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色彩创作指导郭春燕定义色彩的基础知识一、色彩的构成。二、色彩的对比。三、色彩的表现手法。四、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五、色彩和性格。儿童色彩工具材料和技法一、用彩色水笔或金、银笔在彩色底纸上钩线,再适当用透明水彩墨水或色彩颜料简单涂染。二、用毛笔或尼龙等在过滤纸或生宣纸上勾画轮廓,再用彩色笔芯涂染颜料,产生干、湿、晕染变化。三、用鲜艳的彩色水笔在纸上任意涂染作底,再用深色油画棒厚涂,覆盖在底色上面,、然后用硬质竹笔或小刀在上面刮刻出形象,产生版画效果。四、用油画棒涂色,用水彩做大面积罩染,利用油和水互相不融合的特点产生特殊效果。五、高丽纸双面染色画法有薄染和厚涂两种方法。六、用油画棒在细砂
2、纸上涂色。七、用粉蜡笔、水粉色在彩色卡纸上混合涂色,创造丰富厚重色色彩效果。八、水粉画。儿童的年龄特点一、色彩平面画法指导方法。二、色彩由平面向立体表现过渡的教学指导。儿童指导要点一、认知发展。二、记忆力特点。三、思维特点。四、想象力特点。五、注意特点。六、情绪发展。步骤图课例分析一、课业类别。二、文本分析。三、教学目的。四、教学重难。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范作定义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构成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图1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图2二、
3、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儿童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儿童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图3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三、色彩的表现手法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
4、,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图4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展展,缺乏质感,给儿童柔软的感觉(图4)。 图5表面色指色纸等物体的表面色彩。表面色依距离远近给儿童不同的质感。图5中是同一张纸,取了远近距离不同的位置。两张图看起来有点明暗程度不同的感觉,远距离的看起来颜色要深一些。图6空间色又称“体色”,似充满透明玻璃瓶中的带色液体,是指弥漫空间的色彩。此外,还有表而光泽、光源色等。四、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一)、色彩的冷暖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儿童或温暖或寒冷或凉
5、爽的感觉。一般说来,温度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触娱物体而来与色彩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各类物体借助五彩缤纷的色彩给儿童一定的温度感觉。红、橙、黄等颜色使儿童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色”。如图6中燃烧的深林,如果你没看到图,听到火,肯定会想到是红色,灼热的感觉。 图6绿、青、蓝等颜色与黑夜、寒冷相联,称“冷色”。图7,夜晚被灯光照亮的宾馆大厦,感觉冷冷的。 图7红色给儿童积极、跃劝、温暖的感觉。蓝色给儿童低静、消极的感觉。绿与紫是中性色彩刺激小,效果介于红与蓝之间。中性色彩使儿童产生休憩、轻松的情绪,可以避免产生疲劳感。儿童对色彩的冷暖感觉基本取决于色调。色系一般分为暖色系、冷色系、中性色系三类。色
6、彩的冷暖效果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暖色系色彩的饱和度愈高,其温暖的特性愈明显;而冷色系色彩的亮度愈高,其特性愈明显。我们把上面的图6、7,分别增加饱和度和亮度,看到各自反映的效果更加突出(图8)。图8 (二)、色彩的轻重感觉各种色彩给儿童的轻重感不同,我们从色彩得到的重量感,是质感与色感的复合感觉。例如两个体积、重量相等的皮箱(图9)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然后用手提、目测两种方法判断木箱的重量。结果发现,仅凭目测难以对重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可是利用目测木箱的颜色却能够得到:轻重感,浅色密度小,有一种向外扩散的运动现象,给人质量轻的感觉深色密度大,给儿童一种内聚感,从而产生份量重的感觉。 图9(
