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78 60 例 VBD 的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衣 洋 张慧予 崔万彬 胡锡铮 郑 悦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摘要:目的 对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12月经颅脑 MRA 符合 VBD 影像诊断标准的 60 例住院患者,其中男 37 例,女 23 例。所有病例均在入院 1 周内行 MRA。对 60 例患者的 VBD 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VBD 患者椎基底动脉管径测量结果(mm)BA=3.6,LVA=3.4,RVA=3
2、.8,其管径大小与 VBD 发病无统计学关联。53 例合并椎动脉骑跨征,其与 VBD 不同临床表现相关。60 例患者中男女比例 1.6:1,中位年龄为 61.7 岁,以后循环损害为主,无症状 3 例,其他神经功能缺损者 2 例。既往史及合并症(例):吸烟史 21,饮酒史 13,超重(身体质量指数25)32,高血压病 37,高血脂症 26,糖尿病 16,冠心病 4。结果提示年龄、高血压病均增加 VBD 发生率。结论 VBD 起病隐匿,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早期识别并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对 VBD 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影像特点;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4 0 引
3、言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是一种由多种诱因引起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变,因其异常迂曲、扩张、延长引起脑卒中、脑神经或脑干压迫、脑积水及其他非特异性症状1-2。发病隐匿,易漏误诊,预后差,生存期中位数 7.8 年3。本文对 2015 年 1 月-12 月经 MRA符合 VBD 的 60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对其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5 年 1 月-12 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内住院、且入院 1 周内行 MRA 检查,病历资料齐全者,采用邓丹4等针对我国特点提出的 VBD 影像诊断标准及测量方法筛查出 60 例 VB
4、D 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组标准:(1)椎基底动脉延长迂曲 基底动脉延长:基底动脉分叉位于鞍上池以上(H2);基底动脉迂曲:基底动脉行程位于鞍背和斜坡旁正中以外(P2);椎动脉延长:双侧椎动脉汇合处位于桥脑延髓沟以上;椎动脉迂曲:椎动脉骑跨至对侧。高度 H 分级:以鞍背、鞍上池和第三脑室为界,分 4 级(0 级:基底动脉分叉低于或平鞍背水平;1 级:分叉低于或平鞍上池;2 级:分叉位于鞍上池和第三脑室之间;3 级:基底动脉达到或高于第三脑室)。位置 P 分级:以鞍背和斜坡正中、旁正中、边缘和边缘以外或桥小脑脚为界,分 4 级(0 级:基底动脉位于鞍背和斜坡正中;1 级:位于旁正中
5、之间;2 级:位于旁正中和边缘之间;3 级:位于边缘以外或脑桥小脑脚)。(2)基底动脉扩张(mm)基底动脉管径:男4.2,女4.1;左椎管径:男3.8,女3.5;右椎管径:男性3.6,女性3.2。排除标准:颅内外其余血管病及存在其他脏器病变。1.2 影像学检查 检查使用 Siemens 3.0T 磁共振,扫描基线与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连线平行。检查序列包括 T1 及 T2,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测量指标是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横径,并于 T2 轴位测量基底动脉脑桥中段及双椎动脉 V4 段。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7.0 进行分析,比较基底动脉延长迂曲组、基底动脉扩张组影像学测
6、量结果及不同H分级、P 分级对 VBD 临床症状的关联性,分析 60 例患者的 VBD危险因素及对疾病结局的影响。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79 表 1 VBD 患者椎动脉形态与临床表现间关系 无症状 3 例 孤立性后循环症状 40 例 复合性后循环症状 14 例 脑鸣 1 例 头痛 2 例 椎动脉管径 mm 左 2.0 3.61.5 3.41.4 1.0 2.50.7 1.902 0.123 右 1.70.6 2.91.0 3.01.7 2.0 2.0 1.181 0.329 2 双侧椎动脉汇合处高于桥脑延髓沟(例)1 27 10 1 1 2.592 0.628
7、 椎动脉骑跨 3 35 14 1 0 13.086 0.011 标准差,应用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BD 多种危险因素用Logistic 分析。2 结果 2.1 VBD 患者发病类型及影像学表现 性别等危险因素:本研究纳入 60 例患者,男 37,女 23,男女比例 1.6:1,中位年龄 61.7 岁。合并脑动脉硬化可控危险因素5中高血压者 37、糖尿病 16、高脂血症 26、冠心病 4、饮酒 13、吸烟 21、超重 32,除 1 人外,均合并 2 种及以上危险因素。发病类型及症状特点:对入组 60 例 VBD 患者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 21 例,其中后
8、循环梗死 20 例 6.5%(95.2%),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为主(13 例),桥脑 7 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 23 例;表现为 TIA 者 7 例,症状为发作性肢体无力或感觉障碍;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5 例,其中头痛 2 例、脑鸣 1 例、头昏 1 例、周围性面瘫 1 例;无症状 3 例。影像学表现:对入组 60 例 VBD 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其基底动脉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基底动脉管径中位数 3.6mm、左椎动脉管径中位数 3.4mm、右椎动脉管径中位数 2.8mm。其中 53 例存在椎动脉骑跨征,40 例双侧椎动脉汇合处高于脑桥延髓沟。按基底动脉H 分级,53.3%
9、为 2 级,其余 0 级 10.0%、1 级 30.0%、3 级 6.7%;按基底动脉 P 分级,56.7%患者为 1 级,其余为 0 级 23.3%、2 级 20.0%、3 级 0%。2.2 VBD 患者椎动脉管径、分叉高度、偏移程度与 VBD 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根据入组 60 例 VBD 患者按照不同临床表现、脑梗死部位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中椎动脉形态差异,比较结果如表 1 所示。结果显示椎动脉骑跨征在不同临床表现中有统计学意义,与 VBD 产生不同临床表现及脑梗死分布有关;其余参数与 VBD 症状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2.3 VBD 患者基底动脉 H 分级、P 分级与 VBD 临床表现的相关
