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1、眼球由眼球壁、晶状体、玻璃体等组成。眼球壁由外到内依次是巩膜(保护眼球内部)、脉络膜(营养眼球、形成暗室)、视网膜(形成物像,感受光刺激)。巩膜、脉胳膜是不透光的。巩膜俗称眼白。2、右图是人眼球结构图,请据图中编号及其所指部位回答:(1)眼球壁有三层膜组成。外层的前方是 ,后方是 。中层由 、睫状体和 组成。内层是 ,具有 作用。(2)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 会变 。正常的眼睛中,经过折射的光线在 此处分布着许多能把物像转变成神经冲动的细胞,即 。 3、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扩大。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感受光刺激。4、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变化。物体
2、运时,睫状体舒张,使晶状体曲度变小物体近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曲度变大。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变化,眼睛能看清远处也能看清近处物体。5、照像机的镜头(通光作用)相当于晶状体,光圈(作用是调节时光量)相当于瞳孔,胶卷(成像时的底片)相当于视网膜。6、近视眼原因: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应配戴适度凹透镜(近视镜)矫正。7、假性近视原因: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晶状体凸度过大。假性近视后及时注意用眼卫生养成浪好用眼习惯,还可以恢复正常视力。8、预防近视应做到:认真坚持做眼保健操;端正读写姿势,眼与忆目标责任制距离33cm左右;看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不在强光或弱光的
3、地方看书;不要躺、卧、走路时看书或在摇晃的车船上看书。9、耳包括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10、鼓膜作用: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传递并放大声波)。听小骨作用:将来自鼓膜的振动放大并传给内耻(放大并传递声波)。鼓室是中耳主要部分。咽鼓管作用:调节鼓室内外气压的平衡,保护鼓膜,维持听觉正常。11、因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所以鼻咽喉发炎,病菌能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晕车、晕船是由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造成的。传导听觉感受器冲动耳廓收集12、听觉形成过程:声波 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
4、觉中枢。13、当眼望着小鸟由近至远飞去时,眼球就化是由睫状体调节使晶状体曲度变小。进入黑暗环境稍等片刻后,可看见物体了,眼球变化是由于虹膜调节,使瞳孔变大了。14、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15、在神经调节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神经元由细胞和突起组成,突起分树突和轴突。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其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稍。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强膜就成为一条神经。16、树突有接收外界信息的功能。轴突功能是将接受的信
5、息传递出去。神经系统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7、反射通过反射弧未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是感受神经末稍或接受刺激的结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稍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感觉视经末稍又叫传入神经末稍运动神经末稍叫传出神经末稍)。18、参与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不同的反射弧有不同反射弧。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控制。膀胱既有感受器功能又有效应器功能。19、在一个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损伤,其他环节正常,对外部刺激仍有感觉,但这块肌肉不能正常活动处于瘫痪。20、21、反射弧模式图:(1
6、)图中呈蝶形结构的部位是灰质(神经中枢),内有许多神经元的细胞体。(2)图中是指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是指神经中枢,是指传出神经,是指效应器。(3)反射弧中,神经冲运传导的途径是:(1)(2)(3)(4)(5)(4)若图在上肢皮肤,是上肢肌肉。当受伤功能受阻时,会出现上肢皮肤不会感受任何刺激;当功能受阻时,会出现上肢肌肉瘫痪。22、脊髓有反射功能(由脊蛙的搔扒反射实验证明)和传导功能(由缩手后才感觉到痛并意识到是被火灼或针刺的证明)。23、脊髓位于椎管里,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下第一腰椎下缘齐平。脊髓由白质和灰质两部分组成。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内在许多神经中枢;白质在外围,组成白质的神经纤维连结脑
7、和脊髓各节段,并发出神经连结各器官,所以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24、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分在躯体和四肢的皮肤、肌肉里。人生出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吮吸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的,它是一种比较低经的神经活动。25、脑干位于大脑下方,小脑前方,下边与脊髓相连,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这两个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26、某人由于车祸不幸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出现大小便失禁,原因是脊髓失去向上传导的功能,大脑相应中枢接受不到相就的神经冲动,不产生感觉,不能控制排尿、排便中枢的反射活动。27、传导路径图28
8、、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在大脑皮层。29、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大脑皮层(内质)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30、运动中枢能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运动;感觉中枢能接受身体对侧皮肤与肌肉等处的感觉(若左半球的运动中枢受损则身体的右半侧不能运动)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31、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总是给无关系刺激,原来已建立的,条件反射会减弱消退。条件反射是由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而建立的。32、反射类型形成
9、反射弧特别点神经联系举例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固定、不会消退吃酸梅分泌吃唾液条件反射在出生后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大脑皮的神经中枢参与暂时,可以消退望梅止渴33、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表面形似核桃仁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大脑皮层总面积,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有许多神经纤维,连接两半球。34、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等功能.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完全一样。大脑结构:我灰内白。骨骼结构:外白内灰。第五章 正常发育 健康成长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物质,对人体的
10、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调节人体生长发育重要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外分泌腺(有导管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例如:汗腺、唾液腺、 胰腺、肝脏、胃腺、皮脂腺内分泌腺(无导管腺体):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往前血液循环输送。例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卵巢、睾丸)2、人体内腺体3、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其它内分泌腺功能。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呈“H”形,胰岛分布在胰腺上,能分必胰岛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成人甲亢病幼年 呆小症过多过少、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作用:分泌幼年侏儒症幼年 巨