7、三)、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比较两个颜色一黑一白而体积相等的正方形(图10)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即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斌予儿童不同的面积感觉。白色正方形似乎较黑色正方形的面积大。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称“色彩的膨胀性”。反之称“色彩的收缩性”。给儿童一种膨胀或收缩感觉的色彩分别称膨胀色”、“收缩色”。色彩的胀缩与色调密切相关,暖色同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图10(四)、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如果等距离地看两种颜色,可给儿童不同的远近感。如:黄色与蓝色以黑色为肯景时(图11),人们往往感觉黄色距离自己比蓝色近。换言之,黄色有前进性,蓝色有后退性。较底
8、色突出的前进性的色彩称“进色”;较底色暗淡的后退色彩称“退色”。图11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两色之间,亮度偏高的色彩呈前进性,饱和度偏向的色彩也呈前进性。但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一概而论,色彩的前进、后退与背景色密切相关。如在白背景前(图12),属暖色的黄色给人后退感,属冷色的蓝色却给人向前扩展的感觉。图12(五)、色彩艳丽与素雅般认为,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饱和度低,给儿童素雅的感觉。除了饱和度,亮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论什么颜色,亮度高时即使饱和度低也给儿童艳丽的感觉。综上所述,色彩是否艳丽、素雅,取决于色彩的饱和度线段,亮度尤为关键。高饱和度、高亮度的色彩显得艳
9、丽。我们从图13中的一组变化饱和度、亮度的图片,直接的感受艳丽与素雅的概念。图13混合色的艳丽与素雅取决于混合色中每一单色本身具有愈特性及混合色各方的对比效果。所以对比是决定色彩艳丽与居雅的重要条件。此外,结合色彩心理因素,艳丽的色彩一般和动态、快活的感情关系密切:素雅与静态的抑郁感情紧密相联。除了上面讲述的色彩的几种特性之外,色彩的特性还包括联想、象征意义。对色彩的联想事物,根据观看人的年龄不同,想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中学生看到白色,容易联想到墙、白雪、石膏像、白兔等。成年人可能会想到护士、正义、白房子等等。白色象征纯洁、神圣的事物,例如新娘的婚纱都是用的白色,代表婚姻的神圣和严肃。五、色
10、彩和性格 人们对某种色彩的偏爱与性格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色系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人的衣着色彩、房间色彩等身边的东西,分析他的性格。我们可以大概的分析一下各色系代表的性格:红色:冲动,精力旺盛,具有坚定的自强精神。橙黄色:对生活富于进取,开朗,和蔼。黄色:胸怀远大理想,有为他人献身的高尚人格。绿色:不以偏见取人,胸怀宽阔,思想解放。蓝色:性格内问,责任感强,但偏于保守。儿童色彩工具材料与技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各种绘画材料在商店里琳琅满目,许多高品质、高性能的进口颜料十分令绘画者喜爱,由于价格过于昂贵,也只能让人望而却步。儿童画色彩画目前大多仍使用蜡笔、彩铅笔、彩色水笔和油
11、画棒,这些材料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儿童易于掌握;最大的缺点是绘画受颜料品种的局限,即便有些颜料可以混合使用,但也不可能画出十分丰富的色彩变化,况且那些固体性颜料和水性颜料涂染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为了弥补这些缺点,现在人们开始采用彩色卡纸或用水分颜料预先涂底色的方法,也有些老师在印刷厂印底色纸供儿童使用。在有色的底纸上画,儿童会省去很多时间,也会增加画面的美感。此外,目前我国各地用水分颜料作为儿童绘画材料的也日渐多了起来,因为它使用起来挥洒自如,色彩变化无穷,深受小朋友欢迎。儿童在涂抹中能尽情尽兴体验绘画乐趣,从而使兴趣得到满足。在绘画技巧方面,目前有许多教师在指导儿童绘画中,常建议
12、儿童综合使用绘画材料绘制作品,以便画面产生更为丰富的制作效果。如何创造性运用材料,开发绘画变现新技能,让儿童自己探索新的造型表现途径,也是通过造型活动开发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我所知道的一些变现技法有如下几方面:用彩色水笔或金、银笔在彩色底纸上钩线,再适当用透明水彩墨水或色彩颜料简单涂染。儿童画用细密的线条表现丰富的内容,往往容易在涂染颜色中失掉形和线,用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这种损失,又可以少去许多技术难点,是一种两全的绘画变现方法。涂色的部分不能过于真实细致,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画面以线为主表现内容,应同时考虑选用纸和笔的色彩对比关系,选用同类色产生调和色调,选用对比色产生强烈对比效果。不
13、过在色彩明度方面一般需要加强对比,以使画面清晰明确。如果用银色笔钩线,一般要在重色底纸上画才能使线条突显出来。 一、用毛笔或尼龙等在过滤纸或生宣纸上勾画轮廓,再用彩色笔芯涂染颜料,产生干、湿、晕染变化。 二、用鲜艳的彩色水笔在纸上任意涂染作底,再用深色油画棒厚涂,覆盖在底色上面,然后用硬质竹笔或小刀在上面刮刻出形象,产生版画效果。涂底色可以用单纯色,也可以用多种色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一) 、用油画棒涂色,用水彩做大面积罩染,利用油和水互相不融合的特点产生特殊效果。 (二)、高丽纸双面染色画法有薄染和厚涂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纸的横纹肌理效果。具体作法一般是:先在纸上用粗记号笔
