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16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衰竭/怒不可遏 咀嚼/味同嚼蜡B濡养/妇孺皆知 新冠/冠冕堂皇C蹒跚/姗姗来迟 鲜妍/鲜为人知D蜷伏/诲人不倦 倔强/强词夺理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辐射 忧心忡忡 制栽 随声附合B要诀 大相径庭 缅怀 神采奕奕C驰骋 无精打彩 教悔 名副其实D浮躁 持之以桓 追溯 一气呵成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曾经买不起冰鞋的范可新,面对训练中的各种困难,殚精竭虑,一朝夺冠,梦圆冬奥。B驻港中资企业与香港市民
2、同呼吸共命运,通过不同渠道前仆后继地协助香港抗击疫情。C“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与会者夸夸其谈,认为世界越来越需要读懂中国。D网络清朗起来,就能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正确的三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少家庭之所以愿意把废旧家电卖给个体商贩,主要是因为个体商贩回收价格高的原因。B伴随着我国民用机场的建设发展,机场将为公众提供可游、可学的多元化航空观景设施。C目前,我国电信市场5G套餐推广营销的种种乱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运营商有贪大求全。D创新是科技发展原动力,能否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保持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5(8分)小华的爷爷八十寿辰
3、将至,家人要为他举办寿宴,请协助小华完成以下几件事。(1)请在寿宴上给爷爷送上生日祝福语,其中至少使用两个含有“虎”字的四字词语。(30字左右)请柬喜逢父亲八十寿辰,谨定于5月16日,在花园酒店万年厅举办寿宴。敬请前往。陈树人2022年5月1日(2)小华的妈妈准备在宴会厅张贴一副寿联,已经写好了“耄龄添美祝遐龄”一联。请用下面提供的词语组成另一联,然后写出上下联。流香酣寿酒 春酒(3)为邀请亲朋参加寿宴,小华的爸爸拟写了一份请柬(见图)。其中有四处错漏,请指出两处并修改。二、(8分)6(8分)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
4、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2)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心中有“挽弓引弦”的情结。小语同学做了以下整理,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作者诗句批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 。跃马拉弓战斗激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挽弓射杀抵御外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硬弓冷甲塞外苦寒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16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5、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
6、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忠之属也B.佛印绝类弥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能以径寸之木以衾拥覆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讲信修睦(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
7、成现代汉语。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介绍核舟时,先总写核舟长度大小,再依次介绍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及船背。B.本文介绍的雕刻品,原材料是长度一寸有余的核桃,生动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情景。C.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执、抚、指、语”等动作描写,使船头人物栩栩如生,极具画面感。D.本文评价王叔远雕刻技艺精湛,开篇用“奇巧”,结尾用“灵怪”,前后照应,令人赞叹。8(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
8、:“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注释】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是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汝素寡悔 如其欲与之 (2)简要说说于令仪的行为给人什么启示?9(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请用第一人称叙写诗人的坎坷经历。(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30分)10(13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序曲短片中,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数字,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光流转,岁月演进,通过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确把握,中国古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
10、、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
11、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垫、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垫,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改编自网络) 材料二:“雨水,和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它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渐少了,雨渐渐多了。”南京天正小学高级教师、全国“百班
