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友好小学:杜珩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1、巩固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前准备】PPT、学习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设疑启思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齐答:玲玲师:她叫玲玲。她非常可爱,还画得一手好画。可她现在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大家愿意帮助她吗?2 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请同学跟老师一起用手指写课题
2、,齐读课题。二 、小组合作、复习生字游戏:学生开火车读词语。请你和同桌互相学习生字,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三、启发思维、朗读感悟。1、自读课文,画出段落。2、分段学习课文。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玲玲开始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师板书:得意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 提出问题:这时候,谁来了?他们之间发生了第一次对话,分别说了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师:请拿出你的学习卡,在卡上用横线把第一次对话中爸爸说的话画下来,只画他说话的内容;用曲线把玲玲说的话画下来,其余的句子,请你用括号把它括起来。提出问题:请你观察一下,书上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也就是
3、学习卡上老师总结的“第一次对话”,和PPT上展示的对话比,多了一句什么?生回答:多了一句“爸爸又在催她了”。问:这句话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引出“提示语”的概念,教师简单讲解“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和标点符号变化。2)爸爸催她睡觉,在她收拾画笔时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此时你就是玲玲,你会怎样?此时玲玲的心情怎样?师板书:伤心3)爸爸看了画后,怎么说的?请你在学习卡上第二次对话中,再次用横线画出爸爸说的话,用曲线画出玲玲说的话,用括号把提示语画出来。分角色读5到7自然段。(男生读爸爸,女生读玲玲,教师读提示语,教师指导朗读时应有的情感。)4) 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是怎么做的?齐读第八段。提问:玲玲是怎么做的
4、?提问:玲玲喜欢她修改过后的画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板书:满意“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5)提问爸爸喜欢这幅画吗?爸爸说了什么?齐读: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6) 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中心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生齐读中心句)7) 师:故事里玲玲和爸爸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三次)这三次对话分别藏在课文里的哪些段落?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把它们找出来。 生自主寻找,师指导标记。3、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总
5、结。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5、请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深化理解。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3、积累句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五、作业布置:1、读读抄抄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后的十个生字抄写并组词。 2、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