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物体(看一看)教案石马小学 吕腾珍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354页。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正解地从不同方位观察由小立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2.会画出从不同方位观察由小立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教具、学具、方格纸、板书图纸教
2、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你们能流利地朗读出来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朗读) 2师:同学们,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预设: 生:) 3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生活中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节“看一看”。(课件演示;板书课题:看一看)4师:看来我们想要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侧面看(出示课件: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右)面
3、看)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探究。 二、探索新知1活动一:从正面观察物体的形状,说一说,画一画。 (1)观察一个立方体学生独立观察学具。师:请你说说你从正面观察到这个立方体的形状是怎样的?生汇报,师教具演示,课件演示。 师:你能把刚才看到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生在方格纸上画图。(2)观察由两个立方体组成的一个立方体。学生独立观察学具。师:请你说说你从正面观察到这两个立方
4、体的形状是怎样的?生汇报,师教具演示,课件演示。 师:你能把刚才看到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生在方格纸上画图。(3)观察由三个立方体组成的一个立方体。学生观察学具,小组讨论、交流。师:请你说说你从正面观察到这三个立方体的形状是怎样的?生汇报,师教具演示,课件演示。 师:你能把刚才看到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生在方格纸上画图。成果展示。(幻灯演示) 淘气看到的也是一个由上下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从正面观察这三个正方体看到的图形是一个由上下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呢?到底对不对呢? 师小结。(课件出示)2、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并辨别观察的方向。 (
5、1)出示课件。(2)师:淘气、笑笑、小鸟分别是从什么方向观察的? (3)学生分别模拟淘气、笑笑、小鸟的位置,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 (4)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5)教师小结(课件出示)。3、活动三:搭一个 ,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1)学生操作,用学具搭立体图形观察,画图。(2)汇报反馈,成果展示。(3)课件演示。(4)教师小结。4、小游戏: 我画你搭学生根据老师画出的从某一方向看到的形状,要求学生用小立方体搭出立体图形。或小组同学之间合作。 三、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幻灯展示成果。3、教师课件演示,订正,小结。 四、课堂总结 1、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 2、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不同。(课件演示) 五、布置作业 用小立方体搭一些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或从不同方向观察,把观察到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附:板书设计 从正面看,看到一个正方形。 从正面看,看到上下两个 从正面看,看到上下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