12、千人读写计划”导师李华说。2017年开始,李华和她的同事运营“节日你好”公众号,在每一个节气和传统佳节到来之际,向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李华介绍,每年的“雨水”节气,大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位置。北半球日照时间慢慢增加,日照强度增强,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日趋活跃,和北方冷空气频繁“过招”,降雨自然也就渐渐多了起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雨水”节气后,冰雪融化,雨水增多,草木萌发,春天回到了我们身边。 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为十五天,又
13、将“五天”称为“一侯”,故一个节气就划分为三候。古人也将每一候根据期间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进行了概括。“雨水”当然也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李华介绍,这三候分别是说,到了“雨水”节气,河面解冻,鱼汛频繁,水獭下水捕鱼。捕到了鱼,水獭舍不得一下子吃光,而是整齐地排列在岸边,像陈列祭祀贡品一样再慢慢食用;“雨水”过后五天,大雁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经过春雨滋润,草木抽出了嫩芽,大江南北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人们格外重视“雨水”节气,适当的降水对春耕的开展和农作物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农人通过经验来预测“雨水”节气后的天气,形成了“冷雨水,暖
14、惊垫”“雨水有雨百日阴”等民间谚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自新华日报,记者于锋,有删改)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和冬至就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人们也会在清明时节举行扫墓、踏青等活动,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季节节气民 俗春春分“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天
15、,因为阴阳平衡,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就有了“竖鸡蛋”这一习俗。如今这一中国习俗已经成为“世界游戏”。夏芒种芒种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送花神”的仪式,同时表达感激之情。秋白露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冬小雪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改编自网络)(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是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
16、遗产。B.节气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现象的变化,是古人用来指导农事的主要历法。C.古人将每个节气定为十五天,每五天为一候,每一候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D.二十四节气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还结合民间文化,发展成人们的固定节日。(2)有关“雨水”节气,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雨水,和小雪、大雪、惊垫等节气一样,都是用来反映降水量和降水形式的节气。B.雨水节气,大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此时冰雪消融,形成大量降水,草木萌发。C.农人只能通过经验来预测雨水后的天气,于是形成“雨水有雨百日阴”这一谚语。D.适量降水对春耕和农作物的生长起关键作用,所以农耕社会很重视“雨水”节气。(
17、3)小文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四个节气做了整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分这一天阴阳平衡,中国各地甚至世界都会玩起“竖鸡蛋”的游戏。B.芒种时民间多地会举行“送花神”的祭祀活动,极适合大家出游赏花。C.古人在白露时节有煎制润肺药物的习俗,因此常用收来的清露做饮料。D.冬至成为多地人们的一个重要节日,这天各地有吃饺子或汤圆的习俗。(4)李华老师请你为参加冬奥会的外国友人出一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推文,你会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呢?请结合材料谈一谈。11(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姑姑的月光李国明 姑姑千里迢迢来看望爷爷。那天,她一个人蹲在院子老枣树下抹眼泪。 那是个深秋的周末,树上的枣红彤彤的
18、,整个院落散发着香甜的味道。我放学走进院子,叫了一声:姑姑! 姑姑抬起头,眼睛红肿地望着我。以前她每次来,见到我时,总像个百灵鸟,展开双臂,抱起我旋转,还夸我长高了,长俊了,长成了大姑娘。可这次,姑姑的脸上却笼上一团迷雾,灰蒙蒙的。 爹说,你姑姑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假小子。偷瓜摸枣,爬树蹬高,摸鸟蛋,啥危险干啥,可没少挨你爷爷的鞋底子、笤帚疙瘩。 傍晚,爹在爷爷的床边睡下了。我在煤油灯下写完作业,洗着脚。突然,院子里“咕咚”一声巨响,像是一个重物摔在地上发出的。我惊着了,抓起茶几上的一把水果刀,紧紧握住,趴在窗台上往外看。 月光如银,洒满了整个庭院,枣树下躺着一个人,一个中年女人的轮廓。那不是我
19、姑姑吗?她在干吗?我脑海里忽然飞来不祥的预感,目光飞快地往枣树枝桠上寻找,捕捉,如果一眼发现有悬挂着的绳索之类,我会拼命跑过去阻止姑姑的异常行为。 接下来,姑姑爬树的动作,打消了我那些顾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五十岁的中年妇女爬树的姿态,那么笨拙,那么竭尽全力。和姑姑同龄的那棵枣树,与枕头一般粗,她两手死死抱着树干,沉如磨盘的身体,往上一蹿一蹿。哇!她竟然站到了第一个树杈上。 姑姑又把身体蜷缩成一只刺猬,抱着树干,滑了下来。她第二次爬上树杈,就看不出有那么吃力了。她喘息着,用袖口擦一擦额头上的汗珠,仰望着天边那一轮圆月。 姑!树下的我迎着月光轻轻唤她。 姑姑从树上滑下来,抱紧了我。她的泪光和
20、月光一样晶莹剔透,皎洁温和。她说,这是咱俩的小秘密,拉勾上吊一百年 我已经多年没见姑姑了,没想到她那双曾柔软的手掌,现在竟然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变得石头一般硬了。 第二天,阳光明媚。姑姑拆洗完爷爷的被褥,又把爷爷推到院里的老枣树下晒太阳。 爹走过来,俯下身去,指着姑姑说:爹,你再看看,她是谁? 爷爷迷离的目光,在他深陷的眼窝里闪了闪,摇摇头。 一旁的姑姑,歪过头去,抽泣了一会儿,回转身,面对着爷爷。她开始脱去西服外套,露出那件多年前爷爷给她买的素花上衣。姑姑手里握一根长竹竿,蹭蹭几下,已爬到了那棵枣树杈上。她用竹竿用力敲打树枝,红枣噼噼啪啪掉落,落在水缸里,落在柴堆上,落在爷爷的头上。几只鸡,在