14、或毛笔勾画轮廓,然后在纸的背面着底色,正面需要染白时可以先在背面染白色,待干后用板刷平涂一遍淡墨或淡蓝、淡红,形成画面统一色调,然后再从正面涂色,涂色时需要多层涂染,不能一遍用色过实过死,注意留出底纹。这种画法容易产生厚重、丰富的色彩效果。 1、用油画棒在细砂纸上涂色。目前我国建筑工业用砂纸有耐水砂纸,为深绿色,可以选用340号粒度;干磨砂纸为土黄色,可以选用粒度150号的最细品种。砂纸容易着色,色彩效果饱和,利用底色产生统一而丰富的色彩效果。 2、用粉蜡笔、水粉色在彩色卡纸上混合涂色,创造丰富厚重色色彩效果。具体画法可以先用粉蜡笔简单勾画轮廓,然后用粉蜡笔涂色,并可以多种色混合产生丰富的色彩
15、效果,再用水粉色统一色调,产生厚重、整体、丰富的色层。 3、水粉画。利用水粉画材料满足儿童探索色彩的兴趣,开发儿童色彩潜能,是我们多年来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儿童选用水粉颜料最好用锡筒装的广告色,画时将颜料挤在多格的调色盒里,画起来时比较方便。小筒的套装水粉色虽然也可以用,由于儿童用色量大,使用不经济。水粉画的笔一般选购大、中、小三支油画笔就够了,油画笔的笔毛较有弹性,便于儿童掌握。教儿童掌握水粉工具不需要讲太多的专业技法,多鼓励儿童大胆用色,放手去画为好。 (出自杨景芝儿童教学法研究,内容有所更改。)下面就四种画法的具体方法分别加以说明。 第一、薄涂 这是一种指画面整个色层比较薄的画法。是初学
16、水粉画入门的好方法。学习水粉画最好是先有水彩画的基础,这对掌握水粉画的技法会容易一些。 薄涂法调色时水分用得比较多,颜色薄,能使纸的底色透出来。一般用于铺底色、画远景、天空、云彩、水面倒影及物体模糊的暗部;有时画明亮鲜艳的景物,也可用此画法。 水粉画是靠加入白色提高明度,但用白色过多就会减弱颜色的纯度而不鲜艳。所以薄涂法用纯度高的颜色作画,既提高了颜色的明度,又保持一定的色彩纯度,可较好地解决画鲜明景物时水粉色纯度和明度的矛盾。 第二、厚涂 这种画法调色时水分用得少,颜色用得较厚,主要依靠白色或淡色的调合,画在纸上堆得起来,覆盖能力较强,它接近于油画的方法。一般选用油画笔或富有弹性的笔,也有使
17、用刮刀作画。具有笔触明显、体积感强、色彩厚重的特点。多数用来画近景和物体受光部分,也有整个画面都用厚涂法画的。水粉画的厚涂是和薄涂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要求象油画那样厚到在画面上能看出颜色的厚度,其目的在于能覆盖底色的程度即可。但颜色堆得太厚,干后容易脱落。厚涂法要和用笔相结合,笔触要干净利落,保持用笔的生动。 薄涂与厚涂在一幅画上也可同时使用,如用薄涂画底色,用厚涂画面色;用薄涂画远景,用厚涂画近景等。 第三、湿画 湿画法在水粉画中运用较多,以薄涂为主,薄涂与厚涂都可采用湿画法,结合使用。其关键是对水分和时机的掌握要适当。着色遍数不宜多,保持在纸面上湿润时着色,一笔一笔衔接,一口气画完,使颜色互
18、相晕接渗化。水粉颜料因湿时比干后的明度稍为暗些,故进行湿画法着色应先估计好,否则干后会嫌太浅。 湿画法也分厚薄两种,主要看水分多少。水分较多的湿画法颜色渗化流动比较明显,色块与色块之间溶合成一片,没有明显笔触,画面晕虚,适宜画阴影虚的部分。水分少的湿画法用色较厚,能看到笔触,笔与笔之间的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以及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部,用此法都比较适宜。 湿画法应注意几点: 要趁湿一口气画完,不能画画停停,以免某些部分干了,某些部分又未干,使画产生干湿差异和生硬的痕迹。 要认真考虑水分的多少和底色湿润到什么程度再把颜色画上去才适合。 干后如需再加色改动,或底色已干
19、还要湿接时,应先用清水以软毛笔或喷雾器润湿画面后再把颜色画上去。仍能保持色彩衔接自然和画面湿润效果。 在气候干燥时,颜色干得快,可在画前先用清水打湿画纸,或在作画过程中涂湿纸的背面,以保持一定湿度,不致干得太快。 第四、干画 干画法是在颜色干后进行接色。此画法要求笔上含水少,甚至不需调水就直接用较浓的颜料画上去。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上第二遍色时笔上含色要比第一遍色厚些。它可再三覆盖,作画时间较为充裕,适宜于长期作业。可以认真观察思考,不必急急忙忙考虑时间和水份的因素,表现对象较为充分,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方法笔触肯定,色调明快,适宜于表现明暗强烈、转折肯定、形体结实、粗糙厚实的对象
20、,如石块、建筑物、交通工具、树干等。 干画法应注意的几点: 在底色未干时不宜覆盖,以免泛色。 颜色堆的次数不宜太多太厚,以免色彩变灰变腻,失去色彩倾向。 一笔与一笔之间的衔接,有时可用很干的颜色去接,使衔接处起毛,以免产生过于生硬光滑的笔痕。 干画法与湿画法也可以在一幅画上同时应用,如画一张风景,近景用干画法,远景用湿画法,远近分明使画面生动活泼。 儿童的年龄特点与指导要点儿童绘画中的色彩运用色彩的表现方法可以大体归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现物色光色变化,塑造体积和空间深度的写实色彩画,可称为明暗画法;另一类是着色物象的色彩组合,采取排除光影变化,追求平面、装饰效果的画法,可称为平面画法。儿童的空间