11、人病成人 肢端肥大症过多过少过多垂体 生长激素作用: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分泌调节糖代谢和影响脂肪蛋白质代谢人体 糖尿病不足胰岛 胰岛素作用:4、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是由于饮水食物中缺碘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应食用加碘食盐或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预防。5、人在睡眠中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睡眠。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体现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血糖深度下降)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糖尿病。胰腺既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胰岛素)又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6、侏儒证和呆小症都是身材矮小,侏儒症智力正常,呆小证呆傻,生殖器
12、官发育不全。甲亢病和糖尿病都是食量大身体消瘦,但是病因不同。7、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10-20岁)人生长发育分两个阶段:a.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发育为成熟胎儿。b.胚后发育: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人体发育通常指第二阶段。、进入青春期人体发育有三方面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调节功能增强,内脏结构功能趋于健全。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突出特征。、第二性征是指除了性器官(性器官本身和性器官分泌性激素属于一性征)以外,男女出现的一系列与性别有关有特征。阅读课本111页小辞典内容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促使第二性征出现。第六章 坚持锻炼 强身健体1、骨坚而不重原因是:(从骨的结构看)骨密质致密坚
13、硬,长骨呈管状结构和骨松质的存在。骨硬而不脆原因是(从骨的成分看)骨含有脆硬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2、由煅烧骨(烧成灰白色)实验验证出,骨含有无机物,特征是有脆硬性。由脱钙骨实验验证出骨信有有机物,特征是有柔韧性。骨的物理特性是有硬度和弹性(由骨的成分决定)人体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骨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位于骨表面,是结缔组织膜。骨膜内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血液对骨起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生长、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松质:位于长骨两端,蜂窝状、疏松骨密质:位于长骨骨干,管状、致密坚硬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骨松质中骨髓始终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中红骨髓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3、骨膜
14、 骨质 骨髓4、发育时期骨的成分物理性质有机物无机物青少年多于少于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成年多于多于坚硬而有弹性老年少于多于硬而脆、易骨折5、骨端与骨干之间的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骨端内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粗。成年后软骨组织化成骨,长骨不再长长,成年人不再长高。骨折后,骨膜内成骨细胞在折断处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愈合,这是骨的再生。骨:支撑作用骨连结:枢纽作用(减少骨与骨摩擦,缓冲震动)骨骼肌:动力作用(骨骼肌特性是收缩运动。收缩力是人体运动动力)6、运动系统组成7、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要特别保护骨膜,因为骨膜内成骨细胞对骨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
15、里脱出来现象。骨连结有不运连结、微动连结、活动连结(即关节)三种形式。关节是骨连结主要形式。8、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灵活性原因:关节囊是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附有许多韧带,把相邻两骨牢牢连在一起,关节有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9、传染病名称流行季节传播途径举 例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飞沫空气流感、肺结核、腥红热、百咳、流行腮腺炎、流脑呼吸道黏膜、肺消化道传染病夏秋季饮水食物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脊髓灰质炎、伤塞、蛲虫病、绦虫病呼吸道黏膜、肺血液传染病四 季吸血昆虫阂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出血热、丝虫病、黑热血液和淋巴体表传染病四 季接
16、 触红眼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癣、疥疱、炭疽病、血吸虫病、结膜炎皮肤和体表黏膜10、熟读书128页知识链内容11、屈肘时,肱二头肌由于收缩而变短变硬,肱三头肌由于舒张而变软变长。伸臂时,肱二头肌由于舒张而变长变松,肱三头肌由于收缩而变硬变短。由此说明骨骼肌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作用:阻挡病原体侵入,其分泌物有杀菌作用。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血液、脾脏、淋巴结)作用:杀灭病原体。(溶菌酶溶解病菌)(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作用:产生抗体杀灭抗原,获得免疫力。
17、2、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点是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点是后天获得只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3、抗体:抗体是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而产生的抗体是一种特殊蛋白质抗体清除抗原后仍存留在人体内。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异物。4、预防接种目的是产生抗体保护易感人群。5、异体皮肤移植不易成功,根据免疫概念,异体皮肤相当于抗原。给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种疫苗是处理过的乙肝病毒,属抗原。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抗体,保护易感者。7、人类传染病,按照传播途经不同,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
18、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传染病浒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8、大多数人传染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应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9、控制传染源方面举例:对患病或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及时处理(隔离传染病患者、深埋有传染病动物)切断传播途径方面举例: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洗手、消灭蚊、虱等吸血节肢动物、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接触。保护易感人群方面举例: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接种。10、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反映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反映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们。11、艾滋病英文缩写是AIDS,中文译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称为HIV。这种病毒对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体内免疫功能缺损。12、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敬重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指无需凭医生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3、1987年联合国将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并提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口号。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