21、惊吓中嘎嘎叫着,飞上了墙头。 爷爷从轮椅上猛地站起来,四处望着,似要寻找什么,又弯下腰去,脱掉脚上的一只布鞋,使出浑身力气吼道:二丫,疯丫头,给爹下来!迟了,爹打疼你的屁股蛋儿! 哈哈!爹,你打!打呀!姑姑拧着眉毛,一副得意的神态,目光如月光般明亮。 爷爷不依不饶,索性把鞋子投向姑姑,骂道:疯丫头,我就不信治不了你! 姑姑丢掉竹竿,从树上哧溜下来,攥紧爷爷的手,说,爹!你认出二丫来了?没错,我就是二丫呀! 姑姑抱紧爷爷,孩子般张大嘴,哇哇哭起来。 一周以来,姑姑家里的电话源源不断打过来。那边说,没有姑姑的家,简直不像个家了。爹对姑姑说,爹也认出你了,你也陪了他好多天,回吧! 爹去车站,给姑姑买
22、好了回家的高铁票。姑姑要走的头一天夜里,爷爷又不认得姑姑了。大夫说,唤醒老人家的记忆,对他病情的恢复大有帮助。 月光如霜,铺满整个庭院。姑姑把爷爷推到枣树下,她不停地爬上爬下,累得满头大汗,可爷爷还是眼皮低垂,没精打采地斜靠在椅背上。 第二天一大早,爹对姑姑说,看你眼睛熬成啥样了,一宿又没睡。爹给姑姑打点好行李,骑着电动车强行送姑姑去车站。半路上,姑姑叫爹停车。她说,爹这个样子,我走了,怎么会心安呢?爹拗不过姑姑,只好让姑姑又留了下来。那个月光如洗的夜晚,姑姑搬来长长的竹梯,搭在老屋房檐上。 我疑惑不解地问爹,姑姑要做啥?爹说,她?还能做啥,掏鸟窝呗!(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10月上,有删改
23、)(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姑姑远道而来,却躲在树下抹眼泪,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我”爹说“姑姑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假小子”,为后文姑姑的异常行为埋伏笔。C.姑姑一遍遍爬枣树、手布满老茧、拆洗被褥等细节,都是为了体现姑姑的勤劳。D.文中多次写到月光,暗示姑姑对爷爷的爱像月光一样,晶莹剔透,皎洁温和。(2)为了唤醒爷爷的记忆,姑姑做了哪些事?(3)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爷爷从轮椅上猛地站起来,四处望着,似要寻找什么,又弯下腰去,脱掉脚上的一只布鞋,使出浑身力气吼道:二丫,疯丫头,给爹下来!迟了,爹打疼你的屁股蛋儿!(4
24、)本文的标题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50分)12(50分)悄然,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态度。请以悄然放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六、附加题(8分)13(2分)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根据下面的内容,写出作品中对应的人物姓名。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作 。(吴承恩西游记) 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个石子,手起处真如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施耐庵水浒传)14(3分)以下名著都
25、描述了相关人物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名 著人 物情 节性 格红星照耀中国 酒宴上,有客人在桌底下开枪,他面不改色。勇敢无畏儒林外史王冕 孝顺懂事简爱简爱 自尊自强15(3分)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认为,环境决定命运。你赞同哪一个观点呢?请任选下面的一位人物,结合名著内容来谈谈你的认识。A.祥子(骆驼祥子)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16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衰竭/怒不可遏 咀嚼/味同嚼蜡B濡养/妇孺皆知 新冠/冠冕堂皇C蹒跚/姗
26、姗来迟 鲜妍/鲜为人知D蜷伏/诲人不倦 倔强/强词夺理【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ji/,ju/jio;B.r/r,gun/gun;C.shn/shn,xin/xin;D.qun/jun,jing/qing。故选:B。【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2分)下列词
27、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辐射 忧心忡忡 制栽 随声附合B要诀 大相径庭 缅怀 神采奕奕C驰骋 无精打彩 教悔 名副其实D浮躁 持之以桓 追溯 一气呵成【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解答】A.有误,“制栽”的“栽”应为“裁”,“随声附合”的“合”应为“和”。B.正确。C.有误,“无精打彩”的“彩”应为“采”,“教悔”的“悔”应为“诲”。D.有误,“持之以桓”的“桓”应为“恒”。故选:B。【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
28、的一项是()A曾经买不起冰鞋的范可新,面对训练中的各种困难,殚精竭虑,一朝夺冠,梦圆冬奥。B驻港中资企业与香港市民同呼吸共命运,通过不同渠道前仆后继地协助香港抗击疫情。C“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与会者夸夸其谈,认为世界越来越需要读懂中国。D网络清朗起来,就能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正确的三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使用有误,殚精竭虑:用尽精
29、力,费尽心思。不符合此句意思,应该是为了解决困难,而不是面对困难。B.使用有误,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用在此句,陈述对象错误。C.使用有误,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不符合此句意思。D.使用正确,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少家庭之所以愿意把废旧家电卖给个体商贩,主要是因为个体商贩回收价格高的原因。B伴随着我国民用机场的建设发展,机场将为公众提供可游、可学的多元化航空
30、观景设施。C目前,我国电信市场5G套餐推广营销的种种乱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运营商有贪大求全。D创新是科技发展原动力,能否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保持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者“的原因”;B正确;C有误,缺宾语中心词,应该在句末加上“的心理”;D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故选:B。【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
31、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8分)小华的爷爷八十寿辰将至,家人要为他举办寿宴,请协助小华完成以下几件事。(1)请在寿宴上给爷爷送上生日祝福语,其中至少使用两个含有“虎”字的四字词语。(30字左右)请柬喜逢父亲八十寿辰,谨定于