21、思维能力大多处在平面空间思维阶段,因此,儿童色彩画指导以平面的画法为主。一、色彩平面画法指导方法所谓平面画法是把三度的物象用二度去表现,把立体形象变成平面来画。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作者主观意图安排色彩。平面间的本色组合。因此,作者要从总体色彩效果出发,确定每个局部物象色彩倾向,并恰当地进行色块排列。形成平面画色彩教学的特点是:(一)、平面画法需要对物象色彩高度概括提炼,把复杂的色彩变化归纳为基本色块来表现,使画面具有明显的装饰性,能集中体现作者的主观意图。用平面画法写生时,多取平光照射物体,排除光影干扰,以便进行平面化处理。(二)、平面画法注重画面整体色彩的对比关系,设计色彩从画面需要出发自由运
22、用色彩,可以用“变色”的方法处理画面,不考虑物体真实颜色。(三)、平面画法的变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钩线平涂,一种是色块平涂。钩线平涂便于儿童先确定画面的布局和形的把握,也可以利用线的色彩统一色调或加强色彩对比。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用线不能太死板,涂色不能太简单,避免画成图案,尽量使线有变化。二、色彩由平面向立体表现过渡的教学指导用色彩表现物象的立体感觉是儿童随年龄增长的自然发展要求,如果直接用明暗画法进行指导,显然难度太大。我们在色彩平面画法指导中,用逐步过渡的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果。首先,在中高年级儿童的色彩写生中,勾画轮廓后,涂色时要求画出色彩受光以后的不同色彩感觉,如深浅的变化、
23、色相的变化,要求使用较丰富的色彩来画,培养多观察、多感受色彩色习惯。对于普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到此为止我认为已基本为儿童打下了色彩表现的初步基础,他们完全可以再通过进一步探索去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绘画技能。对于立志从事绘画专业学习的孩子,以此为基点去学习一些调子素描,再学习用色彩进行明暗立体塑造的方法,就能较快解决技能问题。(出自杨景芝儿童教学法研究,有所删改。)认知发展易受外部作用影响指导要点:采用游戏法组织活动;在生活情境中随机培养认知能力;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知识的有机渗透,体现整合观;引导儿童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记忆力特点无意识记为主指导要点:采用游戏法、实践操作法组织活动;在反
24、复、重复的游戏情境中巩固认知;教具必须直观形象、鲜明生动。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指导要点:不上无教具的课,多给儿童操作摆弄的机会;引导儿童在动作过程中运用语言,即边玩边讲。想象力特点想象与现实混淆指导要点:多组织发散性想象活动,培养思维广度;正确看待儿童的“说谎”行为。注意特点无意注意占主导指导要点:注意活动时间;教具图片内容应尽量简单明了,突出中心,呈现教具时也不能一次呈现过多;指导语明确,使儿童明确任务,以延长注意时间并注意到更多的对象;情绪发展情绪支配行动指导要点: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多与幼儿肢体接触,多给儿童激励肯定;正确看待儿童的“冲突”,提供充足的材料,减少“工
25、具性攻击”行为的产生;布骤图(线描)课例分析三原色 三间色的应用课业类别:绘画 色彩知识文本分析:我们身处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提升对基础色彩的认识,通过观察、寻找、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一、教学目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认知目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概念。技能目标:能用三原色进行调配三。二、教学重难: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并能用水粉调配出三间色。教学难点:如何调配出漂亮的三间。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动画(FLASH)范画 卡纸
26、水粉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师: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你们知道老师最想看到什么吗?生:师:告诉大家,我最想看到你们灿烂的笑容。你们能将自己最灿烂的笑容献给我吗?生:笑师:非常感谢你们,你们让我看到了最美丽的一刻。现在老师也想把美丽带给你们。瞧!老师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它是什么?生:是彩虹。师:彩虹美丽吗?你觉得它美丽在什么地方?生:有很漂亮的颜色师:它都有哪些颜色组成呢? 生:红、橙、黄、绿、蓝、青、紫。师:你说的没错,那你们了解这些颜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三原色三间色(二)、新授:1, 师:你们知道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三间色吗?生:
