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认识时间 执教者 姜占岐课时 4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学情分析 二年级
2、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所特有的年龄阶段,学生有益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上课基本能跟上教师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难点 1.通过1分1分
3、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推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一、猜谜引入。(10分钟)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20分钟)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7分钟) 教师活动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
4、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
5、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1.教师拨钟 2、教师说时间, 学生活动 钟表 (时间) 早上7点起床,8点上课,11点半放学,下午1点半上课,4点放学 8点10分 时针,分针,秒针 观看演示 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一个大格是5分,四个大格20分 7个大格是35分,一个大格是5分 60分,一个大格是5分,一个小时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6、看钟表,写时间 看钟面,写时间 学生说时间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学生拨钟 设计意图 时间在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认识1分 认识一个大格是5分 练习分的认识 认识60分 认识1小时 练习看钟表,写时间 练习认表 练习时间的书写 练习认读时间 时间和钟表相对应 课堂小结 2分钟 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也可以先看分针。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也可以去看大格,分针走了一大格就是5分 布置作业 1分钟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板书设
7、计 认识时间 分 时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1请对本节课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是否满意;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1.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难
8、度。这节课,我针对这一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组织教材、制定目标,对这节课的讲授我基本满意。 2.本课新课由猜谜导入,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例如,什么时间到校,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间起床等,要鼓励学生开阔思路,说出不同答案,这就是我认为自己课上精彩的瞬间,也是最让我满意的地方。 3.这节课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期望水平。在这节课里,教师多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次给他们讨论、交流的机会,
9、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4. 教学中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有的学生跳绳、有的抖空竹、有的写字、有的读课文、有的写口算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小班空间大、人数少的特点,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现的空间,这是大班教学无法达到的,并体现小班化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本环节中教学设计,我结合了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活动。如:写字好的同学写字、口算速度快的口算、肢体活动占优势的学生跳绳、抖空竹为目标达成度的高效实现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活跃积极表现让我出乎意料。 5.如果让我重
10、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充分运用了课件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以降低达成教学目标的难度。教学认识钟面刻度时,让学生使用自己的钟表实物,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和认识钟表及本课的概念。 6.从学生作业、课后谈话上能看出学生已经基本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时间的概念。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7.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采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力,同时注意德育渗透。练习设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练习,巩固了本课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达成了教学目标,并让学生体会到了身边的数学。 听课教师给我启发很大,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会增加多媒体的使用,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注意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探索知识的动机,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