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890.50KB ,
资源ID:826869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82686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

1、高二历史检测试题命题人:方道洪 审核人:孙泉旺 20156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634年,齐国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起先祖?齐君下令退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封制渐趋瓦解 B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 C齐鲁始封君都是王室成员 D旧制度仍有一定作用2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

2、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3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4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

3、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5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

4、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6山东孟氏“瑞蚨祥”字号,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下图为解放前瑞蚨祥青岛分号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下列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促成企业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C一战的机遇使企业得以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D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企业走向彻底破产7某谈判大臣接到一列强照会后,当日致电总理衙门称:“说帖大意,于让地一节,言奉天南边割地太广,日后万难相安。赔费一节,言中国财力短绌,万办不到,非大加删减不可”虽然如此,清政府还是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近代民谣:“毛竹笋,两头黄

5、,农民领袖李忠王。地主见了他像见阎王,农民见了他赛过亲娘。黄秧叶子绿油油,忠王是个好领袖。地主见了他两脚抖,农民见了他点点头。”描述的事件可能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9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图二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2枚套邮票: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上)、卢沟桥中国(国民党)军队奋起抗日(下)图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4枚套邮票:毛主席在著作(上左)、人民战争胜利(上右)、东渡黄河(下左)、参军光荣(下右)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B出于“一

6、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D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10民国二十六年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要求共产党彻底取消红军与苏维埃政府、根本停止赤化宣传、根本停止阶级斗争等。这一文件颁布后A中共为联蒋抗日做出方针、政策的调整 B国民党获得八路军、新四军指挥权C中共揭露了蒋介石欺骗伎俩,反蒋抗日 D国共互相猜忌,陷入内战之中11历史学家吴相湘评价抗战初期某一战役是“蒋委员长诱使日军主攻方向由自北南下改变为自东西上的战略终成功”。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

7、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1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道:“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按照这一要求,新中国成立后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C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8、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4 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一指示A.为渡江作战进行战前总动员 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D.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15罗马法规定:采用“要式买卖(买卖的一种方式)”时,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

9、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对这段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买卖行为重视法律形式和程序 B以铜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D罗马法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16英国王位继承法第二条规定:“凡依照本法而即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在加冕时,按照当今国王和已故玛丽女王统治第一年所制定的国会法令(称为加冕宣誓法),举行宣誓仪式,并且应当依照该项法令所定的手续和方式,签署并朗诵其中所规定的誓词。”这段材料说明A英国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B英国议会限制了国王个人的自由权利C英国议会成为真正能够反映民意的政府机构D英国国王的权威受制于议会,议会立法约束王权17. 从下图两

10、幅漫画,得出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是(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181951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规定:“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这表明美国企图单独控制日本 遏制中国和苏联来源:Zxxk.Com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 扶植日本与苏联争霸A B C D19欧共体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材料表明法德等国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抗衡美苏两极格局 B防止欧洲发生战争C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D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2020

11、14年4月23日到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亚洲四国。在日本,奥巴马在回答“如果中日发生钓鱼岛冲突,美国是否会出兵支援日本?”时说,不是每一场战争美国都要参加。在菲律宾,奥巴马在回答“一旦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爆发武装冲突,美国是否会保卫菲律宾?”时又说,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建设性的”,美中之间拥有庞大的贸易与商业,美国还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就各种问题展开合作。奥巴马这样表态主要是A想获得亚洲盟国支持,建立单极世界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C谋求和中国联合,建立一个两极世界D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1分,第2

12、2题10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1分,第25题15分,共计60分。21(11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历来是国家政治不可回避的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 。一赏则兵无敌,一刑则令行,一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商君书材料二 美国实行的是宪政联邦体制,政府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宪法不仅确定联邦和州政府的结构,而且确立了联邦和州政府的权限。如凡牵涉到宪法修改的条款,除了必须经国会批准外,还必须得到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批准才能成立。自合众国宪法诞生以来,一共通过了27个修正案,从1800年至今,仅通过了16个修正案。美国政体的结构

13、与运作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哪些方法?(不得摘抄原文)(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这样的权力分配有何积极作用?(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22.(10分).纺织业一直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时齐三服官(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汉少府属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 材料二 右图是江苏铜山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局部)。画像石上绘两层楼, 楼下屋内正中有一织机,

14、一女子端坐机架上与三个跪拜者交谈, 机架前一女子头悬丝团调丝, 另一女子跪坐纺线。材料三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启沅回到缫丝传统悠久的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同时,陈启沅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亲自给这些新工人教授“仿西人缫丝之法”,择了个好日子,投茧开工,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陈启沅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 和“三工官”的手工业类型,概括其生产经营的特点。(3分)(2)材料二画像石反映了何种经济形态?其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3

15、)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传统纺织业在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3(13分)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光荣革命”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1789年11月)材料二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

16、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 个中等城市各得1 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

17、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光荣革命”的不满及其要求。(2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解决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5分)(3)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的变化趋势。(

18、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宪政演变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3分)24. (11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2)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4分)25(

19、15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二 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

20、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 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21、(4分)(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5分)(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高二历史检测试题 答题纸 201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1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1分,第25题15分,共计60分。21(11分)(1)(2)(3)22、(10分)(1)

22、(2)(3)(4)23(13分)(1)(2)(3)(4)24 (11分)(1)(2)(3)25(15分)(1)(2)(3)(4)高二历史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DBBC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ACDDBB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1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1分,第25题15分,共计60分。21(11分)(1)奖赏明确;刑罚严格;教化统一。(3分)(2)特点:以宪法为基础(1分);在中央权力加强

23、的同时,各州拥有一些州权。(2分)积极作用:既有利于维护中央权威,捍卫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3)认识: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中央与地方应该形成平衡、协调的关系;政治制度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调整。(3分)22、(10分)(1)类型:官营手工业(1分) 特点:规模大;耗费多;服务于官府(皇室);政府管理。(任答2点2分)(2)形态: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分) 特征:自给自足(1分)(3)变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分) 条件: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任答2点2分)(4)变化: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到近代机器生产(2分)23(13分)(1

24、)不满:代表权不平等(议员选举制度的代表性不够)(1分)要求:改革议员选举制度,扩大选举权。(1分)(2)依据:选区人口(1分)原因: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2分)没有(1分) 问题:贵族、地主的代表在下院仍占相当大的比例。(1分)(3)趋势:逐步取消了对享有选举权关于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享有选举权的范围逐步扩大;议会代表权不断下移。(3分)(4)特点:和平性、渐进性(2分)认识:民意的代表性标志宪政的民主发展程度。民主权利的获得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宪政框架下可以实现民主的和平推进。(任答一点得1分)24 (11分)(1)“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2)成果:

25、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 影响: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3)活动:积极参加和推动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如维和、裁军等;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健康发展;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任答两点2分)评论: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威胁论”或者出于担心中国强大的心态,曲解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或者出于遏制中国的用心,片面夸大了中国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的言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任答两点2分)25(15分)(1)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力量相当。(2分)实行冷战,遏制苏联(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任答2点,2分)(2)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2分);两极格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2分)(3)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苏联解体后,民族冲突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3分)不能。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2分)(4)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建立世界安全机制)(2分)高二历史试卷第10页(共6页)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