10、性 60 例 VBD 患者按照 P 分级分 0、1、2 级三组(本研究所含样本未包含 P 分级 3 级患者)。其中 0 级 14、1 级 34、2 级 12。其中不同脑梗死分布在 P 分级的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在不同 P 分级中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底动脉迂曲程度不受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影响,与 VBD 不同临床表现无关,但与脑梗死发生及分布相关。2.4 性别、年龄及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对 VBD 发病的影响 应用 Logistics 分析 60 例 VBD 患者危险因素5包括性别、年龄及可控危险因素6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惯性病、饮酒、吸烟、超重与 VBD 临床表
11、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示年龄、高血压病与 VBD缺血性脑卒中及眩晕症状之间存在关联,其关联有统计学意义();余危险因素与 VBD 发病无相关性()。3 讨论 1986 年由 Smoker 等6提出 VBD 的概念,目前国内各研究报道的 VBD 发病率及疾病构成差异较大,可能与其选择的研究人群类型不同有关。本研究提示椎动脉骑跨征与 VBD 症状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两侧椎动脉管径对 VBD 发病及症状均无明显影响,此结果可能与本研究选择普通病区患者,无危重症及脑出血有关。VBD 临床表现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脑干及颅神经压迫刺激症状、脑积水、其他非特异性症状、无症状7。缺血性脑卒中在 VBD
12、 患者中更常见,其中脑干梗死是最常见的神经缺损症状,以桥脑为首8。本研FPPFP05.005.0PP05.0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80 究中共 21 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后循环 20 例,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为主(13 例),桥脑 7 例,与该研究结果一致。并按照其影像学形态及分级分组,发现不同 P分级间前、后循环脑梗死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基底动脉偏移程度影响全脑血供,在遇到不明原因颅内多发梗死尤其同时累及前、后循环应警惕本病。VBD 较常出现的症状是因扩张迂曲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对临近脑组织压迫而产生的的受压或刺激症状。本研究中脑干及颅神经症状 53 例占 76.7%,其中以
13、眩晕32 例最为常见,其余是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面瘫、视物不清、共济失调。其中合并 2 种及以上者 14 例(23.3%),符合前述研究结果。另外,本研究提出 VBD 患者出现脑鸣、一过性意识不清症状,支持 VBD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为该病筛查提供依据。既往 VBD 诊断多沿用由 Smoker6等提出的影像诊断标准,但此种方法中间环节较多、人为误差明显,不符合我国特点,影响临床数据采集及疾病筛查分析。本研究采用邓丹等4针对我国人群特点提出的 VBD 颅脑磁共振诊断标准及所用测量方法,解决了上述测量误差及人群差异问题。MRI 具有安全、无创且可清晰显示后颅窝组织
14、结构及血管关系,及压迫脑干、推移面神经及并发脑积水、脑梗死等情况,近年来被认为是 VBD 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1。但因脑出血者在急性期不宜进行核磁检查7,且本研究所选样本均为我院普通病区患者,故本研究所纳入患者未有出血性脑卒中及脑干受压所致呼吸循环衰竭等重症病例。有研究提示 VBD 好发于男性,平均年龄为 64.8 岁9,本研究中 VBD 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6:1,平均年龄为 61.711.5 岁,与之相似。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后天获得性因素如高血压病、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 VBD有关7。本研究 VBD 患者除 1 例外,余均含有至少 1 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合
15、并 2 种以上者达 46 例(76.7%)。但除长期吸烟在 VBD 不同 H 分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余危险因素在 VBD 不同形态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与上述观点不完全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在不同 VBD 分类中分布缺乏特异性,同时可能与本研究选取人群特点有关,需进一步行大样本量研究证实。并且应提倡戒烟,以预防基底动脉的延长或加重VBD 患者病情。综上,VBD 作为一种多种诱因引起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正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具有隐匿起病、症状多样且不典型等特点,其有症状患者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较高,预后不良2。目前影像学诊断筛查标准相对复杂,早期利用敏感度较高、较易筛查
16、的影像学指标如椎动脉骑跨征、基底动脉 P 分级,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病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控制基础病、监测疾病进展、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从而达到降低 VBD 死亡率及致残率的目的。参考文献 1何锡芳.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1):174-175.2石彦斌.椎基底动脉延长迂曲症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02).3束宁德,赵洋,刘庆新.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血管重 构 相 关 病 因 的 研 究 进 展 J.中 国 医 学 创新,2022,19(18):173-176.4邓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17、 MRI 筛查标准的初步设定及临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李怡,何文.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超声标志与脑 血 管 疾 病 关 系 的 研 究 进 展 J.中 国 卒 中 杂志,2021,16(11):1183-1188.6Smoker WR,Corbett JJ,Gentry LR.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basilar artery:Vertebrobasilar dofichoectasia:clinical-pathologic correlation and reviewJ.AJNR,1986,7(1):61-72.7马梦娟,杨期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0,27(06):864-867.8郭伟,徐凯,等.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 MRA特征比较J.山东医药,2022,62(30):58-60.9张忠良.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64-16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