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包装总第3 2 7 期2 0 2 3 年第7 期D0I:10.19446/ki.1005-9423.2023.07.023.空间包装“因借体宜”思想在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探究一以雁山园为例路淑芳,杨丽文茶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 4 1 0 0 0摘要:植物是传统园林营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与建筑、叠山、理水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四大要素。“因借体宜”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兴造的总纲,对园林植物造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因借体宜”思想在雁山园植物造景艺术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因借体宜;植物造景;中国传统园林
2、;景观设计分类号:TU9861“因借体宜”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自成一脉,在园林建筑、叠山、理水、植物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植物作为传统园林营建中唯一具有生命属性的要素,不仅能赋予园林以视觉、听觉、觉等多方面的美感,还为身处其中的人提供了诗情画意的素材。本文将“因借体宜”思想介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当中,从“因”“借”“体宜”3个方面寻找其中的契合点,分析其对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产生的影响。1.1师法自然“因”是在园林营造之前对地形、地势、地貌、水体、树木等自然要素的考量,表现在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师法自然,追求一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
3、中的基本原则,要求在保留植物自然生长状态的基础上加以人工规划种植,尽量避免对植物进行刻意雕琢,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回归自然的渴望。在我国古代,对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培植就已经形成系统收稿日期:2 0 2 3-0 5-2 2作者简介:路淑芳,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通信作者:杨丽文,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的方法,如“种植位置法”,根据光照条件,阳性植物“引东旭而纳西晖”,阴性植物“植北圃而领南薰”2 。这体现了尊重自然的理念,对打造多样化植物群落景观、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1.2借景与借意园林植物景观的借景手法大致分为以下3 种:一是对近景植物的借景,充分发挥
4、植物引景、障景、框景和夹景的作用,近景植物在传统园林中有引导、遮挡、聚焦视线的作用;二是对焦点植物的借景,如观色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为传统园林提供亮点与转折点,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三是对植物做主景的借景,通常会选择如榕树、樟树、银杏等古树名木的孤植作为传统园林景点中的主景,这些树木或娜娜多姿或高大伟岸,其本身就足以为空间营造出无穷的趣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除借景之外,借意也是营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论语子罕篇中记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从植物的内在生长习性和表现形态当中找寻与人精神品格的对应,这一思想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而逐渐深人人心。如“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都是古人借物
5、言志的表现。1.3植物与各要素协调统一“体宜”的重点在于园林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就植物造景而言,与建筑、山石、水体等各园林要素的结合能给人带来多样化的景观体验。另外,通过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也能起到分割空间、组织空间序列的作用。(1)植物与建筑相辅相成。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增添建筑的生机与活力,突显建筑主题,不同的植物搭配也会使建筑具有不同的观赏效果,丰富园林建筑构图。但植物有时也会成为建筑的隐患,轻则影响建筑采光,遮掩佳景,重则有碍建筑安全。因此,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注意协调两者的比例关系。体量适73空间包装2023年第7 期总第3 2 7 期上海包装宜比例得当的植物可以遮掩和弥补建筑形式的
