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热爱学习从落实标准入手 向专业高度奋进晋华小学联合体“优质课评选”活动教学设计学校晋华小学教师姓名常跃峰科目数学时间2019.4.25课题名称打电话核心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全过程。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模型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任务1.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2.借助“打电话”发现倍增现象隐含的规律。检测工具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树
2、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树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过程设计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一份工作,假如有两种薪资报酬:A:一个月给你30万元,每天给你1万元。B:按天发放,共30天,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第二天给你二分钱,第三天给你四分钱,后一天是前一天的 2 倍。如果你是一名员工,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到底哪种薪资报酬高呢?学完这节课你就明白了。其实在这个B方案里蕴藏着被爱因斯坦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几何倍增学的原理。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借助打电话这种方式来研究这种倍增现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发现倍增现象背后的规律,并利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
3、.效果预期: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民主导学民主导学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师:从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哪些信息很关键呢?(15人,一个学生1分钟,尽快)师:怎样就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给大家呢?师:设计方案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不重复,不遗漏)(二)自主活动: 1.议一议:组内讨论,怎样打电话更省时?2.摆、画: (建议: -老师, -学生 ,线上的数-第几分钟)3. 算一算:计算所用的时间。
4、4 .说一说:用完整的语言解说方案。(三)展示交流:师:现在请这几位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设计方案。预设:分3组(5,5,5)-7分钟 分5组(3,3,3,3,3)-7分钟分4组(4,4,4,3)-6分钟 相互打,不空闲-4分钟师:老师把最后这个同学方案做成PPT,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为什么这个方案比其它方案用的时间少?这个方案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案?任务二:(一)任务呈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找到了既能全部通知到每一个队员,花的时间又是最少的最优方案,这就是数学上所说的“优选法”,也是一种优化的思想,那么这个最优方案有什规律呢?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找一找。(二)自主活动:1
5、.填一填:根据最优方案填写表格。 2.说一说:你发现什么规律? (三)展示交流:预设: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总人数的2倍,知道消息的学生人数永远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追问: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怎么得来的?第8分钟呢?20分钟呢?第n分钟呢? (四)应用规律:1、结合我们所发现的规律:(1)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2)照这样,通知511人至少需要几分钟?2、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树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树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3、还记得那个方案吗?想知道B方案一个月可以拿到多少薪资报酬吗?一起看下面结果:30天合计:10737418.23元 ,这就是倍增的力量!这就是数学的魅力!三、数学欣赏: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现象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 检测导结总结全课: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教具与课件课件、圆形和方形卡片板书设计 打 电 话-倍增 1.知规律 2.会应用分组打 : (5,5, 5) 7分钟 (3, 3,3,3,3) 7分钟(6, 5, 4 ) 6分钟 不空闲打: 4分钟 优化 练习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