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北流市陵城初中 陈丽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社会发展出发,从“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出发,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出发,科学地、有序地、清晰地定位了“口语交际”,使之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探究性学习,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是给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显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提高到了很重要的
2、地位。 但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成了被人遗忘的一角。不论是大的述著还是小的期刊,聚讼纷纭的大多是阅读与写作,很少有人论及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这种实际的边缘地位的结果,使中学生本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口语交际在中考语文所占的比例不大,老师不愿在这一块教学中浪费时间,他们根据口语交际课程设置的内容,结合每年中考出题的方向,变着法儿编成一些考试形式的题目,让学生去做题,然后老师再给学生点评,一个学期里的几个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往往用一到两个课时就能完成。而如果真正按教学内容要求,一个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起码要一两个课时,而且有些内容还得
3、要求学生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用上两三个课时,很难让更多的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有所表现,更别说有什么成效。 其实,口语交际改变了过去听话说话训练流于形式的弊端,比听话说话的内涵更丰富,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广度最大,频率最高,并且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七作用将更为重要。 目前,一些城市中学对口语交际课程有所重视,好些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教学实际很难落到实处,有的班级没能正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农村初中更是形同虚设。但说真的,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因为农村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后就走向了社会。他们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却长在较
4、为落后闭塞的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乘着改革的列车,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里或沿海地区去打工了,他们与年幼的弟妹为伴,与文化贫乏的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远远适应不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为了这些未来的国家建设大军,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把口语交际课程切实地落实到教学中。让这些不久就要踏上社会的孩子们提前演练一下以后生活中必定会碰到的事情,助他们一臂之力,使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 那么,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落实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呢? 首先,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意义。 好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口语交际安排专门的课程进行训练,简直是浪费时间
5、,倒不如让学生多读些书、多做些练习题中考时还能多得几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如果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不培养他们恰当的行为表现,不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他们走上社会时,怎么能有立足之地呢?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在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其次,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现行农村教育状况与复杂的社会矛盾关系。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凡有点意识的人,都知道城里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比农村的好。所以,有钱的、有门路的农村家庭的孩子纷纷往城里送,留在农村里的,不是父母双双到外地打工,便是老实巴交地在家耕田种地。他们能教给孩子的,只有用憨厚、朴素、勤劳去潜与默化,而这些传统美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是远远不够的。三年初中毕业后,他们便直接走上了社会。试想,一个小小的身躯,一个稚嫩的心灵,如何去应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发展迅猛的开放大社会?所以新课程标准才给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提出明确的目标: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素养。这就要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好好把握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让他们在初中阶段有些演练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这一块,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综合口语交际的特点展开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