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生物进化,第1页,第1页,课程原则,阐明当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概述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第2页,第2页,进化论创建和完善,一、拉马克进化学说:,(一)内容,1.物种可变,2.生物渐变,3.用进废退,取得性遗传:,长颈鹿、鼹鼠,(二)进步意义,(三)不足,第3页,第3页,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1831-1882),英国博物学家,1859年,物种起源,阐明物种是,可变,,对生物,适应性,作出了正确解释。,第4页,第4页,(一)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
2、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第5页,第5页,1.过度繁殖,象(寿命100岁,30岁生育)每对产6头小象 740750年,1900万头,强大繁殖力,1年生植物2粒 100万颗,雌鲫鱼,3000可孵化 3年,6.75109条,翻车鱼,3亿粒卵,1对麻雀,后,2750亿只,第6页,第6页,种内,食物,空间,阳光,配偶,种间,捕食,寄生,与无机环境斗争,干旱、严寒、大风,2.生存斗争,第7页,第7页,3.遗传和变异,变异,有利变异,不利变异,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环境者遭淘汰,生存,斗争,生物,变异,普通是,不定向,,而,自然选择,是,定向,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第8页,第8页,过度繁
3、殖,+,有限生活空间,生存斗争,+,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环境变迁,新种,第9页,第9页,自然选择(关键),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过程。,作用,通过生存斗争保留对生存有利变异,淘汰有害变异,通过遗传积累有利变异,通过环境定向改变,控制生物进化方向,第10页,第10页,进步:,(1)生物进化原因和结果。,(2)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二)主要意义和不足,局限:,渐变,取得性遗传,,没有解释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第11页,第11页,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发展,遗传和变异:,性状 基因,自然选择作用:,生物个体为单位 种群为单位,生物进化热点问题:生
4、物进化机制和生物进化方式(,渐变还是突变,)。,第12页,第12页,二、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当代达尔文主义,(一)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同种生物所有个体。P118-1,特点:彼此能够交配实现基因交流。,2,基因库,种群所有个体所含有所有基因。,第13页,第13页,3,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数百分比。,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该种群个体,生物进化过程,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过程,第14页,第14页,(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原材料,1种群中突变特点:,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定向,突变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正确,它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突变率
5、很低但,突变数,很大;,第15页,第15页,2种群基因重组结果:,产生更多变异,不定向,结论:突变和重组提供进化原材料。,但不能决定进化方向,第16页,第16页,(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原因是:,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结果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定向进化,长满地衣树干上桦尺蠖,黑褐色树干上桦尺蠖,黑色(S):5%,浅色(s):95%,黑色(S):95%,浅色(s):5%,第17页,第17页,变异是,不定向,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步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黑色,浅色,自然,选择,森林时期,S5%、s 95%,S 95
6、%、s 5%,工业化后,第18页,第18页,内因,基因突变产生新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形成新基因型,染色体变异也是可遗传变异,以上只是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外因,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第19页,第19页,(四)隔离造成物种形成,1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一群生物,。,区别,物种与种群,(物种范围大,判断原则:形态相同+交配可育),第20页,第20页,隔 离,()概念:不同种群间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现象。,()类型:,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种群,因为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阻隔,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第21页,第21页,生殖隔离,种群间个体
7、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交配前生殖隔离,生态(头虱和体虱、)、栖息地、季节性、行为、形态或机械,交配后生殖隔离,配子、发育、杂种不活(山羊与绵羊)、杂种不育,(骡子),第22页,第22页,蓑羽鹤,丹顶鹤,第23页,第23页,第24页,第24页,物种形成,常见方式,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几种地雀,第25页,第25页,原,物种,地理,隔离,变异1,变异2,变异3,变异4,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4,变,异,1,变,异,4,新,种,1,新,种,4,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殖,隔离,第26页,第26页,物种区别主要依据是:,有无生殖隔离,物种形成原因:,突变和基因
8、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综合作用结果,第27页,第27页,当代达尔文主义基本观点,进化基本单位,种群,进化实质,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方向。,隔离物种形成必要条件,第28页,第28页,当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比较,相同点,科学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关键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第29页,第29页,不同点,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本质,着重研究个体进化,自然选择来自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已从性状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种群进化,自然选择归结于不同基因差异延续,没有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能进行,第30页,第30页,当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化基本单位,种群,进化实质,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方向。,隔离,物种形成必要条件,第31页,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