管,不然会造成变量不惟一,因此在操作时候一定要注意。,第9页,第9页,(5)考察得出结论能力。在此试验中通过度析表格能够看出,试管离灯距离越近,光照越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产生氧气就越多,产气愤泡就越多。,答案:,(1)A,(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3)C,(4)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5)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第10页,第10页,【典例2】,(岳阳学业考)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绿叶在光下制
6、造有机物”探究试验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第11页,第11页,(1)试验在摘取叶片之前,应将盆栽天竺葵做如何处理:,第一步:_;,第二步:_;,其中第一步用意是_。,(2)此试验设计对照是_。,(3)此试验中试验变量是_。,第12页,第12页,【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试验。,(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试验环节是:暗处理选叶遮光隔水加热脱色滴加碘液清洗碘液观测。暗处理就是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耗尽。选叶遮光就是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至光下照射,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2)将选择叶片遮光处理,同一叶片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就
7、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变量为光照,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第13页,第13页,答案:,(1)第一步: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第二步: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将叶片中原有有机物(淀粉)消耗并运走,(2)叶片遮光部分与未遮光部分,(3)光,第14页,第14页,【典例3】,(金华学业考)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一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猪肉汁进行下列试验:,环节一:将等量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环节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冷藏室内,冷藏室温度为,6。,环节三:把B锥形瓶
8、放在试验室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环节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试验室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第15页,第15页,环节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统计在下表内(观测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测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诸多用“+”表示)。,锥形瓶,观测结果,A,+,B,+,C,-,第16页,第16页,(1)比较环节三、四,你认为试验中变量是_(填字母)。,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微生物,(2)通过A、B两只瓶试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结论是_。,(3)依据以上试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留食品办法_。,第17页,第17页,【解析】,本题通过对照试验考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条件。,(1)环节三和四惟一区别是B瓶直接放置,C瓶煮沸后放置,煮沸能够杀灭猪肉汁中微生物,因此两者对照变量是是否有活微生物。(2)A、B两瓶惟一区别是放置环境温度,依据观测结果,能够推测出低温环境下,微生物繁殖速度较慢。(3)本试验共有两组对照,依据结果分析,低温保留或者将食品加热后保留都能够延长食品保质期。,第18页,第18页,答案:,(1)C,(2)微生物繁殖需要适宜温度(或低温不宜微生物繁殖),(3)低温保留(或将食物加热后密封保留),第19页,第19页,第20页,第20页,第21页,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