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 O C U Sf“三农”热点2 0 2 3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文云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 0 2 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做好2 0 2 3 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
2、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意见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注重长短结合,突出“短实新”特点,包括九个部分,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守底线”是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振兴”是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强保障”是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意见突出
3、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表明了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释放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强烈信号。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4I 农经明显增强,下一步必须综合发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见从五个方面作出部署,对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出要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 3 万亿斤以上,各地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支持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落实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在保护生
5、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意见强调,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意见提
6、出,强化各项F O C U Sf“三农”热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倾斜力度,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机制。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加快完善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制度。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建设。在促进农业经营增效方面,意见要求,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同时,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
7、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意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部署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
8、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布局建设-j=t L 城郊大仓基地。支持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鼓励
9、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2 0 2 3 年第3 期l5F O C U Sf“三农”热点设。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
10、重点镇集聚功能。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向县域梯度转移,支持大中城市在周边县域布局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意见对于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利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规范优化乡村地区行政区划设置,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推进以乡镇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传
11、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立完善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撤并前置审查、灾毁防范等制度。制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电网
12、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6I 农经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优化低保审核确认流程,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深化农村社会服务工作。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日问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没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为强化政策保障,创新体制机制,意见提出,要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
13、,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加强农业信用信息共享。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
14、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年人才开发行动。同时,意见强调,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加强中心镇市政、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供给机制。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县域供电、供气、电信、邮政等普遍服务类设施城乡统筹建设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市政管网、乡村微管网等往户延伸。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通过上述具体措施,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