6、不足,避免建筑外形单调使人感到乏味。(2)植物与山石和谐共生。植物与山石的组合搭配一直都是传统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往往相互依托,形成一种“互文”的和谐共生关系。例如,留园辑峰轩后小天井中的蕉石小品,翠绿的芭蕉与灰色的太湖石静静立在朦胧烟雨中,就足以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3)植物与水体相映成趣。在传统园林中,水景植物一般分为驳岸植物、水面植物、水边植物以及堤岛植物4 类,其植物配置各有不同。就驳岸植物而言,常选取一些不遮挡视线的花木,如迎春、探春、垂柳等,使枝条纳入水面形成倒影,既有助于增加景深扩展空间,又能在构图上起到丰富水体景观层次的效果。另外,在水面植物的搭配上,一定要注意点到为止,文
7、震亨在长物志写道“忌荷叶满池,不见水色”,可见植物与水体的搭配应以保持湖光天色为宜。(4)不同植物搭配组织空间。植物作为传统园林中重要的实体要素,以其特有的点、线、面、体,以及个体和群体组合,形成有生命活力的、呈现时空变化的复杂动态空间。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进行植物配置,有助于修补园林中遗漏的空间。例如,通过植物障景的方式起到空间过渡转换的作用,或者运用植物在传统园林空间中形成框景与漏景,增加空间流通性与层次感,同时起到丰富视觉体验的作用。2“因借体宜”在雁山园中的应用现状2.1雁山园概述桂林雁山园又被称为“雁山别墅”,始建于1 8 6 9 年,由清代乡绅唐岳所建,百余年来,数易其主,后被捐给广
8、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被用作办学之所。雁山园集桂林山水之秀丽、溶洞之奇观、树木之繁盛于一体,依托山水为骨,结合丰富的植物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魅力,素有“岭南第一园林”之称。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以建筑为主、植物为辅的造园情况,植物占据了雁山园的主要位置,园内植物景观丰富,名树古木、奇珍异植众多,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植物配置模式。2.2雁山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雁山园地处桂林,天然植被丰富,在植物造景上秉承中国传统的“因借体宜”的营造原则,兼具桂林本身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极具地域特色。(1)适地种树,因地制宜。雁山园多以桂花、香樟、74侧柏等为主景,不仅观赏价值高,还能达到遮阴纳?、消暑降温的目的。在后期的管理养
9、护中,注重师法自然,营造苍翠古朴、自然潇洒的山林野趣,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式传统园林意境。在植物选择上,注重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由桃林、梅林、李林、竹林和桂花林组成的“五林”,以及出于对本土文化重视而选用寓意驱邪避凶的苏铁,具有风水作用的小叶榕以及象征长寿的松柏等。另外,园中还有许多芭蕉、枇杷、石榴、黄皮、龙眼等南方可食用的果木树种,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植物的地域特色。(2)植物配置,意境深远。雁山园造园之初遍植奇花异植,“七头神樟树”“雁山四宝”“五林”更是雁山园植物造景艺术的突出体现。此外,“雁山春红”尽得借景之妙,水源岭及周围石山上的各种野生杜鹃在三至四月间盛开
10、时,漫山遍野万紫千红,蝶舞蜂鸣,借人园内,观之春意益然,令人心旷神怡。雁山园初任园主是清代解元,本身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十分讲究,所选植物大多兼具观赏价值与人文内涵的双重属性,如丹桂亭旁的植丹桂,就是取自“拾级而上、蟾宫折桂”之意。另外,雁山园多处楹联也都借用了植物的意象,以营造园林意境,如“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茭荷”,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小姐楼外松竹倩影倒映湖面,荷香袭来的景象,还可借松、竹、荷的清雅品格体现园主的审美意趣。(3)装点园林,组织空间。雁山园的植物覆盖率占全园的七成以上,且善用植物凸显景点的和谐雅致,植物在与园林各要素的相互因借之间,营造出清幽古朴的环境氛围。首先,雁山
11、园内建筑比重相对较小,多为砖木结构,造型古朴,十分注重与周边植物的和谐,多在亭阁楼台、轩榭廊坊的转角或入口处点缀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或衬托建筑,或借植物点景。其次,在植物与山石的搭配上,不同于苏州园林以石造山,雁山园依托乳钟山建造,将自然之山纳人园中,呈现出桂林特有的翠绿之姿。其次,园中常在景石周围配置层次不一的植物,构成自然成趣的园林小品。再次,穿园而过的相思江给雁山园增添了灵性,雁山园十分重视水景植物的营造,其中常见的驳岸树种包括桂花、樟树、乌柏、构树、朴树等,水面植物有睡莲、水葫芦、香蒲等,前者通过植物密度的不同,营造水面空间、引导游客视线、扩展空间视野,后者以其良好的水质净化作用,增加
