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化学论文有机推断教学反思 苏教版 王国强今天在高三开了一节考纲解读课,课题为有机化合物的推断。对于这节课,我的处理方式是根据两条主线展开复习。这两条主线分别是根据反应现象推断官能团和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官能团。并根据这两条主线设计相应的例题和习题,题目设计有难到易,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和针对性。现将这节课中本人认为做得不够的地方总结如下:Com1、简单概念的表达。对于越简单的概念,我们平时往往越容易忽略他的准确表述。在例题1分析时,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含碳量来求碳原子个数时,对于Mr60得出的36,对于36这个数字的具体含义我在讲解上出现混乱,后来被我一句话含糊地带过,而正确的说法应该
2、是所有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是36。反思:没教过初中,往往会对这些简单的高中又比较少用的概念在叙述上产生偏差,看来高中化学老师,还是要好好补一下初中最基本的知识。2、语言的精炼和课堂的评价。在分析第一个例题时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透,造成了讲解时的偏差。可能受此影响,我觉得这节课的课堂语言并没有上节公开课那么精炼,多了一些“废话”,缺少对学生的课堂及时评价。反思:精炼的语言可以让一节课充满生机,及时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能是平时上课不大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述,到了公开课时一下子想让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怎么精炼,这就成了一种奢望,我们老师把自己平时上的每一节课都要当成是公开课,时刻来督
3、促自己,以训练自己的基本功。 3、讲练如何结合。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题目,其中一个备用。在讲解例题时由学生先分析题眼,得出突破口,后由学生练习,实物投影学生的练习结果,对结果进行评价。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生怕学生不懂,在很多时间内自己讲得比较多,或者在学生讲得时候,自己比较喜欢补充。一节课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多少,学生的练习的时间有多少,比较难把握。反思:在学校也听了不少的课,我发现我们的理科老师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老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讲得太少,练的更少。与老师交流过程中,老师也在吐苦水:学生基础差呀,上课时学生不讲,学生不练,没办法只好自己多讲一些了。我觉得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才要学生上课时多讲
4、,多练。不要怕学生讲不出来,不会讲的学生在站着时听其他同学讲比他坐着听其他同学要有效果多;不要怕学生练不起来,如果没有将思考后的结果写下来,那就是白思考了,要让学生练,通过练来加深记忆;不要怕因学生练习了而时间不够。学了100个知识,每个知识点都稀里糊涂的,还不如就学5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牢固掌握。 4、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这节课的多媒体除了平时用的幻灯片以外还加了实物投影。我所用的幻灯片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对知识主线的展示;二是对例题思路的分析。实物投影主要是将学生的练习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反思:对多媒体如何进行合理的使用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之一。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的辅助设备,我戏称一节课上好了,可手上没有粉笔灰的,那这节课肯定不会是一节成功的课。对于理科教学,我还是建议少将例题投影给学生看,最好将例题印在练习卷上给学生做,再将学生做的结果进行反馈。你会发现如果学生在看屏幕上的例题时,他的注意力会不大容易集中,而且手上的笔往往都在当“电风扇”。如果学生在看练习卷上的例题时,他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而且笔也容易动起来,显然前者的效果会没有后者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