32、5月16日,在花园酒店万年厅举办寿宴。敬请前往。陈树人2022年5月1日(2)小华的妈妈准备在宴会厅张贴一副寿联,已经写好了“耄龄添美祝遐龄”一联。请用下面提供的词语组成另一联,然后写出上下联。流香酣寿酒 春酒(3)为邀请亲朋参加寿宴,小华的爸爸拟写了一份请柬(见图)。其中有四处错漏,请指出两处并修改。【分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给爷爷写生日祝福语,要求至少使用两个含有“虎”字的四字词语,30字左右,表达出祝寿之意。(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的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仄起平收;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据此分
33、析可知,“春酒流香”应与“耄龄添美”相对;“酣寿酒”应与“祝遐龄”相对。故上联为:春酒流香酣寿酒;下联为:耄龄添美祝遐龄。(3)本题考查请柬的写作分析。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直接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式;一为封面,写“请柬”二字,一为封里,写称谓、正文、敬语、落款等。本题中没有出现被邀请对象,应该顶格写出被邀请者的姓名/称呼。文中只是写“5月16日举办寿宴”,但具体时间不详,应写上具体时间。“喜逢父亲八十寿辰”一句表达不得体,将“父亲”一词改为谦辞“家父”。“敬请前往”表达不得体,把“前往”改为敬辞“光临”。【解答】答案:(1)示例:祝爷爷身体健康
34、,生龙活虎,虎虎生威每一天。(2)上联:春酒流香酣寿酒。下联:耄龄添美祝遐龄。(3)请帖没有写被邀请者,应该顶格写出被邀请者的姓名/称呼。没有写明寿宴的具体时间,如添加18:00。表达不得体,把“父亲”改为谦辞“家父”。表达不得体,把“前往”改为敬辞“光临”。【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二、(8分)6(8分)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3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2)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心中有“挽弓引弦”的情结。小语同学做了以下整理,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作者诗句批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跃马拉弓战斗激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挽弓射杀抵御外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硬弓冷
36、甲塞外苦寒【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1)影入平羌江水流 (注意“羌”的书写)海日生残夜肯将衰朽惜残年(注意“衰”的书写)东风不与周郎便无丝竹之乱耳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侯”的书写)(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霹雳”的书写)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
37、,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16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38、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
39、亦灵怪矣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A.神情与苏黄不属忠之属也B.佛印绝类弥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能以径寸之木以衾拥覆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讲信修睦(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本文在介绍核舟时,先总写核舟长度大小,再依次介绍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及船背。B.本文介绍的雕刻品,原材料是长度一寸有余的核桃,生动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情景。C.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执、抚、指、语”等动作描写,使船头人物栩栩如生,极具画面感。D.本文评价王叔远雕刻技艺精湛,开篇用“奇巧”,结尾用
40、“灵怪”,前后照应,令人赞叹。【分析】参考译文: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着三
41、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
42、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的名字题写在上面,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做的船桨,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解答】
43、(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类似/类;B.极/与世隔绝;C.相同,用;D.长/培养。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中,中间;为,是。句意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中重点词语有:端,端正;若,好像。句意为: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B.有误,一寸有余”错误,文中“曾不盈寸”,意思是“不满一寸”。“核桃”应该为“桃核”。故选:B。答案:(1)C(2)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那个人
44、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3)B【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8(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注释】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是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汝素寡悔 向来,一向如其欲与之 给,给予(2)简要说说于令仪的行为给人什么启示?【分析】参考译文 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