27、师:你说的真棒,今天呢,老师就要介绍三个可爱的小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分别是三原色中的红红,蓝蓝,黄黄。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看有什么奇特的变化。(展示FLASH)师:红+蓝=绿 .(板书)师:小朋友们,现在大家了解了三原色三间色,有谁能告诉大家生活又有哪些三原色三间色呢?看哪位小朋友踊跃的第一个回答。生:.师:下面呢,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三原色三间色和大家分享。观看PPT师:看完之后呢,老师这里还有一幅“色彩王国”的画没有完成,下面要请两位小朋友来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他。看哪位胆大心细的原意上来帮助老师完成他。生:.(轻音乐响起) 师:好,这两位小朋友真了不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一幅“
28、色彩王国”已经出现我们眼前了,这里有美丽的气色彩虹,你们能辨别三原色三间色了吗?体验到色彩色魔力了吗?接下来,就是小朋友你们来动手咯!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的最快最漂亮?贴在展板上来欣赏。拿出你们的小手和桌上准备的工具,试着调出不同的颜色。每一种调出的颜色分别涂在小卡纸上,再进行组合成一幅画。大家动起手来吧!最后获胜的将会有气色棒棒糖的奖励。(时间一首歌的时间)师:总结。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作业设计:完成三间色的调配,试着调配出不同的间色板书设计:三原色三间色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教学反思:有效利用游戏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达芬奇曾经专心致志地观察过
29、一块浸满颜料的海绵扔到墙上留下的印渍。他说:“在一幅如此涂鸦的画中,一定能找到一个奇妙的构思。我的意思是说,那些愿意专心致志地盯着那幅画瞧的人,可以从中辨别出一些人形、各种动物、一个瓶子、几块岩石、大海、云朵、树叶和一千种其它的东西就像钟声能使每个人听到他想听到的东西一样。”我认为在游戏中同样可以发现美,从而引发学生对美的创造欲望。最近上了三原色与三间色一课,对利用游戏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现代教育哲学本着重视儿童心理特点,改变以往严肃、呆板、令人压抑、忧郁的教学宗旨,以儿童愉快情绪和乐
30、学精神贯穿教育的始终。尤其是重视儿童愉快学习的过程,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欢交往、爱发表意见、好奇心强等。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设置成游戏环节,将游戏引入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使孩子在玩中获知,乐中得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问题,我在教学中我设置了游戏“颜色变变变”,事先我在三个塑料杯子里分别调上红、黄、蓝三原色的水,学生看到这些颜色鲜艳的水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联想,很是兴奋。当我将红色水和黄色水相互融合的时候,学生看到颜色在一点点的变化,学生更是开心,他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到:“瞧!颜色变了”、“变成了橘色”、“太有趣了”。在教师示范之后让学生来玩一玩调色的游
31、戏,学生在玩的同时体验颜色相互融合后的变化,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相关知识。学生玩的很开心,相信他们会将这个游戏牢牢的记在心里,同时关于三原色调配三间色的知识也会铭记与心的。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用颜料调配出三间色,针对本课的难点我在作业的设计上降低了难度。记得在去年教授这课时,我让学生画一个简单物体,然后在涂上三原色和三间色。作业中发现很多学生涂不好,不是颜色调不均匀,就是颜色总是涂到线的外面。学生越涂越没有信心,越涂越涂不好。在本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作业的方式,给每个学生准备了六张大小不同形状的小卡片,让学生分别涂上三原色和三间色,学生对这些小卡片非常感兴趣,因此涂的很认真,很专心。我让学生将卡片放在报纸上涂色,颜色可以涂到卡片的外面,等颜色干了以后再将卡片拿起来,贴在作业纸上。这样最后的作业效果很好,学生看到自己涂的这么漂亮,对绘画也越来越有信心了。总而言之,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使较难接受的内容的学习过程在玩中进行,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范作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