12、水体的自然野趣。最后,雁山园善于利用植物的可塑性来营造空间,搭配围合、开、分隔、遮挡等方式划分空间格局,创造多样的空间环境。例如,上海包装总第3 2 7 期2 0 2 3 年第7 期空间包装以红豆小馆为中心,通过植物搭配过渡,将其周边的相思崖、相思洞、相思轩、相思江4 个景点串联在一起,与红豆小馆互相呼应,组成持续的空间序列。3雁山园植物造景现存问题(1)品类单一,缺乏变化。雁山园自然条件优越,在造园之初便保留了大量的天然植被,以木科、豆科、柏科、樟科等本土的常绿乔木为主,导致雁山园中常绿植物占据了园林的绝大多数,整体园林景观缺少季相变化。另外,园中不少植物因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而死亡,如作为雁
13、山园“四宝”的丹桂、绿萼梅、方竹、红豆已四去其二,绿萼梅与方竹难寻其踪。(2)植物过满,留白不足。留白是传统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借粉墙黛瓦为底,以山水植物着墨,营造层次丰富、疏密有度的园林景致。雁山园常以植物障景的方式掩饰空间不足或营造空间意境,但许多植物在经年累月的生长后,逐渐形成屏障,不仅遮挡视线,还导致多处存在植物过满、留白不足的问题。(3)生长密集,空间郁闭。雁山园在植物的后期管理中,往往遵循对植物不加人工干扰的原则,任其自由生长,这势必会增加园林空间的郁闭度。过高的植物密度不仅会加剧植物之间的竞争,抑制下层植物生长,还会影响游览视线,如雁山园来凤亭前植物杂乱,遮挡了过半的建筑物,十分
14、影响观感。此外,出于桂林闷热的环境,雁山园内种植了大量阔叶乔木,虽然有利于夏季遮阴纳?,但郁闭的空间往往会造成园林采光不足,导致部分空间阴暗潮湿,不利于建筑保护。4府雁山园植物造景优化策略(1)切要四时。雁山园虽然植物数量众多,但种类相对单一,植物景观以绿为主,缺少季相变化。古人云:“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四时景致不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保留园林原有立意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季节性植物,可以增加雁山园景观的季相变化,营造四季各异、四时有景的园林空间。综合雁山园的具体情况,增加植物种类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地恢复雁山园历史上原有的本土植物景观,如绿萼梅、方竹、秋枫等植物。另外,
15、围绕雁山园的花神祠打造花神文化相关的主题植物景观,十二花神作为传统的月令花,种植相关花卉不仅能增添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也可以为雁山园创造新亮点。(2)谋定后动。现如今,雁山园虽然不再经受园主变迁、时局动荡的破坏,但无法抗拒植物内在兴衰更替的自然规律,因而为雁山园的植物制订一个长远的更换和整治计划是必需的。当然,这个更换计划并非彻底砍伐或替换成熟品种,而是为每一株植物提前选好可更换的树种,以便植物出现不可逆转的衰竭特征时能及时得到更换。雁山园植物数量众多,该项工作可以分步进行,可优先对古树名木及具有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进行相关规划。以雁山园中的古树名木为例,每一株都承载着园林的历史文化气息,因而在选
16、择替换植物时应尽可能参照原有的植物,选择同种且树形相近的植物,以保持园林空间的初始意境为首要原则。(3)精在体宜。不同于园林建筑可以单纯地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植物是在不断生长变化的。因此,园林植物造景的修复工作更为复杂,并且要持续关注植物在园林中的生长变化。计成在园冶中有述“围墙隐约于萝间”,也就是说,以植物柔化墙垣,以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为佳,一旦植物密度过大,影响了园林景观效果,就要适度地进行处理。针对雁山园植物过于高大、密集,遮掩建筑、墙垣等问题,应适度对园内植物进行疏枝或移除,可优先梳理非古树类植物,伐除病枝、弱枝、庇荫枝以及影响游览视线的枝干或植株。正所谓“低山不宜栽高树,
17、小山不宜配大木”,对打破空间协调的植物进行适当修剪,控制其体量,才能更好地营造传统园林的空间意境。5结语中国传统园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山、水、建筑、植物于一体的杰作,其中植物造景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要素息息相关,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因借体宜”思想在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对中国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也将有所贡献。参考文献1吴漫琳.论岭南传统园林中的因借 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 0 1 7.2张妹琴.广西雁山园造园历史和景观特色探析 D.南宁:广西大学,2019.3徐燕玲,张燕,黄莹.桂林市雁山园植物造景艺术探析 1 .南方园艺,2020,31(1):23-30.4陈从周.流金文丛:梓室随笔 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7.5张莉.苏州遗产园林植物造景现状与保护修复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2 0 2 0.7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